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電視劇差異在哪兒?

2021-02-08 編劇之家

對於中國電視劇來說,美劇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標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差異?

美劇依靠群體創作

近年來,獲得收視好評的國產電視劇有不少改編自小說,同時,一些創作過好劇本的編劇也往往形成「品牌效應」。於是「改編自某某原著」,或者「某某編劇作品」成了保證收視率的廣告。而美劇「知名編劇」卻往往以群體形象出現,創作之初也沒有成熟的文學劇本。美國編劇很難想像一個人去創作一部電視劇,群體創作是為了讓劇本更加嚴謹,將劇情細化到每一分鐘。

「先形成一個創意大綱,然後由10到12人組成的編劇團隊填空。情節如何推進、對白展開、環境設定,幾組編劇分工完成各種細節。」美國著名編劇西爾維奧·霍塔透露。專業性和情節性都十分突出的《犯罪現場調查》,2000年開播至今依舊熱度不減,編劇之一海瑞將編劇工作形容成和觀眾的「智力競賽」:「討論劇本往往是電視劇創作過程中花費時間最長的階段,編劇組匯集十幾個人的智慧,儘量消除情節漏洞。觀眾和電視劇一起成長,編劇團隊要應對數以萬計的觀眾,創作工作好像是智力競賽。」

而中國編劇表示,由於電視劇收視率倚重有知名度的編劇、導演和明星,群體創作的模式目前在國內很難推廣,因為中國人往往把個人利益看得比集體利益更重。

重經營更重事業心

與國產電視劇家長裡短為主的情節不同,美劇往往以傳奇甚至離奇的情節吸引觀眾。高投資成為美劇立足的基礎。卡爾頓·庫思透露《迷失》一集的投資是350萬美元。對比平均35萬元到40萬元人民幣一集的中國國產劇,美劇的投入幾乎是個天文數字。同時,美國電視臺播出電視劇的廣告收入中有60%用於電視劇的投拍創作,形成了良性的產業循環。而國內電視臺只有10%用於電視劇的再創作。

不過懂得經營之道的美國電視劇,更看重的是演員的敬業精神。《老友記》的主演和客串演員中不乏明星大腕,但是《老友記》始終保持著美劇室內劇的規範製作模式。「周一到周三彩排,然後匯總修改意見,周四周五錄製。」羅傑·克裡斯滕森表示,「儘管彼此已經搭檔了數季,配合很熟練,但是演員們依舊為了一次錄製而一周工作5天。」珍妮弗·安妮斯頓、馬修·派瑞、寇特妮·考克斯這樣的大牌每周彩排數次,跨度15年共事10季,這在國內的電視劇製作中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也足以令二三天就拍一集、同時接拍幾部戲的「明星」感到汗顏。
傳奇劇仍需真感情。

由於插播廣告逐漸增多,60分鐘一集的美國電視劇,從原來的6節變成了10節。「為了不讓觀眾轉臺,編劇不得不每6分鐘設計一個高潮或懸念,這讓電視劇情節越來越離奇。」西爾維奧·霍塔有些無奈。「但是,傳奇故事中最感人的還是人和人之間的真情,這與以家居生活為主的中國電視劇一樣。」在《醜女貝蒂》這個現代版的「醜小鴨」的故事中,貝蒂的遭遇幾乎離奇,然而在捧腹大笑之後,讓所有觀眾動容的卻是貝蒂這個其貌不揚女孩聰慧中的真誠。

把錢花在了刀把上

劇情緊湊、人物關係複雜、信息含量大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社會現實意義……總體說來,美劇的解讀難度高於日劇和韓劇。相應地,這就要求它的受眾能夠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養,思維節奏快、反應敏捷,善於思考和理性分析。

這也令美劇俘虜了大批中國高端觀眾,為數眾多的美劇迷們通過網絡迅速接觸到了大洋彼岸熱播的原汁原味的電視劇,很多看美劇的觀眾甚至看不起內地電視劇。但是如果了解過中美電視劇的成本差異,中美電視劇之間的質量差異似乎也就不太難以理解了。
  350萬美元(約合2450萬元人民幣,以下均用人民幣計算)拍1集電視劇!當《迷失》的編劇兼執行製片人卡爾頓·庫斯說出這個數字時,中國電視人聽來仿若天文數字。《迷失》每集製作費1400萬元,演職人員支出1050萬元,其中就包括編劇稿酬。

而在中國,一集電視劇最多成本也才幾十萬元,演員片酬佔去大頭,難怪中國電視人總在叫窮。在美國,電視臺的廣告收入有60%是拿出來再創作的,而中國的電視臺只拿出廣告收入的10%,這就是造成中國電視劇製作費一直上不去的根源。為了節省成本,中國電視劇一般兩三天拍1集,而美國的電視劇則是10天拍1集。

美中工作模式差別

美國編劇與中國的編劇工作模式也有很大的區別。任何一部美劇後面都有一個編劇團隊,而在中國編劇基本上是個體戶,這讓美國同行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卡爾頓·庫斯直言像《迷失》這樣的電視劇,靠1個編劇是絕對完不成的,他表示在撰寫初稿時,有10個編劇共同討論劇情,必須將情節細化到每一分鐘,而且每六分鐘就要有捉住眼球的「爆點」防止觀眾轉臺,然後再由2個編劇去另一個房間撰寫具體臺詞,其餘編劇繼續推進故事。《迷失》編劇卡爾頓·庫斯說,「集體合作」是《迷失》成功的首因。

而經典美劇《老友記》除了2位核心編劇外,還有10位編劇;《醜女貝蒂》不同的播出季都有10至12位編劇加盟。《醜女貝蒂》的編劇西爾維奧·霍塔也表示,寫電視劇需要一個編劇團隊群策群力。
  對於這樣集體創作的形式,《士兵突擊》的編劇蘭曉龍、《金婚》的編劇王宛平均認為在中國很難實行,因為中國編劇獨來獨往慣了合作起來比較困難。在中國,不管是隨意創作,還是命題作文,都由編劇說了算。要遇上哪位演員突然撂挑子要求加片酬,編劇就可以一筆把他「寫死」。所以說,像寧財神與妻子兩人寫成80集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在美國基本行不通。

編劇石康也說:「我覺得中國人不太擅長共同組織一個非常好的團隊,然後協調好利益一起向前走。中國人一旦戲做紅了,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都會分開了,我看過無數這樣拆夥的。本來力量很強的,拆夥後力量不大了。其實就是因為利益分配機制,每個人都認為現在不公平,所以大家就不容易一起把事情做下去。」

  創意天馬行空和束縛重重

此外,美劇在把一個創意發展成為最終成功的劇本之前可能面對的是幾十個幾百個創意當中最後篩選出成功的創意。有創意了,然後完成文本,再進行拍攝,有一個試放的或者試播的過程,如果大家喜歡的話,他們希望繼續拍下去的話,那麼編劇會繼續寫下去。

拍攝《老友記》的時候,有時候會有觀眾在旁邊,「其實我們試看時邀請的觀眾也很重要,編劇寫的橋段如果下面看的觀眾笑了就保留下來,如果不笑編劇就要進行修改。另外我們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會聽取觀眾的反饋意見。所以我們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很多人都在現場,我們的編劇,還有觀眾都會在現場,因為都是通過大家的參與來完成《老友記》的拍攝。

《迷失》編劇卡爾頓總結該劇火爆的原因在於天馬行空的想像、錯綜複雜的劇情,「唯一可能受限的就是你的想像力」。《迷失》的題材,原先並沒有成文的想法。
  但類似《越獄》這樣的題材在中國根本沒法通過審查。編劇林和平表示,中國電視劇的結局要麼是花好月圓,要麼是懲惡揚善。「對於中國來講,才華和想像力並沒有匱乏和衰敗,我們只是希望我們中國的電視觀眾欣賞能力逐步地提高。因為中國觀眾沒法跟美國比,比如寫反腐,老百姓就會認為貪官多;要寫犯罪吧,又會認為社會治安差。不像美國,可以寫總統遭暗殺,人家知道那是虛擬的,不是真實的。」

(來源:易乘至尊新浪博客 整理/張釗銘)

--

編劇之家qq群:210587117

官方郵箱:jzcwhcb@vip.163.com

新浪微博:搜索「編劇之家-劇之巢」

http://weibo.com/u/3306394627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劇之巢-編劇之家」公共微信

相關焦點

  • 中國和美國的文化差異,「最愛的奶奶得了絕症,我該不該告訴她」
    如果談到中美差異,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長篇大論。不論是從種族、日常、社會風氣,還是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大大小小、方方面面都可以體現出中美的截然不同。那麼,對於親情家庭呢?當然也不相同。2019年底上映的一部電影《別告訴她》以小見大,將中美文化差異通過具體的故事娓娓道來。
  • 中國大媽在美國跳廣場舞被捕,是素質問題還是文化差異?
    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普遍,移民的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多,中國這些年來和外界的交流也更多了,也有許多人想要去外國看一看,去見識一下國外的風土人情,所以出國旅遊,留學的人數量一直在增長,也有許多人選擇移民到其它國家發展。
  • 留美青年鋼琴家張欽全講:中美琴童差異在哪兒!
    而美國的琴童在前期會跟隨自己的專業老師做一些簡單的樂理相關的訓練,到高中以後才會系統的學習樂理知識。所以在進入大學以後,因為長期的專業訓練,中國學生在前期的樂理課程中表現的更為優異。而美國會在他們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設置節奏韻律課程。節奏韻律課程會通過理論,走,跳,拍手等練習來訓練和感知不同的節奏。
  • 美國疫情失控暴露了反華弊端,美媒:離開中國,去哪兒買藥?
    因此,美國很少生產低成本低利潤的物品。由於川普政府多次抹黑詆毀中國,現如今中美兩國的關係日益緊張。美國的疫情又不見好轉,國內的進出口貿易受損嚴重,時間一久便暴露出反華的弊端,例如基本藥物! 美媒:離開中國,去哪兒買藥?
  • 中國電視劇離美劇有多遠
    巨大的吞吐量及並不完善的制播體制,人為地將國產電視劇「快餐化」了。國產電視劇爭議不斷,而一股強勁的「美劇風」開始在網際網路等特定途徑隱秘流行。2005年8月,美國福克斯電視網製作的電視劇《越獄》播出,拉開了中國網民「全民美劇」時代的序幕。《反恐24小時》《欲望都市》《迷失》《絕望的主婦》《緋聞女友》等美劇,相繼在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龐大而固定的收視群體。
  • 美國的泔水都去哪兒了
    1927年,第一臺食物垃圾處理設備誕生於美國。「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中國跟美國在處理泔水這件事的區別在哪兒。近日,據山東衛視報導,濟南近郊村莊的綿羊養殖戶,大多使用泔水飼養,而不是草料。據養殖戶反映,泔水餵羊長膘很快,而且成本低廉。泔水,餐廚垃圾的俗稱。利用泔水飼養家畜,尤其飼養家豬,在散養戶中很常見。
  • 普通的《刮痧》到了美國就成了「虐待」文化差異太害人
    《刮痧》電影是由鄭曉龍導演拍攝,梁家輝和蔣雯麗主演,講述一個華裔家庭在美國所經歷的文化衝擊和文化差異,梁家輝飾演的許大同和蔣雯麗飾演的簡寧是一對來美國8年,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在外人看來非常羨慕的三口之家,他們5歲的兒子丹尼斯很懂事聽話。
  • 中國的rap與韓國rap差異在哪?
    就最核心的層面:中國矛盾太少了,社會賦予它的責任感太弱,很難被推廣接納。而韓國rap雖然也營養不良,但是好歹有得吃,而且發展出了特色。Rap最最需要的是什麼,不是炸翻天的押韻,不是超強的節奏感,而是:矛盾。 Rap文化自登上歷史舞臺以來,最偉大之處就在於它作為一種工具,被用來揭露美國內部歷史上最深層的種族矛盾。
  • 《別告訴她》:作為童年、差異與傳承的中國
    影片裡的中國既是主人公中斷消逝的童年,也是「中國崛起」背景下需要被消化為差異於西方的另類價值,同時是長時間分離後通過觀察和體認試圖重新聯結的「本源」。中國充當的這三種不同功能在影片中的纏繞,提示了不同代際的美籍華裔移民複雜的情感心理和社會現實。通過對這類華裔影片的細讀,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今日之中國和今日之中美。
  • 評:看電視劇《白鹿原》不必糾結於「原著差異」
    評:看電視劇《白鹿原》不必糾結於「原著差異」 2017-05-15 14:55:03來源:新京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 《美國夫人》無視性別差異的平權是偽女權
    推薦ERA的官方網站 https://www.equalrightsamendment.org,對美國民權運動感興趣的人可以點進去看一下,裡面內容非常豐富。 無論何種情況下,都請勇敢的扼住自己命運的咽喉吧。女權這個議題太宏大了。
  • 從《當你沉睡時》熱播談一談,中韓電視劇製作流程的核心差異在哪兒
    男主丁宰璨的設定則是沒有絲毫背景和人脈的檢察官,是反套路的,「放棄升職的檢察官」。南洪珠的出現,昭示著丁宰璨廢柴式檢查管生活將徹底開始改變。韓國編劇的權威地位,使得導演和演員都不能擅自修改劇本,在電視劇確定編寫、確定劇名、播出、營銷推廣的每個環節,編劇都有足夠的話語權。對於韓國電視劇製作公司來說,編劇資源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演員和導演,韓國公認的三大娛樂公司綠蛇、三禾、PAN娛樂均實行「編劇中心制」。
  • 中國大陸電視劇在韓國為什麼火不起來?
    文化差異韓國在經過了現代化的洗禮之後,雖然日常生活中仍然保留著大量的儒家傳統倫理準則,但是社會的核心思想和價值觀深受美日的影響。而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卻走的是一條與韓國完全不同的道路,國家意識形態的對立,也造成了中國兩國文化差異性的加大。這種文化上的差異也體現在電視劇作品中。比如大陸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注重「突出家庭矛盾與爭鬥」的敘事模式,追求宏大敘事或者離奇故事結構,丟棄了東方儒家文化中固有的溫情和教養,與韓國人至今仍保持的「含蓄、有禮、長幼有序,孝悌為先」的文化傳統不大相符。
  • 美國大學針對留學生的學費差異,不知道太可惜!
    美國大約有4000所大學,由於每所學校都是獨立招生,因此,留學生學費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你分享如下:不同的美國大學,針對留學生的學費政策可能不同在中國,統招全日制大學都是歸教育部管轄,全國各省份公辦大學的學費差異很小,比如,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儘管它們所在城市的經濟水平有一定差距(上海的生活消費水平會比西安高出一截),但它們的大學學費卻是相差不大
  • 張汝京和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代工產業看法的差異
    張汝京和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代工產業看法的差異。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認為,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產業機會很大,進步很大,也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中國應加快自力更生的能力。顯然,張忠謀不希望大陸半導體製造發展起來,就像美國人不希望大陸研發出兩彈來一樣的。張忠謀狀告中芯國際7年,重創大陸晶片產業,強行逼走愛國實業家張汝京。對我們來說,張真的不是個好東西。中國應該以國有資本為主體,就像京東方一樣大投入,不計成本的幹,臺積電拉下馬也不在話下。
  • 《阿爾比恩的種子》:為何美國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氣質上有很大差異
    本期是《阿爾比恩的種子》的最後一講,給大家說說美國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氣質差異是怎麼來的。前兩期給大家說說了阿爾比恩的前三顆種子,接下來,我要帶你觀察的是最後一顆、也是包含獨特成分的「種子」,這群人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邊區移民。他們和剛剛說的兩個群體有一個很大的區別,說得好聽就是有開拓精神,不好聽呢,就是相對來說比較好鬥。
  • 拯救地球日本靠奧特曼,美國靠超人,中國靠誰?文化差異就在於此
    當然,每個國家和文明有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對英雄的塑造和要求肯定的各自不同的,所以對比起來也特別有意思。,那麼中國靠誰?其實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英雄,這個問題非常能體現不同的文化差異,本質上,這其實是一個神話英雄的塑造問題。
  • 美國IP改編遊戲在中國為什麼沒火起來?
    另一邊是在中國同樣擁有廣泛市場的美國 IP ——你更耳熟能詳的也許是一些知名作品和它背後龐大世界觀:《蝙蝠俠》、《蜘蛛俠》、《復仇者聯盟》、《星球大戰》或是《銀河護衛隊》。這些電影在中國擁有大量愛好者,也曾有系列作品進入中國市場,卻沒能借上中國 IP 改編遊戲市場的東風。在整個影遊聯動概念裡,美國熱門 IP 改編遊戲始終沒有攀升到與IP本身平齊的熱度。
  • 中國新製作電視劇佔全球一半!今年你看了哪幾部?
    而在內容方面中國內地新製作電視劇嚴重偏向於劇情類高達67%,美國僅為16%。其中言情類電視劇最高為16%,美國僅有6%。但中國內地在犯罪和驚悚類嚴重不足僅有10%。由於受中國觀眾觀劇習慣的影響,目前劇情類電視劇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視劇類型!
  • 繼《甄嬛傳》後《知否》在美國播出 那些走出國門的國產電視劇你看...
    近日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再次走出國門,在美國的亞美衛視播出。據了解《知否》憑藉鮮活的人物,精彩的劇情,細緻入微的服化道,之前已經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日本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