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男人落魄時,錢和人脈不是關鍵,牢記這兩句,會越來越順

2020-12-19 王老師教育說

幾百年前,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心學大家——王陽明

他創建的心學引領了中華上下無數人走出迷茫,號稱取之不盡的寶藏。

這個世界上如果分為兩種人,那就是窮人和富人,有些窮人認為自己的貧窮就是因為命運的不公,憑什麼人家出生就是在宮殿裡,而自己出身就是在茅草屋裡?

憑什麼人家不用做出一點努力就可以過上奢華的生活,而自己卻成天為填飽肚子到處奔波?

那些把貧窮的原因全部怪罪於客觀條件的人,往往最後仍然是個窮人。

其實大多數男人,失敗的原因都在於自身,自己不夠努力,還能怪命運不公?自己能力不足,還想著爬上高位?這世界上所有東西都事出有因,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做出過你所想像不到的努力。

靠努力翻身的人,王陽明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王陽明成功的訣竅——在沒錢沒人脈也可以成功,不過就是牢記這2句話:

第1句話:「少說話,多做事。」

在王陽明看來,自己修煉心學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摒棄了一切雜念,專心致志,放空心靈,一心就想著要研讀心學。

一個男人只有專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實現志向的行動中去,才有成功的可能。王陽明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才成為了心學的創始人、心學的集大成者。

他個人的品德,也在此刻得到了升華。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苟有志者無非事也。」意思就是,一個人內心有了堅定的目標之後,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實現目標的行動中去,因此那些與目標無關的事情,他看都不會看一眼。

哪怕是做到了這麼簡單的一點,即使沒有錢沒有人脈,翻身也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了。將事情做到了一個最高的境界,不成功也很難了。

這世界上成功的男人之所以少,就是因為他們太容易被小事所幹擾,王陽明認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既然目光放遠了,志向做大了,何必糾結於一些小事的結果呢?不如就隨他去吧,反正是小事,對於自己目標的實現影響微乎其微。

第2句話:「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之必不宏。」

王陽明認為,無論是誰,都應該堅守自己的底線,但是一個想要成大器的人,就必須對於任何事情都抱有十足的衝勁,千萬不能有底線。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強是成功之關鍵,只有不懈地朝著目標去努力,打敗所有阻礙自己行為的人和事物,這樣才能成功。

而要跨越阻礙,就不能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一個給自己人生、給自己能力設限的人,是不會有大的突破的。

他仿佛禁錮住了自己,認為自己只能爬升到這樣的高度了,有了這個想法,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動力,失去了動力,還有成功的可能嗎?

事實上,王陽明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斷,他經歷過的人生低谷,數也數不過來,每一次遭遇坎坷,他都會陷入無盡的沉思,同時也會痛苦不已,即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被打敗過,王陽明唯一的目標就是讀懂心學,很顯然,最後他做到了。

王陽明奮鬥了一生,也拼搏了一生。在這個過程中,王陽明的字典裡從來沒有出現過「放棄」這兩個字眼。他的一生除了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也沒有過其他的目標,正是努力和專注,造就了這位心學大師。

可見沒有錢沒有人脈並不會阻礙成功,關鍵還是設定目標不懈努力。王陽明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這個觀點。這就是王陽明的智慧,他用自己的慘痛經歷,為後人總結出了心學的精髓部分,這才有了《傳習錄》這本書。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想要學習王陽明,不如讀一讀《王陽明傳》和《傳習錄》,《傳習錄》為"心學"第一書,可以視作心學的起源。

《王陽明傳:知行合一》完整地再現了王陽明的一生,從跌落谷底到登上人生巔峰,王陽明用了一生的時間。

在走進王陽明之後,就可以來學習心學的智慧。《傳習錄》就是一本完美復刻了王陽明人生觀價值觀的書,在現代快節奏和焦躁的生活中,抽出時間,放空心靈,去讀一讀王陽明,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有讀者曾經評論,每讀一次《傳習錄》,都能讀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版本來。隨便截取書中的幾句話,都能讓人領略幾分心學的精髓。

兩本完美組合智慧之書才78元,一頓飯錢都不夠,卻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代代相傳,真的非常有價值!

讀完這兩本書,仿佛心靈受到了洗禮,對於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一瞬間領悟了。

「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男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再窮也能出人頭地
    王陽明:"男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再窮也能出人頭地人是一類極為矛盾的生物,強大的惰性與很大的潛能在身體內並存,在沒有壓力的情形下,人便會越來越極為散漫,辦事磨磨蹭蹭,安於現狀,實足1個平庸之輩。而釋放了相應的負擔和逼迫以後,持續朝著一個總體目標勤奮,人的潛力才會被調動出,顯出有別於普通人的方面。
  •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放到一個男人的身上也是同樣的原理。一個男人慾成大事者,全過程不太可能順順利利,有時候經過風風雨雨有時候遭到艱難困苦,這一些也是獲得成功的「必經之路」。
  • 王陽明忠告: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大家看電視時應該都看到過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人對著另一個人誇讚「此人以後必成大器!」果不其然這人日後就成為人中龍鳳,當然這只是一種主角光環。現實中,成功並不容易,在路途中一定會經歷各種挫折。都說男人要成大器需要廣闊的人脈和充足的金錢。
  •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7字真言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人所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在人身上同樣適用。好漢有志氣,要做一個成功的人,需要具備許多要素,除了必要的人脈外,王陽明的七言絕句同樣重要。如果能領悟到這七個字的哲理,人的後半生就會越走越好。到底哪一句話,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 王陽明告誡:男人想發達,靠的不是錢和人脈,而是這七字真言
    男人想成大器,必要經歷風雨和磨難,過程不可能不會一帆而順,這都是常見的。俗話說:「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放到男人身上也一樣適用,所經歷的磨難與挫折都將成為一個男人走向成功的墊腳石。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男人,需要具備多種因素,世間普遍認為男人想要有一番作為,就要在年輕時積累一定的人脈和財富,那麼,作為一個沒背景、家世一般的普通人,我們要這樣積累自己的金錢與人脈呢?
  • 王陽明忠告:人過了50,別把錢和人脈看得太重,牢記「六字真言」
    請點王陽明說我們一生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所以他忠告我們:人過了50,別把錢和人脈看得太重,牢記「六字真言」。而這「六字真言」,可以說匯聚了王陽明畢生的智慧和感悟,濃縮出來的六個字:行、勤、知、底、心、誠。行在王陽明的「六字真言」中,「行」代表著言出必行。
  • 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
    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人類歷史上,有2個5歲才開始講話的人,都對人類世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一個是德國的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一個是我們中國的王陽明,他的心學,改變了人們對自我的認知。
  • 王陽明告誡男人:哪怕再有錢,再有人脈,也要牢記這七字真言
    王陽明認為男人想成大事,光有錢和人脈是不行的,必須牢記七字真言。王陽明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而善惡禍福也是你的心在變化,一念之間就可以轉化很多東西,尤其是作為一個男人,想要飛黃騰達,一定要把自己的內心給修煉起來,只有強大自我,才能夠頂起一片天,如果這個時候在能夠藉助一點外力的話,就更容易一步登天了,比如人脈,資源這些。
  • 曾國藩讀王陽明心學,發現人的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做到4點
    曾國藩讀王陽明心學,發現人的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做到4點一人想變成什麼樣的人,最好是的法子便是找一個方向人物,隨後效仿他,最後你能生活成他的模樣。曾國藩便是1個獲得成功的案例,曾國藩被稱為「完人」,半個聖人,而他最敬佩的人便是心學大師王陽明。
  • 王陽明:男人想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修煉好「六心」,少走彎路
    男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都需要廣大的人脈和金錢,然而王陽明卻認為,男人的後半生運勢走向,靠的並不是錢和人脈,而是牢記6顆心,只有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人脈和金錢。一、修心:內心強大的男人,才會大有作為男人想成大器,必須內外兼修,修心不是與自己鬥,更不會與他人鬥,這是很自然平和的過程。心強大,能力方能得到正常甚至超常發揮;心弱小,則被外物所擾,難有大作為。
  • 人生不順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註定好運連連,很快會苦盡甘來
    人生不順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註定好運連連,很快會苦盡甘來,福氣不請自來。第1句話:「人若著實用功,隨人毀謗,隨人欺慢,處處得益,處處是進德之資。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終被累倒。」禪家詩作《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中說:「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目疲。
  • 易經忠告:男人慾成大事,重點不是金錢和人脈,關鍵要做到這3點
    在這方面,曾國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曾國藩的天資並不出眾,在小的時候,甚至被認為「笨拙」,但正是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最終成就了非同一般的事業。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人的成功對我們來說一定是有著一些借鑑意義的,今天我們就用《易經》解讀:男人慾成大事,重點不是金錢和人脈,關鍵要做到這3點自律《易經》說,敬勝怠,義勝欲這兩句說給做人的道理
  • 洛克菲勒:自己沒有人脈,牢記這3點,你會越來越混得開
    從他的發展史來看,他對錢不是不感興趣,而是很感興趣。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洛克菲勒成為了第一人,他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被大家譽為「石油大王」。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記住這2句話,成功不難
    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低谷中創造的,比如說著名的龍場悟道。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王陽明下面的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早晚飛黃騰達。在人生低谷中不要只會抱怨命運不公,而是修煉好內心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耐心等待,這是王陽明心學中一個很重要的處世理念。男人慾成大器,其過程正如做飯煲湯的過程,只有火候到了,做出的食物才會味道鮮美。
  • 王陽明:人的命運靠自己掌握!牢記3條「天規」,金錢自然就來
    人脈?都不是,而是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要想讓命運大反轉,首先你得有足夠的頭腦,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和思維!王陽明命運坎坷,遭遇的磨難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一生三起三落,在不斷的遭人陷害中,還能最終活下來,並創造了王陽明心學,影響了全世界!
  • 王陽明:真正有本事的人,落魄時這樣做,沒錢沒勢,照樣出人頭地
    當初王陽明,被宦官劉瑾陷害,然後被貶,36歲那年,去到了龍場頓悟,可以說,人生已經到了谷底,但這也是王陽明的人生轉折點,在龍場,王陽明先是讓自己生存下來,然後每天修行,直到有一天,他終於悟出了王陽明心學,還從此成了聖人。
  • 王陽明獄中詩第7首《屋罅月》:你落魄和絕望過嗎?王陽明做法絕
    這一年的12月,35歲的王陽明上疏皇帝,仗義執言,被劉瑾假傳聖旨,廷杖四十後打入大牢。獄中的王陽明,落魄又絕望,作《獄中詩十四首》,現存8首。本文目的很簡單,從解釋、翻譯、引申三個角度,幫助大家讀懂這首詩。第七首 屋罅月幽室不知年,夜長晝苦短。但見屋罅月,清光自虧滿。佳人宴清夜,繁絲激哀管;朱閣出浮雲,高歌正悽婉。寧知幽室婦,中夜獨愁嘆!
  • 王陽明給出的錦囊:想要過好後半生,不靠錢和人脈
    王陽明的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這世間的艱難險阻,在我看來就像是天上浮動的一朵朵白雲,而不是將這些都凝聚在自己心裡,天空的顏色本就是湛藍潔淨的。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思慮著國家的命運、思慮著自己的人生,就像是這海上的波濤一般,有起有落。那麼我就借著天地的正氣和自己光明的內心,坦然面對人生中的艱難險阻。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牢記這7字箴言,陷入貧困中,也有望翻身
    老話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一個男人而言,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必然要經歷一些風風雨雨,也少不了金錢和紮實的人脈。王陽明是明朝的大思想、政治家,曾擔任過龍場驛丞,巡撫大人乃至兩廣總督,也是心學的集大成者。然而王陽明卻認為,男人的後半生興衰與否,靠的並不是這兩樣,他總結畢生經驗與智慧,提煉出這7個字:「行、勤、知、底、心、誠、耐」,以此來警醒世人。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學、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這一點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國藩能與之相提並論。然而曾國藩在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卻「屢敗屢戰」,且兩次因為遭逢慘敗而急得想跳水自盡,其勝負之機、其為將風度又與王陽明四十二天內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