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這裡,你的一分鐘屬於我,我只想讓你留下來,看看世界,解解風情。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慶陽香包,希望能給大家一份歡樂!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的時候,家裡的長輩總會為小輩縫製荷包。小小荷包蘊含了長輩的無限關愛。小編小時候得到過一枚有著淡淡的草藥香的荷包。愛不釋手,好多年以後還記得這兒時的小小玩具。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荷包——慶陽香包。
香包是荷包的一種,慶陽香包又被叫做絀絀(慶陽本地的一種方言)是當地一種極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物件。慶陽香包一般先剪紙勾勒出圖案,然後再按照圖案以刺繡刺在絲綢上。縫製成不同的造型。所以慶陽香包的造型是多變的。在香包的內部一般填充絲綿等物。當然在這麼個有中藥底蘊的地區,也有填充中草藥的習慣。
慶陽香包的寓意一般是吉祥如意,蘊含著幾千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麗明天的憧憬。而其中祛除疾病更是重要寓意。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前,慶陽香包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普及到了家家戶戶。幾每一家的女孩子都會縫製香包。
關於慶陽香包,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黃帝時期,當時的慶陽突然爆發了瘟疫。很多名醫束手無策。於是岐伯就攜帶著一個藥袋,不顧自身安危。深入疫區,煮藥噴灑。從源頭上遏制住了瘟疫的蔓延。由此發明了燻蒸法。於是便有人說,慶陽香包的創始人是岐伯。而且在慶陽地區你會在北廣場看見這樣的建築物,就是現代社會對於本地香包文化的一種貼切表達。
2014年,慶陽香包被批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慶陽人更是對香包有著深厚的感情。每年六七月在慶陽會舉辦盛大的香包節。會展出許多大師的作品。在國內外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今這小小的香包,已經成為了慶陽對外展出的一道名片。
我是撒小叔,我有溫情,更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