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頂級智庫專家奏響美美與共絲路新樂章,《絲路匯客廳》第三季...

2020-11-17 澎湃新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變化,「一帶一路」該如何譜寫時代新詩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由點點繁星聯結成的絲路星海中,記錄著哪些中國故事?乘著「一帶一路」建設東風,《絲路匯客廳》呈現了鮮活的絲路故事,勾勒未來發展藍圖。

11月6日下午,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衛視頻道攜手全國頂級智庫專家、學者,齊聚改革開放前沿的著名創新型學府——南方科技大學,舉辦「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故事主題研討會暨廣東衛視《絲路匯客廳》第三季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

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雨蓉在致辭中表示:「南方科技大學注重國際化發展,成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研究創新中心,也吸引了『一帶一路』國家的留學生。《絲路匯客廳》在這裡做啟動儀式是非常好的機緣,節目讓世界了解到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做的貢獻,讓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人心、做得更好。」

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雨蓉

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在致辭中表示:「新一季節目,將繼續以『一帶一路』倡議為背景,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聚焦生活在中國的『絲路使者』,見證疫情之下關於『合作、健康、復甦、增長』的絲路故事;並將《絲路匯客廳》拓展成為國際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鑑的品牌活動,為繼續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傳播『一帶一路』好聲音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

由廣東衛視匠心打造的《絲路匯客廳》,是一檔立足廣東、輻射全球,專業講述「一帶一路」故事的欄目。前兩季節目不僅「圈粉」無數,多次在同時段專題類欄目裡排名第一,得到全國觀眾和權威媒體的廣泛關注,還收穫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及廣東省廣電局的多次點讚,以及中國駐外使領館、外國駐中國使領館的多封感謝信。

智庫專家學者多維度解讀「一帶一路」

本次研討會,集結了全國頂級智庫專家、學者,打造了一場料足味美的絲路文化盛宴,助力疫情之下的「一帶一路」繼續走深走實,也為廣東衛視《絲路匯客廳》第三季的啟動注入了思想力量。

智庫對話

從一個個平凡人生活的改善,到一座座沿線城市的勃興,「一帶一路」秉承了命運與共的理念,也書寫著不可忘卻的動人故事。研討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智慧教室項目首席技術官哈桑·阿迪勒·謝赫扎徳,講述他致力於教育國際化的故事;暨南大學先進與應用化學合成研究院首任院長、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百大頂尖科學家馬丁·格哈特·班威爾,講述他們一家三代的中國情;廣東衛視《絲路匯客廳》欄目製片人謝一菲,分享中國醫者的故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智慧教室項目首席技術官哈桑·阿迪勒·謝赫扎徳

暨南大學先進與應用化學合成研究院首任院長、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百大頂尖科學家馬丁·格哈特·班威爾

「一帶一路」跨越國別、民族、文化的界限,在浩瀚海洋中乘風破浪,不斷造福沿線城市。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院長陶一桃,澳門中聯辦原副主任李本鈞分別進行主題演講,多層次解讀當下「一帶一路」的發展現狀。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院長陶一桃

如今「一帶一路」四梁八柱已經確立,精耕細作正在開啟,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帶一路」建設正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絲路匯客廳》欄目製片人、主持人謝一菲與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周國平,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李鳳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李銘,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院長陶一桃,暨南大學先進與應用化學合成研究院首任院長、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百大頂尖科學家馬丁·格哈特·班威爾,圍繞「積極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助力『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主題內容,提供推動「一帶一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真知灼見。

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周國平

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李鳳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李銘

廣東衛視傳播新時代絲路之聲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全人類命運與共。自疫情暴發,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抗疫,為全球抗疫作出重大貢獻,也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越發凸顯時代意義。在眾多頂級智庫專家的助推下,廣東衛視《絲路匯客廳》第三季將以全新的視角,見證疫情之下的中國絲路故事,繼續探尋連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因密碼,匯聚起世界美美與共的認同與力量。

節目用鏡頭記錄中建四局員工疫情期間駐守印度尼西亞,幫助他們11天內修建三所方艙醫院,展現中國兼濟天下的擔當與胸懷;見證了茂名乘勢而上,推動中醫藥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走進南方科技大學及暨南大學,見證深化全球視野下的特色培養制度,助力中國教育走出去;置身於充滿奇思妙想的時空,展現中西家居設計藝術在「家具之都」佛山的完美融合;聚焦生活在中國的外籍醫生,透過他們的視角看中國抗疫;展現外籍青年藉助「一帶一路」政策在中國打開市場;近距離觀察把深圳當作第二故鄉的外國人,積極參與海洋經濟建設;以國際視野探討中德文化差異……

本季節目由節目製片人及主持人謝一菲、國內知名學者周國平等絲路尋訪團成員,通過走近生活在中國的外籍絲路使者,挖掘旁觀者與親歷者雙重角色帶來的思考,聆聽他們為中國發出的真實聲音。

廣東衛視《絲路匯客廳》第三季正在火熱籌備中,將於近期推出,邀您跟隨絲路尋訪團的腳步,探尋絲路文明,共賞互鑑之美!

原標題:《全國頂級智庫專家奏響美美與共絲路新樂章,《絲路匯客廳》第三季乘風啟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講述「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故事,《絲路匯客廳》第三季在南科大啟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變化,「一帶一路」該如何譜寫新的詩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由點點繁星聯結成的絲路星海中,記錄著哪些中國故事?乘著「一帶一路」建設東風,《絲路匯客廳》呈現了鮮活的絲路故事,勾勒未來發展藍圖。
  • 【甘肅日報】敦煌文旅融合奏響絲路新樂章
    【甘肅日報】敦煌文旅融合奏響絲路新樂章 2020-11-11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部古箏與大型交響音樂會《大國絲路》即將震撼首演
    方崬清作品《大國絲路》宣傳海報原標題:中國首部古箏與大型交響音樂會《大國絲路》即將震撼首演由中國當代著名青年作曲家方崬清創作的大型交響情景音樂會《大國絲路》將於2017年8月22日晚隆重亮相澳門新濠影匯綜藝館
  • 2020烏蘇啤酒絲路嘉年華點亮絲路明珠「西安」
    7月17日18:30時,備受矚目的美美西安-2020西安國際啤酒節開幕式在西安市大唐西市廣場九宮格景區盛大啟幕,順勢開啟為期60天的烏蘇啤酒硬核狂歡季,旨在打造西安人文交流的盛宴和文旅融合的慶典。烏蘇啤酒絲路嘉年華西安首秀 全力打造絲路文化旅遊品牌本次活動以烏蘇啤酒為媒,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契機,搭乘啤酒+文旅的經濟發展利好勢頭,多層次、全方位讓烏蘇啤酒品牌融入絲路文化旅遊產業,讓烏蘇啤酒助力大唐西市成為「千年古都·常來長安」旅遊品牌的亮點。
  • 《絲路匯客廳》從真實故事中找答案
    2021年2月28日大型文化探訪節目《絲路匯客廳》第三季第二集《創意交響曲》在廣東衛視如期上線。
  • 第三季「絲路百工」12日起上線 記錄福建老手藝和老器物
    由國家文旅部立項、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福建省圖書館和海峽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民間工藝紀錄片《福建文化記憶·絲路百工》第三季12日起正式上線。「絲路百工」採取記錄的手法,從人物故事中品味勞作之美,感受先人的科學智慧,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和文獻性。
  • 新媒體系列短片《絲路微紀錄》第二季全球首發上線
    講述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絲路故事的《絲路微紀錄》是由中宣部對外推廣局指導,五洲傳播中心製作的全球首部4k拍攝的「一帶一路」主題新媒體系列短片,該系列片(第一季)已於2017年播出,海內外反響很好。
  • 「一帶一路」主題文藝作品《絲路江心鏡》上海首發,再現海上絲路輝煌
    《絲路江心鏡》作者、新加坡華人作家張露,在新書首發會上發言。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鮑筱蘭報導 近日,以中國與新加坡民間友好往來為背景的「一帶一路」主題文藝小說《絲路江心鏡》在上海首發。上海專家學者就「一帶一路」文學創作展開研討。
  • 絲路信息網正式上線
    本報上海5月18日電 (記者曹玲娟)由上海社會科學院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合作共建的絲路信息網日前正式上線。作為「一帶一路」大資料庫,絲路信息網將廣泛建立信息站點,使數據範圍涵蓋至「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及相關國家和眾多節點城市,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 「視點」永葆青春的《絲路花雨》?寫在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創演40...
    今年77歲的晏建中是1979版《絲路花雨》編導之一。他回憶說,1977年8月,院團新編劇目接受審查時,時任省委宣傳部部長的吳堅和副部長陳舜瑤都出席了,但演出完沒有一個人評論新劇目。陳舜瑤提出,同類節目在全國有30多部,「敦煌就在我們甘肅,為什麼不搞敦煌呢?」吳堅介紹,「今天給你們請來了常書鴻,讓他給你們做顧問,搞一個敦煌的節目。」
  • 「重走古絲路 奏響大合唱」活動在北京啟程
    光明日報北京8月28日電 28日上午,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下簡稱「全國對外友協」)和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重走古絲路 奏響大合唱」特別活動啟程儀式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參與國使節代表、留學生代表、青年代表等約100人參加了啟程儀式。
  • 年度4k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央視首播
    作為共同體廣闊合作平臺下,多國聯合製作項目的合作模式典範,這部講述東西文明互鑑和美美與共的紀錄片,由中意兩國製作團隊聯手打造,拍攝歷時三年,展現了東西方璀璨的文明,用中國眼光、現代立場和國際表達講述了不同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鑑的傳奇故事,生動鮮活詮釋了「絲路精神」的時代內涵,成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的首個中意影視合作成果,有力促進了共同體成員間經濟文化交流
  • 紙貴科技創始人兼CEO唐凌受邀出席2020絲路青年論壇
    12月20日下午,「2020絲路青年論壇」在北京國二招賓館隆重舉行。紙貴科技創始人兼CEO唐凌受邀出席,並在「絲路青年企業家對話」環節就「新一代擁抱科技創新和縱向提升時代下的機遇」議題展開了討論。據悉,本屆絲路青年論壇由絲路國際智庫交流中心、中國國際商會、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主辦。
  • 甘肅推出"一包如意走絲路"文創產品 冀符號化傳播活態美
    「『一包如意走絲路』是『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品牌的具象化和實體化,是無形品牌走向有形產品的活態轉化。」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建仁說。  今年5月,甘肅啟動「一包如意走絲路」文旅IP大賽,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參賽的近兩千件作品,其中72件作品憑藉深刻的文化內涵與出色的商業孵化潛質,脫穎而出。
  • 曠世奇珍《絲路山水地圖》(附高清全圖)
    全卷共畫出了211個地理坐標,許多絲路上的重要城市,如中國的敦煌、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阿富汗的赫拉特、伊朗的伊斯法罕、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等都有清晰的標註。  《絲路山水地圖》的繪畫藝術水平十分高超,其繪畫手法是明代中期盛行一時的青綠山水畫法。《絲路山水地圖》主要用礦物顏料石青、石綠繪製,用大青綠畫法,著色濃鬱,裝飾性強。
  • 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絲路乳業集團愛心捐贈260餘萬物資善款
    2020年甫一開局,一場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瘟疫是全人類的公敵,「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際社會不分財力大小,關係親疏,均竭盡所能的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助力華夏大地早日消滅新冠,還天地清朗,萬民安康!眾志成城,共抗疫情。作為中國特色乳業愛心企業,集團總部從新冠疫情始發至今一直高度關注,號召全員積極配合投入到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 2020絲路電視共同體論壇升級創新有亮點
    漫漫絲路, 澤遺千年;結伴齊飛,命運與共。「一帶一路」下,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秉承絲路精神,廣泛凝聚媒體力量,積極開展務實合作,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共同體這個大家庭向世界播撒了陽光、注入了力量,以實際行動將大家緊密相連。2020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高峰論壇更是升級創新,與會嘉賓好評不斷。
  • 雙展齊放——夏加爾中國首展領銜絲路中心展演季
    在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取得階段性戰略成果的特殊時期,央美廊坊館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關於生命、關於夢幻、關於愛與詩的精神盛宴。超越災難和傷痛,帶著期待和希望,展覽將跨過歷史、穿越時空,再度喚醒人們心中對於生命的熱愛和對於藝術的嚮往。
  • 絲路光影 魅力陝西
    電影聚會,文化盛宴本屆電影節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共設置了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等6大主體活動,以及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充分發掘和展示絲路沿線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當晚的西安城牆永寧門南廣場,星光璀璨。
  • 海上絲路和陸上絲路的對接點在哪兒?
    高洪雷:第一,世界上多數專家認可的古代絲路共有四條,一是草原絲路,是沿北緯50度線,跨越蒙古草原、準噶爾草原、哈薩克草原、俄羅斯草原、烏克蘭草原、匈牙利平原的陸上絲路,它是最早的一條絲路,也是草原民族的遷徙之路;第二條是南方絲路,是從中國的中原地區出發,經四川、雲南、緬甸、印度,前往中亞、西亞和歐洲的陸上絲路,有的路段被稱為茶馬古道;第三條是綠洲絲路,就是在北緯33度到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