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 文莎)四川深厚的人文自然資源目前成了好萊塢影人深耕的對象,繼《功夫熊貓》之後,三星堆也將成為揚名國際影壇的另一「四川符號」。2月2日,美國著名導演吉姆·卡莫德、藝術總監查德·韋斯福現身成都,在四川出版集團向袁庭棟、段渝兩位古蜀文化研究專家現場「取經」,為他們正在著手打造的動畫片《金色面具》收集更多的素材和靈感。
據介紹,該片由四川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四川金色映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好萊塢電影公司共同打造,預計投資2000萬美元,將會以奇幻、冒險和穿越等諸多形式,在大銀幕上還原神秘與壯觀的三星堆文明。該片目前定於2019年年底正式在全球發行放映。
動畫電影《金色面具》脫胎於北美著名小說家約翰·威爾森的同名三星堆文化系列小說,電影講述了男主角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三星堆的金色面具,從而穿越回了古蜀時代,引發的一系列冒險故事。總策劃姚曉明透露,「這個項目我們已經籌劃了2年多時間,影片類型定位具有冒險風格的合家歡商業動畫電影,用西方人的視角將中國文化輸出。」
幾年前,姚曉明策劃拍攝的國產動畫片《重返大海》曾進入好萊塢市場,所以他對美國的電影工業體系的製作流程相當熟悉。「這次《金色面具》是由中國、美國和加拿大三方共同完成的,中方拿出劇本大綱和人物設定,美方和加方進行原畫創作和後期加工,最後在全球範圍內上映。」姚曉明認為,這部片子和《功夫熊貓》系列一樣,都是以四川元素為主打,自己不好預測上映之後能創造《功夫熊貓》那樣高的票房,「但我敢肯定,《金色面具》一定有著無窮的潛力。」而姚曉明也透露,《金色面具》第二集和第三集也正在策劃當中。
為了更好的用國際視角講好四川故事、中國故事,該片的導演由美國導演吉姆·卡莫德擔任,他曾執導迪士尼動畫電影《101忠狗續集:倫敦大冒險》等。他表示,「《金色面具》與我以前執導過的迪士尼動畫電影不一樣的是,這次是有一個真實的歷史基礎做參考,而且這個項目中蘊含了很多四川古代的特色文化,我們也希望做出後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和接受。 」段渝坦言,這的確是一次很好的「走出去」機會,而且創意也非常完美,但他強調:「一定要在基於史實的基礎上,去發散思維。忠於史實,戲說有分寸,是我希望主創們要堅守的底線。」
走「國際範」的《金色面具》,如何更真實、準確地去展現三星堆時期的面貌?為此,外方製作團隊專程來四川進行採風與考察,參觀了理縣桃坪羌寨、三星堆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地,同時還與袁庭棟、段渝面對面,就古蜀的神話傳說、英雄人物,以及動畫中將要呈現的青銅樹、祭祀神壇等細節進行了探討。段渝認為,三星堆文明的獨特性正是電影創作最好的素材。「不論是出土的器物、文化的內涵和中原文明不同,兩者是平行發展的。它是在本地新石器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了其他地區文明成果而形成的。」
藝術總監查德·韋斯福承擔著《金色面具》動畫形象以及場景色設計工作。他表示,此次自己像海綿一樣吸收了很多知識,也打開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回去之後,我要先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整理出來,參照《功夫熊貓》等口碑好、票房高的中國風電影,創作出既不背離中國傳統文化,又兼具西方美學風格的動畫形象。」而導演吉姆·卡莫德對羌族碉樓這種建築形式很感興趣,於是問袁庭棟:「能不能在電影裡出現碉樓?」袁庭棟給出的建議是:「最好不出現。」因為碉樓的出現比三星堆文明晚很多年,而且三星堆的建築取材基本都是在成都平原,不可能會使用碉樓那種頁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