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乾麵樂隊在「把耳朵叫醒,為武漢加油」公益雲音樂會上
武漢音樂人馮翔曾來直播間「做客」
樂手們在討論編曲
錄製歌曲中
□楚天都市報記者 夏雨 攝影:蕭顥
十裡不同音,一界一方言。對於熱乾麵樂隊來說,方言搖滾是他們得以在普通話及北方口音的演唱主流之外開闢的新天地,更是他們對家鄉武漢豐沛情感的輸出口。
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5名樂手集結成熱乾麵樂隊,成為短視頻平臺網紅樂隊。「漢口-漢陽-武昌,武漢在這裡,我們不服周,更扎得緊。」
熱乾麵樂隊一字一句唱出的武漢話,對於少小離家的遊子來說,是他們在網絡直播間久違重逢的鄉音;對於其他城市的觀眾來說,是帶領著他們跟隨武漢說唱特有的氣口,喊出的「武漢加油」。
屏幕後,百萬張笑中帶淚的臉龐,又給了熱乾麵樂隊存在的價值。
這是一個天然的閉環,全國各地的人因為武漢話及武漢精神而相遇相知。
方言民謠
留住老武漢的城市記憶
「拐子哥,好了冇?」「3,2,1,走!」5月30日,位於武昌讀書院一間三十平米的直播間裡,視頻剪輯師拐子哥架起手機調試美顏濾鏡,鼓手華子、鍵盤手飈飈、吉他浩哥、貝斯剛子、主唱曾一洺準備就緒,調音師蔡開威預備同步收音、修音。
這支由7個武漢伢組成的團隊正是熱乾麵樂隊的標配。接受專訪的當天,他們計劃將漢派划拳行酒令「請啊,快啊,紅梅花的菜啊」改編製作成完整音頻作品,此前15秒歌曲片段在抖音的點擊量為170萬人次,網友笑稱「很有力度的親切感。」
隊長華子把他的樂隊定性為漢派脫口秀樂隊,他們在短視頻平臺上開直播,用武漢話和觀眾互動聊天,遇到聽不懂的外地觀眾,他們就在後臺耐心翻譯。
有次直播唱《武漢精神》,熱乾麵樂隊帶著觀眾,跟著說唱的形式,把所在地有節奏地報出來,從一元路、二曜路、三陽路、四唯路、五福路,一直報到六合路、七裡廟、八一路、九萬方、十里舖,最後整個直播間是「武漢精神」「宜昌精神」「孝感精神」「廣州精神」…… 傳遞開來。
觀眾聽嗨了,熱乾麵樂隊把流行搖滾與漢派文化結合得更有勁頭。華子請自己的小姨錄了不少老武漢民謠做為素材,如「茶也香,酒也香,十個雞蛋甩過江」「糯米餳糖,越扯越長,扯到漢口,扯到漢陽」「騎竹馬,走人家,走到半路接家家」……舅舅告訴華子,原來武漢人興說「東湖的水,綠又綠(武漢發音「綠」同「樓」),我們兩的感情冇得盡頭」。最近,熱乾麵樂隊準備創作一首《武漢愛情故事》。
14年前,武漢姑娘段思思的《信了你的邪》一時間令武漢方言歌曲「紅得像個番茄」,2018年,在音樂類綜藝節目《十三億分貝》直播間裡,汪涵撒貝寧兩大名嘴同臺飆歌,回味《信了你的邪》。去年,作為第72屆坎城電影節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南方車站的聚會》全程使用武漢方言,武漢話也因此跟著電影走向國際。
而翻唱帶著時代烙印的老武漢民謠,用最地道的方言留住老武漢的城市記憶,「湖北人在外地聽到家鄉話感到愉快」,這就是熱乾麵樂隊存在的價值。
武漢精神
傳給我們渡過難關的勇氣
父輩除了教孩子們說方言,也教孩子們做人的道理。
「從小父母親給我們灌輸的思想是,武漢人遇到事情不怕事,遇到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在華子看來,這也是支撐武漢人渡過疫情難關的精神。
疫情暴發以來,熱乾麵樂隊的成員們紛紛盡己所能去社區做志願者。4月8日「解封」後,本職工作或在酒吧駐唱、擔任樂手或從事音樂教育等工作的他們集結在了一起。
「全世界的人以為武漢人思想萎靡,一蹶不振,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通過音樂的方式更接地氣地來展現武漢人民的生活狀態,這種狀態是陽光的、積極向上的。」
5月20日,熱乾麵樂隊參加了「把耳朵叫醒,為武漢加油」公益雲音樂會,參與直播觀演的人數高達282萬人次。熱乾麵樂隊在該音樂會的黃金時段翻唱了《感恩的心》《夜空中最亮的星》《海闊天空》三首歌。「心懷感恩,感恩白衣天使和國家對武漢的重視,感恩在武漢最黑暗的世界裡,是白衣天使、志願者,這些明亮的『星』把我們照亮了。」
至於《海闊天空》,華子說,「海闊天空」四個字代表了武漢人的胸懷,「我們習慣笑呵呵地把艱難困苦看得淡一點,未來的憧憬多一些。」
在新冠病毒肆虐最兇的日子,華子原創了歌曲《武漢,我們在一起》,邀請不同國家的樂手朋友錄製為武漢加油的視頻。他們唱「不管風霜雨雪,因為我們勇敢 ,我們堅強, 一切都會過去」。
「武漢從來都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同樣是非常豪氣的。我們隨和與包容,歡迎與接受不同的人群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