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24歲姑娘用方言創作了一首歌曲,找回太多人的童年記憶!

2021-02-08 海寧日報

關注海寧報姐個人微信號(hnrbbj),新聞爆料,採用有獎


乘風涼

夏天公乘風涼,

搬隻小秧凳,

蒲扇輕輕扇,

奶奶有牢我身塰邊,

天要黑出來,

星星儕要蹔出來,

伸出脰頸望牢天上

看看,數數看,

一顆、兩顆、三顆

……

家住黃灣鎮(尖山新區)黃灣村的24歲女孩徐雨娃用一首原創的方言歌曲《乘風涼》,唱出了童年的溫暖,唱出了柔軟的親情,唱出了鄉村清新淳樸的風情。這首歌全部用黃灣當地的土話來演唱,你是不是感覺很親切呢?

《乘風涼》

演唱:徐雨娃

作詞:徐雨娃

作曲:徐雨娃

編曲:陳熙元

夏天公乘風涼

搬隻小秧凳

蒲扇輕輕扇

奶奶有牢我身塰邊

天要黑出來

星星儕要蹔出來

伸出脰頸望牢天上

看看,數數看

一顆、兩顆

三顆、四顆、五顆

六顆、七顆

八顆、九顆、一百顆

風啊輕輕吹

吹到小人心窩裡

教我唱隻歌曲唱到

外婆橋

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

外婆叫我

好寶寶

夏天公乘風涼

搬隻小秧凳

蒲扇輕輕扇

奶奶有牢我身塰邊

天老早黑唻

星星月亮蹔出來

一弗小心已經

睏著唻

徐雨娃創作這首歌是在今年1月,當時她還是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會計學專業的一名大四學生。從小喜歡唱歌、高三時期開始自學寫歌、大學學會吉他彈唱的她,偶然間聽到一首海寧方言歌曲《湯包呀湯包》。


「用方言來唱歌,我覺得很有意思,當時就想自己也來試試!」後來她就跟這首歌的創作者認識了,一起在網上交流方言歌曲創作。

一般說方言都是小時候,跟著大人學,對著大人說,上了學以後多半是說普通話了。徐雨娃也是這樣,她回想起小時候的夏夜,大多數人家還沒有裝空調。村民們都會在自家院子裡納涼,或者走到別人家裡聊天。於是,白場地上,經常是村民的土話聲伴著知了聲,一起散播在遼闊純澈的夜空中。

在黃灣待過的人可能有這樣的感覺,特別是在小鎮東邊的錢江村和黃灣村,可能是地理位置的緣故,夏夜裡,風都是很大的,老實說還真可以不用空調。有的人甚至用一把蒲扇扇扇風就足夠了。


徐雨娃在《乘風涼》中是這麼唱的:夏天公乘風涼,搬隻小秧凳,蒲扇輕輕扇,奶奶有牢我身塰邊,天要黑出來,星星儕要蹔出來,伸出脰頸望牢天上看看,數數看,一顆、兩顆、三顆……用歌聲描繪了一幅鄉村夏夜乘風涼圖。

《乘風涼》創作完成以後,徐雨娃將它上傳至一些音樂網站,很多人聽了之後十分有感觸,發表評論說很喜歡,有些人聽不懂方言,但說體會到了那份親情。

「今年暑假,村裡組織了一些學生來學這首歌,由我來教。」徐雨娃說,當時有小學生也有初中生,大家興致都蠻高的,不少人很快就學會了,還回去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


再聽一遍吧,

報姐已經開啟無限循環模式。

嗯~

把手機鈴聲也換了!

徐雨娃說,童年都是在村裡度過的,許多有趣的畫面至今還能回想起來。

從外出求學到現如今回到家鄉,她感到村莊不斷在變化,一條條水泥路連接著別致的樓房,一盞盞明亮路燈照亮熱鬧歡騰的廣場,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新村相映成趣。

她腦海中過去的和現在的畫面都在給她源源不斷的靈感,「今後還會繼續創作這樣的方言歌曲,誇誇家鄉的美。」

海寧日報微信矩陣

愛生活 看「海寧曉得伐」(hnuknow)  

愛美食 看「潮市街」(hnchaoshijie)

愛淘房 看「海寧日報房產資訊」(hnrbsfc)

愛花草 看「花粉團」(huafentuan2015)

愛理財 看「海寧金融」(hainingjr)

愛汽車 看「海寧車生活」(hncheshenghuo)

愛成長 看「海報小記者」(hbxjzwxh)

相關焦點

  • 海寧一24歲姑娘用土話編唱了一首《乘風涼》 好聽哭了~!
    就在前幾天,大潮君在一位朋友的推薦下,聽到了這一首《乘風涼》,很特別的是,這一首歌是用咱們海寧土話——「黃灣話」唱的,很有趣,大潮君辦公室的小夥伴都已經被洗腦拉,這幾天都在哼唱這首歌。這首《乘風涼》的作者是來自海寧黃灣的徐雨娃,她今年24歲,是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會計學專業的大四學生。
  • 騰格爾都來參賽,用方言演唱歌曲真的火了
    京腔京韻的《北京土著2020》、西北方言演唱的《張先生一個人》,客家搖滾樂隊九連真人的《屏幕魚》……最近,一大波用方言演唱的歌曲在網上流傳,不少頗有名氣的音樂人、樂隊用方言創作,吟唱各自的「鄉愁」,也激發了網友們用發言演唱歌曲的熱情。
  • 鄉村音樂人為海寧南漾村作了首歌 美不美你聽聽看
    前幾天,海寧業餘音樂製作人朱金良將歌手趙雷的歌曲《成都》改編成了一首名為《南漾》的歌曲。
  • 羅大佑創作經典歌曲《童年》
    《童年》是電視劇《走過夏季》的片尾曲,由羅大佑作詞作曲,張艾嘉演唱,收錄在1981年發行的《童年》專輯中。1994年該歌曲所在的專輯獲「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詞曲作者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了這首歌。創作《童年》的時候羅大佑正在醫科大讀書。寫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邊,更不是在榕樹下,而是一個普通的地方。
  • 方言說唱歌曲《茶館》告訴你:成都的生活巴適得板!
    這首成都方言的說唱把我們帶回到了記憶中的老成都:「轉手糖餅兒,再去逮根丁丁貓兒,院壩頭的娃兒晚上一起耍藏藏貓兒;街邊邊兒,有撥小娃兒,都在等到吃那個,『嘭』的一聲爆米花兒……」這首作品的創作者@拓山流_Jason,真名李曉輝,在成都長大。日前,本報「Go Chengdu」網站記者採訪了李曉輝。
  • 五條人:每一首「土到掉渣」的方言民謠,都是中國大地的縮影
    五條人並沒有五個人,他們的創作核心,始終就是兩個人:1981年出生的阿茂,1986年出生的仁科。從2006年開始,他們開始用海豐方言唱起縣城的故事。《廣東姑娘》裡的那些「春天小姐」,有點鄭智化《墮落天使》的味道,她們穿著一雙怕被踩到腳趾的塑料拖鞋,牽一隻並不值錢但走丟會心疼很久的小狗。《夢幻麗莎髮廊》裡的阿虎,梳著周潤發的油頭,賺了錢買了西裝、墨鏡、摩託車,都是為了找回初戀。
  • 工資3000,24歲海寧姑娘開奔馳上班,工薪父母一席話扎心……
    其實報姐是受刺激了最近有小夥伴給報姐說了件事他們單位去年新來一位妹子,24歲,大學畢業,顏值高、身材好,關鍵一上班,大家都驚呆了網絡圖(不能放真圖,估計要被打)小姑娘開著嶄新的奔馳(還兩門的)「刷」一下到了單位的車庫……讓他們那些孜頭克腦勤奮工作的老前輩有點懵
  • 他17歲學吉他,21歲組建樂隊,24歲用粵語創作歌曲,31歲意外身亡
    沒有其他原因,只因為他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經典動聽的粵語歌曲,可是他卻沒有完全享受到他自己的歌曲給他帶來的紅利。17歲撿到木吉他並開始自學他出身於勞工家庭,一家七口住在九龍深水區的一個不到30平方的房子。而Beyond樂隊正式成立於1983年,正值他21歲的青春年華。黃家駒呢,擔任樂隊的主唱兼節奏吉他手,並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那麼他什麼時候開始創作自己的歌曲呢?
  • 溫籍作者金承志寫了一首更神的 還教會一群上海人用溫州話演唱
    據介紹,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目前40位團員以上海人為主,以及江浙一帶,更有遠至東北和新疆的團員,平均年齡24歲。大家在剛拿到《竹林》的曲譜時幾乎都一頭霧水。「之前我們舉辦過一次日文作品的專場,但溫州話比日語難學多了。」呂雅雯告訴記者,日語好歹有系統的入門方法,但溫州話難以琢磨規律,只能逐字學著念。 外地人怎麼學會溫州話?
  • 「陪你等天晴」——90後臺灣姑娘創作歌曲為武漢加油
    90後臺灣姑娘創作歌曲為武漢加油。(視頻由常州宋彤音樂工作室提供)新華社南京2月11日電(記者陸華東)「再等一下,彩虹出現就天晴。」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江蘇常州創業的90後臺灣姑娘宋彤大年初三開始創作一首名為《陪你等天晴》的歌曲。連日來,她反覆練習,不斷打磨,情到深處,不禁落淚。「你好嗎?天空灰得看不清你的模樣,我在遙遠的城市牽掛。點一盞燈,照往你的方向。」歌詞寫道:「多希望,像記憶中你笑得那麼開朗。你倦容的眼神下,是不是渴望一雙溫暖的手將你擁在懷裡。不讓你再,再受傷。」
  • 方言歌曲流行標誌著地方意識的覺醒嗎?從《樂隊的夏天》綜藝談起
    近年來以方言演唱的樂隊或音樂人其實不少,比較著名的有用西北口音演唱的蘇陽、馬飛和低苦艾樂隊,還有以上海話演唱的「頂樓的馬戲團」(已經解散)、以東北方言為基礎的「二手玫瑰」,以及以西南口音(如重慶話、貴州話)的rap形式出名的一批嘻哈歌手。從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對於音樂人來說,方言不僅是創作或演唱的外殼形式,也使他們得以在普通話及北方口音的演唱主流之外開闢另一片天地。
  • 方言版《心太軟》震撼全場 新疆姑娘馬傑雪、廣西妹子汪小敏...
    2010年快男評委獻「聲」嗨唱 方言版《心太軟》驚豔四座在這位寶藏歌手登場前,陝西方言標籤就幫她造足了懸念:來人究竟是誰?作為一名經驗頗豐的歌手,龍梅子不僅一口氣出了14張專輯,還在2010年時擔任過湖南衛視《快樂男聲》的評委。正式亮相後,她用一首大膽熱辣的西北方言版《心太軟》引爆了現場氣氛。
  • 這首《差不多姑娘》一首歌曲,真的是特別棒
    《差不多姑娘》是鄧紫棋演唱的歌曲,由鄧紫棋創作詞曲,收錄於鄧紫棋2019年發行的音樂專輯《摩天動物園》。2019年,該曲獲得亞洲新歌榜年度盛典年度媒體推薦歌曲獎。在最後一刻,她終於掙脫眾人束縛,打碎眼前的泡沫,象徵「找回自我」。在MV中,髒辮造型的鄧紫棋身著螢光綠運動裝,在昏暗燈光中顯得潮範兒十足,也與MV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場景道具、表現力十足的風格一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南方的反抗與爛梗的民謠:方言歌曲流行標誌著地方意識的覺醒嗎?
    近年來以方言演唱的樂隊或音樂人其實不少,比較著名的有用西北口音演唱的蘇陽、馬飛和低苦艾樂隊,還有以上海話演唱的「頂樓的馬戲團」(已經解散)、以東北方言為基礎的「二手玫瑰」,以及以西南口音(如重慶話、貴州話)的rap形式出名的一批嘻哈歌手。從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對於音樂人來說,方言不僅是創作或演唱的外殼形式,也使他們得以在普通話及北方口音的演唱主流之外開闢另一片天地。
  • 一首創作背景很傷感的歌曲《修煉愛情》
    這是每日1聽的第一篇帖子,以後每天為大家推送一首歌曲,一同感受歌曲背後的故事以及創作背景。首先為大家帶來的是林俊傑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JJ曾在節目中提過:16歲時,有位女生向他告白,兩人雖沒成為情侶卻變成好朋友。然而1997年,女生在坐飛機時遇難,林俊傑得知女生隨身攜帶的行李中有一張他的照片,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之後為了懷念女生,創作了這首【修煉愛情】。JJ希望通過這首歌能讓聽眾明白,有些回憶不能忘記,有些感情失去後就不會回來,每一次愛都是一次修煉。
  • 武漢伢組「熱乾麵樂隊」 用方言唱出武漢精氣神
    這是一個天然的閉環,全國各地的人因為武漢話及武漢精神而相遇相知。方言民謠留住老武漢的城市記憶「拐子哥,好了冇?」「3,2,1,走!」5月30日,位於武昌讀書院一間三十平米的直播間裡,視頻剪輯師拐子哥架起手機調試美顏濾鏡,鼓手華子、鍵盤手飈飈、吉他浩哥、貝斯剛子、主唱曾一洺準備就緒,調音師蔡開威預備同步收音、修音。
  • 重溫20首經典童年歌曲:總有一首歌,讓你回到童年
    重溫20首經典童年歌曲:總有一首歌,讓你回到童年 2020-06-02 0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那些美麗青春痘,是六千七百萬湖南觀眾的記憶!|方言硬唱
    那我就不客氣了獻上一首《小蘋果》他不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卻立志做方言歌曲。挺佩服馬主播的,突然靈感就來了,做了這麼一首歌。說到馬主播,我覺得湖南六千七百萬觀眾對馬主播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他臉上的,準確地說是腮部的那些痘痘,那些青春美麗痘。那些美麗青春痘,也是六千七百萬湖南觀眾的青春記憶。當然!我作為一個零零後也是看馬主播的節目長大的!
  • 醴籍音樂人創作的歌曲《醴陵——人》醴味十足
    從事戲劇、聲樂表演與文藝創作工作近30年,在編劇、填詞、作曲、導演、藝評、講學等文藝領域均有創作實踐。全程參與「九運會」、「世乒賽」等活動的開、閉幕式創演工作。首創全新文藝品牌:「侃唱會」。連續五屇獲得「廣東省優秀音樂家獎」,連續三屆獲得「羊城優秀音樂家獎」。
  • 用歌曲描繪生活 留住美好記憶 義烏這位母親寫歌給女兒唱
    「我也沒想到這首歌會這麼受到大家的喜愛,當時創作它只是想表達對義烏的熱愛和感恩。讓女兒演唱並拍攝了MV,是想以此留作紀念,為她的童年多保留幾分美好。」歌曲的創作人於麗貞說。  生活經歷、感受都是創作的養分  你能相信這麼一首詞句優美、感情豐沛的歌詞是來自一位小學未畢業的人寫的嗎?於麗貞就是這樣一位愛好寫歌的業餘創作者,《義烏我愛你》也不是她創作的第一首歌曲了。   今年48歲的於麗貞雖沒有很高的學歷,卻是個生活經歷豐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