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熔爐》原創

2020-08-29 心悲未央

不讓黑暗泯滅良知

一一淺析電影《熔爐》的鏡頭運用

(原創)

《熔爐》這部電影是根據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校長性侵兒童的真實事件進行改編的。該事件發生於2005年,2009年以該事件為原型的小說《熔爐》創作完成,2011年同名電影《熔爐》上映。一群披著善良外衣以慈愛為名的禽獸多年侵害著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而那些所謂代表正義的警察、法官、律師等卻是其鋒利爪牙,蛀食著本應代表正義的法律。事件的揭露一時間令人震驚,社會反響廣泛而又激烈。

人人生來平等,是刻在亙古不變的宇宙中的沙塵上的一句話。可現實的諷刺意義或許就在於此,它不斷隱約地告訴我們,人人生來不平等。黃東赫導演運用精湛的技術揭示了這惡性事件背後的黑幕。鏡頭真實得令人恐懼,拍出了當權者偽善的醜惡嘴臉,以及孩子經歷黑暗時的絕望。現實不斷地讓我們懷揣希望,卻又一次又一次將這種希望化為烏有。現實一次又一次教我們要學會原諒,或許那是因為有些人,尚未見識到真實的絕望。

在影片開頭,男主人公開車撞到鹿以及火車撞到小男孩,平行蒙太奇的巧妙運用,調動了觀眾情緒,引發更多聯想。小男孩臥軌自殺時,正反打鏡頭拍攝小男孩和迎面而來的火車,特寫鏡頭拍攝小男孩面部平靜的表情。小男孩異常平靜地赴死,讓觀眾很詫異,產生想一探究竟的感覺。再加上鹿死的特寫鏡頭,兩條生命逝去,具有很大的張力。究竟是發生了什麼,緣何如此,導演以此開頭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之後,導演再緩緩敘述,展現了前因後果,昭彰了一幕惡人掌權,蠅營狗苟的泥沼現實,將觀眾的憤怒,震驚,憐憫,緊張,憎恨多種情緒一一調動了起來。

影片在拍攝姜仁浩被小女孩引導走向走廊廁所的片段時,導演使用了運動鏡頭。姜仁浩在一個光線微弱的漆黑樓道向前行,隨著姜仁浩一步一步前進,攝影機逆著人物的臉也在一步一步後拉,就像一個真相,引導著姜仁浩向前探索。跟鏡頭跟著男主人公的步伐緩慢前行,固定鏡頭展現黑暗走廊環境,主觀鏡頭更有真實感的帶入緊張情緒。運用俯拍鏡頭拍攝主人公將要打開那扇門,再加上硬調的灰暗色調形成的長鏡頭,不禁讓人感覺置身其中,緊張又興奮。多鏡頭的運用,多角度展現了姜仁浩在黑暗之中躡手躡腳前行窺探學校隱藏在深處的秘密,畫面極具帶入感,令人寒毛卓豎,局促不安。巧妙的鏡頭運用深入地剖析了人物心理,渲染了緊張的氛圍。

在小女孩回憶在廁所被校長侵犯的鏡頭中,小女孩從下往上看,校長從上往下看,一個仰拍鏡頭表現孩子的弱小與恐懼,一個俯拍鏡頭拍攝校長的狩獵與變態。畫面將校長的恃強凌弱以及變態的人物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令人憎恨作嘔。在老師對孤弱孩子進行毆打的場景中,使用了劇烈搖晃的運動鏡頭,加強了混亂暴力的情緒和環境的渲染。同時在打與被打上也是採用了仰拍和俯拍,很清晰地展現出了人物的強弱對比關係,這體現出了作惡一方的恃強凌弱,以及被欺凌者的弱小與可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姜仁浩在與孩子的對話上常常處於一種平等的位置,體現了一種關愛與善意。這兩種對孩子大相逕庭的態度相比,加劇了觀眾對這群禽獸的憎恨。因為惡人在孩子面前從來沒有體現出「人人平等」的態度,反而是對這群折翼的天使肆無忌憚的戕害。導演仰拍和俯拍鏡頭的巧妙運用,很清晰地展現出人物的強弱對比關係。

鏡頭的巧妙運用很好地把控了影片的節奏,起伏有度。法庭審判結束後,鏡頭下移,由寬闊的海面拉到地面的姜仁浩與小女孩,一個短焦鏡頭對焦在人物和藹的臉上,仿佛這個世界就只剩下了一個心地善良的老師和一個純真的聾啞兒童。此刻氛圍靜謐,孩子在無聲世界裡感受到視覺上的善意,畫面中導演將這種唯美感受渲染了出來。接著鏡頭右搖,拍攝男女主人公及三個孩子在夕陽西下漸行遠去的背影,這就像在遠處看到的一幅畫一樣安靜和美,在一場激烈鬥爭的法庭宣判案結束之後,擁有的短暫美好。法庭審判和沙灘漫步是激烈與靜謐的對比,通過拍攝法院爭吵的急促短鏡頭和拍攝他們四人漫步在夕陽下的長鏡頭,形成對比。通過鏡頭的變化使用,讓影片激烈與緩慢合理的相交融,節奏起伏有度。導演一邊激烈揭露黑暗,一邊細膩地刻畫受害人內心渴求法律能夠伸張正義的孤弱形象,使觀眾憐憫弱小的心裡感受油然而生。影片到此段,受害者始終在期待一個公正的審判,同時也讓觀眾期待明天,期待公正,但隨即的判決與殘酷的現實,向我們潑了一盆冷水,這種給了希望又立即失望的轉折,煎熬著觀眾的內心。

在法庭宣判終審結束後,導演反其道而行之,使用了一個舒緩的慢鏡頭去表達劇烈的衝突去釋放人物內心的悲傷,表現影片劇烈的矛盾衝突。將每一方利益代表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形態以一種戲劇性的形式展現了出來。先以姜仁浩為視點的主觀鏡頭拍攝,給人一種震驚,事與願違的眩暈感。鏡頭所展現的就是姜仁浩所看到的,他看到了泯滅良心的代表律師冷漠收拾東西離席,像過街老鼠一樣疾速溜走。這一段如果採用固定鏡頭拍攝原場景的方法拍攝的話,應該是很嘈雜,很混亂的一個場面,但是導演並沒有用一個激烈侷促的短鏡頭去表現,而是用一個長鏡頭,慢慢的,伴有舒緩音樂的拍攝下來。即使音樂舒緩,諷刺的是我們仍能通過鏡頭非常強烈地體會到那些壞人的冷漠自私,官官相護,彈冠相慶的醜惡嘴臉,同時有種震驚和無能為力的氣憤。聾啞殘疾弱勢群體的孩子們在這場陷阱中無聲的嘶吼,姜仁浩仿佛震驚的失聲了,從他的失聲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令人震驚的戲劇性變化:壞人洋洋得意自己買通一切沒有得到嚴懲,孩子忍受煎熬再次回憶屈辱過去,即使孩子成功指證了校長,即使有利證據十分充足,可終審結局也在黑惡勢力的打壓下,讓正義無法伸張。更加令人心碎的後續是,民秀在遭聽障學校的老師毆打、性侵,弟弟自殺,以及庭審的不公後選擇了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報仇。又是影片開頭那列無情的火車駛過,在岑寂的夜裡永遠帶走了民秀稚幼的身體,帶走了他生的希望,消彌了他在世上悲苦的一生,這是讓我們心碎至極且不願看到的。

影片結尾說「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句話如此沉重地拷問著我們的內心,為了不讓黑暗籠罩泯滅良知,不讓人間魔鬼肆意橫行,我們一定要保持一顆正義和道德的初心,不為利益所屈,做那些弱勢者、受害者身後永遠溫暖的盾牌。

相關焦點

  • 熔爐
    ◎中 文 名 熔爐/漩渦/無聲吶喊(港)◎原  名 도가니◎年  代 2011◎國  家 韓國◎類  別 劇情◎語  言 韓語◎字  幕 中文◎豆瓣評分 9.3/10 from 735463 users◎片  長 125分鐘◎導  演 黃東赫◎主  演 孔侑 / 鄭有美 / 金志英 / 金賢秀 / 鄭仁絮
  • 《熔爐》影評
    也許就像片名一樣,熔爐可以融化所有物質使得他們變成一團,同流合汙,同化社會的人群。但是,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你真的願意進入這個熔爐嗎? 鏡頭對準聾啞的孩子們,他們的世界是無聲並且暗淡的,他們屬於弱勢群體,但是卻正因如此,他們被無情的欺壓凌辱。而一些強勢的群體,外表打著慈善的幌子,權利強大,所以把這三個弱勢的孩子當做玩具,或是發洩工具,簡直是實打實的「人面獸心」。
  • | 《熔爐》影評
    尤其是那些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片子,它們會拉著觀眾(幾乎是強迫性地)再度經歷所發生的一切,比如《熔爐》。這部「改變了韓國的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儘管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很多煽情成分,但是它帶給觀眾的震撼,並不在於這些藝術加工成分,而是那些真實存在的苦難——宛如在白茫茫的大霧裡,蔓延流淌的濃重血色,如此觸目驚心。
  • 熔爐影評——那烈火焚燒你的,可讓你毀滅,也可讓你重生
    寫韓國電影《熔爐》的影評。————————————割————————————     電影中的熔爐,已經把原先悲慘的結局換成了一串滾動的省略號:仍在上訪中…那是因為,拍這部電影時,事情尚未得到公正的解決。電影中的男主人公抱著秀明的遺像被水柱衝得躺倒在地時,周圍人投來冷漠的目光,霧都,濃霧之都。
  • 「熔爐」還是「反熔爐」
    有人直言,有「大熔爐」之稱的美國,如今正頻頻陷入「反熔爐」境地。在2020這個大選年,以「弗洛伊德之死」等事件為標誌,美國的種族主義暗流和反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波瀾起伏。「熔爐」之說  隨著近代以來大量移民湧入,截至目前美國社會形成了白人約佔總人口70%、其他人種約佔30%的人口結構。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熔爐」都是一個讓許多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概念。
  • 為什麼我們被《戰火熔爐》感動?
    《戰火熔爐》的片尾曲,《曾經有人》這首歌的歌詞作者,正是《戰火熔爐》的導演兼編劇董哲。在這次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戰火熔爐》中,他不僅為觀眾們儘可能呈現出了一部風氣迥異於國內戰爭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為片尾曲創作的歌詞也非常用心,可以說每一句歌詞都很「抓人」,讓人眼前浮現出許許多多的畫面。
  • 《熔爐》電影 | 閉眼是盛世,睜眼是熔爐
    ——《熔爐》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攜程虐童事件還未平息。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感恩節當天,北京知名幼兒園紅黃藍幼兒園又被曝虐童。此次虐童現實堪稱現實版熔爐。看過熔爐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電影中福利院院長和老師利用職務之便毆打、虐待、猥褻未成年的殘疾少年少女。《熔爐》,豆瓣電影Top250裡排名24名,超過24萬人看過,評分9.2分。
  • 《戰火熔爐》中的戰火和熔爐
    《戰火熔爐》是紀念70年抗美援朝的劇集,沒有流量明星,沒有大牌,故事不矯情,在這個矯揉造作的娛樂圈不容易,是我們自己的《兄弟連》。像書生這麼不挑剔的人最近都找不到合自己口味的片子,我就奇怪這個豐富多彩的年代怎麼就遺忘了我們這群人,是娛樂圈漏了,還是我們沒有時代烙印。
  • 《熔爐》:當《釜山行》中的喪屍活在現實中
    金融爸爸和戰鬥孕婦的演員,孔侑和鄭有美,在遭遇喪屍之前,曾在《熔爐》中與更可怕的東西試煉過。在極端科幻與極端現實的故事中,他們都保護著孩子,在瘋狂而殘酷的黑暗世界中蹣跚前行。強權如刀,以世道為砧板,視蒼生為走肉。人性迷霧,以社會為熔爐,化黎民為白骨《釜山行》是在喪屍危機中的絕境逃生,《熔爐》則是主動地拒絕對現實的行屍走肉視而不見。
  • 《總有一天》當楊永信和「熔爐」校長出現在同一間學校
    韓國電影《熔爐》自2011年問世以來,長期佔據豆瓣TOP250榜前50位,欺侮孩子的校長,絕境中反抗的老師,以及備受折磨卻無法訴說的孩子都讓聞者傷心
  • 我們終於拍出了《熔爐》那樣的電影
    在我們看來,這位10多歲的未成年少女,本應該像同齡人一樣在學校上課、和同學玩耍,此時卻幹著與年齡不匹配的髒活累活,拿著比法定最低工資還低的收入,堪稱地獄般的生活。但在她看來,和老家的待遇相比這不算什麼。如果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現今這個年代,還有女性具有如此悲慘的遭遇。
  • 《創造與魔法》工業熔爐攻略 工業熔爐使用方法介紹
    導 讀 創造與魔法工業熔爐怎麼用?工業熔爐使用方法介紹。
  • 影評|《熔爐》:一部看完讓人徹底絕望的電影
    前段時間看了《熔爐》,寫下這些文字,那幾天心情很差,好幾天都沒有走出來。因為最近沒看電影,公號幾乎處於停更狀態,拿出來發布吧。
  • 深度解讀韓國電影——《熔爐》,你能選擇不被世界改變嗎?
    這篇是小編第一篇寫的影評,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並支持。今天給大家推薦並介紹的是一篇2011年就上映的韓國電影《熔爐》。聽名字還以為是一個介紹片吧?《熔爐》以真實發生在韓國一所聾啞人學校的事件為藍本。說的是,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引起了社會上對弱勢團體保護的討論。
  • 《熔爐》熔爐
    社工同學就按了看《熔爐》。我真的不想看的,因為先前她們就一直說這部好可憐,關於性侵的。至今為止,我沒有看過這種讓我特別揪心 中途忍不住哭了的電影。剛開始就帶著性侵的恐怖去看。全程都很沉重,讓我一度對這世界產生恐怖,也覺得自己是多麼幸福。我自認為我不是個感性的人,但看完我依然沉浸在悲傷中。當孩子講述那些禽獸時,我哭了,太可憐了,那些還是人麼。
  • [經典推薦][2011][韓國][9.3分][劇情][熔爐]
    ★點擊上方[紅太狼電影]→右上角菜單[···]→設為星標★《熔爐》Silenced影妹影評:「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這是電影給我最深的感受,讓一群本該快樂生活的孩子面對最黑暗的人性
  • 淺議電視劇《戰火熔爐》的五個瑕疵
    竊以為,電視劇《戰火熔爐》至少在兩個方面給了劇迷們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內容上,第一次將「解放戰士」作為主角來表現新中國人民「謀獨立,求解放」的宏大的當現代歷史畫卷;表現形式上,採用了「正敘」「倒敘」交替融合、近似於「意識流」的方式講故事、透視主人公在人民軍隊這個大熔爐裡起思想意識得到改造升華、政治覺悟不斷提高的淬火熔煉過程;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表現力都較以往有了明顯的深化和提高,不啻是一部優秀的主旋律好作品
  • 熔爐與鮑毓明性侵少女
    今天懷著沉重的心情和大家聊兩件事:第一件是影評韓國2011年上映的反映少女被性侵的電影《熔爐》。 第二件是聊一下近日被爆出的鮑疏明性侵養女一事。其中的關聯之處,不言而喻,表達本人一點點想法,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看到。我們開始吧。
  • 熔爐電影為什麼看不了 熔爐的真實事件校長最後怎麼判決的
    《熔爐》這部電影在韓國上映的時候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部電影太過於真實壓抑。看完《熔爐》,會讓你全身乏力,因為結局跟很多主旋律電影不一樣,正義這次沒有勝利。影片講述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熔爐》確實是一部看完再看不下第二遍的電影。
  • 《熔爐》真實事件詳情是怎樣的?
    1、概述《熔爐》是小說家孔枝泳以發生在韓國光州仁華學校的教師性侵殘疾學生的暴力事件為藍本創作的小說。2011年該小說被改編拍攝為同名電影被搬上大銀幕。——小說《熔爐》作者孔枝泳2009年,《熔爐》小說發行單行本,同年在軍隊服役的孔劉剛晉升為兵長時,,收到上級贈送作家孔枝泳的原著小說《熔爐》為禮物,讀完這部小說,孔劉被書中描述事件深深震撼。退伍後,孔劉對該小說始終竭而不舍,與經紀公司傾力籌集足夠資金,終於令電影能步上製作的道路。孔劉本人亦毛遂自薦挑戰男主角美術教師姜仁浩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