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樹——酸豆樹被唱出來了!這個可以當水果吃的酸豆、可以煮酸魚湯的酸豆,房前屋後隨處可見的酸豆樹、三亞人童年回憶裡酸酸甜甜的酸豆,被唱出滿滿的鄉愁味道 三亞原創歌曲《酸豆樹》MV出爐,取景地位於三亞市吉陽區中廖村,以三亞市樹「酸豆樹」為題材,同時融合了黎族樂器、竹竿舞、黎錦……這些充滿民俗文化特色和三亞鄉村風光的元素。歌曲旋律悠揚,歌詞優美,由三亞歌手夏天與烏克蘭歌手泰雅聯袂演繹。一起來聽吧!
視頻時長3分55秒
《酸豆樹》
作曲:歌手夏天
作詞:李慈明
演唱:夏天、泰雅
總策劃:三亞歐非亞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導演:摩登影視馬智慧
浪漫一夏
歌曲MV中,三亞美麗鄉村山青水秀、花草豐茂等自然風光頗具魅力,參差錯落的村屋、綠意青蔥的檳榔林、能歌善舞的黎族少女等場景依次呈現,並展示了黎族竹木樂器演奏、黎錦編制、竹竿舞等元素,盡顯三亞的旖旎美景與魅力文化。
詞作者說
「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都有一棵酸豆樹。」三亞天涯區華麗村黨委書記李慈明是《酸豆樹》這首歌的作詞者,這也來源於他對自己家鄉的思念。
今年1月,李慈明下班後看到門前的酸豆樹成熟,村裡的老人將掉落的酸豆去莢,用罐子裝好醃製起來,等著過年時孩子回來品嘗。平時村裡的老人也會在村裡的酸豆樹下坐著,聊生活也聊自己在外工作的孩子。「一枚小豆莢裡藏著的是母親對孩子的關心,這讓我有了靈感。」李慈明有感而發在網上發布了一首長詩,而後又產生了改編成歌的靈感。
李慈明創作歌曲用了一個多禮拜的時間,修改了幾次完成,終於在今年4月完成MV的製作並發布。「我想通過音樂的形式讓大家感受到鄉情,也感受到三亞美麗鄉村的魅力。」李慈明說。
總策劃人說
MV總策劃人三亞歐亞非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昆表示,音樂是無國界的。以三亞市樹「酸豆樹」為題材,把三亞旅遊、文化、音樂等元素融為一體,通過音樂創作的形式,助力三亞「旅遊+美麗鄉村」的發展。
相關連結
酸豆樹
種屬:蘇木科羅晃子屬,別名酸梅(儋州、昌江等地稱呼)、酸角、曼姆(雲南)、羅望子(臺灣)等。
分布:原產於非洲。在世界上所有的熱帶果樹中,酸豆分布最為廣泛,除南極洲外,其它各大洲均有分布;我國見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和臺灣。在海南,其主要分布在南部如三亞、陵水、樂東以及昌江和儋州交界地帶(即珠碧江兩岸)等地分布較多,北部、中部相對較少。
特點:生命力強,四季常綠,樹型優美,是較好的防風林,利用價值大。
個性:堅韌、從容、挺拔、俊秀。
酸豆樹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同時也是三亞市市樹。
在三亞尋常百姓人家的生活裡,酸豆樹的影子屢見不鮮。由於酸豆木質堅硬細密,三亞農民多以其木製做牛車車軸、車輪和砧板。而漁民們經常把酸豆果作佐料來煮魚湯,酸酸甜甜的,味道極其鮮美,既營養豐富,又很開胃。每逢夏季來臨,三亞人都會把酸豆果的外皮剝去醃在壇罐裡,待過些時日取出衝水喝,酸豆水酸裡泛甜,味道極好。
資料:三亞發布綜合整理
編輯: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