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12:17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參與互動編者按
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我們同心戰疫,這一年我們傾力戰貧。走過2020,我們共同經歷、共同堅守、共同奮鬥,我們彼此鼓舞、彼此溫暖、彼此慰藉。迎來新的一年,我們的生活將開啟新篇章,我們的國家將邁向新徵程。在日曆即將翻過去的那一刻,我們應該回首過去,我們也有理由憧憬未來。2021年,我們在這裡等你……
提起武漢,
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
熱乾麵,黃鶴樓,方艙醫院,
還是曾經戰鬥在這裡的每一位醫護人員?
抑或那首曾火遍網絡的《武漢伢》?
2020年春節前夕,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而至。
1月23日,武漢「封城」。
這座擁有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猝然按下「暫停鍵」。
1月24日,空曠的中山大道 張暢 攝
武漢戰「疫」76天的一幕幕,
凝聚了無數感人瞬間。
3月初,醫生陪住院老人欣賞落日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供圖
1月底至2月,
是武漢抗疫最艱難的時刻。
醫護人員風雪中轉運病人 劉坤維 攝
危急時刻,
解放軍來了、
各地援漢醫療隊來了……
他們和武漢的醫務工作者一道,
向病毒宣戰!
醫院裡,他們與病毒賽跑 張暢攝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
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黃文瑞 攝
方艙醫院為患者提供了充足的床位,
扭轉了疫情防控的被動局面。
籌備中的方艙醫院 李軍 攝
3月18日,武漢首次實現新增確診病例零報告。
3月10日,武昌方艙醫院休艙前醫護人員與患者聊天 張暢 攝
4月8日零時,武漢「解封」。
江漢關悠揚的鐘聲中,城門再次打開!
4月8日,武漢解除離鄂離漢通道管控 張暢 攝
現如今的武漢:
街道車流如織、
工廠機器轟鳴、
校園書聲琅琅……
大武漢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一場全員核酸檢測讓武漢成為「最安全的城市」 張暢 攝
3月25日,武漢公交恢復運營 張暢 攝
各大商場也陸續恢復營業 張暢 攝
道路上的車輛漸多,有時候堵車也是一種幸福 周星亮 攝
東湖綠道上又響起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王康榮 攝
闊別校園數月的學子們重回課堂 張暢 攝
復工復產也在穩步推進 張暢 攝
武漢夜市恢復開放,重現市井煙火氣 張暢 攝
景區再次迎來遊客 張暢 攝
600多名遊泳愛好者在東湖風景區參加水上馬拉松 張暢 攝
進入年底,各種高端論壇、會展相繼在武漢召開 張暢 攝
疫後重振武漢經濟總量重返全國前十 周星亮 攝
2020年,
滾滾不息的長江水,
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堅忍與付出。
武漢關 周星亮 攝
如今,
這座屹立在中國中部版圖的「英雄之城」,
重返繁華,輝煌依舊。
武漢長江兩岸 李放 攝
2020年,
我們錯過了最美的武漢春天,
珞珈山下,櫻花寂寞綻放。
3月18日,武漢大學的櫻花如約獨自盛放 安源 攝
2021年,
我在武漢等你!
等你來遠眺東湖的碧波蕩漾;
等你在黃鶴樓看千帆遠影;
等你共赴一場櫻花雨……
東湖櫻園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2021年,
來武漢走一走!
武漢長江大橋 周星亮 攝
去走一遍長1670米的武漢長江大橋,
感受江風拂面,雲捲雲舒;
航拍漢口江灘蘆荻叢林 鄭子顏 攝
去漢口江灘賞蘆荻,
沉醉在茫茫荻花的浪漫裡;
武漢東湖綠道 周星亮 攝
去世界超級綠道——東湖綠道,
騎車遊湖,寄情山水;
武漢曇華林 柯文 攝
去百年老街曇華林,
在斑駁的牆壁裡尋找老武漢的印記;
武漢楚河漢街 王康榮 攝
去楚河漢街,
欣賞城市的燈火闌珊;
「知音號」全景 知音號供圖
知音號內場秀 知音號供圖
去乘坐一次「知音號」,
觸摸武漢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模樣;
漲渡湖 張暢 攝
去漲渡湖一日遊,
看「網紅」水上森林的綠意盎然;
湖北省博物館展出的曾侯乙編鐘 梁婷 攝
去湖北省博物館,
聽一場來自2000多年前的編鐘演奏;
武漢古琴臺 張暢 攝
去古琴臺,
追尋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
2019年武漢羽毛球亞錦賽 張暢 攝
去武漢體育中心,
在曾經的方艙醫院看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
2019武漢馬拉松 張暢 攝
去跑一次武漢馬拉松,
用雙腳丈量「最美賽道」。
「英雄之城」燈幕在長江邊亮起 周星亮攝
夜幕降臨,
去乘坐輪渡跨越三鎮,
換個角度看武漢。
月色下的黃鶴樓 張暢 攝
2021年,
我在武漢等你!
去「漢味小吃第一巷」——戶部巷, 尋找舌尖上的味蕾盛宴。
纖細筋道的熱乾麵是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 王康榮 攝
金黃軟糯的三鮮豆皮令人食指大動 梁婷 攝
香甜可口的糊米酒暖心暖胃 馬芙蓉 攝
焦香酥脆的面窩讓人每一口都是滿足 馬芙蓉 攝
對於「早餐之都」武漢來說,
一個月早餐不重樣絕非「凡爾賽」,
僅有這些還不夠,
沒有品嘗過排骨藕湯、武昌魚、
臘肉菜薹、油燜大蝦……
怎能算來過武漢!
排骨藕湯 張芹 攝
「無湯不成席」,盛產蓮藕的湖北,
把排骨藕湯發揮到了極致。
小火慢煨,爐火咕嘟咕嘟和湯水低語呢喃,
香氣在空氣中氤氳。
盛上一碗,蓮藕粉嫩軟糯,
甘甜的湯汁在唇齒間迴蕩……
清蒸武昌魚 張芹 攝
素有「百湖之市」美譽的武漢,
飲食文化,孕育傳承於江河湖澤之間,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讓武昌魚聲名在外。
武昌魚是鯿魚的一種,
肉質細嫩、脂肪豐富,清蒸最佳。
酸辣菜薹 張芹 攝
武漢人的冬天,
幾乎是菜薹陪著度過的,
或酸辣或臘肉熗炒,
總能佔據每家每戶餐桌C位。
在作家池莉眼中,
菜薹是她對武漢的最深眷戀。
俯瞰武漢 鄭子顏 攝
這是一個古老的武漢,
江水湯湯,
奏響了高山流水的千古傳唱——
以水而昌,文脈悠長!
6月20日,武漢大學畢業生自拍留念 張暢 攝
這是一個年輕的武漢,
百萬大學生在此啟航,
蓄勢待發,乘風破浪!
工人在總裝生產線上工作 張暢 攝
這也是一個浴火重生的武漢,
搏殺、衝刺、決勝、一路振奮!
如今,
它依然用向上的姿態蓬勃發展。
武大櫻花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2021年,
我們相見在武漢 !
作者:張芹 武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