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這兩個字承載著千萬家庭的希望,昭示著孩子未來的命運。自古以來,從隋唐時期的科舉,一直演變為今天的高考,始終是窮苦人家改變命運的最快捷徑。孩子們多年的辛勞,家長們背後默默付出,所有的一切都將在這兩天決定。
高考可以說是每個學子的必經之路,除了那些被保送的超級學霸們。但不得不說的是,世間就是有這麼一群「怪才」,能夠使人對其寬容,對其才華欣賞不已。即使高考的結果有些「個性」,也會特別看待,破格錄取。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屬於鳳毛麟角的存在。而有一年的高考中出現這樣的兩個傳奇,一個英語考試交白卷,一個語文作文僅僅留下28個字跡。本來以為這兩個考生會名落孫山,結果有幸校長看到了他們的藝術作品,破格將他們錄取。這兩個孩子也沒有辜負校長的眼光,在藝術這條路越走越遠。
這個交白卷的考生便是陳丹青。提及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我國著名的畫家。當時第一次參加高考的陳丹青,根本沒有學過英語。最終有些憤怒的他在試卷上留下著名的英語十二字:「我是知青,沒上過學,不懂外語」。隨著他出名之後,這個典故也廣為流傳。
另一個留下28個字的傳奇考生,可能很難想到他的身份——大詩人臧克家。按照常理來說,這樣的大詩人,在文科方面應該屬於鶴立雞群的存在,但他的作文僅僅只寫了28個字。但就是這寥寥的幾十個字卻讓校長嘆為觀止,破格錄取。
實際上,歷史上的高考傳奇還有甚多,比如幾年前有一個考生利用自學的甲骨文寫作,驚呆了當時的閱卷老師,成為轟動一時的滿分作文。但不得不說的是,正如哲學上講的那樣:「所有的偶然背後都隱藏著必然」,若是這些學子沒有真材實料,也不會驚豔眾人。
祝高考學子金榜題名,家長如願以償。
關注我,繼續分享教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