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懸在健康上的一把利刃。
雖說近些年我國醫療技術有明顯提升,但是對於諸多癌症晚期來說,仍然是束手無策,患者最終還會面臨死亡結局!
對於女性而言,乳腺癌趨於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30~40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
並且,從數據上看,乳腺癌在中國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
先不要緊張。
總體從數據圖上看,並不是觸目驚心的「高」,況且乳腺癌在全球看來生存率也不低。
2018年,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曾發表乳腺癌患者在中國5年生存率數據高達83.2%。
雖然生存率高,但在治療上,患者難免會經受這樣那樣的痛苦,所以避免乳腺癌,無疑「體檢」成為篩查早期病變的最佳方式。
乳腺增生是癌前病變?
近年來,很多女性體檢時,發現檢查報告上寫著「乳腺增生」四個字,頓時驚慌失措。
甚至生活中,部分女性朋友發現乳房出現脹痛、硬塊時,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該不會是乳腺增生吧」。
由於對醫療知識的不了解,多少人把「乳腺增生」當作「乳腺癌」的癌前病變!?
然而,雖然乳腺癌和增生都是發生在乳腺上的異常改變,但二者卻絕對不能混為一談!
事實上,乳腺增生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女性體內的生理變化,不僅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同時也不需要進行治療!
因為女性在進入青春期之後,體內激素就開始劇烈波動,為身體發育、成熟做好準備,比如月經初潮就是典型的信號。
在月經到來的同時,激素分泌還會促進乳腺的增長,當乳腺感知到激素波動變化後,小葉腺泡就會迅速變大和擴張,乳管因此處於開放狀態,特別是經期前後尤為明顯。
這時,女性不僅會感覺乳房脹痛,用手觸摸乳房時,還會摸到「小結節」。
但這些結節並不是腫瘤,而是脹大的腺葉!
當經期結束,激素水平逐漸趨於穩定,乳腺又會恢復至正常狀態。
這種增生要注意,可能引起癌變
從科學角度來看,乳腺增生既不是炎症,也不屬於腫瘤!
不過,並非是所有的乳腺增生都是生理改變,還有一種情況,需要女性提高警惕,它就是:病理性增生!
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一般,生理增生會隨著激素波動變化而變化。
但病理性乳腺增生則不相同,它會持續存在於乳腺之上,其本質就是乳腺組織的細胞出現了良性改變,導致乳腺體結構發生變化,最終形成了持續存在的增生。
一般情況下,病理性增生形成的原因都是在乳腺小葉正常生理性增生和恢復的過程中激素波動受到了影響。
比如女性有劇烈的情緒波動、吸菸飲酒、內分泌失調又或者是熬夜等,這些導致乳腺小葉無法恢復原狀,從而形成了病理性增生。
臨床上的病理性增生包括了多個種類,比如乳腺小葉增生、囊性增生、導管上皮增生等。
就目前的醫療技術而言,病理性乳腺增生還沒有徹底治癒的辦法,一般患者多是在發病後的幾個月、幾年內自行緩解,特別是進入絕經期之後,基本上就會消失了。
不過,也有極少數的病理性增生,後期可能存在癌變的傾向!
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乳腺導管小葉增生,其癌變風險在1.2~2倍左右!
非導管的上皮增生,癌變風險更是達到了4~5倍之多。
臨床上也有極少數的囊性增生患者,在持續患病的後期出現了癌變!
所以,對於病理性乳腺增生要提高警惕,女性朋友應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複查,觀測乳房的健康情況。
另外,如果突然發現乳腺出現了莫名不規則腫塊,且在觸摸和按壓時沒有疼痛感,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去醫院排查惡性腫瘤的可能。
為了避免乳腺癌,女性除了定期做好篩查外,還應該抵禦外界的一些不良嗜好。
例如吸菸喝酒、久坐不動,除了規範生活習慣外,適當運動,保持好身材也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
最後,奉勸那些曾為了一時「貌美如花」而聽信美容店、藥店推崇的激素保養品的女性,不明確成分,最好不吃,你的每一口都可能推動自己距離乳腺癌更近一步。
參考文獻:
【1】.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Mar-Apr;66(2):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