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當楊永信和「熔爐」校長出現在同一間學校

2021-02-22 巴塞電影

韓國電影《熔爐》自2011年問世以來,長期佔據豆瓣TOP250榜前50位,欺侮孩子的校長,絕境中反抗的老師,以及備受折磨卻無法訴說的孩子都讓聞者傷心,觀者落淚。

充滿「淚水」的《熔爐》

在影評界,也有很多人認為《熔爐》因其題材的特殊性而被嚴重高估。最近進入影迷視線的《總有一天》被稱作「丹麥版的《熔爐》」,這個稱號實則是對《總有一天》的低估。

彰顯「對峙」的《總有一天》

電影故事也發生在一所學校,單親家庭的艾瑞克和赫曼兩兄弟,因母親病重,舅舅無力撫養,而被送到當地專門接收問題兒童的學校。

哥哥艾瑞克和想要成為太空人的弟弟赫曼

校長的扮演者是丹麥著名演員拉斯·米科爾森,「漢尼拔」麥德斯·米科爾森的兄長,這兩兄弟常年在影視作品中飾演反派。拉斯最精彩的一次亮相應該是在美劇《紙牌屋》中,他飾演了固執、強勢的俄羅斯總統,時刻逼迫著美國三軍統帥和第一夫人。

《紙牌屋》中的拉斯·米科爾森

與《熔爐》中那個面目可憎、油光滑面的反派校長相比,身高192cm的拉斯少了幾分油膩,多了幾分硬朗,少了幾分可憎,多了幾分威嚴,他的角色也是如此。


施暴並非為了滿足自己的快感或發洩某種情緒,在他的眼中,暴力對於這些問題兒童來說,是絕佳的教育方式。他瞭然世俗的看法,並固執地堅持己見。這才是更可怕的人,他認為自己是對的。

多年後,中國出現了一位或許能與這個真實歷史人物遙相呼應的「教育者」——「十萬伏特楊永信」。但「電擊狂人」仍有金錢上的欲望和考慮,拉斯飾演的校長則是「全心全意為孩子服務」。他經常說「沒有人能再教育你們了,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好,不經過捶打不會成為男子漢,你會感激這個地方的,他們將來會明白我的貢獻的。」他不允許孩子們有遠大理想,夢想成為太空人是說謊,要挨打。

儘管影片對於這個掌權者沒有過多的展現,但寥寥的場景讓這個人物充滿了想像空間,孤傲、立體、神秘。

影片中另一個可怕的形象是年邁的女老師,她看上去和藹,常常於心不忍,照顧受傷的孩子。但在慶功會上,校長盛讚她是對學校貢獻最大的人,值得欣賞。另一位充當打手和副手的男老師震驚於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榮譽。

女老師已在學校工作多年,對一切暴力、欺侮視若無睹,她從不阻止施暴,但會勸解並照顧那些受傷的孩子。這種行為有一個專業的形容詞「洗地」,一所暴力學校絕對需要一名默默無聞的、緩和矛盾的「洗地員工」。正因為有她,學校能更好地經營下去。

強姦男孩的老師則是一個身體瘦小,微微駝背的中年男人。在某些夜晚,他會悄悄進入男孩們的宿舍,拍醒某個早已相中的小孩子,然後把他拖到自己的房間。

電影仁慈地沒有展現過多相關的鏡頭,但是卻剝開了人性的另一面。

被凌辱的孩子第二天早上幾乎無法起床,這時老師發現小主人公赫曼尿床,宿舍裡的男孩開始起鬨,要求懲罰赫曼。在一聲高過一聲的呼喊中,那個受傷的男孩也走進人群,面上帶著恨意和憤怒,一聲聲地高喊,似乎這樣就能把苦難轉移給更弱勢的人。


從眾之惡,集體作惡也是電影展現的一面。

赫曼有一隻腳是畸形的,行動不便的他堅定的想要成為一名太空人。這成了其他男孩子嘲笑他、毆打他的藉口,哥哥被一群人按在地上,赫曼被迫攀爬水塔,堅硬的石頭或者擊中他的身體,或者擊中他的頭。

第一天的學校生活,讓赫曼和哥哥無法忍受,他們逃跑,又被抓回來。校長為了懲罰他們,要求所有人在室外過夜,或者有人能想出更好的方法。

結果是,所有男孩排隊毆打兩兄弟。

電影選擇的視角也相當有力,比兩兄弟更早入校的閱讀障礙者Teger擔任了旁白和故事的講述者。

這種設計讓觀眾更容易進入故事,站在Teger的角度上,觀眾比兩個孩子更早地了解了學校的可怕,基於這種認識,觀眾不由自主地和Teger一樣希望他們放棄靈魂、放棄思維,不抱怨、逆來順受,熬到15歲。當他們被毆打被凌辱時,我們仿佛就站在旁邊,而無能為力。

Teger和幾個朋友形成了讓人暖心的團體,但他們並不能改變什麼,帶來改變的是新來的H老師,她曾經有希望做一個母親,但在孩子出生前發生了意外,此後一直無子。H老師發現了赫曼的夢想和天賦,並為之感動,成為了小男孩的好朋友。

在H老師的幫助下,赫曼擔任了學校的郵差

在舅舅爽約,兩兄弟逃跑被抓時,弟弟赫曼認為H老師背叛了自己,他說「你跟他們是一樣

的,我很高興你沒有孩子,孩子們從來不會喜歡你們。」這位渴望成為母親的中年女教師第一次出手打了赫曼,在使用暴力的這一瞬間,她確實地成為了「跟他們一樣」的人,縱容暴力和使用暴力之間沒有界限。

H老師羞愧、憤怒而又無能,她離開此地,不久去了一間大學,為即將成為教師的學生授課。而她所領悟到的教育真諦,一定有一部分源自赫曼和其他孩子。

電影的結尾,漆黑的深夜,H老師帶著檢察員趕往學校,營救兩個可憐的孩子,她直面強勢的校長,果斷地反對曾經上司的意見。醫院裡,大夫把她認作兩兄弟的母親,她來不及反駁,帶著這份從天而降的榮譽走進了病房。

「父母」是不用考試、不用核查就能獲得的終身職位。這所學校和這些孩子成為了女老師的考驗,自省、勇敢和關愛讓她從一個軟弱的女人成長為一位真正的母親。如果沒有母親的奮不顧身,孩子的結局註定是悲劇。

還有不可忽視的、來自社會系統的監督,新上任的檢察員無疑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但救世主降臨時,卻沒有一個孩子敢接受他的幫助。集體作惡和集體沉默把孩子們緊緊地綁在深淵之中。

電影的重心不在於正邪交戰,而在於展現每一個人物在悲劇中的位置,並且真正將悲劇中的孩子視為主角,他們為何屈服,為何反抗,為何勇敢。這是一部沉重到令人落淚的電影,也飽含溫暖和希望。



最終要的是,能讓我們這些看似無惡的人自省。

⊙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

⊙合作請聯繫微信 menglu-white

⊙投稿郵箱 tougao@moviebase.cn

相關焦點

  • 豆瓣8.8,比孔劉版《熔爐》更真實震撼,最可怕的遠不止虐童和性侵
    《熔爐》固然經典,但像熔爐這樣揭露殘酷校園暴力的好片也不止一部,今天青姐給大家安利的這部電影《總有一天》,號稱丹麥版熔爐。如果電影不能改變這些人的命運,引起我們對同類事件的重視,那拍的再好也是只藝術作品,熱度過後誰還記得誰,這也是《總有一天》無法超越《熔爐》的原因,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韓國電影的煽情真的無人能及,在這方面《總有一天》略遜一籌,《熔爐》確實更催淚,但《總有一天》在細節方面卻有著自己的優勢。
  • 豆瓣8.8,看完這部丹麥版[熔爐]大家都沉默了
    [總有一天]豆瓣評分8.8,IMDb7.7,主要講述在寄宿學校受盡凌辱的兩兄弟,逃離丹麥「楊永信」(楊永信,電擊治療戒網癮「磚家」)的故事。本片還被叫做丹麥版[熔爐],因為兩部作品均改編自真實校園暴力事件,那些挑戰生理反應的鏡頭,都曾發生在Godhavn寄宿學校裡。
  • 【總有一天】電影|丹麥版熔爐:自由需要抗爭
    提示:點擊上方"元墨文化"↑免費訂閱本微信元墨提示您資源點擊閱讀原文總有一天
  • 《總有一天》你會走向光明,這部電影比《熔爐》更揭示人性
    《總有一天》Der kommer en
  • 毆打、性侵、囚禁,像《熔爐》的惡魔學校怎麼依然存在?
    有人說它是南昌版的楊永信,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熔爐》。讓人不敢相信的是,這居然真的發生在21世紀的社會裡。細思極恐……這樣的現實,讓我想起了一部情節相似的電影——《總有一天》。這時他們才明白,這所學校實際上就是一座監獄。
  • 丹麥電影《總有一天》:自由需要抗爭
    你應該看這篇文章,是因為:丹麥電影《總有一天》延續了北歐電影常有的壓抑和冷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寄宿學校的故事。
  • 「楊永信事件」有望拍成電影《困獸》,但它真能帶來什麼改變嗎?
    「虐待片」還是韓國人拍得好 李正虎所說的《熔爐》是一部韓國電影,劇情改編自孔枝泳所作的同名小說,而小說則取材自2000年的韓國光州仁和聾啞特殊教育學校虐待和性侵殘障學生事件。 《熔爐》海報 2000-2004年間,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教職人員長期對在校的殘障學生實施虐待及暴力性侵,但這一醜聞直到2005年6月才被一名學校職員告發。
  • 熔爐 | 寂靜世界裡無法言語絕望恐懼的孩子,混沌天地間滿臉慈悲喪盡天良的惡魔.
    因為從開就不曾有陽光出現。在這所名為「慈愛學校」裡的教職人員也無半分慈善友愛。新教師入職須繳納「學校公益基金」來賣職位;辦公室裡男老師暴力毆打學生;宿管老師把女同學的頭殘忍按到進洗衣機裡;校長向警察金錢賄賂官官相護,學校老師性侵學生……
  • 熔爐電影為什麼看不了 熔爐的真實事件校長最後怎麼判決的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 由於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故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 《總有一天》影評
    看了丹麥電影《總有一天》之後,深覺這種「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假教育,是在扼殺孩子的正常成長,催毀其人生的希望,該引以為戒。 影片《總有一天》,講述了兩位小男孩兒在母親病重後,被送往孤兒寄宿學校,在那兒受盡折磨的故事,於2016年4月在丹麥上映。看完後頭暈沉沉的,110分鐘,鬱悶和難過一直充溢心間。
  • 《熔爐》— 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
    姜仁浩抵達學校開始上課後總覺得學校籠罩著一種壓抑的氣氛他注意到班裡有三個孩子有些奇怪:貪吃的陳宥利和不愛說話的金妍鬥總在躲避自己他與友真把被溺昏迷的妍鬥送進醫院竟從她口中得知校長性侵妍鬥和宥利而且不止一次原來仁浩放學後聽到女廁所傳出的動靜就是校長在女廁所實施他的暴行被校長追趕的妍鬥逃進女廁所裡躲避
  • 這部電影比《熔爐》更虐心,好於95%的劇情片!
    最近又出了一部類似的電影----《總有一天》被稱為丹麥版《熔爐》,有人甚至說,比韓國版的更加觸目驚心。其實我不太喜歡給你們推這種電影,太陰暗了,會讓我覺得整個世界都不好了。不過,有太陽的地方總有陰影,有光明就總有黑暗。
  • 影片安利:總有一天(The day will come)
    「總有一天」在不同的時候往往有著不同的意義,有時候是充滿了希望與期待,可更多時候卻是慢慢滲出來的絕望與無奈。一部好的電影給人的啟迪是多方面的,給不同的人帶來的感想也是不同的。丹麥電影《總有一天》給了觀眾很多可以思考的維度,同時也傳達出一種欲言又止的絕望與哀傷。
  • 《熔爐》校長稱接戲因經濟困難 妻子曾三天不理他
    來源:新浪娛樂《熔爐》劇照演員張光上綜藝節目新浪娛樂訊 韓國2011年推出的犯罪電影《熔爐》,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聾啞人學校職員、校長等人對數名未成年的兒童伸出魔爪,電影上映後,還促進了「熔爐法」推動。
  • 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那時候有關網戒中心有這樣一段視頻資料,展現了楊永信近乎神跡的戒網癮效果:網戒中心裡有一間13號治療室,任何少年少女,無論之前多麼不聽話,怎樣頂撞父母,怎樣大聲反抗。只要進了那個房間,40分鐘後出來就會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百依百順,聲音輕的像蚊子哼,有的甚至當場向父母跪下認錯。
  • 豆瓣8.9分,好於87%劇情片,《熔爐》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了!
    總有一天,你會活成你想要的樣子。總有一天,一切都會變好。總有一天.
  • 演完《熔爐》,校長張光被妻子冷戰,路人看到他就害怕
    之前的電影《熔爐》也再一次引起了熱議。記得有專業影評人說過:最牛逼的電影,不是最藝術的電影,而是能夠改變現實的電影。2011年9月電影《熔爐》上映後,在韓國民眾中掀起巨大反響,超過一百萬人在網絡上共同籤名要求政府重啟熔爐案的調查,進而發酵成了「熔爐效應」,涉案人員被重新起訴,案件被重新審理。
  • 熔爐
    ◎中 文 名 熔爐/漩渦/無聲吶喊(港)◎原  名 도가니◎年  代 2011◎國  家 韓國◎類  別 劇情◎語  言 韓語◎字  幕 中文◎豆瓣評分 9.3/10 from 735463 users◎片  長 125分鐘◎導  演 黃東赫◎主  演 孔侑 / 鄭有美 / 金志英 / 金賢秀 / 鄭仁絮
  • 《熔爐》中的猥瑣校長,路人見他被嚇跑,當初接演竟是不得已
    韓國2011年推出的犯罪電影《熔爐》,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聾啞人學校職員、校長等人對數名未成年的兒童伸出魔爪,電影上映後,還促進了「熔爐法」推動。 在片中飾演大反派校長的張光完美演繹出猥褻的表情、面貌,令觀眾恨得牙痒痒。近日他登上節目,坦承當初對這個角色相當抗拒,最後是因為當時家中經濟狀況不佳,才不得已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