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李碗容 向一帆 孫澤宇 通訊員 聶銘靜 黨波濤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士峰
12月26日,為期3天的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拉開帷幕,全國報考人數達377萬人,較去年增長36萬人,創歷史新高。武漢市今年共有近10萬名考生,多所高校考點的參考人數也大幅增長。比如,武漢大學考點今年有8788人,較去年小幅增長;華中科技大學考點有9818人,為湖北省內最大考點。
記者梳理發現,近幾年考研的熱度一年高於一年,報名人數持續上漲。2016年,全國報名人數為177萬人;2017年,首破200萬大關,達201萬人;2018年,較上一年增幅18.4%,升至238萬人;2019年,達到290萬人;2020年,人數達341萬人;2021年考研報考數據則被再度刷新。
華中師範大學測量與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博導胡向東教授認為,報考人數屢創新高,首先跟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有關,本、專科招生人數的增長,必然會出現考研報考人數的同步增長。加之今年新增的一大批博士授予點和碩士授予點,也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新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逐漸具備研究生的招生能力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其次,單純從經濟社會發展來說,隨著我國經濟體量不斷增大,社會對人才的學歷層次、實際水平要求更高。第三,隨著大學生數量逐漸增多,為就業時更有優勢,不少學子紛紛選擇提升學歷,以提高核心競爭力。
【試題】
政治:緊扣熱點 涉及抗疫和民法典等
昨日上午,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考點,多名考生介紹,中國抗疫精神進入政治考題,要求解析「全國人民都在為武漢熱乾麵加油」體現了什麼樣的中國精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世黎教授點評,作為一個武漢抗疫的在場者,當他看到「熱乾麵」這題時,想起了最困難時「擔擔麵、炸醬麵、陽春麵」等各種「面」對武漢的鼓勵與幫助。這些「面」代表了最普通的中國人民,這些「面」又各具特色、標識出地域區分。在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和英雄的武漢人民共同應對,充分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同時,考生們反映,大部分試題緊扣熱點,除了抗疫還涉及民法典、抗美援朝等。「很多內容我們之前就有所關注。」來自武漢學院的一名考生說,整體感覺政治試題不難。
英語:難度提高 作文想拿高分不容易
「英語(一)翻譯和作文好難」「英語(二)閱讀題讓我真服氣了」「考題中有個選擇題是七選五,難度較大」……在湖北大學考點外,剛考完英語的同學們討論著。記者採訪了多名考生,大多表示今年英語試題有些難度。
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李華田副教授表示,考研英語(一)和(二)題型與大綱要求保持一致,就難度來說,在保持平衡的基礎之上,略有提高。李華田說,今年的英語(一)中,仔細閱讀的第四篇和翻譯題難度係數較大,快速閱讀次之;英語(二)中,仔細閱讀的第三篇和第四篇難度係數較大,翻譯題次之。
李華田認為,兩套考題的小作文都是應用文,大作文都是看圖作文,具備起碼基礎的同學寫出一般水平的文章並不難,關鍵在於抓住主題和基本要求。要想拿高分確實不易,因為它們大多與社會熱點有關。如果平時不關注,很難寫出新意。
【現場】
醫護人員值守 防疫工作井然有序
今年根據防疫要求,所有考生、考試工作人員進入考點必須接受體溫測量,入考場時需查驗健康碼;進入考場後,健康監測正常的考生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需要佩戴口罩。
記者昨日走訪武漢多個考點發現,各考點秩序井然,考生都能主動配合防疫工作。為避免考點門口大量人群聚集,多所高校為考生設置了專用通道。
武漢考生李穎的考點在華中農業大學。26日上午,政治考試結束後,李穎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該校考點的所有考生,都集中在第三教學樓參加考試。考點教學樓兩側都設有防疫檢測通道,兩側各配備5臺體溫測量儀。考場工作人員要求考生測量腕溫,體溫顯示正常後方可進入考場。在教學樓外,還有4名身著白大褂的醫護人員值守,以應對突發情況。
李穎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準考證,證件上顯示:考生須下載並如實填寫《健康考試承諾書》,第一場考試入場時須交給考點工作人員,並出示本人湖北健康碼。
「如有咳嗽、感冒或體溫異常的考生,會被安排至備用隔離考點參加考試。」李穎表示,雖然未要求考試中必須全程佩戴口罩,但大家都比較謹慎,從候考、進場直到考試結束,基本沒人摘掉口罩。
「考點的防疫工作井然有序,讓我們能夠安心應考答題。」李穎說,雖然今年武漢發生了疫情,但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花絮】
馬旭奶奶給考研學子點讚
考研大幕拉開,不少網友想起了曾表示今年要參考的中國首位女空降兵、已年近九旬的馬旭奶奶。考研前夕,楚天都市報記者聯繫上馬旭奶奶,她今年因故錯過了報名,但表示如果明年條件允許還是會再試試。
「我們祖國一代更比一代強,我要向他們學習。現在的青年敢於拼搏、敢於攀登、敢於擔當,祝他們考研順利,我自己也要努力學習。」馬旭在電話中對考研學子送出了祝福。記者了解到,馬旭6年前開始備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研究生,已參加三次考試。馬旭說:「我現在搞科研,覺得自己的知識面太窄了,就想讀研學習。雖然也沒有很大的把握,但我們老人也要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今年因疫情原因,馬旭錯過了考研報名,「之前考研失利是外語科目,我現在主要是在學習日語,一有空就學習。我都是自學,聽錄音記單詞。」馬旭還告訴記者,她目前身體還好,「學習也是鍛鍊身體的一種方式,大腦也需要活動。」
「考研衝鴨,圓滿上岸」
昨日早上7時許,武漢輕工大學常青公寓門口停著兩輛大巴車,幾名大一學生舉著寫有「考研衝鴨,圓滿上岸」字樣的紅色標識牌,在車門口站成兩排,靜候大四學長學姐的到來。
為方便考研學生去考場,該校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租了兩輛大巴車,免費送該學院96名考生去幾公裡外的考點,還給同學們準備了小驚喜。「一上車就看到座位上放有一個小黃鴨鑰匙扣,四片暖寶寶,五個口罩。」收到學院準備的禮物和學弟學妹的祝福,大四學生秦晉笑開了花。
「小黃鴨是鼓勵同學們『加油衝鴨,考研上岸』,暖寶寶和口罩則是祝福考研學子們身心俱暖,考研圓滿。」該校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2017級輔導員張婷老師介紹,武漢輕工大學研究生招生考試考場設在該校的金銀湖校區,距離學生所住的常青公寓有數公裡。兩地之間沒有直達公交車,早晨打車也不方便。為此,學院專門租車送考,並準備了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