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隴原大地上的玫瑰花——慶陽香包

2021-01-17 吃情感的草

走到這裡,你的一分鐘屬於我,我只想讓你留下來,看看世界,解解風情。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慶陽香包,希望能給大家一份歡樂!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的時候,家裡的長輩總會為小輩縫製荷包。小小荷包蘊含了長輩的無限關愛。小編小時候得到過一枚有著淡淡的草藥香的荷包。愛不釋手,好多年以後還記得這兒時的小小玩具。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荷包——慶陽香包。

香包是荷包的一種,慶陽香包又被叫做絀絀(慶陽本地的一種方言)是當地一種極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物件。慶陽香包一般先剪紙勾勒出圖案,然後再按照圖案以刺繡刺在絲綢上。縫製成不同的造型。所以慶陽香包的造型是多變的。在香包的內部一般填充絲綿等物。當然在這麼個有中藥底蘊的地區,也有填充中草藥的習慣。

慶陽香包的寓意一般是吉祥如意,蘊含著幾千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麗明天的憧憬。而其中祛除疾病更是重要寓意。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前,慶陽香包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普及到了家家戶戶。幾每一家的女孩子都會縫製香包。

關於慶陽香包,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黃帝時期,當時的慶陽突然爆發了瘟疫。很多名醫束手無策。於是岐伯就攜帶著一個藥袋,不顧自身安危。深入疫區,煮藥噴灑。從源頭上遏制住了瘟疫的蔓延。由此發明了燻蒸法。於是便有人說,慶陽香包的創始人是岐伯。而且在慶陽地區你會在北廣場看見這樣的建築物,就是現代社會對於本地香包文化的一種貼切表達。

2014年,慶陽香包被批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慶陽人更是對香包有著深厚的感情。每年六七月在慶陽會舉辦盛大的香包節。會展出許多大師的作品。在國內外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今這小小的香包,已經成為了慶陽對外展出的一道名片。

我是撒小叔,我有溫情,更有故事!

相關焦點

  • 慶陽香包繡制技藝傳承人劉蘭芳:巧手繡出幸福新生活
    慶陽香包是甘肅省慶陽市的一種民俗物品,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繡制技藝傳承人,20年來,劉蘭芳不僅建起了慶陽香包繡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帶領多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和生活困難的留守婦女走出貧困,讓更多人了解了慶陽香包、傳承了香包文化,還探索出了一條慶陽香包市場化的發展之路。
  • 【網絡中國節·端午】巧手贏天下:鎮原香包刺繡「豔壓」端午節
    慶陽花好月圓刺繡專業合作社位於鎮原縣廟渠鎮孫寨行政村良灣自然村,佔地面積10畝,合作社現有庫房3間,辦公房2間,繡工30餘人,主要從事純手工刺繡、電腦刺繡、各種香包服飾、精飾料、鞋帽精品、床上用品手工刺繡加工及銷售。
  • 蓬勃生長的美麗生活——隴原大地上的脫貧故事
    新華社蘭州12月3日電題:蓬勃生長的美麗生活——隴原大地上的脫貧故事新華社記者任衛東、宋常青、王朋2020年11月21日,甘肅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甘肅75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困擾隴原大地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由此得到歷史性解決。
  • 科特派在行動 | 科研人員深入農村的路通了 隴原大地更美了
    科特派在行動 | 科研人員深入農村的路通了 隴原大地更美了 2021-01-08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鎮原縣:香包刺繡繪就脫貧幸福路
    創辦扶貧車間的慶陽妙麗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豔豔說,像王旭霞一樣的貧困戶在扶貧車間共有26人,每年有2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收入。據了解,2017年,任豔豔創辦了慶陽妙麗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經營香包刺繡、編織等手工藝品的加工、批發、零售以及技術技能培訓為主要業務。
  • 關於慶陽的介紹都在這裡~
    東漢思想家王符的《潛夫論》、西晉大學者傅玄的《傅子》、明代「前七子」領袖李夢陽的《空同集》等,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慶陽民俗文化獨樹一幟、異彩紛呈,香包、隴繡、民間剪紙、道情皮影和隴東民歌並稱「慶陽五絕」。慶陽是農耕之源。這裡有世界上黃土堆積最厚(平均200多米)、塬面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960平方公裡)的天下黃土第一塬——董志塬。
  • 10·17「扶貧日」,這113場網絡直播點燃了隴原大地──14市州86縣...
    113場網絡直播點燃隴原大地本場直播,還首次實現大規模跨平臺聯動:全網同步的113場直播,囊括淘寶、抖音、騰訊看點等,在同一時段以同一主題成功進行了一次超大規模的橫向聯合帶貨作業。在線上線下均取得較好的銷售業績。
  • 慶陽博物館古象化石、佛窟和香包令人著迷!
    今天給大家介紹銀西高鐵線上值得一去的地方。它是一座特別的地方博物館,也是甘肅省市級博物館中面積最大、館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距西安僅1.5小時的車程。來到這裡,人們也會對西北大省甘肅有更多的認識,它便是甘肅省慶陽市博物館。博物館佔地23畝,建築面積達1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有一萬多件。
  • 慶陽禮物說慶陽|黃土堆裡玩黃土,塑古塑今塑歷史!
    今天,慶陽禮物說說慶陽的泥塑。女媧用水捏土造人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從慶陽古老文化遺存裡,能得到證實女媧氏在慶陽繁衍的史實。餘振東先生《慶陽香包》序文中記載的西貘族就是太婼族始稱西末族。故事可能是美好的傳說,但慶陽泥塑藝人創造出惟妙惟肖的泥塑卻是真實可觸摸的,並且有靈魂的作品。深厚沃土的慶陽,讓泥塑擁有獨特地域文化色彩從女媧傳說捏土造人到周祖祭祀活動中神像的塑造,孩童玩耍時的泥玩物,直至藝術欣賞的泥塑作品。
  • 「坐高鐵·遊慶陽」第三站西峰丨花香蒲河 醉美西峰
    北石窟寺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雕造內容極其豐富,其千姿百態的石雕藝術,濃縮了隴東漢唐文化的精華,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晶,在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史上佔有一定的位置。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8. 城南綠地公園慶陽市城南綠地位於西峰區董志鎮與慶陽市城南接合部,是一處集樹林水系、休閒運動為一體的生態綠地公園。
  • 古人的時尚刺繡單品——香包
    香包,古代稱「香囊」,亦稱「佩帷」、「容臭」、「香袋兒」、「荷包」,慶陽俗稱「絀絀」或「耍活」。它是古代中國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它是用彩色絲線在彩綢上繡制出各種內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縫製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小繡囊,內裝用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藥研製的細末,以作節令誌慶、生活實用和觀賞品玩用。香包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餘緒未泯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
  •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正式成立
    日前,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成立大會暨籌委會全體會議在上海浦東召開。會議由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籌備工作小組主持,籌委會會議討論並議定了召開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成立大會的相關事宜和提交成立大會審議的有關文件材料。
  • 每逢端午最憶香包
    選一個我最喜歡的香包 我的母親是20世紀40年代的窮苦人家,沒上過學。解放後才在掃盲班認了一些字。但這不影響她從上一輩人身學習生兒育女看護生命的本領。母親給孩子戴上驅邪寶平安的香包 那個時候,陝西的農村還沒有幼兒園。
  • 玫瑰的用途很廣,把花瓣曬乾以後,可以做糕點、泡茶、做香包
    秋天到了,處處蕭瑟悽涼,那是玫瑰離別前的奏樂;玫瑰的花瓣由紅轉黃,那是它離別時的掙扎,它仰望天空,愁雲萬裡,曾幾何時,它經受重重磨練在大地誕生。如今,它必須悄然離去。於是,玫瑰花瓣隨著無情的秋風飄然而下,在半道上打著旋兒,一片片地飄落,去感受飛翔的眩暈,最後平穩地落到土地中,自始自終,山散發著迷人的清香。月季花的花一片一片的,每片是橢圓形的。花瓣裡是黃色的花蕊,透漏出醉人的芳香。
  • 坐高鐵去慶陽感受不一樣的黃土風情
    環縣皮影  銀西高鐵在慶陽境內線路長度272.74公裡,設甜水堡、環縣、曲子、慶城、慶陽和寧縣6個站。  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習稱「隴東」,轄原鎮原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寧縣、正寧縣、慶城縣及西峰區。
  • 我的隴原和江南
    候鳥南飛,  從隴原殷勤地探看著江南。  燕子歸來,  帶去吳地遊子的聲聲相思。  富饒的江南,  崑曲、錫劇好像水稻和甘蔗一樣生長。  絢麗的隴原,  秦腔、小曲好像麥子和糜子一樣茁壯。  太湖倒映著江南的嫵媚和秀麗。  黃河展現著隴原的粗獷與壯美。
  • 慶陽禮物說古塔|浮圖姊妹依深山,疑似仙女落九天
    中國的名塔有:山西飛虹塔、登封嵩嶽寺塔、大理千尋塔、應縣釋迦塔、西安大雁塔、杭州雷峰塔等,慶陽也有幾座歷史悠久,保存較完整的古塔,禮物君帶你去瞧。塔身第一層,每面約有浮雕石刻造像,一佛居中,坐在蓮花座或方形束腰座上,結跏跌座,身披袈裟。當你走進苗村川,就能看到那一抹清秀纖細的塔影掩映在子午嶺莽莽的林海中,向遊人展示著千年古塔和巍巍雄嶺的和諧和莊嚴。
  • 「春綠隴原」展演劇目《彩虹之路》昨晚上演
    原標題:「春綠隴原」展演劇目《彩虹之路》昨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