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在古代象徵著高貴與權力,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黃巢就曾在詩中寫道:「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足以見得他心中的壯志,同時也體現了那個年代人們對於黃金的追求。
縱觀世界歷史,財富是人們追求的主要目標,甚至因此發生無數的戰爭,國與國之間為爭奪財富資源勾心鬥角,永無止盡。中日戰爭侵略者便從中國掠奪大量的財富,他們全部用船隻運回國內,然而有一艘滿載珍貴貨物的阿波丸號卻沉沒在福建附近,這艘船上裝載了四十噸黃金,十二噸白金以及其他諸多珍寶,總體價值多達五十億美元,甚至還有一塊北京人頭蓋骨。
1977年我國開始對這艘沉船進行打撈,不過打撈上來之後,四十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時間撥回到1972年,中美關係剛剛破冰,美國總統尼克森也前來訪華。此次前來他帶來許多禮物,最為珍貴的便是阿波丸號的詳細信息,裡面記載了這艘沉船上的貨物和沉沒地點,單單是北京人的頭蓋骨便讓無數國人魂牽夢縈。
這涉及到1941年的一個小故事,專門研究這方面的學者叫做魏敦瑞,由於中日雙方正在激烈交戰,他希望能夠保存這些珍貴的文物,於是想把北京人頭蓋骨放到紐約的歷史博物館裡去。很快魏敦瑞聯繫到重慶方面的駐華大使,對方答應幫他把這塊化石送往美國保管。
可惜貨物還未送出,事情便發生變故,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就此打響,美日之間的關係也已經破裂。日本在全球範圍內打擊美國人的勢力,美國在中國的大使館自然也無法倖免,日本將這些大使館全部侵佔,而那塊珍貴的北京人頭骨也不知去向。
等到戰爭結束後中國方面多次詢問日本人頭骨的下落,並且質問他們是否自己收藏,但是日本人堅決不承認取得過這塊文物,自此這件事也成為不解之謎。尼克森卻確認頭蓋骨的下落,無疑讓所有國人倍感欣慰。到了1977年,新中國便進行四年時間的深海打撈,甚至出動海陸空三軍,為的就是沉沒的阿波丸號,直到最後都沒有尋找到那四十噸黃金和北京人頭蓋骨。
其實這艘阿波丸號沉沒的故事需要追溯到1945年,抗日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日本已是強弩之末,「海狐」號偵測到一艘日本的運輸船,並且上報給「皇后魚」號,「皇后魚」很快趕到指定位置,連續發射了四顆魚雷將這艘運輸船擊沉,到了後來才知道這艘船的名字就叫阿波丸號。
阿波丸號早在1943年便竣工下水,它的主要任務是運送一些日軍所用的物資,但是隨著抗日戰爭進行,日本發現我國有數不勝數的財富,他們漸漸把這些財富用輪船運回國內。於是到1945年這艘阿波丸號也用來運送掠奪的財富。只是沒想到剛走到半路便被「皇后魚」發現,並且直接四枚魚雷將其擊沉。
沉沒之時阿波丸號上面還有兩千多位乘客,這些人裡有高官,有商人,甚至還有小孩和婦女,最後沒有一人生還。據美軍自己回憶,阿波丸號沉沒後大量的日本人漂浮在水面上,美軍於心不忍想要前去救援,但是日本人榮譽感十分強烈,他們誓要與阿波丸號共存亡,這才造成如此大量的死傷。
阿波丸號就這樣帶著巨額財富沉沒海中,後來尼克森提供信息的同時還提供了阿波丸號的航行影片。從影片中可以看出這艘運輸船戒備森嚴,人員管理十分規範,而且確實存在四十噸黃金等物,就算不加上北京人頭蓋骨也價值五十億美元。
在1977年五月份我國開始派遣部隊打撈阿波丸號,國際上許多國家都覺得我國還處於落後階段,我們根本沒有這個技術能力進行打撈。不過事實狠狠地打了這些人的臉,中國歷經四年時間將阿波丸號打撈完畢,甚至發現三百多具日本人的骸骨,並且將這些屍骸全部移交給日本的紅十字會。
然而打撈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我們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四十噸黃金和北京人頭蓋骨卻依然不見蹤影,這也引起許多人的懷疑。黃金十分堅固,即便沉入海中依然完好無損,更遑論四十噸黃金佔據大量面積,經過四年的打撈無論如何都會發現,不過事實是這些寶物憑空消失。
對此許多人猜測這是美國的陰謀,他們為了探測新中國的海下作業能力故意設下這個局,從而了解具體情況。當然阿波丸號船體分裂,也有人說是日本人自己把這些財寶給炸掉,真相如何不得而知。其實究其原因就在於當時的我國還不夠強大,如今我國正處於迅猛發展的階段,也不會再發生阿波丸號這樣的事情。
參考資料:
《不第後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