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 | 法醫解剖鑑定一個屍體需要多久?

2022-01-08 知乎日報

題圖:《重案六組 2》

法醫解剖鑑定一個屍體報告出來要多久?

知友:死者代言人(100+ 贊同,醫學、醫學常識、法醫學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以文件規定來說,給予不同部門的檢驗鑑定時間是不同的。

公安:

第三十三條:鑑定機構應當在受理鑑定委託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作出鑑定意見,出具鑑定文書。法律法規、技術規程另有規定,或者偵查破案、訴訟活動有特別需要,或者鑑定內容複雜、疑難及檢材數量較大的,鑑定機構可以與委託鑑定單位另行約定鑑定時限。

《公安機關鑑定規則》

檢察:

第十五條:具備鑑定條件的,一般應當在受理後十五個工作日以內完成鑑定;特殊情況不能完成的,經檢察長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委託單位。

《人民檢察院鑑定規則(試行)》

社會鑑定機構(司法行政部門管理):

第二十八條:司法鑑定機構應當自司法鑑定委託書生效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鑑定。

鑑定事項涉及複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或者鑑定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鑑定的時限可以延長,延長時限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鑑定時限延長的,應當及時告知委託人。

司法鑑定機構與委託人對鑑定時限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在鑑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鑑定材料所需的時間,不計入鑑定時限。

《司法鑑定程序通則》

法醫屬於司法鑑定的種類之一,各部門比如檢察院就有專門針對法醫的工作細則,但是屬於上面那個的下位法吧,需要從其規定,具體也是十五個工作日,但是額外強調了一點:

第三十三條:法醫學鑑定應當在受理後十五個工作日以內完成。疑難複雜的案件,徵得委託單位同意,可以適當延長時間。需要進行毒物分析、組織病理學檢驗和其他特殊檢驗以及補充材料的時間,不計入鑑定時限。

《人民檢察院法醫工作細則》

毒物分析、組織病理學檢驗和其他特殊檢驗的時間排除在總的時間之外。

各部門的規定實際只對自己管轄範圍內的法醫有作用。

所以,公安的法醫要遵守公安的規定,檢察的聽檢察的,社會鑑定機構的聽司法的。

上面公安和檢察的時間都是「十五個工作日」,算上周末都加班的話,最長 21 天

實踐中,法醫進行解剖檢驗鑑定的總體時間取決於是否要做「全套」……

也就是從屍表、解剖、提取組織、固定、取材、製片、閱片、可能的討論,最後是撰寫報告。

這中間可能還會有其他專業的法醫來從事毒物檢驗等工作,不過一般是和上面的平行的,而且通常會在固定期間就完成了。

解剖的時間差不多 4、5 個小時左右吧,這已經是比較精細的那種了,一些簡單的、情況比較清晰的,可能 2、3 個小時就夠了。

最耗時間的是就是固定了,為了後續做病理切片進而檢查,這個固定一般就要 1 到 2 周的時間。我們就折中算,1 周半,那這個時間已經差不多是需要加班工作的 21 天的一半了。

所以,一個解剖如果需要做「全套」的話,一個月是挺正常的。

別忘了,法醫手頭往往並不是這一具屍體要做啊!!除此之外還會有各種各樣的……爛事兒。

個別複雜的那種,找專家來討論討論,找上級單位的來把把關等等等等……2 個月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現實中肯定不是每一具屍體都做了「全套」的。

出於領導對「快」的要求也好,出於案件確實沒那麼複雜也罷,甚至是出於案情相當明了,比如目擊者很多啊、監控很明白啊等等,法醫的工作就是走個程序,那自然做了解剖之後 2、3 天出報告也是很常見的操作。

其實最最最普遍的情況是——案多人少……以及,對技術工作的不重視。╮(╯-╰)╭

從技術角度來講,某些工作沒做的後果是留下了隱患,沒有做的一些工作很有可能未來在法庭階段被質疑,甚至被不採信鑑定意見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

至於這個時間,被害人家屬等不及這種事情也很常見,可是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工作量,等等等等。相當多的實際情況在影響著具體的工作時間。舉個慄子:

一些敏感地區的公安機關,其相較於很多地區要承擔更多勤務工作,比如各種重要會議、重要節日、重要活動等等的執勤……

流動人口多的地方,通常也是各種案件高發的地區,那麼一個法醫年均解剖上百具屍體的一線沿海城市和另一個地方年均不到 10 具的小縣城,這個工作量肯定是不同的……

一個眾目睽睽之下被人一刀捅死和一個在隱蔽的小巷子裡悄無聲息莫名其妙死亡的解剖……必然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沒有具體情況的就硬性規定所有的多少多少天必須出結果,很不現實,也很荒謬。

「中國錦鯉」真的只是運氣好嗎?

有一個很醜的女朋友是什麼體驗?

簡單 6 個動作幫你改善骨盆前傾,告別「假翹臀」

怎麼防止得胃病?這 3 個「養胃」誤區一定要避免

十一旅行還沒結束,我們就分手了

相關焦點

  • 法醫真的不只是解剖屍體........歡迎報考!
    但也並不是說,都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都是因為涉及死亡需要進行屍檢。 可以說,法醫除了「驗屍」是大家熟知的外,其實法醫也「驗活人」,甚至連血啊、尿啊這些也會驗。比如:傷後的誤工期、護理期、營養期評定,護理依賴程度,後續醫療費評定,醫療糾紛鑑定等; 『法醫精神病學』主要是研究與法律相關的精神疾病和精神衛生問題的一門學科。 它研究精神疾病的目的是確定違法或犯罪行為是否是在精神正常狀態下所為,從而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應該負法律責任。
  • 解剖上百屍體 上海一線女法醫屍檢從不帶口罩
    李璐是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刑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做了16年法醫,也是上海屈指可數出外勤的基層女法醫。至今已經解剖了100多具屍體,參與多起重大刑事案件現場勘查和鑑定工作,在李璐看來,「不管男女,做法醫都需要膽大心細,也需要意志力,能扛得住壓力。」不僅要驗屍,法醫還要勘查現場,了解血跡分布、現場翻動等情況。「老法醫說過,不懂得現場勘查是做不好法醫的。」
  • 武漢法醫要解剖《法醫秦明》了!
    《法醫秦明》將一個大眾不被熟知的職業——法醫帶進了觀眾的視野。劇中男主秦明高冷、專業,女主李大寶鼻靈、逗笑。△武漢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第二實驗室法醫團隊唯一男法醫郭季  武漢市刑偵局公安司法鑑定中心第二實驗室(法醫物證室)的物證法醫團隊裡,有11名女法醫,1名男法醫,他們多數都是80後。
  • 解剖屍體150多具,法醫韓穎詮釋一雙白手套下的責任與擔當!
    自2014年從警以來,韓穎解剖屍體150多具,無差錯;人體損傷程度鑑定1300多人次,無異議;懷孕、孩子哺乳期間仍奮鬥在一線……人生抉擇中選擇做法醫「我從小就特別迷港劇《鑑證實錄》裡的女法醫聶寶言,覺得她特別帥氣,憑藉蛛絲馬跡就能將犯罪嫌疑人鎖定。」
  • 法醫解剖屍體,最怕遇到這10件事
    法醫的工作永遠離不開死亡與屍體,也因此總讓民眾感到神秘又恐怖,但驗屍、解剖工作到底有多恐怖?,不知是體質問題,還是真的能感受到靈異,一進解剖室看見眼前的屍體,就喊頭暈,還在解剖刀劃向屍體那一刻,突然昏倒,讓其他人脊背跟著發汗。
  • 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三教授屍體解剖」被指故意做虛假鑑定!
    2017年8月1日,山西醫科大學-法學院-司法鑑定中心:鑑定人郭相傑、杜秋香受託,親自前往孝義市公安局《屍體解剖驗屍室》,對受害人 民工白張青的屍體進行解刨,以鑑定死亡原因。其《簡要內容》如下: ●片段一、11:02:16,如上圖所示解剖發現:白張青右側胸小肌外側緣嚴重出血 局部水腫。 ●片段二、4分多鐘後,亦即11:06:28,孝義市公安局法醫嶽維平 馬上就趕到!
  • 【驚呆了】法醫把屍體做好記號準備解剖,「屍體」竟然打起了呼嚕?!
    不過,犯人莫名其妙在監獄去世,這消息要是傳出去,指不定外界會怎麼議論呢……為了搞清楚Montoya去世的真正原因,監獄把屍體裝好,送到奧維耶多的法醫研究所,準備對屍體進行解剖。隨後,法醫就離開解剖室,去幹其他事情了。
  • 我在英國當法醫---一個中國老法醫在英國的難忘工作經歷
    執法單位更希望法醫鑑定能有利於警方早日把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或者有利於法院對其「繩之以法」。  到英國後,我發現英國的法醫似乎根本沒有「打擊犯罪」的概念。  法醫的任務是把看到的現象客觀地記錄下來,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這些現象。能解釋的就解釋,不能解釋的就說「不知道」。至於鑑定結果是否對定罪判刑有利那不關法醫的事。
  • 揭秘法醫群體 他們如何讓「屍體說話」
    揭秘一 影視劇中陰森的解剖室現實中啥樣?  在北京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內,有一座小白樓。從外觀看,它並不起眼,但在裡進行的工作卻十分特別。這裡,就是北京法醫的解剖樓。「出於對證據嚴格的要求,法醫們必須要觀察入微,因此解剖室需要明亮的光線。」劉曉菲在演播室中解釋道,證據間不能互相汙染,這就要求解剖樓必須保持乾淨清潔的狀態。同時,每次法醫們檢驗完,都需要及時打掃解剖室,工具要浸泡到消毒液裡,再進消毒櫃,解剖臺要衝洗、消毒。  揭秘二 給活人看病的CT用於屍檢結果一樣嗎?
  • 我是女法醫:人會說謊,但屍體不會|故事FM
    在恐怖、甚至腐臭的屍體前,一個女性法醫不僅面色不改,而且解剖和分析起來,專業、沉穩。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就是這樣一名法醫,她叫豬娃,今年 33 歲,曾經從事過五年的一線法醫工作。「解剖屍體的時候會不會特別噁心?」其實法醫的胃口都特別好,因為,法醫說是一個技術活,實際是個體力活。「死沉死沉」的屍體,有時候需要四個人才抬得動。每次解剖完,我們都得出去吃一頓,因為太費體力了。我小時候想當醫生,想治病救人。到初中時,看了很多偵探小說,包括李昌鈺的書,還有一本《女法醫手記》,都對我影響挺大的。
  • 從小混在法醫辦公室,目睹屍體解剖照片的你,還好嗎?
    2  一萬隻蛆的密集恐懼症王琴走出華西醫科大學的校門便考進了我們的法醫室,那時候她只是一位清純的姑娘,一頭短髮一身休閒打扮,怎麼看就是個鄰家女孩。我們在清洗間至少耗費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才將那些蠅蛆衝洗乾淨,沒了蛆的屍體的體表看起來好多了,這讓我們稍稍有些滿意。當我們將屍體轉移到解剖臺上的時候,本來以為可以開始解剖了,可沒想到的是,等我換了件解剖衣回來,發現王琴又愣在了那兒。
  • 法醫「四哥」揭秘真實法醫工作
    現在大家都知道,血型檢測作為法醫物證鑑定的一種鑑定手段,它僅僅是起到一個篩選作用,而無法像之後DNA檢測手段那樣達到生物學上同一認定的目的。說到染色體診斷,人體一共有23對染色體。這方面最主要的應用就是對懷孕婦女在懷孕到一定時期後需要做的唐氏症候群篩查。所謂唐氏症候群就是先天愚型的排查。
  • 與屍體「親密接觸」,10 年老法醫為你揭開法醫的神秘面紗
    法醫是技術工種,是需要經驗和資歷的職業。法醫集合了智慧的大腦、卓越的行動力以及過人的承受力,三者支撐,缺一不可。首先法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就是冷靜細緻。不但需要對事物發展規律有非常透徹的理解和知曉,還不能忽略每一個細節。同時還要注意搜集證據,儘量最多的搜集。在接到任務之前,應該儘量詳細的了解案件及相關信息。
  • 武漢法醫解剖《法醫秦明》第二彈——剖心沉屍案!
    前幾日,我們推出了武漢法醫解剖《法醫秦明》系列第一彈之《注意!武漢法醫要解剖《法醫秦明》了!》!
  • 《法醫宋慈》:法醫破案的古今對照
    周亦武在《法醫宋慈》中講解破案原理「過去33年內,我做第一鑑定人的屍體解剖,不下3000例,每年有100到150例,因為還要教課,三天出一個屍檢鑑定書,已經算是極限。」法醫學教授周亦武,在接受我們採訪時,這樣快速回顧了職業經歷。
  • 讓屍體「說話」,看80後美女法醫是怎麼工作的
    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走近真實的女法醫,看看她們的日常。 小編認識的這位女法醫,名叫呂薪名,來自長春鐵路公安處刑事技術支隊。標準「80後」美女,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僅從這一點看,似乎與影視劇中的形象並無二致。
  • 法醫揭秘新冠患者遺體解剖:為找遺體和解剖室著急
    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屍體解剖查驗規定》,做這種烈性傳染病的解剖需要在負壓解剖室裡進行,外面的空氣可以進來,裡面的空氣不能出去,並且醫療廢水等處理也很嚴格,可是到今天為止全國都沒有P3級別的負壓解剖室。沒有這種負壓解剖室就去做解剖是違法的,那時候是真著急,但不做又不行,這種死人的情況下你還能拖?沒有飯碗就不吃飯了嗎?手抓著也能吃嘛。沒有案板就不切菜了嗎?
  • 法醫的日常:三個月看了35具屍體 80%已高度腐敗
    目前南京市公安局刑偵局法醫中心的12名法醫經驗都很豐富,從業時間最長的湯錦強已經做法醫31年了,目前仍然在法醫一線忙碌著。法醫中心唯一的女法醫湯曉蕙也有10年的從業經歷,成為法醫中心一名優秀的主檢法醫師。另外,南京法醫中心除了常規的解剖屍體、理化檢驗等科室,還設有DNA室、硅藻實驗室等專業化科室,運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助力法醫工作。
  • 「屍體不會說謊」:一位被稱為「臺灣福爾摩斯」的傳奇法醫
    原標題:「屍體不會說謊」:一位被稱為「臺灣福爾摩斯」的傳奇法醫11月23日,是他的祭日,也恰巧是他的生日——這就是被外界賦予「臺灣福爾摩斯」、 「人間判官」、「法醫青天」的臺灣法醫界權威楊日松(1927.11.23-2011.11.23)。在楊日松84年的人生歲月中,有62年都獻給了法醫工作,參與超過3萬件的遺體解剖。
  • 科普 | 探秘法醫解剖室
    一提起「法醫解剖室」,總會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