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也稱《周易》,約形成於西周初年,原本是筮佔用的工具書。這種人類文明軸心期產生的經典,正如其他文化元典一樣具有跨越時空的力量。
提起《易經》,不少人都認為它是封建迷信,但是它卻講的是人生的自然規律!
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個循環規律的,從《易經》來分析,帶你認識這個規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很有趣。而且不僅僅是世界的規律,也是人生的規律!
相信每一個男人都是非常渴望能夠獲得成功,但是卻毫無方法可循。
在這方面,曾國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曾國藩的天資並不出眾,在小的時候,甚至被認為「笨拙」,但正是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最終成就了非同一般的事業。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人的成功對我們來說一定是有著一些借鑑意義的,今天我們就用《易經》解讀:男人慾成大事,重點不是金錢和人脈,關鍵要做到這3點
自律
《易經》說,敬勝怠,義勝欲
這兩句說給做人的道理。我們都知道,懶為萬惡之首,惡念毀所有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一懶字以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曾國藩
唯有做到自勉、自律、自強才能真正支配自我,才有機會出人頭地。倘若是任由惰性和惡性支配人做事,將永遠淪為平庸。
觀天下之成事之人,皆有萬般堅韌的意志。
能力
《易經》說,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凡成大事者都要擁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和謀略,在自己獲得很大利益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去分享,不要一個人獨佔,因為成功不是靠你一個人就能夠獲得的。自己該得的利益就好好的拿住,而該捨棄的部分就應該要捨棄,那樣才會有更多的人死心塌地的為你做事。
我們在謀劃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和那些真知灼見的人一起討論,而不要聽眾人的泛泛之言,有智慧的人看事情才會更加的全面,而且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要耳根子太軟了!
膽量
《易經》說,有膽有識,遇事穩坐釣魚臺
能成大器的男人,膽與識缺一不可,這主要包括兩點:
一是男人得有膽量,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要有戰而勝之的自信;二是指要有見識,對事情要有充分準備,要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思維能力,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利。
對男人而言,你可以沒錢沒人脈,也可以能力平平甚至缺陷突出,但只要你能忍耐,能堅持,在忍耐和堅持中提升自我、實現成功,那同樣能成大器。
「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就是說的《易經》
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都是把《易經》列為必讀之書。
比如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每一個人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在40歲之前熟讀《易經》。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最高級的為人處世:「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對朋友太客氣,反而會讓關係疏遠;「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
《易經》可以啟迪智慧,提供關鍵時刻的破局之道:處於逆境中,我們會明白「否極泰來」;生活中遭遇不公平待遇,我們會知道「有損有益」......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啊等等問題。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周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如果有一樣苦惱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這個版本的《圖解易經》來讀讀看。
一本僅需要55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