2003年,SARS肆虐,新聞每天刺痛著人們緊繃的神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張國榮、梅豔芳相繼離世,那一年對於許多人來說都太過悲痛。其實,那一年的香港樂壇還有一位「巨星」隕落,只是大家很少提及他的名字——林振強。
也許有人對他不太熟悉,但他的詞作對樂壇的影響實在太大。一個最直觀的例子,他是香港詞人梁偉文筆名「林夕」真正的緣起。
林振強公開發表的千餘首詞作中,有太多家喻戶曉的經典:陳慧嫻《千千闕歌》、張國榮《春夏秋冬》、梅豔芳《似火探戈》、林子祥《追憶》、王菲《如風》、陳奕迅《天下無雙》、張學友《愛是永恆》、關淑怡《當世界無玫瑰》、鄭秀文《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許多人以為梁偉文之所以用「林夕」這個筆名,是因為他鍾愛《紅樓夢》,「林夕」二字由「夢」的簡體字而來,但林夕說:「最主要因為我欣賞林振強,林字好靚,'夢'這字就像樹林下有很美的夕陽。」林夕的詞作對樂壇影響之深,無需贅述,可林夕的詞風絕非憑空而來,宋詞是一方面,林振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眾所周知,林夕的詞作經常以一些生活中尋常的事物喻義情感,其實這也算是林振強作詞風格的延續。
林夕:「林振強先生的歌詞我喜歡的太多太多了,有些歌說出來內地的讀者不一定了解。他的歌詞想像力非常豐富,他很會用一個簡單的道具寫出很深的情懷。比如他有一首歌寫空椅子,但其實是懷念他的父親,寫得真的很感人。」
林夕提到的這首詞名為《空凳》,後來他為古巨基創作的《愛得太遲》以及黃偉文為陳奕迅創作的《單車》,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空凳》的影響。
曾在遠遠的以前
這凳子裡 父親仿似巨人
輕撫給腰背磨殘了的凳
無奈凳裡只有遺憾
……
在遠遠的以前
凳子很美 父親很少縐紋
獨望著空凳 願我能
再度和他促膝而坐
林振強為陳慧嫻創作的《傻女》,借用「毛衣」的意象來表達思念,將無形的心緒具象化,原本不可捉摸的情感卻如油畫般呈現在眼前。
這夜我又再獨對 夜半無人的空氣
穿起你的毛衣 重演某天的好戲
讓毛造長袖不經意地 抱著我靜看天地
讓唇在無味的衣領上 笑說最愛你的氣味
林夕寫給王菲的《曖昧》中也有相似的表達。
你的衣裳今天我在穿
未留住你卻仍然溫暖
更為直觀的便是歌名形式的借用,林振強曾作《假如讓你吻下去》,林夕後來作了一首《假如讓我說下去》與之呼應。
除了細膩的情感,林振強的詞亦有磅礴大氣的一面。
當世界無玫瑰 至鳥獸盡逝
我亦願為身邊你留低
同尋人生光輝 同承受風雨季
皆因你長是我心中一切
這首寫給關淑怡的詞,頗有唐代柳宗元名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意味。有些詞作甚至單看名字便能感受到壯闊,《披上驕陽》、《千個太陽》、《巴黎塔尖》……
眾生千面,經歷著各自的不盡相同的人生,最容易抓到共情的莫過於四季更迭,風霜雨雪,林振強自然不會錯過這些。
比如,寫給張國榮的《春夏秋冬》。
春天該很好 你若尚在場
春風仿佛愛情在蘊醞
初春中的你 撩動我幻想
就像嫩綠草使春雨香
以及,葉倩文的《秋去秋來》。
秋來也秋去 千千片紅葉跌墜
如完成悽美的程序
秋來也秋去 我似秋空虛
只有信會跟你再共對
《如風》是寫給王菲的一首經典之作,除了將「風」這一意象展開得酣暢淋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林振強對於歌手氣質與詞風相融合的功力。
來又如風 離又如風
或世事通通不過是場夢
人在途中 人在時空
相識也許不過擦過夢中
王菲在大眾眼中的處世態度,莫非如此。什麼樣的人唱什麼樣的詞,林振強自然有他獨到的權衡。
「意象」的巧用,將種種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變得熠熠生輝,這是林振強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另一個不能忽略的方面,他還擅長將「敘事性」的寫作手法應用在自己的詞作中,短短數百字,卻如小說般精彩。這就不得不提葉振棠演唱的《笛子姑娘》和鄭秀文演唱的《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一個風雪晚上 我失方向
夜靜裡 傳來竹笛聲
……
竹笛聲引路 終於找到
路上那無言的女子
……
可惜天要作弄 要把她奪去
遺留空虛
……
過去我也曾在此
與她風中相擁抱相注視
計劃未來事 用雲彩寫我名字
一起歡呼一起嘆息 永不分作二
以笛聲為線索展開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無論是身臨其境般的場景描寫還是娓娓道來的情感訴說,都足夠詩意。
男士是個高高青年人 女的嬌小比月亮
二人都承諾在生每日共行 縱有戰火漫長
……
無奈 在戰火中小情人 中槍雙雙倒地上
逝前他仍是讓她躺在懷 挽臂去找豔陽
流行曲中的情歌創作甚少以「戰爭」為背景,總會容易顯得過於宏大,然而林振強的筆下,戰火槍炮,不過是升華了詞中那對小情侶的至死不渝。
戰爭中的死別亦可哀而不傷,生離更能瀟灑得漂亮,《千千闕歌》便是最好的例證。
來日縱是千千闕歌 飄於遠方我路上
來日縱是千千晚星 亮過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這宵美麗 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
因你今晚共我唱
即使平日不怎麼聽粵語的人,也能哼唱兩句,《千千闕歌》大概是許多人心中粵語歌的代表作了。其實,這首歌與梅豔芳的《夕陽之歌》一樣,都是由日語歌《タ燒けの歌》重新填詞而來。
《夕陽之歌》是另一位優秀詞人陳少琪為梅豔芳量身打造的,也是梅豔芳本人非常喜歡的一首作品,詞作水平自不必說。當時的梅豔芳已有隱退之意,詞作更是令「只是近黃昏」的慨嘆顯得更加綿長,大眾聽來難免顯得過於悲涼。
林振強的詞作也時常提醒人們世事無常——「無窮盡空虛總會面對」,但從未忘記留下希望——「無涯岸漆黑總會漸退」,大概人們總是盼望著光亮吧,這也是林振強永遠追逐的主題。
54歲的林振強因淋巴癌離世後,香港電視臺為他頒發了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肯定他為樂壇做出的貢獻。逝世十周年之時,香港眾星又為他舉辦了追思音樂會,重新演繹那一首首如燭火般燃亮黑夜的詞作。
作為與林振強合作最多的歌手——林子祥,在那場音樂會中演唱了《追憶》,這首歌是林振強寫給他的五十多首詞作中,他本人最中意的。恰好這首歌也是表達追思之情,文章就以此作為尾聲吧。
難明白你為何別去
留下空空的一個地球
徘徊悠悠長路裡
今天我知道始終要獨行
閒來回頭回望去追憶去
邊笑邊哭喝啖酒
歌手們的光輝縱然耀眼,他們背後的光源也應該被人們留存心間。
——如若喜歡本公眾號推送的原創內容——
——請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最音樂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