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作詞人,臺灣有方文山,香港有林夕。
區別於方文山與周杰倫的捆綁,相互成就,林夕的詞更多的是自己感情的投射,他像一個絮絮叨叨,失掉玩具的小孩,無助的以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他寫《再見,二丁目》給楊千嬅,聽完楊千嬅唱完這首歌,他說,楊千嬅是他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他寫《富士山下》,寫《至少還有你》
寫的都是一個人:黃是你的姓,紅是你的愛
他寫的是黃耀明,他愛黃耀明卻不可得。
有人說,這是場所有人都知道聲勢浩大的暗戀。
而林夕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寫了半輩子的詞,卻始終贏不了一個人的心。這個人就是黃耀明。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初中時的林夕還叫梁偉文,一看到蘇軾、柳永的詞,馬上深陷在悽美意境、繾綣情懷裡面。原來文字的魅力可以這麼大,雖歷經千年,仍然可以讓人感動興發。
大學時期,他順理成章地選擇了中文系,並且開始練習填詞,遊走在商業和藝術之間。
改筆名的時候,他仰慕前輩林振強,於是取個「林」字。偶爾看到簡體版《紅樓夢》,「夢」字是林子下面一輪夕陽,意境很美,於是他取個「夕」字。
「林夕」,這個名字就這樣橫空出世。他的歌詞,也成為多少悽男怨女心裡的一場夢。
林夕是大詞聖,也是大情聖。
90年代,他和黃耀明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
98年兩人去東京看演唱會,相約在二丁目見面。結果林夕等了三個小時,不知道什麼原因,對方還沒出現。
林夕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的街頭徘徊。冰天雪地中,行人的腳步聲、路旁樹的沙沙聲仿佛都停止了,他悻悻然回到了酒店,寫下了《再見二丁目》。
後來以那段旅程為背景寫下的歌,還有《富士山下》。
愛情是最讓人無奈的事情,不會因為你的痴情,你的執念,你的付出而滋生出一丁點來,不愛就是不愛,無道理可言。
黃耀明灑脫,而林夕卻猶如苦行僧,在愛而不得的漩渦中不能自拔。
在最痛苦的時候,林夕想過自殺。
可是轉念想到自己死後,黃耀明要承擔的痛苦和壓力,又轉而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用佛法,化解自己的苦痛。也用自己習得的智慧,拯救世道人心。
他曾經寫過一首《黑擇明》,核心就是以下這一句:
「死亡遲早都找你,切勿憑自己。」
無論是誰,都逃不過情關,唯願你我有幸有TA相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