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並答記者問。
哪些重點人群將接種新冠疫苗?
疫苗接種將分兩步實施:
第一步主要針對部分重點人群,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員,盡力緩解輸入性疫情防控的壓力,降低本土病例發生和國內疫情暴發的風險;
第二步隨著疫苗獲批上市,或疫苗產量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預防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爭取做到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新冠疫苗,符合條件者都能按時接種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為了確保這一階段接種工作的順利開展,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經向成員單位和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出通知,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切實把好疫苗質量關,每一批疫苗都要通過嚴格的檢驗;要確保冷鏈運輸安全通暢、配送及時準確。
要求各地精心設計接種方案,合理設置預防接種點,穩妥有序組織好接種工作,尤其要做好接種時的醫療保障、接種後不良反應的及時處置和監測報告;要做好疫苗的科普工作,在新冠疫苗作為公共產品、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也要強化公民接種疫苗的義務與責任意識,爭取做到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凡是符合條件者都能按時接種。
國內新冠疫苗去哪裡接種?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
1、各地將按要求及時公布接種點和接種時間,大家可關注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布的信息。
2、也會根據接種需求考慮設立臨時接種點,上門服務。
3、接種條件將有嚴格規範。
4、所有接種點都會提供接種新冠疫苗的憑證。
提醒:接種疫苗要攜帶身份證,做好疫苗登記!
接種新冠疫苗要注意什麼?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表示,在接種的過程中,一定要如實反應健康狀況,是不是有基礎疾病、有沒有過敏症狀,要在接種點停留30分鐘。30分鐘內若有不良反應,醫療機構會及時處理。為做好上述保障工作,新冠疫苗的接種機構條件嚴格規範,不僅需要符合接種的條件,還需要符合醫療保障的條件。
我國多個新冠疫苗陸續在境外開展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曾益新表示,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預防病毒性疾病最有力的科技手段。我國已同步開展了基於5條技術路線的研發攻關,從4月2日批准第一個疫苗開展I、II期臨床試驗,到6月份批准三個疫苗緊急使用,再到7月份以來多個疫苗陸續在境外開展III期臨床試驗,總體工作進展順利。
新冠疫苗能提供多久保護?
曾益新在回應疫苗有效期的提問時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出現還不到一年,疫苗能提供多長時間的保護還不能下結論,但一些數據顯示,疫苗保護期在半年以上是沒有疑問的。
曾益新說,今年上半年,中國一些疫苗啟動一二期臨床試驗,很多志願者參與其中,也一直在進行隨訪。數據顯示,這些志願者的抗體依然存在。此外,很多醫療機構也對康復出院的新冠病人隨訪,深圳市傳染病醫院對400多名出院病人的隨訪數據顯示,最早出院的病人10個月後還存在抗體。「這些數據都顯示,疫苗保護期在半年以上沒有太多疑問。但能不能保證5年、10年甚至終身免疫還不能下結論。」
打了新冠疫苗後還要不要戴口罩?
曾益新表示,儘管我們相信疫苗安全有效,但是接種之後,還是要求大家繼續維護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好習慣,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疫苗保護率能達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後防護措施不減,才能更好保障大家安全。
暫時沒有接種的群眾也不用擔心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負責人崔鋼介紹,目前,儘管我們是先為一部分重點人群安排了疫苗接種,其他暫時沒有接種的群眾也不用擔心,我們還有很多有效的防控手段,比如說做好個人防護,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這些措施是在前期新冠疫情防控過程當中,包括疾病預防控制的長期實踐當中,都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大家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來源:法治日報
巢湖市人民法院
尚法 崇德 持廉 守正
原標題:《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打?保護期多久?官方都回應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