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蜜蜂偷懶被抓正著,移蟲育王不是養蜂人專利,或許是好事

2020-12-24 蜂部落

蜜蜂自古以來被人們稱作是勤勞的代表,從表面上來看,的確蜜蜂是非常勤勞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觀察和實驗蜜蜂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更加豐富的材料,導致我們對蜜蜂的很多行為有了新的認識,客觀的說,其實蜜蜂的勤勞,無非也是為了應對危機,一旦危機解除,蜜蜂也有可能變成「懶鬼」,這點曾經有科學家通過蜜蜂區域性的遷移得到了答案。

在蜜蜂的現代化養殖中,我們都知道人工育王是現代化養蜂的必備技術,而人工育王的原理,其實來源於蜜蜂的級型分化,而蜜蜂的級型分化的發現,來源於蜜蜂的自然分蜂,其實除了蜜蜂自然分蜂之外,還有一個情況是觀察蜜蜂級型分化更加有利的補充證據,那就是蜂群失王,如果說蜜蜂自然分家是研究人員發現蜜蜂級型分化的源頭,可以說蜂群失王則是不同日齡的蜜蜂發生級型分化補充的最有力的證據。

由於過去的時候蜜蜂養殖技術和研究技術都相對落後,但是養蜂技術是在不斷變好的,所以養殖蜜蜂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人們發現的蜜蜂行為也在不斷增加,其中關於蜂群失王后的研究成了養蜂人和蜜蜂研究人員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也從中發現了很多過去沒有解決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失王群出現王臺的現象,這裡面有兩個蜂部落小編多次提到的問題,那就是蜜蜂偷卵造王和工蜂通過自我克隆的方式產生受精卵。

雖然到目前還沒有確定失王群中不再具備培育蜂王的時候出現的王臺是哪種情況產生或者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但是大量的實踐證明,失去蜂王的蜂群中,哪怕沒有蜂卵和幼蟲,的確有可能產生正常的蜂王。

近日,深圳網友在培育蜂王的時候,神奇的發現了在採用無王群育王的時候,蜜蜂竟然沒有新造王臺,而是在沒有接受的王臺中移入了蜂卵,可以說這是在蜂群中還沒有工蜂產卵的情況下,工蜂移卵育王的新發現,也給蜜蜂培育急造王臺提供了新的參考,蜜蜂不但會利用幼蟲培育新王,還會移卵培育新王,不僅會利用自己建造的王臺,也會利用蜂群中現成的王臺,那麼蜜蜂的這種行為是好是壞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理解本文內容,我們首先要了解幾個問題,一是蜜蜂級型分化、二是自我克隆、三是失王群蜜蜂培育蜂王方式。

蜜蜂級型分化原理

對於一群蜜蜂來說,裡面也是一個大家庭,除了分工之外,還分成了蜂王、工蜂、雄蜂三種蜜蜂。在蜜蜂的世界,蜜蜂的性別是由染色體決定的,蜂王的交配方式是通過短期交配,存儲大量精子終身使用的方式,而具體蜂王產下的蜂卵是受精卵還是未受精卵,是在產卵的時候蜂王通過巢房的大小來決定的,遇到較大巢房,蜂王產卵的時候就直接產卵,這種卵就是未受精卵,將來發育成雄蜂,如果是較小的巢房,蜂王就臨時的讓卵子和精子發生受精,產下受精卵。

也就是說,一枚蜂卵是雌性蜂卵還是雄性蜂卵,主要是看這枚蜂卵是不是發生了受精,如果受精,則發育成工蜂或者蜂王,如果沒有受精,則發育成雄蜂。

這樣下來我們不難發現,蜂王和工蜂其實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因為蜂王的幼蟲,也是根據巢房的大小來產下的,只是這個巢房是蜂群中最大的一種,只有在特殊的時間產生,我們把這種巢房叫做王臺,蜂王只在裡面產受精卵,而且這個受精卵和產在工蜂巢房裡面的並沒有區別。

既然蜂王和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的,那麼為什麼最後又有了蜂王和工蜂之分呢?其實這個問題主要出在營養上,根據上面的介紹,蜂王成長的位置在王臺裡面,還有一個問題是王臺裡面的幼蟲,出房前都是吃蜂王漿,但是工蜂只是在幼蟲期前3天吃蜂王漿,於是出現了蜂王和工蜂之分

這裡有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我們把一枚受精卵放在王臺裡面只要工蜂接受,這枚受精卵就會發育成蜂王,而且這枚受精卵孵化成幼蟲以後,在幼蟲期前3天同樣還具備發育成蜂王的能力,只是這種能力越是到後面越弱,超過3天以後,哪怕我們把雌性蜜蜂幼蟲移到王臺裡面,幼蟲也只能發育成工蜂,養蜂人就是利用了蜜蜂的這個特點,發明了人工育王和生產蜂王漿,可以說是給養蜂業帶來巨大的突破。

自我克隆

根據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說工蜂沒有蜂王那麼完善的功能,但是工蜂實際上就是生殖器發育不完善,從根源來說,工蜂和蜂王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的,而蜜蜂的是否產卵,與是否交配並沒有直接關係,蜜蜂交配只是決定產下的蜂卵是受精卵還是未受精卵,但是就算不交配,蜜蜂也是可以產下未受精卵的。

對於蜜蜂來說,一個蜂群中的蜜蜂以信息素來相互控制,比如蜂王的信息素擁有抑制工蜂卵巢發育,抑制工蜂建造王臺以及抑制工蜂分家、蜜蜂幼蟲的信息素擁有促進工蜂採蜜和分泌王漿等等作用。

其實上面的這些說法,都是針對一些正常的蜂群,但是並不是說蜂群一直都是正常的,一個蜂群裡面沒有蜂王,也沒有幼蟲的情況也是有可能的,那麼這個時候,其實工蜂就不受控制了,加上工蜂本來是分泌蜂王漿的主角,這個時候在內外作用下,工蜂卵巢就會發育,出現工蜂產卵現象,一般在失王群中沒有卵和幼蟲的情況下,很快蜂群就會出現工蜂產卵。

很顯然,工蜂是沒有經過交配的蜜蜂,只能產未受精卵,這和沒有交配的蜂王產卵並沒有區別,但是這裡有個特殊現象,那就是產卵的工蜂,有可能產下一定概率的受精卵,這種受精卵的產生,並不是這些工蜂經過了交配,而是這些工蜂在產卵的時候,利用自己的基因進行了克隆,工蜂本來就是受精卵發育而成的,所以屬於含有雄性和雌性基因的蜜蜂,而它的克隆體,也含有雄性和磁性的基因,於是在沒有經過交配的情況下產下「受精卵」,其實就相當於工蜂進行了自我克隆。

假設這些自我克隆產生的「蜂王」可以進行正常的婚飛和交配,那麼就完全有可能出現一個蜂群中已經沒有了幼蟲的情況下,工蜂通過產下受精卵的方式,讓蜂群培育出正常的蜂王。

失王群蜜蜂培育蜂王的方式

對於一個正常的蜂群來說,一般蜂群中產生蜂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蜂群在壯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發生自然分蜂,另外一種方式是在蜂群中的蜂王即將死亡的時候培育一隻新的蜂王,但是並不是說每隻蜂王都是有始有終的,很多蜂王會意外死亡,這就導致蜂群中經常會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蜂群失王。

當蜂群失王以後,如果蜂群中有幼蟲和蜂卵存在,工蜂就會改造蜂群中的蜂卵的巢房或者小雌性蜜蜂幼蟲的巢房,把這些滿足條件的幼蟲或者蜂卵,當成蜂王一樣培育,培育出新的蜂王,讓蜂群恢復正常。如果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沒有幼蟲和蜂卵,那麼蜂群時間長了就出現工蜂產卵現象,如果沒有辦法產生新的蜂王,那麼蜂群中最後就只剩雄蜂,蜂群滅亡。

蜜蜂偷懶的事實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過去我們認為的蜜蜂會偷卵或者工蜂產下受精卵來培育蜂王,都是在失王群工蜂產卵的情況下發生,對於蜂群中還有幼蟲或者雌性蜜蜂卵的情況下,工蜂就會採用改造巢房的方式來培育蜂王。

很顯然,上面我們提到的深圳的蜂友是採用無王群育王的時候,發現沒有被接受的王臺中,被工蜂移入了蜂卵,根據這位蜂友的介紹,蜂群中還殘留有上一隻蜂王的蜂卵,因為蜂群失王時間才2天的時間,而且蜂群中滿足改造王臺的條件,並不會出現工蜂產卵。

很多朋友這裡可能有個疑問,會不會是我們觀察的蜂友弄錯了,蜂卵是移蟲的時候移入的?這是不可能的,一般來說,如果想要把幼蟲移入到人工的王臺中,都要選擇大一點的幼蟲,所以養蜂人是很難把蜂卵移入到人工的王臺中的,如果人工建造的王臺中出現蜂卵,在排除蜂王在裡面產卵的情況下,只可能是工蜂把蜂群中的其他蜂卵移入到了這個人工王臺中,這樣工蜂就可以不用建造王臺了,算是偷了個小懶。

工蜂移卵造王的意義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發現有別於過去的工蜂偷卵造王,在於這個蜂群中的蜂卵就是本群的蜂卵,而且蜂群並不是一個沒有蜂卵和幼蟲的無王群,而是一個有幼蟲和蜂卵的無王群,這個發現補充了我們認為工蜂只會改造巢房不會移動幼蟲和蜂卵的認識。

如果這個發現屬於蜜蜂常規處理有幼蟲和蜂卵的蜂群的方式,這對於我們蜜蜂養殖來說意義是巨大的,甚至可以作為人工育王的一種新的方式也未必可知。

根據上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發現,移蟲育王蜂王的質量與幼蟲日齡有關,原理上來說採用蜂卵培育的蜂王質量最好,但是人工育王的時候根本移不動蜂卵,所以採用的是移蟲育王的方式,而這裡我們蜂友發現的是工蜂移卵,這比人工育王培育的蜂王質量好的概率更大。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應該注意的,那就是如果蜂群中沒有蜂卵,工蜂會不會也移蟲育王,幼蟲的日齡是不是不受控制,這是我們有待更進一步觀察的,倘若失王群中工蜂只會移卵育王,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對比新王的質量,培育的數量,或許能夠找到新的人工育王方法,其質量也有可能比我們現在的人工育王培育的蜂王質量更好,從上面的步驟來說,其實我們只需要提供人工王臺,相對來說操作簡單,新手也能操作,對養蜂業的意義將是巨大的,但是具體情況如何,還需要我們的養蜂人和蜜蜂研究人員的更進一步觀察

相關焦點

  • 人工育王的2種不同方法,「免移蟲器」和「移蟲育王」的實用技巧
    春季和秋季外界蜜源豐富,蜂群內工蜂的採集積極性和哺育積極性較強,蜂群內蜂巢脾上子圈擴展較好,子脾上幼蟲數量較多,同時,蜂群在流蜜期到來之前,蜂群會自主培育一批優質的雄蜂,這些雄蜂給蜂群培育新蜂王提供了條件,養蜂人在雄蜂巢脾封蓋成熟之後,雄蜂即將羽化出房的前4天~7天的時候,這時養蜂人開始進行人工育王的操作,當處女蜂王羽化出房的時候
  • 蜂群發展到什麼程度可以移蟲育王?學會這3招,何時育王你說了算
    關於蜜蜂發展到什麼情況下可以人工育王的問題,其實在蜜蜂養殖中並不一定要等到蜂群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進行人工育王,這裡並不是說自然狀態下就不不能進行人工育王,只是說自然狀態下進行人工育王,我們的可控性不強,並不便於我們的規模化管理。
  • 中蜂為什麼移蟲育王困難?如何提高成功率?不知道的建議收藏
    很多養蜂人為了能夠改變這種局面,就開始尋求解決辦法,人工移蟲育王技術就應運而生了!養蜂人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自由選擇育王群,培育優質蜂王,也可以決定育王的時間,在合適的時間進行育王工作。這種做法不但提高了蜂群的質量,也讓蜂群管理變得更加便捷。
  • 蜂群培育新蜂王,獻給蜂友的4部精彩內容,育王群「養成記」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殖發展過程中,更換新蜂王,人工分蜂,無王群介入新蜂王,這些蜂群管理都需要新蜂王,養蜂人獲取新蜂王的方法有很多,蜜蜂移蟲育王方法出現的技術背景,《科學育王法》一書中介紹人工移蟲育王技術
  • 蜜蜂也怕近親姻緣?|討論
    在養蜂生產中有些養蜂人對品種改良、雜交蜂種認識不清,仍採用舊式傳統飼養模式。有的蜂友飼養的蜂王個體小,工蜂也比其他蜂場的體型小,其主要原因是蜂群近親血緣導致種性退化和育王期間處女王營養不足所致。有的養蜂人從不購買種王,也不與其他蜂場交換蜂王或王臺,全是自產自繁,長期自繁造成蜂群生產力、抗病力下降,蜂種退化。蜜蜂是進化最高的社會性昆蟲,更應該重視種用蜂王和雄蜂的引進和培育。
  • 蜜蜂育王技術教學,簡單幾點輕鬆教會你育王技術,成為合格的蜂農
    在蜜蜂王國裡,有著成千上萬的工蜂,但蜂王卻只有一隻,它統領著這千軍萬馬,甚是威武。這種地位,我們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在這大王國裡面,我們都知道工蜂的一生非常短暫,只有幾個月時間,唯獨那隻蜂王,一生能夠長達幾年。
  • 意蜂群培育中蜂王臺,「引漿」的操作工作,養蜂人看來多此一舉!
    這裡給大家分享人工育王的一個重要技巧,育王框上的王臺基經過工蜂清理之後,接著就會開始進行人工移蟲的操作,為了提高蜂群對幼蟲的接受率,養蜂人使用引漿筆和蜂王漿,在王臺基底部引入少量的蜂王漿,能夠提高幼蟲的接受率。那麼,意蜂群中培育中蜂王臺能不能行呢?
  • 蜜蜂養殖技術,人工育王,平箱育王第三步:人工移蟲
    移蟲用的頭燈第二步:放育王框到育王箱裡,讓工蜂清理蠟杯裝好蠟杯的育王框用毛筆貼點蜂王漿或者蜂蜜,把每個蠟杯都塗一下,然後把裝好蠟杯的育王框放到育王箱裡,讓工蜂清理2——3小時。第三步:人工移蟲育王框讓工蜂清理2——3小時後,就可以開始人工移蟲了。首先把育王框取出,用蜂掃掃除乾淨上面的小蜜蜂,再把產卵控制器裡的幼蟲脾取出,抖掉上面的小蜜蜂,並用蜂掃掃除乾淨小蜜蜂,然後到室內(遠離蜂箱,無小蜜蜂幹擾的環境)開始移蟲。
  • 人工育王提高蜂群對幼蟲的接受率,獎勵飼餵的作用,養蜂人告訴你
    養蜂人在進行人工育王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蜂群對幼蟲的接受率,通常會做好這3個步驟,挑選強群作為育王群,強群內工蜂數量較多,蜂群內子脾上子圈擴展較好,蜂群內工蜂哺育幼蟲的積極性較強,有利於提高工蜂接受王臺基內小幼蟲的成功率,提高養蜂人人工育王的成功機會。
  • 養蜂人在春天離去
    養蜂人劉德成用一根麻繩結束了自己年僅45歲的生命。養蜂人劉德成,1975年6月生,四川西昌市太和鎮花樹村人,從事養蜂業已有20多年。劉德成的表親、徒弟黃師傅說,劉德成的家在大涼山,那裡經濟落後,大部分農民還是靠種地吃飯,有蜜蜂養殖的傳統。「我們那裡養蜜蜂的人還是很多,年景好的話,養蜂比在農田裡做活要好一些。」最近幾年,也有一些農民在政府推廣扶持下從事葡萄種植。
  • 養蜜蜂要養成好習慣,記錄蜂群這些情況,1人輕鬆管理100群蜜蜂
    養蜂人有兩種,一種是粗心大意,不愛做記錄的粗放管理養蜂人,一種是膽大心細、愛鑽研、愛做記錄、精益求精的養蜂人。這兩種養蜂人有很大的差別。不愛做記錄的養蜂人,管理二三十群蜜蜂還可以,管理更多的蜜蜂,就會發現力不從心。愛做記錄的養蜂人,不僅能夠輕鬆管理好幾十群蜜蜂,還能管理好上百群的蜜蜂。
  • 受疫情的衝擊,養蜂人血淚訴:蜜蜂若死絕,世界將走向滅亡
    新冠肺炎(COVlD-19)疫情衝擊,許多產業出現生存困境。來自四川西昌的養蜂人劉德成,受困在雲南無法讓蜜蜂轉場授粉,絕望之下選擇輕生。當時這條新聞「被鋪天蓋地的疫情忽略」,直到現在才受到外界關注。蜜蜂到了花期無法授粉又缺糧,將會大量死亡,影響農作物生長收成,甚至牽動人類糧食生存關鍵。
  •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巢門裝上隔王板(片),蜜蜂飛逃,怎麼總有來回飛逃不定的亂象?
  • 那些從不人工育王的養蜂高手,他們是如何分蜂的?方法就2個
    雖然說人工育王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就算是一般的個人養蜂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基本上都會操作,但是對於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或者說對我們蜜蜂養殖不是很了解朋友來說,人工育王技術的掌握還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可以說學會了人工育王技術,我們養殖蜜蜂的技術就更進一步,與成功距離也會拉近很多。
  • 人工育王的條件及詳細流程
    有移卵管、移卵鏟、活動房底移卵器等。3.移蟲育王的前期準備(1)種用蟲的準備移蟲育王有計劃準備幼蟲非常重要。通過組織種用母群產卵不僅可以獲得足夠數量的幼蟲,而且採用控產等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卵的重量和質量。在移蟲前10天,將種用母群蜂王用控產器幽閉在大面積幼蟲脾上,使蜂王無處產卵。
  • 專家說蜜蜂餵養幹白糖有10大好處,養蜂人卻不買帳,原因何在?
    1.蜜蜂採水問題:上面的文章中提到了蜜蜂餵養幹白糖,但是並沒有提及餵水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幹白糖幾乎不含水分,蜜蜂吃了幹白糖以後必然需要大量的飲水,那麼問題來說,上面並沒有提到在餵養蜜蜂幹白糖的時候需要餵水,如果是在外面氣候比較冷的情況下,蜜蜂吃了大量幹白糖後對水的需求量大,必然造成大量蜜蜂外飛,這是有很多蜂友嘗試後發現,從蜜蜂的日常生活來說,我們是無法否則這個事實存在的,那麼在外界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
  • 給蜜蜂分窩常用的幾種方法
    給蜜蜂分窩就是我們常說的分蜂。蜂群本身具有自然分蜂的習性,特別是中蜂,這方面最為明顯。不過為了減少自然分蜂給養蜂人帶來損失,我們都會想辦法人工給蜜蜂分窩。在平常養蜂的過程中,我們一般會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來分窩:一、人工育王型分窩。①、人工育王一般在養殖意蜂的過程中較為普遍。②、人工育王能夠有效的規劃育王數量,育王時間。③、人工育王需要強群基礎。
  • 「窗口」看小康(61)丨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看文成如何讓蜜蜂成...
    「窗口」看小康(61)丨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看文成如何讓蜜蜂成百姓的「空中銀行」 2020/12/08 16:21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遊歷 瀏覽:686
  • 農村養蜂,中蜂與意蜂之間的戰爭,養蜂人之間主要矛盾的導火線
    可以這麼說,中蜂意蜂混養的農村,養蜂人之間變為仇人的最大可能就是中蜂養殖者與意蜂養殖者,這已經成了農村養蜂中養蜂人之間的主要矛盾,是一個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那麼為什麼這種現象在農村會這麼普遍呢?在蜂部落看來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對蜜蜂的認識不足。曾經有朋友打趣的在蜂部落的評論區說過一句話,很多農村養蜂數十年的老蜂農,連蜂王長啥樣都不知道。
  • 蜜蜂蜇傷鄰居,原本20元能處理好,養蜂人卻發2000元還沒完
    聽說過蜜蜂蜇人事件嗎?養蜂人有責任賠償高額醫藥費嗎?其實攤上這樣的事件,養蜂人真的很煩心,閩南蜂哥就有這樣一位養蜂朋友,遇到了這樣煩心的事。具有攻擊性的昆蟲對人類的傷害,也不全是壞處,如:蜜蜂蜇人。一隻蜜蜂只能發動一次攻擊,成功蜇人後,蜜蜂便會死亡,所以蜜蜂不會輕易攻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