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瞞著父母去了湖北,老父親在新聞裡看到女兒,默默點了贊想哭

2020-12-22 無線臨沂

沂蒙新紅嫂、最美逆行者

蒙山高,沂水長。

向抗疫一線的最美紅嫂,致敬!

八百裡沂蒙,

我們所有人期盼著你們凱旋。

沂蒙山與大別山,兩座英雄的山。

被無數顆滾燙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抗疫,人民的力量在匯集。

疫情發生以來,77名醫護戰線上的沂蒙熱血兒女先後奔赴鄂北疫情一線。在這其中,有46名「沂蒙女兒」。她們以「不滅疫情絕不還」的生死時速,再次譜寫出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英雄凱歌!

這場抗疫,中國女性的力量讓人震驚...她們,不再是柔弱的代名詞,而是衝鋒陷陣,承載黨、國家與民族重託的「頂梁柱」。

75歲的沂蒙紅嫂李秀蓮, 16天繡出240雙帶著體溫的鞋墊送達「戰疫一線」;「兵媽媽」朱呈鎔將日夜趕製的20噸水餃,親自護送到武漢火神山。

紅嫂精神,是血與火的考驗中孕育出的感天動地的沂蒙精神,是「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大義情懷。新時代的沂蒙紅嫂,疫情面前,衝鋒在前;忠誠擔當、無私奉獻。守護著八百裡沂蒙鋼鐵般堅實的抗疫防線。

三八節將至,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市婦聯、市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共同推出《共戰「疫情」——連線新時代沂蒙紅嫂》欄目,讓紅嫂精神薪火相傳!

沂蒙女兒褚海辰 - 沂蒙女兒

聽著《沂蒙女兒》,讀下面這篇文章,小編看哭了……

2020年2月20日中午12點,臨報融媒記者撥通了臨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女隊員董豔豔的電話。

這一天,是她在湖北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重症監護室持續戰鬥25天後的第一個休息日。

「先不要跟他們說我去援助湖北的事」

「我們有信心做好救治工作!控制疫情!」撥通電話時,撲面而來的,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樂觀。

參加援鄂醫療隊,擔任臨沂市中醫醫院呼吸重症科護士長的董豔豔第一個報了名:「我的專業對口,又是護士長,我去!」

除夕夜報名,初一接到命令出發,還在重症監護室緊張工作的董豔豔,來不及回家與父母、孩子告別。

原本,一家人要在大年初二回娘家,丈夫在微信裡問她:「孩子姥爺姥姥那邊怎麼說呀,就說工作太忙,大年初二回不去了?」

董豔豔回覆:「我跟咱爸說不回家了,你先不要跟他們說我去援助湖北的事。」

△董豔豔援鄂前與丈夫、同事告別。

從病房裡出來,董豔豔提著行李就去了大別山!同在中醫院工作的丈夫來送行,夫妻二人相擁、告別,她一再叮囑:「千萬別告訴父母。」

——這一去,生死未卜!

但是,這個消息最終沒能瞞過老人,年邁的父親很快從媒體上看到女兒已經去了湖北,老人一言不發,默默地在新聞後邊點了贊。

吃著她端來的生日面,重症患者哭了

「無論多累,都不敢有絲毫懈怠。患者太痛苦了,呼吸困難,靠呼吸機。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照顧好他們。在這裡不是醫患關係,是血肉相連的親人!我們是他們最親的人,不能辜負這份生命的重託。盡一切努力、一切辦法,讓他們活下來,讓他們有尊嚴。」

800公裡之外的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董豔豔和援鄂的隊員們連續作戰多日,她們擋在每一位患者面前,與死神對抗!

有位危重患者,生日那天想吃麵,可患者戴著呼吸機,董豔豔就端著面一邊餵他,一邊輔助、擦拭。

「拿下呼吸機,餵上一口,立刻再戴上,等氧飽和度上升了,摘下來再吃。」他咳嗽、嘔吐,董豔豔沒害怕過,也沒躲避過,「他的眼睛溼潤著,我能聽到他心裡的聲音。」

在重症監護室,隨時都面臨被感染的風險。

「但是沒有人去考慮這些,在風險與責任面前,責任重於泰山!」 董豔豔說,在這裡,自己最高興的事,是患者轉到普通病房。

「好好活著,我要幫更多人好好活著」

「等疫情過去了,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春天來了,去田野裡盡情地大口呼吸!」連線中,董豔豔最想告訴大家的是珍惜生命。

「有時太累呼吸困難,真想把口罩撕下來。但我得咬牙堅持下去,好好活著。幫更多人好好活著!」在她看來,好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紅嫂精神薪火相傳、令人淚目,800公裡的大別山下,董豔豔等人成為冬日裡行走著的「沂蒙紅」,她們忙碌的身影熠熠閃光!

「我們做的,比不上戰爭年代的紅嫂。但紅嫂精神,早在心裡紮根,疫情面前,唯有堅強。如果我們不強大、國家不強大,疫情如何去控制!」

她們是逆行的「勇者」、「沂蒙新紅嫂」

在湖北抗疫最前沿,還有很多像董豔豔一樣逆行的「沂蒙女兒」,她們柔弱的背影,是向湖北逆行沂蒙人的縮影,更是沂蒙精神的最美代言。

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成員、臨沂市腫瘤醫院的李寧和徐德曉,奮戰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為了能多工作一會,兩人每次進艙,常常超過10個小時,一次又一次刷新著生理的極限!

出徵前,徐德曉把孩子送到父母家,許下錚錚誓言:「國有難,召必應;應必戰,戰必勝!」

除了湖北抗疫前線的她們,在800裡沂蒙,還有400多名醫護戰線的沂蒙新紅嫂,她們不分晝夜地戰鬥在抗疫第一線。

△孫淑香丈夫的微信截圖。

臨沂市中心醫院感染科護士長孫淑香,孩子寄養在別人家裡,與愛人劉乃青共同奮戰在抗疫一線,在隔離病房工作一周,出來要隔離14天,期滿了再工作、再隔離。

2月20日上午8點半,由臨沂市人民醫院40名隊員組成的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奔赴一線,其中女隊員27名。至此,臨沂援鄂醫療隊女隊員已達46人!

蒙山高,沂水長。

向抗疫一線的最美紅嫂,致敬!

八百裡沂蒙,

我們所有人期盼著你們凱旋。

聽著《沂蒙女兒》,讀下面這篇文章,小編看哭了……

相關焦點

  • 連線湖北 | 42天沒回家的她,最想抱一抱女兒
    連線湖北 | 42天沒回家的她,最想抱一抱女兒 2020-03-12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護士汪俊:「登上春晚」,父母才知道女兒在第一線
    1月23日,央視《新聞聯播》在武漢金銀灘醫院拍攝的視頻被親戚轉給了汪俊的父親,他們知道汪俊還沒回家過年,就在防治新冠肺炎的第一線。此前,由於擔心父母的擔心,汪俊一直瞞著他們,說要繼續深造。在此之前,她的父母總是抱怨她不回信息,也不接電話。只有在看到這個消息後,他們才理解並稱讚她是「她家庭的驕傲」。「不用戴口罩的時候,我會好好抱著我的小朋友。」汪俊說起疫情消失時想做的一件事時哽咽了。這個月是汪俊八年來當護士最忙的時候。
  • 致敬四川英雄① | 羅英:瞞著父母偷偷抗疫,為患者搶氧氣瓶
    就在10個月前,羅英還是瀘州市第一批援湖北醫療救援隊、也是四川第一批援湖北醫療救援隊的一員。1月23日這天,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接到通知,要從醫院抽調11名護士,4名醫生前往武漢支援。羅英主動請纓,填上報名表。「從通知報名到報完名就半個小時,沒給老公通氣,也沒想給他商量。」回家後,羅英才將報名的事給老公說。「公公和老公都沒有發表意見,公公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公是在戰場上長大的,他們應該理解我。只有婆婆,當天哭了。」羅英告訴記者。
  • 對著鏡頭不敢哭的護士,在武漢機場痛快地哭了
    封面為示意圖來自網絡,與文中人物無關「不敢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95後護士朱海秀曾接受採訪時這樣說。近日,完成馳援任務返回廣東的她在機場說:「我不哭,是告訴自己要挺過去,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 她17年前背著母親抗擊非典,17年後瞞著女兒支援湖北
    忙忙碌碌到晚上11點,她開了92公裡車程回到爸媽家。一路上,她反覆想著要如何告訴爸媽:自己加入了廣東省支援湖北醫療隊,明天就要出發去荊州。按往常,潘麗麗的媽媽晚上9點就會入睡,那晚卻一直在家等潘麗麗,她的心情有點慌亂,隱約知道有重要的事情要發生。
  • 剪去齊腰長發,向父母編了「謊言」,張穎馳援去了武漢
    中國江蘇網2月19日蘇州訊 「作為女兒,我們肯定是擔心的,但是作為醫務工作者,張穎去是應該的,這是她的本職工作,這種時候她應該衝在前面。」在蘇州市中醫醫院呼吸二科的病房裡,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張穎住院的父親和前來照顧的母親異口同聲地說。雖然眼裡閃著淚花,但是叔叔阿姨質樸的臉上寫滿了驕傲。
  • 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是了不起的「女神」!
    也是孩子眼中最溫柔可親的媽媽 今天,我們想對「疫」線的她們說 「想你了! 然而一周之後 當父母再次從報紙上看到 悄悄瞞著他們奔赴前線的你 卻差點認不出
  • 「養女當如李寶嫣」,李亞鵬生日當天秀女兒,網友:炫耀的老父親
    今天是李亞鵬的生日,李亞鵬在社交平臺高調秀女兒為其慶生,並稱「養女當如李寶嫣」,語氣裡滿滿的寵愛,且附父女兩人親密合影的照片,網友們紛紛留言:炫耀的老父親!兩個神仙眷侶般的人忽然分手,很多粉絲哭著喊:再也不相信愛情!不過從王菲和李亞鵬目前的生活狀態來看,兩個人都已有各自的幸福生活。
  • 第一次給別人刮鬍子,「笨手笨腳」的蘇州護士卻贏得無數點讚
    來自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的護士仲瑜,目前正在湖北黃石市中心醫院支援,她為病人刮鬍子的舉動感動了許多人,讓人感覺很暖心。頭一回給人刮鬍子得到患者的肯定感覺很欣慰仲瑜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她目前被分配在湖北黃石市中心醫院14區隔離病房工作,這裡主要收治發熱重症患者。
  • 護士都哭了!寧波40歲單親媽媽離世,留下即將參加高考的女兒!就在...
    徐萍飛說,血透患者要長期往醫院跑,一周三次、每次至少4小時的治療時間,讓這位女患者與血透中心的醫生護士漸漸熟悉起來。 漸漸的,醫護人員了解到了患者的家庭情況。她是單親媽媽,因為生病,很難出去賺錢,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了年邁的父母身上。她的父母都是寧波的普通農民,只能依靠打零工勉強維持生計,她還有一個即將高考的女兒。
  • 電影《天倫之旅》,你有多久沒有陪父母一起吃頓團圓飯了?
    影片中的這位老父親,在老伴去世後,獨自一人生活,子女們都遠在其他城市生活安家。老人內心的是孤獨的,一個禮拜天,他去超市買了很多好吃的,準備在周末,聯繫孩子們都回來,一起吃頓團圓飯。可電話裡,孩子們都聲稱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回去,但都很想念他。無奈之下,老父親簡單收拾了一下,準備自己去找孩子們。而且沒有提前告訴孩子們,自己想要給孩子們驚喜,卻看到了每個孩子,最真實的現狀。
  • 瀋陽:護士給女兒核酸採樣時被叫「阿姨」,「想哭卻又捨不得」
    最終,她硬生生把眼淚憋了回去,為了寶貴的時間不被浪費,為了節省一套昂貴的防護服,她沒有捨得哭。她叫做劉沫涵,是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她和常人一樣,有著屬於自己的家庭,有著一個乖巧可愛7歲大的女兒。但是,疫情來襲,她又和常人不一樣,因為她捨棄了屬於自己的小家,奔赴一線保護大家。
  • "90後"護士的心聲:戰"疫"使我成長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512/e171e653ea1641e4a3ab8b3afbe894ed.mp3 "90後"護士的心聲:戰"疫"使我成長
  • 女兒越長大越不像自己,去醫院檢查了兩次,爸媽看到結果崩潰了
    女兒越長大越不像自己,去醫院檢查了兩次,爸媽看到結果崩潰了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女兒像爸爸,兒子像媽媽"這樣的話吧,在大多數家庭中都是這樣,女兒的五官和身材會和爸爸比較像,如果媽媽天生就很瘦的話,那麼兒子在長大之後也可能會瘦,不過也存在一種兒女和爸爸媽媽長得不像
  • 李嫣零點為父慶生,李亞鵬曬照炫耀女兒,老父親式溺愛讓人羨慕
    自信來源於生活,正因為李亞鵬多年的細心呵護,才讓李嫣變得更加自信,要說這個老父親對於女兒有多寵愛,那可是羨慕死不少人的,如果去參加綜藝節目,好幾天見不到自己的女兒,李亞鵬在看到女兒錄製的視頻後,都會忍不住流淚的那一種,甚至還會讓導演組將女兒的視頻重新播放一遍,這樣好讓自己好好看看女兒。
  • 《等著我》58年後的團聚,舒冬、李七月哭了,最冷靜的嘉賓也哭了
    然而,沒有任何一個故事能像劉愛琴尋找父母的故事那樣讓所有人動容,當劉愛琴和老父親團聚的時候,舒冬哭了,李七月哭了,就連嘉賓席上最冷靜的陳士渠也哭了,這大概是他唯一一次摘掉眼鏡抹眼淚。那麼,劉愛琴的故事為什麼感動了所有人呢?我想不外乎下面這三點。首先,劉愛琴和父母分離的時間太久太久了,這漫長的58年裡一家人天各一方,你思念著我,我掛念著你。
  • 這就是山東|湖北患者回音:謝謝你們,為您們的勇氣點讚
    中國山東網2月2日訊 (通訊員 李成修) 「謝謝你們,為你們的勇氣點讚!」1月31日上午,湖北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醫護人員緊張有序的忙碌著,來自煙臺毓璜頂醫院的醫師任福磊所在重症監護室裡,一位可以簡單交流的重症患者脫口說出了一句感謝的話,讓在場的護理人員有些激動。這名患者今年50歲,黃岡本地居民,入院時血氧飽和度偏低,經過這幾天的治療,已經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這也讓醫護人員有了更多的信心。
  • 2020淚目瞬間|網友:「都12月了,看到這些,還是想哭……」
    「都12月了,看到這些,還是想哭…」這些片段中或多或少都有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時刻提醒自己要堅強,但生活卻總是在挑戰底線。那又能怎樣呢,只能忍著、撐著,還要走下去的,不是嗎?家住河南周口扶溝縣,程大哥的愛人劉海燕是一名抗擊疫情一線的護士。往年的餃子都是程大哥和愛人一起包,而今年由於抗擊疫情,劉海燕護士奮戰一線。於是程大哥便自己包上餃子,帶上女兒一起給她送過去。
  • 現在是12月了,看到這些依然想哭……
    今年3月份B站一位UP主上傳的視頻《疫情十大感人畫面》剪著剪著自己先哭了有網友紛紛留言「八月份,看哭了」「九月份,一看就想哭」「十一月,還是哭了」「十二月,依然想哭」「即使到現在,我依然很感動」這是愛的傳遞是溫暖的相遇孩子對著新聞畫面喊爸爸孩子好幾天沒看到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爸爸了看到電視裡播出了爸爸的採訪小寶寶踉踉蹌蹌地跑過去急切地對著電視喊著
  • 淚目|現在是12月了,看到這些依然想哭……
    淚目|現在是12月了,看到這些依然想哭…… 「九月份,一看就想哭」 「十一月,還是哭了」 「十二月,依然想哭」 「即使到現在,我依然很感動」 抗疫期間 那麼多感動的瞬間 溫暖著無數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