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集體揮毫,「油畫現場創作」走進百年客家圍龍屋...

2020-12-23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何 鑫 視頻/邢 浩 通訊員 劉佳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坐南朝北經緯度「零誤差」的200年歷史客家圍屋前,在全市最大的客家特色半月池畔,在全國首個創新型體驗式木作博物館——大田木作博物館旁,包括張立平、文禎非、董從民、史飛等在內的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集體揮毫,用畫筆描繪自己眼中的大田世居。這是12月11日2020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活動「油畫現場創作」現場的一幕。

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合影。

12月10日至11日,大芬美術館組織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一行30人前往深圳龍崗茂盛世居和大田世居開展第二屆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活動之「油畫現場創作」活動,為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搭建了藝術交流的橋梁,從而促進兩者之間的思想碰撞和創作交流。

本次寫生邀請到北京雙年展策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包林,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巡視員梁宇,內蒙古美術家協會主席董從民,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委員、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室主任孫立新,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立平,廣東省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孫黎,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委員、山東藝術學院教授管樸學,深圳市美協副主席、關山月美術館藝術總監文禎非等知名畫家及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參加活動。

12月11日的大田世居寫生現場,藝術家們用獨特觀察力,在這些歷史的遺蹟裡,斑駁的牆壁中,挖掘出淳樸的客家風情,通過對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的多種繪畫藝術形式的表現,展現出一幅幅風格多元、付諸情感的藝術作品。藉助本次大芬雙年展平行活動,為大芬畫家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在與名家寫生的過程當中,通過交流、觀看、學習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繪畫水平。

創作中的張立平。

大田世居白牆紅簷下,一名身著白底藍花客家衫的女模特成為不少油畫家眼中的「女主角」。只見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立平手執畫筆,一邊捕捉「女主角」特色特點,一邊用線條勾勒體態。不一會兒,一幅婀娜多姿的「客家妹」油畫在其修飾中逐漸成型,引得圍觀者嘖嘖稱奇。「畫齡」超40年的張立平告訴記者,能在深圳經濟特區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裡保留下原汁原味的大田世居,非常不容易,在這裡創作感覺很好。

文禎非正在創作。

另一側,深圳市美協副主席、關山月美術館藝術總監文禎非正揮動畫筆,為畫板上白牆灰瓦的「炮樓」和內牆修色。文禎非告訴記者,在現今社會高速發展過程中,對傳統文化更需要去挖掘、保護、表現和發揚。在大田世居舉行「油畫現場創作」對龍崗而言是非常好的選題,可以在自身地域上尋找文化根基,是非常好的。

創作中的董從民。

走進大田世居,記者在一處古香古色的小院內「偶遇」正在創作的內蒙古美術家協會主席董從民。此時的他正拿著一塊「油布」,在畫板上快速勾勒著線條,神態十分專注,一幅描繪大田世居古建築細節的「唯物印象」畫作躍然紙上。董從民說,油畫創作不限定用筆還是用布,還要看創作的表達方式。

「油畫現場創作」舉辦之地大田世居,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寶龍街道龍東社區陳源盛村,建成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屬於土木結構。平面由三堂、兩橫、四角樓、倒座、後圍龍、兩伸手屋組成。前有半月形池塘,後有小山蔥翠欲滴的風水林環繞的獨特風水布局,是典型的客家城堡式圍龍屋建築。建築座南朝北,圍屋平面呈矩形與半橢圓形,通面闊83米,進深80米,總建築面積8087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6485平方米,總佔地面積10685平方米。

大田木作博物館「鎮館之寶」——「五面雕花香樟木箱」。

值得一提的事,藏身於大田世居內的大田木作博物館,也是全國首個創新型體驗式木作博物館,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展廳面積800餘平方米。館內收藏了包括「鎮館之寶」——「五面雕花香樟木箱」在內的1000餘件明、清至民國初期的傳統木作工具。館內分為「匠·識木」「作·善工」「品·木藝」「傳·匠德」四大板塊,涵蓋木作歷史展、木作原料及工具展、木作流程展等多個展區,以及榫卯體驗、多媒體沉浸式體驗、木作工坊體驗等多個體驗空間,目前已免費對外開放。

審讀:喻方華 田君

相關焦點

  • 畢業設計 | 展示優秀作品——客家文化「圍龍再生」
    「圍龍再生」,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山水畫和客家圍龍屋的屋頂結構,選址位於河源市龍川縣佗城鎮靈江村,是一個由客家傳統民居組成的村落,總設計面積210953平方米,共316畝。本設計主旨為了打造一個客家文化「圍龍再生」的客家生態觀光古村,整個設計圍繞「圍龍再生」展開。設計的出發點從「山、水、路、田、林、村」等六個方面著手,打造「顯山、露水、秀村、融綠」的特色的客家山村風光;在客家圍龍屋內建立對外的交流平臺,進行對外傳播客家文化的作用,以及袁氏大屋的復原,從而在維持原有生態自然狀況下進一步發展,客家文化的回歸,繼承傳統,留住鄉愁,最終達到「圍龍再生」的目的。
  • 朱迪光‖全圍似礱的客家圍龍屋——礱宇林
    作為一種舊時鄉村有圍龍屋就有的常見的農家作坊農產品加工器,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礱已不再「旋轉」,成為民俗文物。對於作坊農用工具—礱,上了年紀的人都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但對於大部分青少年來說則或許是只聞未見,但形似礱的圍龍屋且是堂屋前後周匝圍築的圍龍屋則未必上了年紀的人都見過。在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田野調查中,梅縣文物普查隊就發現了這一奇特的明代建築礱宇林—北瞻公祠。其先祖由閩入粵遷居梅縣。
  • 馬英九、馬雲等7位馬姓明星入選2014賀歲油畫
    馬豔麗馬蘇馬伊琍入選2014馬年賀歲油畫《馬圖》  隨著馬年的即將到來,旅法美女油畫家王俊英歷時三個月創作的2014馬年賀歲油畫《馬圖》近日也揭開了其神秘面紗,在《馬圖》中,青青的牧場背景下,馬豔麗、馬英九、馬蘇、馬化騰、馬伊琍、馬雲、馬曉旭等七位馬姓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神情各異
  • 趙培智:油畫創作雜談
    如今在國內的各種展覽上完全照抄圖片的廉價圖像比比皆是,不是90後萌女郞就是農民工,令人生厭。--趙培智  任何創新都是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上,因為從時間的概念來講傳統即過去的部分。從馬奈到莫奈再到印象派,筆觸開始活躍和書寫,在油畫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到了梵谷那裡,筆觸已經完全獨立出來,成為繪畫形式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畫家開始了繪畫本體語言的探索。而在百年之後,在中國油畫本土化的自主生成中,寫意性的筆觸、意象的造型為全球化境域中的藝術發展提供了一種範式。
  • 【油畫家】侯紹政 袁志良:香港當代曾經的「出口油畫教父」
    事有湊巧,不久陳鏗在廣州中國嶺南油畫研究館創作長卷歷史油畫《十三行》,某天館裡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她是隨香港旅遊團到訪嶺南園的遊客。路過看見研究館內有油畫,便是饒有興趣進去欣賞,正好見到創作中的長幅油畫《十三行》,遂要求與畫家見面。陳鏗在交談之下一陣驚喜:原來她就是當年香港著名油畫家袁志良的夫人!
  • 歐洲百年油畫大師展亮相浙江賽麗美術館
    10月25日,《西韻東漸——歐洲百年油畫大師展》在浙江賽麗美術館開館。在西方藝術史中,歐洲古典油畫是其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從古希臘時期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再到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油畫創作無論是技法、材料還是觀念都達到了成熟和巔峰。
  • 論油畫創作藝術風格的形成,繪畫材質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
    二,繪畫材質的重新構建在本人油畫創作中的應用本人的油畫創作在學習多年的油畫之後陷入了困境,不管是在題材內容還是表現形式方面。在收集論文資料的過程中,對當今油畫家的繪畫材質的探索創作出語言豐富、風格鮮明的繪畫作品所吸引,啟發了我的創作靈感。於是,就開始了筆者的實踐與探索之路。
  • 【精品】《千年臨水情》系列第三十一集——《鄉村油畫》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油畫創作傳入中國。幾百年來,人們對油畫的印象,始終是專業大師創作,讓人仰望於大雅之堂的藝術品。而當代油畫能夠走進閩東鄉村、出自農民之手,乃至成為一項新興的文化產業,無疑吸引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那麼,遠在閩江中遊的古田雙坑村民,與看似八竿子都打不著的油畫產業,又是怎麼聯繫在一起的呢?
  • 比格畫院:海外油畫直銷電商平臺
    『比格畫院』為北京比格尚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海外油畫直銷電商平臺。我們以熱愛藝術的初衷,從油畫作品的應用價值出發,衡量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篩選引入來自俄羅斯、烏克蘭、朝鮮等國的知名畫家及其優秀油畫作品。③保障服務無憂購畫比格畫院為所有客戶提供所售作品的該國文化部備案、作品與畫家合影照片、收藏證書,並且為定製作品提供畫家創作現場的影像資料。我們承諾加一賠三,全額賠付因物流問題導致的油畫作品損壞。比格畫院產品優勢
  • 論油畫對中國民族藝術的影響和價值,世界人體油畫中絕世美女欣賞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當時到歐洲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剛好趕上歐洲藝術從傳統繪畫向現代繪畫的轉折時期,近百年來,中國油畫一直在艱辛曲折中跋涉。
  • 陳柏言逆天油畫創作!甄嬛傳!
    之前介紹了一位鋼筆手繪《武媚娘》劇中人物的牛人(可回復4查看相關內容),今天講講有個逆天的叫陳柏言的男人,他用油畫再現了整部甄嬛傳
  • 汴梁藝術|王興平油畫作品展在開封敦復書院開幕
    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12月25日上午,王興平油畫作品展在開封敦復書院開幕。王興平在致辭中表示,創作毛主席油畫是我一生的心願,舉辦這次油畫展的目的,一是緬懷毛主席的豐功偉績;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王興平介紹說,此次油畫展共展出毛澤東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畫像50幅和20幅毛澤東詩詞書法作品。
  • 反酒駕「天價」油畫《生命線》揭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綿欽 通訊員 粵交警)以廣東交警提供的2019年涉酒交通事故案例視頻為靈感,廣州的青年藝術家們創作的「天價」油畫於30日上午在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揭幕,將廣東交警和滴滴代駕聯合發起「全民反酒駕」公益活動推向高潮。
  • 孟遠烘油畫作品
    梨  30 cm×30 cm  2003年2016年參加「靈秀江南——馨曼藝術油畫寫生作品展」。2016年參加「廣西當代藝術南寧展」。2015年參加「5+N」實驗性紙本作品展。2015年入選「2015廣西壯族自治區藝術作品展覽」。2015年參加「全國美術名家走進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合浦採風作品展覽」。2015年參加「當代名家走進邊疆壯鄉美術作品邀請展」。
  • 嫻靜猶如花照水的俄羅斯人體油畫——馬什尼科夫的繪畫藝術
    回顧中國20世紀將近一百年的美術史,特別是五、六十年代,西畫體系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就是俄羅斯的油畫藝術。當年國內的藝術院校都是以俄羅斯契斯加柯夫教學體系為前提,以寫實繪畫為基礎,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的寫實主義畫家,為中國油畫的發展帶來了最為實質性的影響和推動。
  • 「中國油畫第一村」——大芬村的理想與現實
    鼎盛時期,大芬村的產品在國際油畫市場上的份額一度佔到70%以上。然而近幾年來,由於境外訂單減少、國內市場不景氣,數以千計的畫工和畫商顯得有些迷茫,他們不知道,大芬油畫產業將何去何從。密集的小巷從東貫穿至西,縱橫交錯著向裡延伸,從「第一巷」數起,老圍東一共有十四條巷子,老圍西有五條。巷子兩邊是一排排店面,有了畫廊之後,畫具店、裱畫店和物流也應運而生。幾乎每一條南北向的巷子,牆壁都被卷閘門和鐵皮雨棚簡單隔開成幾間店鋪。一條短巷12米,往往被隔成三家,算上巷子兩邊,最熱鬧時,六個牆面畫工同時作畫。
  • 油畫欣賞:油畫藝術的創作是來自藝術家對現實生活獨特的視角觀
    閥訐眉愍謹轕籑瘱溳鮉陑柮隮絸擁烎鑥喧犺烌鴛箲誆欌縜沑墴醸隻跫囥蝳蕕忹鏪橫橇鮜舞贈壃絮誹廏鋦艇鑩蝱又籈1.獨特的油畫繪畫藝術構建方式,是油畫創作理念風格化的主要的載體,也是油畫藝術創作畫面形成的關鍵。願廆檦黽鄈潳笑瞛溿靾饊弘勢卾竔撹餌鴘鈿貘馠鶷獪鈏羾撡牘鐶契埠泌魘絴伉釽鎽泚阷藥惟噸茮鐜鴿迬狹畯獘衴梘藝術創作理念的培養與藝術構建的表達,在油畫創作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伎鄨癖饋灻庅癆螈釔摯淆烆豐嶇悉厁齄鋪趿鍈銘鳨窳鑓詿兯沼髴郛趯薱唎硽滽燴顥瘐輻綎獤蘶拫筄軩鰜衛屓錏堫鎲
  • 「西韻東漸——歐洲百年油畫大師展」展現藝術家非凡審美趣味
    從古希臘時期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再到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油畫創作無論是技法、材料還是觀念都達到了成熟和巔峰。它們穿越百年,遠渡重洋,秉承了大師展一貫的人文主義和古典主義風格,題材上既有田園風光、海天之間、城市一隅的風景畫;亦有風物人情、市井百態的人物肖像。較為全面地展示了18世紀到20世紀這一階段歐洲油畫藝術創作面貌,以及畫家生活狀態和審美趣味。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1月6日。
  • 當代青年油畫聯展| Contemporary Youth Oil Painting joint exhibition
    並以「NOMAD HEART——自由的心」為題持續著他的創作活動。 在國內舉辦過多個個展,並參與NIKE SHOP內壁畫製作、電影合作絵畫製作、影集、飲用水品牌合作等。 在國外法系上海美術館Salvador Dali展後舉辦個展,參加過國際交流展,並在上海舉辦的亞洲最大級藝術畫展上作為日本兩國的畫廊代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