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海寧報姐個人微信號(hnrbbj),新聞爆料,採用有獎
乘風涼
夏天公乘風涼,
搬隻小秧凳,
蒲扇輕輕扇,
奶奶有牢我身塰邊,
天要黑出來,
星星儕要蹔出來,
伸出脰頸望牢天上
看看,數數看,
一顆、兩顆、三顆
……
家住黃灣鎮(尖山新區)黃灣村的24歲女孩徐雨娃用一首原創的方言歌曲《乘風涼》,唱出了童年的溫暖,唱出了柔軟的親情,唱出了鄉村清新淳樸的風情。這首歌全部用黃灣當地的土話來演唱,你是不是感覺很親切呢?
《乘風涼》
演唱:徐雨娃
作詞:徐雨娃
作曲:徐雨娃
編曲:陳熙元
夏天公乘風涼
搬隻小秧凳
蒲扇輕輕扇
奶奶有牢我身塰邊
天要黑出來
星星儕要蹔出來
伸出脰頸望牢天上
看看,數數看
一顆、兩顆
三顆、四顆、五顆
六顆、七顆
八顆、九顆、一百顆
風啊輕輕吹
吹到小人心窩裡
教我唱隻歌曲唱到
外婆橋
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
外婆叫我
好寶寶
夏天公乘風涼
搬隻小秧凳
蒲扇輕輕扇
奶奶有牢我身塰邊
天老早黑唻
星星月亮蹔出來
一弗小心已經
睏著唻
徐雨娃創作這首歌是在今年1月,當時她還是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會計學專業的一名大四學生。從小喜歡唱歌、高三時期開始自學寫歌、大學學會吉他彈唱的她,偶然間聽到一首海寧方言歌曲《湯包呀湯包》。
「用方言來唱歌,我覺得很有意思,當時就想自己也來試試!」後來她就跟這首歌的創作者認識了,一起在網上交流方言歌曲創作。
一般說方言都是小時候,跟著大人學,對著大人說,上了學以後多半是說普通話了。徐雨娃也是這樣,她回想起小時候的夏夜,大多數人家還沒有裝空調。村民們都會在自家院子裡納涼,或者走到別人家裡聊天。於是,白場地上,經常是村民的土話聲伴著知了聲,一起散播在遼闊純澈的夜空中。
在黃灣待過的人可能有這樣的感覺,特別是在小鎮東邊的錢江村和黃灣村,可能是地理位置的緣故,夏夜裡,風都是很大的,老實說還真可以不用空調。有的人甚至用一把蒲扇扇扇風就足夠了。
徐雨娃在《乘風涼》中是這麼唱的:夏天公乘風涼,搬隻小秧凳,蒲扇輕輕扇,奶奶有牢我身塰邊,天要黑出來,星星儕要蹔出來,伸出脰頸望牢天上看看,數數看,一顆、兩顆、三顆……用歌聲描繪了一幅鄉村夏夜乘風涼圖。
《乘風涼》創作完成以後,徐雨娃將它上傳至一些音樂網站,很多人聽了之後十分有感觸,發表評論說很喜歡,有些人聽不懂方言,但說體會到了那份親情。
「今年暑假,村裡組織了一些學生來學這首歌,由我來教。」徐雨娃說,當時有小學生也有初中生,大家興致都蠻高的,不少人很快就學會了,還回去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
再聽一遍吧,
報姐已經開啟無限循環模式。
嗯~
把手機鈴聲也換了!
徐雨娃說,童年都是在村裡度過的,許多有趣的畫面至今還能回想起來。
從外出求學到現如今回到家鄉,她感到村莊不斷在變化,一條條水泥路連接著別致的樓房,一盞盞明亮路燈照亮熱鬧歡騰的廣場,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新村相映成趣。
她腦海中過去的和現在的畫面都在給她源源不斷的靈感,「今後還會繼續創作這樣的方言歌曲,誇誇家鄉的美。」
海寧日報微信矩陣
愛生活 看「海寧曉得伐」(hnuknow)
愛美食 看「潮市街」(hnchaoshijie)
愛淘房 看「海寧日報房產資訊」(hnrbsfc)
愛花草 看「花粉團」(huafentuan2015)
愛理財 看「海寧金融」(hainingjr)
愛汽車 看「海寧車生活」(hncheshenghuo)
愛成長 看「海報小記者」(hbxjzw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