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能打新冠疫苗了
那麼誰能打?去哪兒打?打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呼和浩特市什麼時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呢?
帶著疑問12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內蒙古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了呼和浩特市接種新冠疫苗的重點人群
內蒙古按照國家的要求從2020年12月20日準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本次疫苗接種的範圍
是18-59歲的重點人群
內蒙古自治區
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表示
爭取在2021年1月5日前
接種完畢第一針新冠疫苗
到2021年2月5日前
接種完畢第二針新冠疫苗
接種兩針疫苗之間須間隔28天
對於疫苗的安全性
工作人員表示
我國累計已經完成
100多萬劑次的
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據內蒙古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我區滿洲裡、扎蘭屯、烏海已有1700多名重點人群接種了新冠疫苗
記者從內蒙古疾控中心了解到本次疫苗接種由財政承擔
自治區的原則是各級財政承擔各級重點人員的疫苗接種
網絡配圖
據介紹呼市計劃設立新冠疫苗接種點47個,其中社區醫院的臨時接種點有20多個,二級以上醫院設立5個接種點,待新冠疫苗到位後,按國家疫苗接種「兩步走」方案,先期為重點人群接種
AUT
新聞多看點
關於新冠疫苗,國務院的最新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12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有關情況。
「中國研製的新冠疫苗非常安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我國的新冠疫苗在前期開展的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以及我國依法依規在自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經開展的近百萬人次的疫苗緊急接種,都充分顯示了我國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不良反應,但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至今未有嚴重感染病例」
鄭忠偉介紹,目前我國新冠疫苗的效果如何,還有待Ⅲ期臨床試驗結束或者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結果揭盲,才能得出疫苗有效性的具體數值。
鄭忠偉提到,但是在Ⅰ期、Ⅱ期也有一些有效性的參考指標,我們會比較疫苗接種人員和對照組的一些免疫源性指標,比如綜合抗體。通過比較,我們發現Ⅰ期、Ⅱ期的試驗證明我國新冠疫苗的有效性的判斷指標也是比較好的。同時在緊急使用的過程當中,有6萬多疫苗接種者去到境外高風險地區,至今我們沒有收到一例嚴重感染病例的報告,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疫苗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中國有15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鄭忠偉介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我國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疫苗研發工作。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截至12月2日的統計,目前我國有15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5款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已經涵蓋我們布局的所有技術路線,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我國是最多的,我國新冠疫苗的研發在全球處於第一方陣。
打了新冠疫苗多久產生作用?
為什麼新冠滅活疫苗打兩針次?打了新冠疫苗多久產生作用?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發布會上表示,因為打兩針次免疫效果會更好一些。從前期已經發表的新冠疫苗文獻來看,發揮作用的時間主要是在接種疫苗第二劑次的兩周後,會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
接種新冠疫苗,這些問題要注意
王華慶在發布會上回答關於接種新冠疫苗禁忌時表示,不建議同時接種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時由於沒有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孕婦也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
為何入境人員結束隔離後會復陽?
針對一些入境人員結束隔離後復陽,或在核酸陰性結束隔離幾天後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情況,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地陸續都報導了一些極端病例的情況,這並不是境外輸入病例特有的。
吳尊友表示,出現這些現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新冠病毒感染後的一個自然現象,也就是說,每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後,其臨床表現是不一樣的。有的輕、有的重,對於有些很嚴重的病例,其整個肺部都堵住了,即使肺裡面有很多病毒,但是在採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時往往還會採不到,所以會出現有時陰、有時陽的現象。另一方面,還取決於採樣的質量,如果採樣部位和採樣的操作規範,那麼採到陽性標本的可能性就會大。
吳尊友說,對於入境人員來說,在整個旅途中,包括入境後進入到閉環管理過程當中,都需要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在入境人群中,混有感染者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在全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戴口罩,注意手衛生,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同時不要同陌生人交流談話。如果做到這些了,就有助於在旅途中減少感染的風險。同時,解除隔離以後,人們還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有不適,一定要及時就診。
元旦春節能否出行?
吳尊友表示,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
如果需要出行,建議大家一是減少人員流動,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減少不必要出行,鼓勵春運期間錯峰返鄉返崗。對於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出行。如果準備跨地區出行,要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中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行。要備好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用於路上使用。
二是減少旅途風險。交通運輸場站和交通工具節日期間加強通風、消毒等措施。乘客乘坐飛機或火車要遵守秩序、有序排隊,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等個人防護,儘量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數,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同時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監測。
三是減少人員聚集。節日期間,儘量減少聚集性活動。企事業等單位舉辦聚會等活動應當控制人數,50人以上活動應當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提倡家庭每天注意開窗通風。
四是加強健康科學知識宣傳教育。各地要加強節日期間新冠肺炎防控和安全出遊知識宣傳,引導公眾加強自我防控,提倡人群聚集和密閉場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
五是發現發熱、乾咳、乏力等可疑症狀,要及早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澎湃新聞在發布會上提問:近期,各地有關部門從冷鏈食品或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尤其是進口冷凍食品,請問該怎麼保證食品安全,避免因為冷鏈系統問題導致的感染?
「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回答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大家對核酸檢測陽性可能不理解,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也就是說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它有傳染性。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們在實驗室做檢測的時候,有一個非常客觀的指標來判定核酸檢測陰性陽性,這個值我們叫CT值,CT值越大,比方說高於30或者35,越高說明它的汙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這個值越小,比如小於30或者20幾的時候,表示汙染量比較大,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會高一些。在全國所有的進口冷鏈食品也好、貨物也好,檢測出來的大多屬於CT值比較高的,就是汙染比較輕的。由於汙染造成感染,一般來說必須是汙染量比較大,同時還需要長期反覆接觸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我們的從業人員當中,特別是物流裝卸工感染髮現的就相對比較多一些。如果我們不小心買到了汙染的食品,會不會感染呢?這種風險也是很低的。只要我們保持手衛生,堅持生熟分開,造成感染的風險就會非常小。
下半年以來,由於冷鏈或者進口貨物導致幾起聚集性或者零星的病例發生。目前,我國已經加強了冷凍、冷鏈食品的管理。
吳尊友表示,今年10月份,國務院連續下發了2個關於加強冷凍食品管理防止人員感染的文件,這些措施對於減少,預防通過冷鏈作為載體造成人員感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國門入關檢測。二是加強入關時的消毒。三是加強物流全鏈條的從業人員作業防護。四是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核酸檢測。一旦發現感染的,很快就把疫情撲滅在萌芽當中。五是對於高風險人群進行疫苗接種,防止感染。
【來源:內蒙古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