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9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在雲端拉開帷幕。本屆大會採用線上活動為主的形式,突破「面對面」的地域限制,實現「屏對屏」的互動交流。語言智能作為AI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各個行業,達觀數據和浦東青聯聯合主辦的「智能時代,『語』你同行」主題論壇7月10日在雲端再次掀起語言智能發展的討論熱點。
浦東新區副區長管小軍,浦東新區團委書記、浦東新區青聯主席林廷鈞出席雲端峰會。同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同濟大學特聘研究員王昊奮、深圳證券交易所總工程師喻華麗 、平安金服智能客服及創新應用部總經理餘偉 、上海科大訊飛副總經理邵文明及達觀數據創始人兼CEO陳運文多位人工智慧領域先鋒者齊聚雲端,從學術前沿、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和金融科技應用的三大維度進行了分享。
達觀數據創始人陳運文博士以《智能文本處理技術與未來辦公機器人》為題,分享了語言智能與辦公機器人的結合應用。並在大會上展示了達觀數據推出的銀行信貸機器人、證券機器人、財稅機器人和運營商機器人等行業辦公機器人集群。
達觀數據創始人陳運文博士
2019年達觀數據成功研發了深度神經網絡ALBERT算法模型,從根本上提升計算機系統對語言文字的語義理解能力,且將語言處理模型和鍵鼠控制技術相結合,開發出了智能辦公機器人。智能辦公機器人是一款軟體產品,能模仿人完成文件資料的閱讀、填寫、分析等工作,其問世也標誌著「機器人白領」至此開始走上工作崗位。
各行各業有其獨特的語言模型和文字使用規律,與傳統軟體機器人不同的是,達觀數據智能辦公機器人結合了語義理解、圖像識別、知識圖譜等前沿AI技術。陳運文介紹,辦公機器人大範圍的推廣和應用需要吸收行業專業知識,達觀數據目前已打造了財稅、銀行、證券、運營商等行業辦公機器人服務矩陣。
陳運文在現場為大家演示了項目成本控制機器人如何開展工作。以財務工作為例,財務部門業務人員每月底需登錄運營監測帳戶系統查詢導出項目基本信息,根據公式計算收入進度比,並按規則匹配成本情況進行判斷,最終輸出項目月度監控表。這一工作過程需要在不同系統間進行操作,並運用Excel進行數據加工。通常人工手動操作此工作流程平均預計3小時左右,而成本控制機器人完成此流程平均時長在6min,效率提升30倍。
陳運文表示,語言智能在辦公機器人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這項技術相當於機器人的大腦,決定了辦公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結合了語義理解的智能辦公機器人,可在一般繁瑣重複的工作上縮短70%的耗時,降低95%的錯誤率,釋放50%的人力。
達觀數據聯合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聯合進行技術攻關,推進語言智能的核心技術研究,智能辦公機器人對各行各業文檔理解能力也在不斷刷新。目前在機器人服務矩陣下已推出財務報表分析機器人、票據審閱機器人、海關自動報關機器人、訂單流轉機器人、報告撰寫機器人、稅務審計機器人、日終清算機器人等近百種常見辦公機器人,並仍在不斷擴充機器人應用場景。
此外,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同濟大學特聘研究員王昊奮、深圳證券交易所總工程師喻華麗、平安金服智能客服及創新應用部總經理餘偉以及上海科大訊飛副總經理邵文明等人也分別圍繞語言智能的發展與應用進行了細分領域的前沿應用分享。
語言智能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技術 ,改變了人們閱讀、審閱和撰寫文檔的工作方式。語言智能與自動化技術相結合,讓智能辦公機器人走上工作崗位,人機協同的未來有了更大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