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首屆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
11月2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江蘇省委統戰部、江蘇省作家協會指導,江蘇省網絡作協、南京市文聯和連尚文學共同主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首屆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
共24部優秀作品獲獎,《天梯》《曠世煙火》分獲完結組和未完結組一等獎。
本次徵文大賽自3月1日啟動以來,獲得各級作協、網絡文學行業的廣泛關注和廣大文學創作者的熱情參與,共有百餘部描繪新中國建設成就、謳歌各行業建設者的作品參與徵文。
徵文大賽組委會組成了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任主任、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任副主任,作協和宣傳部門主管領導、知名網絡文學專家組成的評委會,經過初評、複評和終評,最終評選出24部獲獎作品。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肖驚鴻(左一)為《天梯》作者揚帆星海頒獎
江蘇省作協一級巡視員、網絡文學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朔(左一)為《曠世煙火》作者陳釀頒獎
作品《天梯》《曠世煙火》分別獲得完結作品和未完結作品兩個組別的一等獎。完結作品組《人生的戰爭》《刺蝟小姐向前衝》獲二等獎,《大河崢嶸》《盛開的米蘭花》《俗藝大師》獲三等獎。
未完結作品組《無字江山》《最遙遠的微光》獲二等獎,《我的人生煥然一新》《浮生戲》《永不言棄的麥小姐》獲三等獎。《我們青春時》《第二次初婚》等12部作品分獲兩個組別的優秀獎。
南京市新聞出版局專職副局長鄭玲玲(左一)為獲獎作者頒獎
連尚文學CEO王小書(左一)為獲獎作者頒獎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肖驚鴻,江蘇省作協一級巡視員、網絡文學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朔,江蘇省網絡作協副主席吳正峻,南京市新聞出版局專職副局長鄭玲玲,南京市文聯副巡視員張躍定,南京市文聯創研部主任張穎,南京市建鄴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峰,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以及連尚文學CEO王小書,連尚文學總編輯兼逐浪網總經理張金國等出席頒獎典禮並為獲獎作者頒獎。
南京市文聯副巡視員張躍定 (右一)和南京市建鄴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峰(左一)為獲獎作者頒獎
江蘇省網絡作協副主席吳正峻(左一)、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右一)為獲獎作者頒獎
應運而生
匯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精品力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並明確要求:加強網際網路內容建設,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在十九大將現實題材作為國家倡導的創作方向大勢下,現實題材成為中國網絡文學「主流化」的風向標。
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各類網絡文學作品累計達到2442萬部,較2017年新增795萬部,同比增長48.3%,其中現實題材作品增長明顯,在國內主流平臺上已超過六成。
近兩年的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推介中,現實題材佔比達到80%,顯示出現實題材作品呈現出數量大、質量優的發展態勢。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連尚文學在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江蘇省委統戰部、江蘇省作家協會的指導下,與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了此次徵文大賽,並由旗下原創文學網站逐浪網進行了大賽策劃、平臺搭建、作品徵集、作品籤約和推廣。
參與此次徵文大賽的作者呈現多樣化特點,他們中有醫生、教師、律師、記者、公務員、軍人、大學生……其中既有網絡文學作者,也包括不少到網絡上一試身手的傳統作者。
無論是獲獎作品還是參賽作品,都緊緊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核心主題,以濃烈深厚的情感、翔實可信的人物、起伏跌宕的情節和潤物無聲的哲思,生動展現中國人民在建設新中國、實現中國夢偉大進程中的情懷和奮鬥歷程,深情描繪祖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巨大變化,熱情謳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
大賽湧現出的眾多優秀作品,充分展現出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蓬勃發展的實踐成果,為中國當代文學守正創新、網絡文學的新時期建設貢獻了積極的推動力,為網絡文學讀者貢獻了一批精品。
徵文大賽獲獎作品中,未完結組三部作品《曠世煙火》《無字江山》《第二次初婚》,同時入選了「2019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名單」,完結組多部作品參與了江蘇省揚子江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大賽評選並獲獎。本次大賽的評委會也給予了獲獎作品高度評價。
同心澆灌
讓現實題材文學之花在網絡盛開
現實題材創作因其自身的特點,最能代表時代風向。近年來,現實題材創作給網絡文學注入新的藝術活力,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在反映現實的廣度上不斷拓展,廣泛涉獵不同階層、不同行業。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首屆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又一次向人們集中展現了網絡文學主流化的發展邏輯和實踐碩果。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肖驚鴻代表指導單位和評委會對大賽的組織和獲獎作品表示了肯定,「本次大賽組織嚴密有序,入選作品主題積極向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展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力彰顯實現中國夢的奮進精神。作品整體具備一定的創作水準,重構思、重創意,見出網絡作家對藝術創造創新的追求和努力。」
江蘇省作家協會一級巡視員,網絡文學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朔指出:「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蓬勃興起,為當代文學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充沛的創新活力,豐富了文學生態,拓展了文學格局。本次徵文大賽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展現出網絡文學行業的蓬勃生機和作者的創作活力。期望今後不斷有更多更好的現實題材主網絡文學精品湧現出來。」
新世紀以來,江蘇網絡文學蓬勃發展,創作隊伍不斷壯大,作品數量不斷增多,創作題材不斷拓展,藝術品質不斷提高,作品影響不斷擴大,是公認的中國網絡文學強省,已形成網絡文學的「江蘇現象」。
此次徵文大賽是江蘇省首個由網絡文學平臺參與,與作協共同主辦並承擔作品徵稿、籤約、推廣的大賽,對江蘇省網絡文學行業的發展和現實題材優秀作品創作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南京市文聯副巡視員張躍定在頒獎典禮上表示,本次大賽吸引到一批優秀的傳統作家參與到網絡文學的創作中,並且在大賽中獲獎,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隨著越來越多人閱讀習慣的改變,網絡文學已經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並逐漸成為主流閱讀方式,網絡文學在滿足大眾休閒、和排遣寂寞的同時,我們希望能有更多有思想、智慧、藝術的文學精品,傳統作者的參與,傳統作者和網絡作者互相學習,各施所長,將使網絡文學特別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獲得更大的成就,也能使傳統作家獲得更大的舞臺,獲得更多的讀者。
作為大賽的主辦方之一,連尚文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積極承擔網絡文學企業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社會職責,並將現實題材創作作為內容建設的重要工作,採取資金扶持、宣傳推廣、專家培訓等多種方式鼓勵和扶持作者創作,並取得顯著成績,共有9部作品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作家協會的推優或作協重點扶持,15部作品獲得省級獎項。
連尚文學CEO王小書表示:「連尚文學將繼續主辦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徵文大賽,並努力把這項徵文賽事辦成網絡文學行業的一項品牌賽事,吸引更多優秀作者參加,挖掘更多優秀現實題材精品佳作。我們將會以更大力度鼓勵作者創作現實題材作品,為作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提升創作水平,承擔起網絡文學平臺在精神文明建設、傳播中國文化方面的社會責任。」
現實題材創作最能讓時代精神藉助網絡文學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抵達廣大讀者,影響社會風尚。對網絡文學作者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更是使命和擔當。
南京市文聯創研部主任張穎(右一)、連尚文學總編輯兼逐浪網總經理張金國(左一)為獲獎作者頒獎
連尚文學黨支部書記、逐浪網副總裁李青福(右一),和逐浪網總編輯汪倩(左一)為獲獎作者頒獎
濃墨重彩
描摹新中國70年偉大成就
獲獎作品《天梯》《曠世煙火》《大河崢嶸》《紅旗飄揚》等,深情謳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反映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40年奮進歷程,聚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譜寫出本屆大賽的主流聲音。
揚帆星海的《天梯》展現了空軍機務技術幹部的成長道路,折射出近二十年來人民空軍建設的輝煌歷程。作為親歷者和見證人,作者突出描寫了部隊官兵牢記使命責任、甘於吃苦奉獻的精神,英雄氣韻灌注全篇。情節真實,生動感人,文筆嫻熟,畫面豐富,文風輕鬆風趣,又體現出思想高度。
陳釀的《曠世煙火》以女主人公的生活及感情線為脈絡,還原中國東南沿海城鄉的風土人情,解密溫州70年來百姓生活和心靈史,展現各個歷史階段的社會政治、經濟、人文、風土和人的情感歷程。
白學究的《大河崢嶸》講述了黃河之畔、絲綢之路古渡口的祖孫四代人,在不同歷史時期昂揚奮鬥砥礪前行的故事。人物性格特徵極其鮮明,作品展現黃河文化悠長神秘又博大深厚的氣魄,突出了人與環境千絲萬縷的聯繫。
火樹的《紅旗飄揚》通過「養父被殺,為其報仇,落草為寇,投身抗戰」的跌宕起伏的情節,讚頌了誓死保衛家園的民族精神,與人民幸福國家強盛的美好今天構成因果傳承,表達了人民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理念以及祖國高於一切的價值觀。
筆觸下移
刻印基層生活謳歌平凡英雄
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花。大賽作品充分反映出,越來越多的網絡作家將目光從虛擬空間中抽離出來,轉向廣闊的大地和沸騰的生活。他們目光下移、腳步下移、筆觸下移,刻印基層生活,謳歌平凡英雄,描繪鮮活圖景。
雨甜的《人生的戰爭》敘事平和淡然,語言睿智幽默,寫軍中生活卻不拘泥於軍中生活,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聚焦社會人生,將軍人獨特的生活場景與軍營之外的社會生活融合無間。
主人公刻畫鮮明,集善良、勇氣和堅持於一身,終成長為國家棟梁,給予讀者以啟迪和感悟。
懿小茹的《永不言棄的麥小姐》講述醫科大學畢業生以群眾健康為信念,在貧困的村鎮堅實前行、甘於奉獻,勾勒「白衣天使」的大美形象,詮釋「仁心仁術」的生動內涵。
基層醫療加上醫學扶貧,構思巧妙,語言幽默,人物性格鮮明,寫出了農村基層的「希望」和奉獻的美好。
炫炫的《盛開的米蘭花》塑造了剛畢業的師範生「米蘭」為實現教育公平,推動教育改革,完善教育理念的奮鬥故事,突出了愛崗敬業,值得尊敬的年輕女教師形象。小說矛盾尖銳突出,故事啟轉張力十足,內容真實可信,受到廣大讀者喜愛。
大江東的《百年復興》以中國鐵路行業的高速發展為主線,通過描述一批有志鐵路建設的青年人的成長,生動記錄了中國鐵路建設的輝煌歷程和巨大進步,弘揚了當代青年投身國家,為國爭光的時代精神。
傳承創新
聚焦中華民族文化根脈
本屆大賽中湧現出一批融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塑造當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優秀作品,聚焦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在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方面作出努力探索。
小神的《無字江山》以中華大地遠古文明為背景,以尋找親人和恩師為主線,以二十四節氣為輔線,通過考古展現出中華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弘揚我國尊師重孝的傳統美德,突出了年輕一代堅持不懈、奮力前行的鑽研求索精神。
宋驕陽的《最遙遠的微光》圍繞支教、山村教育、傳統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孔雀舞」展開敘述,表現了一個平凡卻不平庸的女舞蹈演員的奉獻精神。雖有艱難無助的苦澀,更具希望與光明的暖意,構思巧妙,韻味綿長。
就為活著的《俗藝大師》以熱愛二人轉的主人公與養父相依為命、一路求學的歷程為線索,揭示了傳統藝術的發展、沒落和當代傳承,生動而真實地展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人轉」的獨特魅力和影響。題材新穎,內容生動有趣,有很強的可讀性,是一部勵志型的現實題材佳作。
玉珊瑚的《浮生戲》 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劇」在新時期的發展變化作為切入點,彰顯新一代年輕潮劇人打破劇社經營困境,發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不懈努力。文風質樸,感情真摯,情節絲絲入扣。
貼合大眾
映照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獲獎作品中的《我的人生煥然一新》《刺蝟小姐向前衝》《第二次初婚》等,以大眾審美為切入角度,以社會、現實和家庭百態為故事核心,融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與追求。
狐小妹的《我的人生煥然一新》塑造了一批宣傳、推廣垃圾分類的年輕人,體現出當代青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品選題符合當下熱點,人物形象來源於生活,真實感人,栩栩如生。
由垃圾分類和家庭整理,把情節延展到人生價值中,主旨積極光明,行文活潑有趣,打破了現實題材寫作與暢銷書之間的壁壘。
麥蘇的《刺蝟小姐向前衝》以職場架構年輕人對中華「手工刺繡」文化的傳承光大,承載了女性的奮鬥和成長的時代主題。
別樣的創業理念,錯綜複雜的職場博弈,矛盾衝突緊張激烈,引人入勝,塑造了奮鬥不息、勇於進取的開創者群像。是對職場小說的升級改造,是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的成功實踐。
凌晨的《第二次初婚》圍繞女性成長、自我意識覺醒和獨立意識展開敘事,以「試睡師」這一嶄新行業發展為主線,講述了主人公在婚姻冷暴力下,勇敢承受社會、職場、家庭的多重壓力,頑強奮鬥的故事。
主旨向上,語言流暢,結構精巧,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心靈治癒良方。
胡說的《浪潮》通過四個主角不同人生階段的經歷,勾勒出一個時代的社會縮影,講述了在國家「一帶一路」「中國智造」「精準扶貧」「全面小康」等政策引領下,中國社會的美好變化。語言生動順暢,人物形象感人,塑造了我國年輕一代努力向上的群像。
在頒獎典禮現場,獲獎作家紛紛表示,將會以這次大賽為新的契機和起點,更加專注於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努力提升自己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更充分地在創作中發揮網絡文學貼近讀者、貼近群眾、充滿創意的特點,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
中國網絡文學進入新時代,現實題材的網絡文學創作已遍地開花,對於其後續發展,質的提升才是真正考驗。隨著越來越多創作者、運營者、傳播者、研究者積極投身於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現實題材文學之花一定會在網絡文學熱土上綻放出更加鮮豔的色彩。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