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奇珍《絲路山水地圖》(附高清全圖)

2021-02-19 東方證券湖南

今年的春晚,

有王菲那英二十年後的合體,

有多位流量明星飽含深情歌頌著新時代,

有幾大分會場以山海為背景的驚豔,

然而,最讓人意猶未盡又印象深刻的

則莫過於這個節目。


在這個特設的《國寶回歸》環節,

國寶介紹人張國立,

自稱「故宮看門人」的單霽翔院長,

還有香港世貿集團許榮茂先生,

共同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件意義非常的國寶,

流失海外八十餘載,

歷經數十年終於回家。

這件國寶就是《絲路山水地圖》

創作於明代,上世紀30年代流散到日本,

2017年,由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以1.33億元收購,

並無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

時光回溯至500年前的明朝,

微弱的燭光下,

嘉靖帝正御覽著一幅寫意式的圖畫。

這是一幅「手卷」。

青山綠水,重山連綿,

錯落有致,山間雄關蕭寺,

還精確標註出多個地域名稱。

圖的背面,寫有《蒙古山水地圖》,

這時的蒙古只意味著曾屬四大汗國的後續王朝,

中國更早已是大明的天下。

在這幅長達30米,山水畫卷般的絹本圖上,

是東起嘉峪關、西至麥加,

自華夏而至天方(麥加,也泛指阿拉伯)的萬裡絲路,

記下的是千年絲綢之路最後的輝煌。

| 國寶名片 |

《絲路山水地圖》繪於絹本之上,

幅寬0.59米、全長30.12米,

採用中國古地圖傳統方式——手卷式,

由宮廷畫家以明代中葉吳門畫派風格的

青綠山水技法繪製而成。

它繪製於明代中後期,

描繪了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城

(今沙烏地阿拉伯伊斯蘭聖城麥加)

遼闊地域範圍內的

主要城池和山川地貌

全卷共畫出了211個地理坐標,

許多絲路上的重要城市,

如中國的敦煌、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

阿富汗的赫拉特、伊朗的伊斯法罕、

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等都有清晰的標註。

|《絲路山水地圖》神奇在哪裡?|

以前說《千裡江山圖》時,

咱們說過它約有11.91米長,

相當於四層樓之高,

是《清明上河圖》(約為5.28米)的兩倍。

 

那麼30.12米長是什麼概念?

《清明上河圖》的長度,約為5.28米;

《千裡江山圖》的長度,約為11.91米。

所以,《絲路山水地圖》的長度相當於:

3張《千裡江山圖》,

6張《清明上河圖》!


然而,現圖也只是原圖的

四分之三,

另外四分之一,近10米長的部分則被人割去了,

地理範圍應是天方到魯迷

(今天的伊斯坦堡)。

  《絲路山水地圖》的繪畫藝術水平十分高超,

其繪畫手法是明代中期盛行一時的青綠山水畫法。

《絲路山水地圖》主要用礦物顏料石青、石綠繪製,

用大青綠畫法,著色濃鬱,裝飾性強。

因為使用礦物顏料,

雖經歷數百年而色澤鮮豔奪目,

幾乎不減當年。

《絲路山水地圖》的畫面中雖然沒有

畫出反映各地風土人情的人物、動物形象,

以之為母本的明代刻本《西域土地人物圖》

和彩繪本《西域土地人物圖》,

卻畫了很多的人物、動物形象。

或手牽駱駝,或背負行囊,或騎馬行走,或席地而坐,

衣服則有紅、白、綠、赭等色,

有的地方還畫有伊斯蘭風格的野地帳篷

……

這些都證明著當時的中國人

對西域地區的風土人情有著相當透徹的了解。

| 從無人知到震驚世人 |

《絲路山水地圖》原藏於明朝內府,

20世紀30年代流出國外,

被日本著名收藏機構藤井有鄰館收藏。

當時,有鄰館把這幅地圖當作清代山水畫收藏。

2002年,國內收藏家到有鄰館徵集中國文物時,

偶然發現了這件被命名為《清代青綠山水畫手卷》的作品。

因為此圖從來秘不示人,

幾乎沒人知曉它的真實身份。

但憑著直覺,還是將它購回國內,

然後委託由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梅村進行研究。

經多年披沙剖璞,專家們確認,

《絲路山水地圖》全面反映了明朝與西方的陸路交通,

充分展示了明代中葉中國人豐富的世界地理知識

以及在科技、文化上的成就,

它的珍貴性是不可比擬的。

明顯帶有明代中葉吳門畫派的印跡的山水畫風格,

也讓它的藝術價值不容小覷。

《絲路山水地圖》的重新被認識,

屬於21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的重大新發現。

它是唯一可與世界四大地圖相媲美的大地圖。

(《伽泰羅尼地圖集》、《大明混一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這圖》、《毛羅世界地圖》)

下面就來看看這幅圖的全貌吧,

注意要將手機旋轉過來哦!


高峰林立,湖海縱橫

嚴關漫道,鎮寨相接

百國連綴,千城錦繡

萬裡絲路,一卷而出

 

《絲路山水地圖》裡有膽略和魄力,

也有中國人對於世界的嚮往。

雖咫尺之間,

仿佛世界山川風土盡收眼底。

我們應該慶幸,

在經過千百年的滄桑和浮沉之後,

還能欣賞到如此絕世孤品。

參考文獻:亮寶樓《中國古代地圖的華彩樂章?——明代絲綢之路大地圖》圖片來源於絲路遺產,版權歸原作者。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絲路山水地圖」辨析
    有人指十六世紀的古圖不應叫做「絲路地圖」,「絲綢之路」是十九世紀德國學者李希霍芬命名的,前稱後名,不妥。以學術規範計,此議有理。其實,此圖原稱《蒙古山水地圖》也有問題。該圖的命名來自地圖背面,由清未民初北京琉璃廠著名書肆「尚友堂」題寫,這是否是地圖原名,本來就是問題。
  • 《絲路山水地圖》是「圖」還是「畫」?
    《絲路山水地圖》局部                以青綠山水呈現的地圖                        被故宮掌門人稱為「國寶級的書畫作品」的《絲路山水地圖》,到底是中國傳統的青綠山水畫,還是一幅古代繪製的地圖?
  • 登上春晚的《絲路山水地圖》,有什麼來頭?
    據介紹,《絲路山水地圖》是一幅繪製於明代中後期的皇家青綠山水手卷,原藏於明朝內府,20世紀30年代流出國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機構藤井有鄰館收藏。由於圖上題款被人裁去,原名不得而知。因原收藏者尚友堂在卷頭包首題寫了「蒙古山水地圖」幾個字,所以曾以此命名。
  • 趣博物館| 收藏驚豔春晚的《絲路山水地圖》近70年,藤井有鄰館究竟什麼來頭?
    > 春晚上,有一個特別設計的環節令億萬中國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由演員張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以及香港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共同見證《絲路山水地圖
  • 2020年標準地圖發布,如何下載高清中國地圖和各省市高清地圖
    中國全圖的標準地圖有JPG、EPS兩種數據格式,地圖幅面分為64開、32開、16開、8開、4開等。如果要列印,建議下載jpg格式的;需要編輯EPS格式地圖時,建議使用Adobe Illustrator軟體。對地圖內容編輯(包括放大、縮小和裁切)改動的,公開使用前需要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
  • 描繪清代福建省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沿海島嶼等分布地圖《福建全圖》
    《福建全圖》地圖描繪了福建省所轄10府、2直隸州、4廳、62縣所轄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沿海島嶼等分布;另附臺灣島中央山脈以西的半部及澎湖群島;臺灣西半部的行政區劃大致表達了。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
  • 明代的世界地圖,被私人收藏家斥巨資從日本購回,亮相春晚成國寶
    明代佚名《絲路山水地圖》,又名《蒙古山水地圖》,有30餘米長,全圖以大青綠山水繪製了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麥加)的遼闊地域範圍,共標有211個地理坐標,涉及歐、亞、非三大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黎巴嫩、突尼西亞、土耳其,堪稱「中世紀世界地圖」。
  • 描繪清代江西省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等分布地圖《江西全圖》
    《江西全圖》地圖描繪了江西省所轄13府、1直隸州、2廳、1州、75縣等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等分布。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江西全圖》尺寸: 71釐米 x 61釐米 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本圖為《皇朝直省地輿全圖》套圖之一,全套圖是在康熙以來繪製全國政區輿圖的基礎下及參考胡林翼(1812–1861)主持編繪的《大清一統輿圖》所完成的。
  • 多彩絲路畫卷續寫新篇章 主題民族交響音樂會《絲路山水圖》在蘭州...
    多彩絲路畫卷續寫新篇章主題民族交響音樂會《絲路山水圖》絢麗首演「2020金秋演出季」——主題民族交響音樂會《絲路山水圖》的首場演出在黃河劇院完美落幕。整場演出作曲家利用現代技法,三危山的傳說、莫高窟的震撼和月牙泉的唯美隨著旋律的變換,駱鈴聲聲、人民富足、貿易繁榮的景象生成一幅絲路山水圖。演出過程中,器樂演奏與合唱巧妙結合,充分發揮各類民族樂器的性能,在現代舞臺技術的映襯下,傳達出當代絲路「共榮、共享、共建」的和諧理念,是對用文藝作品講好「絲路故事」的藝術踐行。
  • 大年的快樂按得住,山水地圖帶來的激情按不住!
    在2018年狗年春晚上的國家寶藏袖珍版裡,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向全球華人展示了去年剛剛入藏故宮的國寶——《絲路山水地圖
  • 饑荒海難地圖全開 開全圖代碼使用方法
    《饑荒:海難》的地圖大小有原版的十倍之多如果地圖能全開,那麼尋找資源什麼的就好多了。這裡我們來介紹下饑荒海難地圖全開,也就是所謂的開全圖代碼使用方法,有感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地圖話說丨乾隆為了這套地圖忙活了四年,把京城每間房子都畫上了
    地圖話說丨乾隆為了這套地圖忙活了四年,把京城每間房子都畫上了 2020-03-28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幻夢守護戰《光明大陸》奇珍秘寶活動限時開啟!
    奇珍秘寶活動限時開啟,獲取神秘寶箱可以得到魔法星輝、金羽飛龍、附靈獸碎片等稀有道具!此外6種不同品階的全新至寶也已上架,還加入了對應職業的古神套裝屬性!更有幻夢守護戰活動,快進入遊戲保護神奇生物吧!【限時活動奇珍秘寶】  奇珍秘寶活動將於9月17日上午10點正式開啟,獲取神秘寶箱,有機會獲得魔法星輝、金羽飛龍、附靈獸碎片等稀有道具,同時開啟寶箱可獲得秘寶積分!
  • 用地圖描繪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山東運河光緒年間《山東運河全圖》
    《山東運河全圖》圖文並茂地展現了清代光緒年間山東運河錯綜複雜的水道狀況。圖幅繪製精美、註記豐富,地圖中能清晰的看到脈絡貫通的運道、支渠、河流、湖泊、閘壩以及詳細文字註記。
  • 一張古代地圖,歷經三位皇帝才畫成,到底為什麼需要這麼精細
    清初康乾兩代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事業,對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領土完整與安全,發展科學文化事業,培養測繪人才起過積極作用,產生過深遠影響。康熙皇帝為進一步鞏固海防,嚴防賊寇,下令在沿海各地實行軍事管制並責令內府官員派專職人員督促地方軍政當局,對沿海情勢進行實地勘查測繪。
  • 古代地圖是怎樣「畫」出來的
    最近大家對於中國古代的地圖有很大興趣。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坤輿萬國全圖》走出「深閨」上了電視節目被大眾認知。今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的《絲路山水地圖》不僅反映了明代中國和西方的陸路交通,還代表了中國古代地圖製作的一種傳統,注重旅行者視角。中國歷史上,更科學的製圖傳統來源於魏晉時期的裴秀。裴秀曾任職司空,負責地籍管理。
  •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今日起在遵義美術館展出
    5月29日,「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在遵義美術館展出,此次展出,由遵義市文體旅遊局指導,深圳市越眾歷史影像館與遵義市美術館聯合主辦,展出時間為5月「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第一單元——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與東亞文化交流(部分)泉州洛陽橋頭   19世紀80年代  泉州仁川港全景圖  1905年  韓國
  • 第五人格:通電門最明顯的五張地圖 第一張全圖都有顯眼的路標
    大門都在地圖的邊緣,如果方向感很差的話,很難找到通電的大門。好在通電時有提示,降低了找大門的難度。每張地圖的布局不同,那密碼機和大門的位置就不同。其實每張地圖都有找大門的技巧,其中屬這五張容易找到。有人覺得小地圖容易找門,其實最容易找的是一張大圖,而且全圖都有顯眼的路標。月亮河公園是一張新的大地圖,但是這張地圖的兩個大門非常容易找,就在過山車的兩個站點。
  • 【周年特輯】【地理資訊113】《中國古地圖精選》
    所選清代康熙年間繪製的地圖有甘肅圖繪和海口要隘水陸遠近形勝全圖等,雍正年間的太湖圖等;乾隆年間的有福建沿海圖、山西省兵備圖和晉省地輿全圖等。從繪製形式上講,較珍貴的彩色手繪地圖,如軍事類有直隸各海口大小炮臺圖、山東各海口炮臺圖說、九江附近長江大觀、津邑濠牆全圖、軍衙配置圖、長門海口炮臺圖和荊州八旗牧馬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