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景三部曲·前篇 | 掠影香港

2021-02-23 成都遠洋太古裡

在很多人記憶裡,香港和港劇差不多是畫上等號的。對於「香港的記憶」絕大部分來自於題材源源不絕的TVB和亞視電視劇——豪門的小姐可能是黎姿那樣的,炒股的人們看起來都像溫兆倫或者劉青雲,辛勤查案的madam說不定長得像關詠荷……而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行走在那時我們還未去過,卻倍感熟悉又親切的香港街景之間。

回歸第20個年頭裡,現在去香港也方便得跟去巷口串個門差不多。還記得曾經印象裡那鮮活在影像中的尖沙咀、九龍和中環嗎?從一個打小接收港劇信息的旁觀者,到有機會去念書生活的參與者,在她眼中,看到的是TVB,還是香港?

文 | 周南方

圖片 | 部分來自網際網路

 

「吶,做人呢,最重要就是開心。」

「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啊」

「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阿Sir啊,做人要講原則的嘛。」

「你知不知道這樣我可以告你妨礙司法公正?」

「哇,你不是吧!這樣也行?」

 

看到這些臺詞,多少人已經自動腦補出聲音了,瞬間回憶起那些吃著西瓜煲TVB劇的下午。從《創世紀》《大時代》《溏心風暴》裡的家族紛爭情感糾葛,到《妙手仁心》《法證先鋒》《鑑證實錄》《陀槍師姐》和《衝上雲霄》,港劇把各種職業和精英生活演了個七七八八,以至於我們在真正前往之前,就已經在腦海裡樹起了關於香港的想像,「鋼鐵森林」「金融中心」「購物天堂」……於是,香港之行反倒成了驗證和打卡。

不如我們還是說回城市本身,不可否認我喜歡香港,不是因為它有某種聳人聽聞的「大都市」title,而是在這地球上大多數城市結構越來越相似的情況下,香港還是一眼就能看出它是香港

回想我從初到香港故作遊人式的驚嘆,到調整自己去適應在港生存做half local,再到離港後似歸來、似路過的再訪經歷,箇中情感儼然複雜交織。好在無論入境離境多少遍,走居民通道還是訪客通道,香港於我始終是一種「秩序和紛亂並存」的存在,我曾經說它是我所去過的城市中最矛盾的一座,猶如天然生長起來的一個雜燴舞臺——在這裡,聽到任何語言都不足為奇,看到任何離奇都不以此為過,住下來的人與過境觀光的人區別不大,因為它總有足夠的煙火氣息和世俗傳奇,你說這可能會是日復一日的獵奇與冒險,我說生活本就包容最大的戲劇與故事。

 

「不盲目走進一座城市的情懷裡,否則現實總會叫你最終帶著不悅離開它,試著像理解一個人一樣理解一座城市,那麼行走起來的滋味便會好受很多。」

 

這大概是更理想的城市遊記和認識它的方式了。

  


我曾經是個事兒主,來港的前三個月裡,去重走過香港電影地圖。

 

譬如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我當然一氣呵成隻身穿梭過重慶大廈,也去蘭桂坊拐角處找那家「加州酒吧」,阿菲打工的「午夜特快」倒是沒有了,原地矗立著一家7-11便利店,好在所有的遺憾又在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上得到回溫:在這號稱全球最長戶外有頂自動扶梯的「傳輸」之間,我誤打誤撞找著了鳳梨罐頭的「合記士多」。

photo by周南方  重慶大廈  2014

香港電影、電視劇裡中環至半山扶梯上的戲碼不少

photo by周南方  半山扶梯  2014

再譬如張婉婷的《玻璃之城》,看過不下五遍,對港大產生不可言說的憧憬,於是常在沒課時坐港鐵穿越通島去港大,拍照、轉悠、吃飯堂、聽講座,不知不覺走完了電影裡的點——黎明飾演的港生和舒淇飾演的韻文牽手跑過的西式建築走廊,陳奕迅演的秉正總是愣愣的,坐在能看見鐘樓的過道邊,吳彥祖演的David站在二樓玻璃房裡指著花園池邊的狐狸蘇斯……唯獨不見女生宿舍何西hall,給拆了。

《玻璃之城》截圖

photo by周南方  香港大學  2014

 

港劇的情懷當然也沒能掩沒,約上三五個同學,數數看我們也去過不少記憶中的場地,站在那裡時有些恍惚,然後「嘟」地一聲「打一下卡」:《法證先鋒》裡有古老煤氣路燈和石街的都爹利街,《學警狙擊》裡永遠熱鬧的廟街夜市,《真相》裡代表正義的高等法院,《我本善良》裡小浩南最喜歡坐的「叮叮車」,《談判專家》裡如今已經閉所的油麻地警署,《天幕下的戀人》中朗豪坊扶手電梯,或是散心談情或是抓捕逃犯的石板街,以及TVB御用分手碼頭——大名鼎鼎的9號碼頭,一個都不能少。

高等法院

9號碼頭

photo by周南方  尖沙咀  2017

「漫遊香港」速寫香港作品展

《中環的電車及巴士》 by 黃循銘

 

我們這一代人有個通病,總是先看過圖像,再走進真正的場景之中,於是劇集幾乎成了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城市。好在萬水千山,也終是抵歷,行畢之後,尚算沒有辜負。

  


食客的武林,港式菜餚是一大宗派,無論來自北方南方,到了香港這塊好似「世界中轉站」之地,吃是第一位,這裡什麼都有。

 

想想一間茶餐廳就能解決來自五湖四海之食需,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本土與舶來為伍,發揚又光大,生產之再生產——這既可喝茶又能吃飯的茶餐廳於是成為當地飲食的空間話語代表。

在香港住下五個月以後,才開始習慣作息和飲食,我後來極愛去茶餐廳,兜兜轉轉去過十幾家以後,選定一家做常客。是被local稱為「街市」(相當於我們的農貿市場)的棚內小店,濃縮了港式街頭小吃的情與味、食物與處境的生活質感,雖然平方數小的難以伸展,但好在亮堂乾淨,解決了我無數個周末的早午飯。來這間茶餐廳的多是住在附近的街坊鄰居,我總在他們拿著報紙相互點頭道「早晨,張生」的話語間抬起頭來,悄悄揣摩他們的身份和以快速粵語談話的內容,不時有「我好像生活在了港劇之中」的錯覺,也在這一來二回的市井觥籌之中,學會些許港派作式。

「漫遊香港」速寫香港作品展

《中環蘭芳園茶餐廳》by Catherine Chan

「漫遊香港」速寫香港作品展

茶餐廳與中國冰室 同款紀念明信片

點心與早茶,不管在何時想起總是特別勾起肚子裡的饞蟲。我先去尋覓冰火菠蘿油或蛋撻,搭上一杯凍鴛鴦,補充了能量再來繼續對美食的回憶。否則,真心是太虐人了。而我衷心地建議你們,不如也這麼做吧。

《香港街景三部曲》的前半部分就先在此畫上一個短暫的逗號,

明日的推送中,

後半部分會準時和大家見面。

香港味道,都藏匿在這些文字和美食之中 | 掠影香港

「掠影香港」怎麼可以遺忘獨特的香港文學和香港美食呢?

「風華絕代 港片年華」,這十句經典臺詞出處你都知道,I 服了U

我們有一張跨越時空的電影票,你願意一起重溫那些經典嗎?

成都遠洋太古裡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春熙路地鐵口)

店鋪電話:+8628 65963000

http://www.soltklcd.com/

相關焦點

  • 香港街景三部曲·後篇 | 掠影香港
    昨天的《香港街景三部曲》前篇,我們走過了影視劇中影像和真實街道的交錯,在懷舊和莫名親切感中於茶餐廳稍做了停留。
  • 經典港片裡有哪些香港街景?總有一部香港電影影響了你的人生!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電影的步伐,一起去尋訪經典港片裡,那些標誌性的香港街景吧……說起香港電影,就不得不提旺角,其位於九龍西部,是一個人口密度極高的區域,被譽為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一個很繁華卻魚龍混雜的地方。在眾多港片中,這個光怪陸離的不夜世界,每天都發生著段段醉生夢死的故事。旺角的交通十分發達,有公共汽車、火車、地下鐵,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
  • 經典港片裡有哪些香港街景?總有一部香港電影念念不忘!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電影的步伐,一起去尋訪經典港片裡,那些標誌性的香港街景吧……因為中環是香港的心臟地帶,是港島開埠後最早開發的地區,也是香港的商業中心。早年許多香港電影則直接以地名為片名拍攝,比如《情陷夜中環》《中環英雄》等片,都是在這裡取景的。
  • 香港五大知名街景!旅行者到訪都會駐足拍攝的霓虹燈光!
    在旅遊的路上,我們總會拿起相機或手機,隨時留下每個時刻的回憶,而說起中國香港,許多人都會對於街邊熱鬧非凡的霓虹燈光記憶猶新,夜幕降臨時亮起的繁華景色,也因為時常出現在香港電影中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回透過旅居香港的英籍攝影師 Keith Macgregor 在網路上分享的一系列街景相片,再一次引起熱烈討論
  •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香港重映 蝙蝠俠三部曲觀看順序片名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香港重映 蝙蝠俠三部曲觀看順序片名  日前,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宣布將於6月每周四登陸香港院線,屆時IMAX將同步上映。  此前,「蝙蝠俠三部曲」《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年6月15日在美國上映)、《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7月20日在美國上映)宣布自5月29日起將在中國臺灣重映,此次重映是為了紀念該系列上映十五周年。
  • 去香港拍靚照,只有特色街景怎麼夠?
    >在香港取景的照片我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POPEYE》以 Hong Kong Drive 為主題拍攝的香港街景。(image:eyecmag.com)由於香港獨特的多元化文化背景,這個城市成為了許多電影的取景地和大家的拍照地,隨便在街頭拍一拍都能馬上出一輯大片。
  • 香港怪才導演 與他的「妓女三部曲」
    回望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那個時代的香港雖然大量地出產爛片,但存在著一大批極有個性的導演。王家衛的電影,你絕不會看成是王晶拍的;許鞍華的片子,吳宇森也不可能拍得出來。1997年,香港回歸,陳果拍了《香港製造》,這是他「回歸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大部分影迷最喜歡的一部。那是非常殘酷的一部電影,青春的凋亡在陳果的鏡頭下異常清晰,清晰到刺眼。
  • 香港最____的霓虹燈街景
    它們,作為香港的視覺象徵,勾勒出這座不夜之城的形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經濟和娛樂文化騰飛,盛極一時,霓虹燈亦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如今,在社交媒體的普及下,霓虹燈迎來了它的第二波高潮,似乎成為通往港產電影那撲朔迷離世界的入口,而擁有眾多霓虹燈的油尖旺,近年成為香港不可錯過的打卡熱點。🤳究竟香港哪裡的霓虹燈最有意思,最值得一看呢?
  • 【妓女三部曲】《榴槤飄飄》《香港有個好萊塢》《天上人間》
  • 香港電影「三部曲」卷宗:部部經典,都是出自大師之手
    我們耳熟能詳的港片三部曲,有《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無間道》等等。這些三部曲基本都是同一劇情和人物的延續、拓展。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八套港片三部曲。7、陳果回歸三部曲《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
  • 曾執導"風雲"系列三部曲 香港著名導演林嶺東去世
    曾執導"風雲"系列三部曲 香港著名導演林嶺東去世 時間:2018-12-30 08:54:55 來源:3DM整理 作者
  • 溫馨冬日三部曲,獻映香港繽紛冬日節
    今年的香港繽紛冬日節,滿城華麗亮眼的聖誕祝福,絢麗夢幻的跨年煙火,還有各種溫暖特色節日主題活動、餐廳的冬日美食、商場慶祝活動,為你獻映濃情「冬日三部曲」,讓你與摯愛親朋共度聖誕,守望新年,留下獨一無二的難忘回憶!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將在中國香港重映 或為諾蘭新片《信條...
    據外媒《好萊塢報導》報導,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將在中國香港進行重映。據悉三部曲中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將於6月4日上映,《黑暗騎士》將於6月11日在電影院上映,《黑暗騎士崛起》將於6月18日上映。
  • 香港導演林嶺東去世,其執導的「風雲」三部曲堪稱經典
    2018年是娛樂圈的悲傷年,很多大家都熟悉的藝術大咖在這一年裡殞落,就連2018年這最後幾天也不放過,昨天深夜,香港媒體突然傳來消息,香港著名導演林嶺東先生突然在馬鞍山西沙路家中去世,享年63歲。其妻發現他倒臥在床上沒有反應,逐尋求醫療急救,救護員到場後,證實林嶺東已沒有生命體徵。因事發突然,其妻隨後報警,警方也證實死者確係林嶺東先生,至於死因,還有待驗屍。
  • 這7部經典的三部曲系列電影,都曾經在香港電影史上產生巨大影響
    《兵分兩路》劇照1、《省港旗兵》三部曲,分別是1984年《省港旗兵1》、1987年《省港旗兵2兵分兩路》、1989年《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曾經有那麼幾年,在香港電影圈麥氏兄弟也是風雲人物,在這三部電影中除去第一部是由哥哥麥當雄執導外,另外兩部皆由弟弟麥當傑執導,麥氏兄弟尤其擅長對於電影真實感的刻畫,這種風格在前兩部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雖然說第三部《逃出香港》是由劉德華來主演,但是論經典度是比不上前兩部的,尤其《省港旗兵1》還讓主演林威獲得了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 香港紅磡體育館專場演出
    2015年5月25日,受香港佛教聯合會的邀請,開封大相國寺梵樂團在心廣大和尚的率領下,將千年梵唄唱誦到香港。                        演出掠影      2015年5月25日,大相國寺梵樂團 受邀赴香港參加了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的系列慶祝活動「佛誕吉祥大會」,以慶祝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
  • 香港!香港!陳果的孤島情結和末日焦慮
    這是家賢個體的聲音,也是有過殖民歷史的香港作為一個城市單元發出的聲音!五、關於身份的彷徨和確認,一直是陳果早期電影關注的焦點。《去年煙花特別多》也被列入他的「香港回歸三部曲」中。陳果的「回歸三部曲」其實都是在表現這種撕裂的聲音。
  • 張劍國|論《志明與春嬌》三部曲對香港電影及本土文化的機與危
    論《志明與春嬌》三部曲對香港電影及本土文化的機與危作者:張劍國原載文化研究@嶺南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六十一期歷時八年《志明與春嬌》系列,作為研讀文本充分反映合拍片趨勢對於香港電影及文化所帶來影響及改變。本文將會分析《志明與春嬌》三部曲電影及其文化意義,其後會探討合拍片模式操作為香港電影情況所帶來機遇與危機,前者會以電影裡的政治經濟作探討,後者將會涉及本港電影及文化主體性作討論。
  • 香港電影最好看的三部曲,部部經典,最後一個系列成絕唱!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香港電影最好看的三個三部曲。 第一個風雲三部曲。 第一部是1987年的《龍虎風雲》,主演是周潤發,李修賢等人。講述的是警察臥底的故事,在這部電影中一個混跡江湖,臥底多年的警察,被周潤發演繹的淋漓盡致。
  • 張藝興告別本季《極限挑戰》;《蝙蝠俠》三部曲香港重映|毒家日報
    張藝興告別本季《極限挑戰》;《蝙蝠俠》三部曲香港重映|毒家日報 2020-05-19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