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自古以來,科舉制度另一要義則為「民中擇麒麟」,有才之人則能夠脫穎而出,插上高升的翅膀,相反則不然。
毫無疑問,現代社會的高考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則更加公平公正、客觀正義,減少了古代制度呆板腐舊的缺點。
但是,2006年有一位考生曾交白卷並寫8000字反對高考,那麼,她的目的是什麼?她現在怎麼樣?
一、反對原因
蔣多多出生於河南南陽臥龍區王村,父親是一名保險業務員,母親半是務農,半是家庭主婦,生活境況很是一般。
初中時,蔣多多品學兼優,對她來說,考進全校前三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高中時,蔣多多迷戀上了言情小說,日日痴迷於小說中的細節,為了寫好小說,她竟可以一天都不在課堂學習。
為了寫作,她不得不博覽群書,一篇關於國外的開放式高考的文章闖入眼中,成了她反對高考的導火索。
二、白卷之考
抱著反對高考的心態,蔣多多不斷怠時學習,高中成績一落到底,在學業低迷和不滿高考的雙重擠壓之下,她失去了學習勁頭。
2006年6月7號,蔣多多參加了高考考試,但是她獨闢蹊徑,在高考試卷上大筆一揮,寫下了長達8000字的不滿之文。
卷子最后冠以筆名「心碎飛魔」發表,還寫在了密封線外,堅決態度可見一斑。與此同時,蔣多多有在其它科目的卷子上答題時,都用的雙色筆。
回到家時,面對父母對她關切地詢問,蔣多多一字不吭。她覺得自己很驕傲,而且她的做法父母是不會理解的。
三、考試過後
蔣多多查到成績為114分,文綜成績為0分,而她的那篇8000字小作文被判處了違規處理,總而言之,以她的考試成績和做法,是不能上大學的。
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她的事跡吸引了一大批的採訪記者,她的抨擊高考以及交白卷的行為,使她成為了南陽市的一大名人。
蔣多多沒有考上大學,眾人紛紛勸她再戰一年高考,但是她選擇了寫小說,1年半後,她把小說寄給了一家出版社,但終未能出版。
「零分女生」熱點背後,是生活中的現實壓力。沒有學歷的她,可以說是一無所長,所寫小說也並不出色,所以她只能出去打工賺錢。
四、現狀
如今,蔣多多沒有選擇復讀的同時,外出打工也並不出色,也沒有成為一名夢想中的作家。
她已經結婚生子,成為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為生活奔波勞累的同時,她再也沒了當初寫8000字文章的初心了。
其實她的初心是想通過自己的高考叛逆行為,引起社會上對高考的重視。沒想到,她不僅沒有釋放盡對高考的不滿之聲,社會壓力緊接就撲面而來。
小結
蔣多多為表達自己心聲,不惜改變高考命運的行為,是一場巨大的賭博,這場博弈結局如何,只有蔣多多自己承受了。
大家是如何看待高考制度的,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