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包永婷5月1日報導:今天,第四屆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徵文大賽結果在線公布。聚焦中國工業發展史的《何日請長纓》獲特等獎,根據疫情期間真實新聞事件改編的《國家戰疫》、聚焦醫護工作者的《生活挺甜》獲特別獎,反映金融資本行業發展的《投行之路》獲一等獎。
    第四屆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徵文大賽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閱文集團主辦。大賽自2019年1月啟動以來,13700名作者參加徵文,創作現實主義作品14800部。大賽最終評選出特等獎一名、特別獎兩名、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優勝獎八名,共計14部優質作品。
    其中,齊橙創作的《何日請長纓》聚焦機械行業大型國企,細緻入微的描寫了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前期的改革歷程,塑造出鮮活靈動的人物群像,榮獲本屆大賽特等獎。李開雲創作的、根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真實事件改編的《國家戰疫》,通過下崗工人捐獻口罩為線索展現了普通人為抗擊疫情所作出的貢獻,榮獲大賽特別獎。
    正是一部部都著眼於各行各業普通人的優秀作品,描繪出一幅幅真實且細膩的社會畫卷。另一部榮獲特別獎的作品是徐婠的《生活挺甜》。本身就是醫生家屬的她,對醫療行業和醫生家庭的認識和體會更加深刻。作品聚焦在以80後為代表的醫護中堅群體的職場與家庭生活,其對醫生投入工作這樣真實細膩故事情節的描繪引發共鳴。
    與上一屆相比,參賽作者作品同比增長33%,作品增長25.4%。第二次榮獲特等獎的齊橙表示,作為一名改革開放的親歷者,我願意用手中的鍵盤去書寫這段恢弘的歷史,謳歌那些篳路藍縷的無名英雄。已經參加了三屆現實主義網文大賽的李開雲告訴記者,現實的土壤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他被常德鄉村青年郝進無償捐贈1.5萬隻醫用口罩的新聞打動,於是有了《國家戰疫》。「作品快收尾了,寫的初衷不變,展示災難之下的正能量和人們相望相守的溫暖。」
    《生活挺甜》短視頻截圖
    隨著大賽關注度的持續上升,還未評獎前,徐婠的《生活挺甜》以短視頻形式破圈,進入IP改編階段。「我是蘇慶春,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晝夜顛倒的醫生,不太稱職的丈夫,不怎麼及格的父親,不那麼懂事的兒子。」在微博、B站播放的《生活挺甜》短視頻中,小說中婦產科大夫蘇慶春和妻子黃小培的中年危機,通過影像化的表達更具衝擊力,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共鳴。網友評論:「不到10分鐘的篇幅根本不夠看!」
    自大賽開辦以來,歷屆參賽作品總和超過四萬部,評選出了四十二部優秀獲獎作品。眾多作品還實現了線下實體出版與IP改編探索的多領域發展。《復興之路》《大國重工》《朝陽警事》《明月度關山》等十幾部作品已經相繼籤約實體出版,《大國重工》《韓警官》《相聲大師》《朝陽警事》等作品也已正式籤約了影視改編。其中,《朝陽警事》同名電視劇由影視方與北京市朝陽區公安局共同合作,目前已進入拍攝階段。
    第五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徵文大賽也於今天啟動。本屆大賽以「文字銘記過去,奮鬥鑄就未來」為主題,鼓勵作者們將創作目光投向火熱的時代當下。閱文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實題材作品的蓬勃發展正是網絡文學題材多樣化、內容化、生活化的一種表現。現階段,現實題材逐漸成為影視創作的主流趨勢。閱文將通過多樣化的開發與聯動,讓這些作品產生更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效益,讓源於現實的文學回歸現實、擁抱大眾。
    附第四屆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徵文大賽獲獎名單:
    特等獎:《何日請長纓》(第一卷)
    特別獎:《國家戰疫》(第一卷)、《生活挺甜》(第一卷)
    一等獎:《投行之路》(第一卷)
    二等獎:《男人都是孩子》《玉堂留故》
    優勝獎:《都值得》《獵贗》(第一卷)、《流金時代》(第一卷)、《綠茵崢嶸》《女機長》(第一卷)、《騰飛我的航空時代》(第一卷)、《向癌掙命》《中國石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