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就那麼一直冷豔下去

2020-12-25 宏地日記

刁亦男這個名字,對於許多普通電影觀眾來說,或許顯得有些陌生,似乎更是未曾聽說過。但人家是玩文藝的,也就是獨立電影,在這個圈子當中,刁亦男這個名號頗有專業性的分量。人送外號"最想當導演的編劇沒成為好演員"。到目前為止,人家只導演過三部電影作品,卻能每每斬獲國際大獎。專業至此。

2003年編劇和導演處女作《制服》,獲第22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龍虎獎。2007年編劇和導演第二部電影《夜車》,入圍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矚目」競賽單元,獲第2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新導演和新電影大獎,並成為當年獨立電影海外發行的黑馬,歐洲影評界認為該片以簡約鮮明的個人風格使其成為中國新電影的一顆新星。2013年編劇和導演第三部電影《白日焰火》,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引起各界廣泛關注。人家還說,那是理想主義的勝利。

再來說說廖凡這個人,1974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有名的臭豆腐麻辣魚之鄉。從影這麼多年,廖凡並非偶像派的角色,始終沒有麻辣過一回中國電影票房。唯獨這一回的《白日焰火》,廖凡憑藉《白日焰火》獲得了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也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男演員。注意,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男演員。

僅此一個"首位",便炸開了鍋。從1998年的處女秀《將愛情進行到底》到《讓子彈飛》中的麻匪老三, 到入圍第45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再到《白日焰火》。廖凡安於角色,沉潛之練中,裹藏著風格化與宿命感。角色本真便是中國演員最稀缺的品質。朋友說他終於等到了。不知道男神是不是有種"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感覺。

而女神桂綸鎂對文藝電影的痴迷,似乎不亞於刁亦男和廖凡,《藍色大門》已然是過去式的符號,小清新電影語言的代表作——把自行車靠在牆邊,就那麼傻傻地站在那兒,永遠是那麼瀰漫著青春的憂傷。高中二年級,出演人生第一部電影《藍色大門》,讓桂綸鎂成為臺灣小清新女演員的代言人,這股清新的狂熱日後又刮到了大陸。想像一下,宅男們一致認為,她永遠比

範冰冰多了那麼一份文藝、知性和冷豔。她是倔強而較真的,所以便有那那麼多疼痛的嘗試,《白日火焰》便是這樣一種嘗試。身為洗衣店女工的吳志貞,丈夫死的殘忍而不明不白,坐在逼仄而擁擠的小屋內,接受警察筆錄,白花花的一雙大腿那麼顯眼,突兀於整部電影的灰色格調。而她掩面哭得稀裡譁啦,確實會讓人感覺到不忍。

當輕熟女遇見小大叔,荷爾蒙炸裂的噼裡啪啦。這頂多算是老套劇情的一種角色噱頭,不過當刁亦男、廖凡、桂綸鎂這樣三根文藝乾柴,在東北陰鬱的天空下聚合,或者說放在什麼地方都會燃燒,燒出白日裡的火焰。

一樁離奇的兇殺案,哪有這麼碎屍的案子,屍體像是天女散花,這裡一塊,那裡一塊,在省內的各個煤廠裡被發現。面對破案的質疑聲,小警察倒是顯得有些老練,滾落踢碎了啤酒瓶。可在家中卻又是另一番景象。炎炎夏日,兩個人感情焦灼還盤腿坐在床上假裝打牌有戲,然而電風扇噗噗聲下,黑桃尖子,黑桃七,終究是蒼蠅嗡嗡聲旁最後的雲雨呻吟。就那麼一個窩囊寒戰的

小警察張自力被妻子劈腿,在離別的最後,還想在月臺上來一場野合。多年以後,淪為礦區保安,終日醉生夢死,仍舊不忘當場熊抱女工調性。

礦區、東北澡堂子、陰鬱的天空、桑塔納、貼著女郎海報的髮廊、紅星電影院、露天溜冰場、吃西瓜亂吐皮的警察……這種視覺表現顯得那麼有時代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九零年代。關於東北的故事,有兩部電影堪稱敘述的完美,一部是《鋼的琴》,一部就就是《白日焰火》。在這兩部片子的視覺元素當中,很多東北的東西和感覺撲面而來,那些破敗而讓人過目難忘的痕跡。

暴力、陰鬱、寒冷和死亡,零下幾十度大街上的夜晚,自始至終灰暗的鏡頭在暗沉的膠片中向前。作為文藝電影,不免俗地陷入固定的類型,充斥著大量的內涵和隱喻、可被解讀的細枝末節、少得可憐的臺詞、神秘感、冰冷……以及從來不直白告訴你故事的主題。從藝術表現上,通篇不可被解讀的符號,《白日焰火》延續了文藝作品的類型化和風格。

生於寒冬的摩羯座,孤獨一世,憂鬱半生。歡笑少露於表,悽涼多藏於心,傷心不常與人言,靜享寂寥是其風。女主角吳志貞是這麼一個哭泣的角色,一次都沒笑過,冷淡的眼神中透著幾千尺的冰寒和沙漠般的荒蕪,時時刻刻拒人於千裡之外。她那修長白皙的小手,毛衣下強烈的身體曲線,纖細的小蠻腰看上去讓人想要有種懷抱的衝動。她永遠不苟言笑,沉默著賣力工作,一個人在悽冷的夜晚搭乘列車,穿越孤獨的城市,沒事的時候去溜冰場打發孤寂的時光……請問,現實中哪有這麼文藝的洗衣店女工,介紹給我吧。

性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在人物與人物之間,荷爾蒙牽引著他們之間微妙的情感和各自不同的結局。丈夫是個性無能,為這種自卑,他甘願成為"活死人",終日神出鬼沒在吳志貞身邊,除掉一切可以讓他作為男人而自卑的人。

他用象徵男人尊嚴(性能力)的冰刀,殺掉了威脅、強姦吳志貞的貂皮大衣老闆,殺掉了靠近吳志貞的所有男人。唯獨乾洗店老闆獨善其身——特殊的性癖好救了他。平常在乾洗店,即便他對吳志貞欲罷不能,也只能在背後過過手癮,因為他的特殊癖好是看妓女不停「換裙子」。反而是這個人,他沒有實施什麼,也沒有得到什麼,他有著與生俱來的殘缺。吳志貞的丈夫因為身份(性)的自卑,而成為變態的殺人款,用殘暴的冰刀釋放他陰暗的憤怒,癒合畸形的自卑感。而後者畸形的性癖好,卻免疫於前者的自卑,這是一種"同病相憐"的荒誕——他不殺自己的同類。

小警察張自力是個習慣撲倒的角色,將前妻撲倒,將同事女工撲倒,在溜冰場將吳志貞撲倒。他渾身散發著蓬頭垢面的野心,赤裸而粗暴的荷爾蒙。也是這麼一個小人物,在陷入人生低谷後,感覺到生命意義感的缺失,為自身的焦慮和失落而迸發出驚人的能量和執著。他騎著那輛比自行車還慢的小摩託車,以臨時工的角色繼續偵破案件: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就是想找點事幹,不然也活得太失敗了。」

他為此而慢慢接近吳志貞,三天兩頭去洗衣服,給人家買藥,去電影院看電影。他最終了結了案件,也推倒了她,贏得了成功的挑戰,也背叛了吳志貞。而這種背叛,像是對前妻的報復。在摩天輪看到白日焰火夜總會的現場,也就是她殺掉的人,張自立讓吳志貞「主動坦白」,吳志貞在小餐館塗抹紅豔的唇膏,神情煥發,潛藏的荷爾蒙並非是交易,而是釋放,是背叛。

貂皮大衣者的死亡是整個故事的序曲,他名貴的衣服是身份的象徵,他為要挾和強暴而付出代價。四個男人,四種荷爾蒙,圍繞著一個城市悲情小女人的角色,跟蹤、監視、強暴、佔有、殺戮……一種弄破了衣服,就得讓人家陪睡;一種自己得不到,所有人都別想得到;一種自己變態,還想著強暴;一種燃燒了別人,但卻是欺騙。無論如何,吳志貞始終無力抗爭,永遠被動,她所能延伸的命運不是抵抗,而是利用那些外來的強暴去周旋。她的宿命,就像是一頭被流浪漢撿回去的一匹馬,被困厄在寸步難行的樓道中。對於她那樣的一個小角色而言,對於千千萬萬個那樣的角色而言——被壓抑的疼痛,便是最現實的疼痛。我相信導演是希望透過這些疼痛,去理解那個年代,或者說當下。

她小心翼翼地為這種痛苦而哭泣,甚至沒有哭泣的聲音,她承受著堅不可摧的現實——丈夫、老闆、小警察。在最後的煥發與高潮中,她空蕩而失落的眼神,以為在溜冰場被小警察撲倒時嗅到了愛的(不一樣的)氣息是真實的。就在倒地的那麼一瞬間,她愛上了他。在陰風幕黑的鐵路橋上,只是遠處閃爍著模糊的霓虹,她悲痛,他說他是去幫她的。這樣的幫助,便是不知不覺地宣告,宣告他愛上了她。然而這種幻覺,卻是電影所要訴求和批判的對象——以男權面貌出現的赤裸而粗暴的荷爾蒙,往往意味著背叛。到最後,你看他在舞廳跳舞的那熊樣,那麼歡快,那麼揚眉吐氣。因為摩天輪中最後的高潮,覺得他贏得了案件,贏得了愛情和女人。而勝利,卻是野蠻而背叛的。

洗衣店老闆、丈夫、小警察、貂皮老闆,所有人荷爾蒙驅動的燃燒都不是愛,都不是綻放。唯獨他楚楚可憐,風平浪靜波濤深處的傷痕與無奈。唯有她,冒著危險在高空中坦露出真實的觸動。緩慢而節奏平緩的敘述中,波濤洶湧的激越,自始至終不可撼動的故事。白日的焰火,不是愛的綻放,而是看不見的響動與撕裂,是一地的煙塵。

臨走的時候,在囚車中回眸,眼神是那麼永恆,像是在說:她應該就那麼一直冷豔下去。但是,對於兩個沉淪已久的人來說,他們各自明知道會有那樣的結局,還是會奮不顧身,迫不及待去釋放——去燃燒。

相關焦點

  • 《白日焰火》白日焰火,為「你」而燃,希望你燃燒活下去的希望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愛情、犯罪影片《白日焰火》。這個影片是柏林電影節雙「熊」影片!影片講述的是影帝廖凡激吻女神桂綸鎂,「活死人」引發連環命案!什麼?小清新女神怎麼可能是殺人犯?外表冷豔的吳志貞(桂綸鎂 飾)身上散發著熟女的魅力,這對於男人來說是一種致命的誘惑,對於與她曾有一面之緣的警察張自力(廖凡 飾)來說更是如此。五年前,吳志貞的丈夫梁志軍(王學兵 飾)被警方認定死於一樁離奇碎屍案,當時張自力破案後擊斃了持槍拒捕的兇手。
  • 《白日焰火》你真的看懂了嗎
    不過,牆外十足的「香氣」並未讓《白日焰火》迅速踏入搶錢的節奏。上映三天來,該片累計票房3920萬。 「獲獎片,票房都是淚」,這一惡毒的金句莫非又將靈驗?我們沒有詛咒《白日焰火》的意思,但從這幾天觀眾的反饋來看,吐槽者的確實可以繞地球一圈。
  • 《白日焰火》影評:冰刀下的情慾(內含劇透)
    【寫在之前的話】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影評,是基於電影節未刪減版的影評,對於公映版來說,摩天輪激情、白日焰火老闆娘掉進浴缸等一些情節已經被刪減,使得觀眾對原作的理解可能沒有那麼深入,但是不影響這部電影作為一部獲得電影節金熊獎的黑色影片的非凡功力
  • 《白日焰火》:錯誤時間的浪漫,普通人的生存掙扎
    一部《白日焰火》讓廖凡獲封柏林影帝,影片同時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樣的殊榮讓人無論如何也無法忽視這部電影。故事從一件碎屍案開始,吊足觀眾胃口。離完婚的警察張自力(廖凡飾)接手了一樁碎屍案。因為緝兇過程開槍受傷,成了一名普通保安的張自力渾渾噩噩五年。直到又一起命案發生,線索指向了五年前碎屍案的家屬吳志貞(桂綸鎂飾)。
  • 《白日焰火》
    2014年 憑藉《白日焰火》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男演員。翌年3月憑藉《白日焰火》獲得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今天我們就說一說這部《白日焰火》 。都說這部電影好,哪裡好?
  • 白日焰火-白日綻放的焰火既蒼白又無力
    《白日焰火》是刁亦男2014年導演的犯罪懸疑類電影,由廖凡、桂綸鎂、王學兵主演。張自力指著「白日焰火」夜總會的方向,她瞬間明白了張自力已經知道了她才是兇手,下個鏡頭就到了兩個人一起吃早餐,吳志貞在吃完後畫了口紅兩個人的相處也頗為曖昧。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得知在未刪減版中兩人在摩天輪上發生了不可描述的感情這就很好的解釋了兩個人為什麼要一起吃早餐還有畫口紅這個鏡頭。
  • 電影黑色電影《白日焰火》
    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14-03-21(中國大陸) / 2014-02-12(柏林電影節)片長: 106分鐘又名: Black Coal, Thin Ice劇情簡介 外表冷豔的吳志貞(桂綸鎂 飾)身上散發著熟女的魅力,這對於男人來說是一種致命的誘惑,對於與她曾有過一面之緣的警察張自力
  • 再看白日焰火(影評)
    從公眾號開通以來,西瓜君一直都是在寫枯燥的投資類的文章,雖然賺錢很重要,但生活也要有點詩和遠方。
  • 影評《白日焰火》| 愛=性慾=佔有?
    整部影片整體的環境、動態、基調,都讓我想到《極端歲月》,一個生活失敗的警察,一個冷豔的女人,冬天的哈爾濱,所有的事物都籠罩上一層蒼白。總的來說,劇情沒有特別驚豔,通體還算讓人滿意,印象深刻。有人說,這是一部借著懸疑的軀殼,實則講的是愛與欲的性故事片。你說這是懸疑片嗎,是,但也不是。這部豆瓣7.4評分的電影,我認為評分給低了,電影裡是有愛的,也毫不避諱性。
  • 解說-白日焰火
    2014年 憑藉《白日焰火》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男演員。翌年3月憑藉《白日焰火》獲得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今天我們就說一說這部《白日焰火》 。都說這部電影好,哪裡好?
  • 寒冬下凝結的人心,最像是《白日焰火》
    很多精彩的評論都能講述出這部電影中所蘊藏的深意和細節,而我所看到的,似乎總是那麼淺顯和違背主線。撲克牌,瓢蟲,馬,這一切我都沒有去注意,更難深究這是否是以性暴力展開的表演。荒誕而又真實,生命真的如此脆弱,我們努力地生活下去,盡力展望以後的日子,卻怎麼都抵不過一個下一秒就會出現的意外。剛看到杜綸鎂的時候,很熟悉的感覺,痞痞的模樣。哦,原來是在《線人》中和張家輝,謝霆鋒一起飆過戲的演員。
  • 電影:白日焰火
    今天介紹一部2014年上映劇情,懸疑,犯罪類影片:白日焰火由中國拍攝。Jingchun Wang      餘皚磊 Ailei Yu      倪景陽 Jingyang Ni      常凱寧 Kaining Chang      李彩霞      李克偉      洛成      裴功勇      彭龍 Long Peng      於雪冬      蔣延良電影簡介: 外表冷豔的吳志貞
  • 《白日焰火》:刁亦男的燈光秀
    #刁亦男#白日焰火如果再翻看一下導演刁亦男的前作,會發現他一直都是「打燈狂魔」。比如勇奪柏林金熊的《白日焰火》,就可以看作刁亦男的一場燈光秀。打燈並不是夜戲的專利,白日亦可有焰火。《白日焰火》開篇煤場出現屍塊的時候,正是白天,而場景中的燈光一直在輔助敘事,我們看到在黃綠色的燈光下,一隻斷手仿佛把煤車當成了舞臺,隆重登場。之後在食客吃麵吃出眼睛的場景裡,用的還是同樣色調的燈光。
  • 《白日焰火》直戳人性陰暗面,講透了「性」的壓抑與對現實的絕望
    01《白日焰火》的主要人物中,沒有一個是絕對的正面人物。他們彼此之間,有著難以言說的目的,無論是猥瑣、頹喪的保衛科長張自力(廖凡飾),還是沉靜冷豔、正邪莫測的冰山美人吳志貞(桂綸鎂飾),無不是在自己的算盤內苦心經營,終究難以釋懷。
  • 影評範文賞析:《白日焰火》
    《白日焰火》的成功得益於其不走尋常路的編排手法,幾種原本很習以為常的情懷被刁亦男蒙上了一層奇特氣味的黑色塗料,讓影片裡那些再平凡不過的市井小人物都散發著鬼魅般的色彩觀影直到最後才讓繃緊的神經放鬆,看著那簇簇代表著一種朦朧美好的焰火,著實是種心潮洶湧般的激動。  城市的邊緣上,一群懷揣著城市悲情的邊緣人在沿著冰冷的邊緣線往前邁著沉重的腳步,城市的懸崖下,無奈的悲情從電影一開始就已逆流成河。簡潔的對白更多的陪襯著電影人物的肢體言情。整部片子充斥著濃墨般的人情和人性。
  • 《白日焰火》為什麼能夠在柏林拿金熊獎?
  • 《白日焰火》:男性權威的瓦解與顛覆
    2014年刁亦男導演的《白日焰火》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熊獎,影片主演廖凡奪得了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獎項公布後轟動一時。在《白日焰火》中,工業的衰敗和男性的焦慮內在地勾連在了一起,成為同一個問題的一體兩面。當夜總會老闆以金錢威脅吳志貞的時候,也即是他男性力量喪失的體現,他只能用資本的邏輯來奴役女性,但是缺乏男性真正應該擁有的力量,因此吳志貞也可以把他殺掉。而梁志軍在他們二人的對峙之中始終是失語的,作為丈夫卻只能讓妻子走上殺人犯罪的道路,同樣是男性力量喪失的一種表現。
  • 影視評論 | 地氣•人物•細節——評《白日焰火》
    《白日焰火》當然也不例外。在現實層面,它反映了改革後的社會分裂與貧富落差,真切地刻畫了當代的中國百姓尤其是底層人們的生存樣貌與生命狀態。如果《白日焰火》只是一部普通的犯罪懸疑片,這樣的解讀倒也不算離譜。可問題是,果真如此的話,這部影片又靠什麼來說服並打動柏林電影節的評委呢?僅靠犯罪懸疑和性與暴力這些在西方電影中比比皆是的元素,我相信那些挑剔的評委不一定會投出自己手中的那一票。因此,我堅持認為《白日焰火》是一部超越商業性的更具抱負的藝術影片。
  • 北方的白日焰火,南方的車站聚會
    大家自然而然會把五年前上映的《白日焰火《白日焰火》拿下當年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金熊獎是「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之一,廖凡也因為這部電影拿下銀熊獎桂冠,成為名副其實的影帝。《南方車站的聚會》首映路演,刁亦男回憶五年前拍攝《白日焰火》,當時全劇組前往黑龍江
  • 影視評論 | 懸疑與懷疑:《白日焰火》的兩副面孔
    敘事本文巧妙地使讀者一直懷著到後面一切都會明白的希望,並以各種微妙的方式暗示:妙處在後頭,現在還不能擱下不讀,從而激發讀者的興趣、好奇心或懸念。 [1]而觀眾的恐懼、憐憫、好奇則是懸念存在的前提,而在《白日焰火》中,正像斯科特·方達斯的評論:「自始至終,刁亦男保持了一種不安和危險的感人情緒,它推動電影情節發展,甚至到了棘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