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家庭婦女」與她的推理王國

2020-11-17 騰訊網

今年是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1890-1976)誕辰130周年。「黃金時代」(約1911年至1945年間)是推理文學最輝煌的年代,猶如恆河沙數的推理名家名作陸續登場,而這個時代的開創者和最高成就者,就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她不僅完善了前人的建築根基,還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推理王國。

2013年,筆者所在的新星出版社與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籤署協議,將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在中國出版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全部推理作品。籤約儀式之後,筆者對阿加莎的版權繼承人、她的外孫馬修·普理察說:「做成這件事,即便我明天就徹底離開出版行業,也不會覺得有任何遺憾了。」

▌阿加莎·克裡斯蒂

與眾不同的女孩

阿加莎曾回憶,童年的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得其樂」。她會惡作劇,但從來不會搞那些真的會傷害到別人的惡作劇。「我會把餐桌上每個人面前的白糖換成鹽,還會用橘子皮撕成大象的形狀,放在大家的餐盤裡。……不過,我從來不會試圖絆倒別人,也不會把別人的衣服弄髒,這些是我不能接受的。」可以看出,阿加莎是個敏感聰慧的女孩,骨子裡渴望與眾不同,但非常注重尺度和「技術含量」。這種特質也深刻地影響了她的創作。

阿加莎成長於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中產階級家庭——衣食無憂,每周至少組織一次家庭聚會,把每年社交季節的活動看得格外重要。這些對她的世界觀、創作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阿加莎看來,生活的安定是天經地義的,是上帝賦予人類的權利,任何破壞現狀的犯罪行為都是不可原諒的,必須予以制止。

推理小說是伴隨著資產階級的壯大而興起的,這個階級自然成為了此類型文學的主流讀者。阿加莎和自己將會面對的讀者生活環境高度一致,習慣、好惡以及是非觀念更是如出一轍——這也說明她成為推理「黃金時代」的代言人絕對不是運氣使然。

在當時的英國,女孩子不需要接受正規教育,到了一定年齡,中產階級家庭裡的女孩會被送進學校,接受聲樂、園藝、宗教、社交等方面的訓練,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基礎。進入社會之後,她們會在社交季節組織的各種聚會上認識各式各樣的男人,最終嫁給其中的一個,相夫教子終其一生。

母親也為阿加莎安排了相同的人生道路,而她自己也樂於接受。這裡要指出的是,有一些材料說阿加莎生性叛逆,還說她因為家庭條件和父母的幹預沒有受過正規教育,這些純屬無稽之談。

「我承認很多男孩非常出色,我也願意認識他們。可是,一旦涉及婚姻,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拒絕他們。我對愛情充滿了理想主義幻想,因而絕對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打折扣,一點兒也不會。」阿加莎把愛情看得非常神聖,愛情成了她作品裡一個永恆的命題,無辜的戀人可以得到皆大歡喜的結局;即便成為兇手,除去罪行本身,愛情本身也往往被創作者肯定。

阿加莎和英國空軍裡的一名中尉阿爾奇·克裡斯蒂走到了一起。不久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阿加莎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加入了戰時醫院,後來她被分配到了藥劑室,專門協助醫生配製各種藥物,還負責將配好的藥發給患者。

這本來只是非常時期的一次工作分配,卻在不經意間改變了阿加莎的一生。阿加莎一下子體會到藥物作用在人體上的巨大威力。「醫生不斷告誡我,時刻注意每一種藥劑,因為它們配在一起可以解除病痛,但分開之後每一種都可以置人於死地。」「我不得不熟悉每一種藥物的說明書,很多人看不懂的符號我也一清二楚,因為我知道,手腕微微一抖,原本無害的藥物就會致命。」「有幾次,我親眼看到了藥劑師失誤的後果,簡直太可怕了,我想那位出了錯的同事這輩子都無法擺脫陰影。」後來,阿加莎成為推理小說史上最擅長使用毒藥的創作者,完全是拜這段經歷所賜。

阿爾奇服役半年後,他們舉行了婚禮。從此,我們可以用「阿加莎·克裡斯蒂」來稱呼她了。

推理女王正式登場

戰爭使得丈夫不能待在身邊,於是,阿加莎·克裡蒂斯想到了一個打發時間的方式——創作一部推理小說。此時,她已經閱讀了很多同類作品,包括愛倫·坡和柯南·道爾的小說。她被推理小說的魅力徵服,嘗試著自己也寫點兒什麼。

首先要塑造一位偵探。阿加莎深受福爾摩斯的影響,不過,正因為這樣,她反而下定決心,一定要塑造一個外形和風格完全不同的偵探。因此,一個長著土豆腦袋、留著八字鬍、身材矮小、說話絮絮叨叨的偵探登場了,名為「赫爾克裡·波洛」。今年也是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誕辰100周年。

▌英劇《大偵探波洛》劇照

故事的主題是愛情與遺產,方式是毒殺。在故事裡,退休警官波洛無意間捲入了紛爭,用細膩的心證推理破解了疑案。這就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處女作,小說最終被定名為《斯泰爾斯莊園奇案》。

阿加莎的稿子連續多次被出版社退了回來,無意間,她發現博德利·黑德出版公司出版了兩部推理小說。看上去,這家公司試圖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於是,她把書稿寄了過去。

兩年後,博德利·黑德出版公司才發來信件,邀請阿加莎到出版社,商討《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事宜。實際上,出版公司並不看好阿加莎的創作天賦,只是覺得作品「還不錯」,希望以一個低廉的價格「鎖死」這個新人。

阿加莎不但將《斯泰爾斯莊園奇案》的出版權籤給了博德利·黑德,還把未來五部作品的連載、結集、影視和舞臺劇改編權一併交給了對方。合約規定,《斯泰爾斯莊園奇案》超過2000冊之後,阿加莎才能得到25英鎊的報酬;同時,後面五部作品的稿酬只是略高於這個數字。

《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大獲成功,很快就達到了出版社預期的2000冊銷量。在隨後的五年裡,阿加莎·克裡斯蒂陸續出版了《暗藏殺機》、《高爾夫球場命案》、《褐衣男子》、《首相綁架案》和《煙囪別墅之謎》五部作品,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出版公司主動提出重新籤訂一份合約,以便籤下阿加莎接下來的五部作品。不過,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經朋友介紹,阿加莎·克裡斯蒂認識了一位叫威廉·柯林斯的出版人。他們一見如故,很快就籤訂了合作協議,由此展開了一段漫長的合作之旅。這段旅程從1926年開始,一直持續到了今天,堪稱出版界的傳奇。柯林斯出版集團為阿加莎提供了強大的保障,讓她在之後的50年裡專注於創作本身。

阿加莎失蹤之謎

1926年,阿加莎在柯林斯出版集團出版了第一部作品《羅傑疑案》。

這部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誌著阿加莎·克裡斯蒂進入了創作的成熟期。和之前的作品相比,《羅傑疑案》的情節和布局更精妙,甚至直接成為了謎團最重要的部分,讀者從來沒有讀過這種模式的推理小說,最後一頁謎底揭曉時,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

《羅傑疑案》出版前,小說的成功讓阿加莎無比幸福。她和阿爾奇環遊了世界,還買了屬於自己的新房子,並將房子命名為「斯泰爾斯」。事後,阿加莎承認,這個名字給自己帶來了黴運。

阿加莎在1926年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首先,阿加莎的媽媽因病去世。接下來的打擊更加巨大——阿爾奇背叛了她。

之後發生的一幕,令人始料未及——阿加莎失蹤了整整十一天,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兒,甚至不確定她是不是還在人世。

阿加莎失蹤十一天後,警方在一家水療賓館裡找到了她。她精神恍惚,神色憔悴,完全說不出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也不知道這些天自己幹了什麼。阿加莎不喜歡談起這段失蹤的日子,在自傳裡也沒有對它們做出任何解釋。婚姻破裂之後,她依然使用著「阿加莎·克裡斯蒂」這個筆名。

若干年後,阿加莎結識了自己第二任丈夫、考古學家馬克斯·馬洛溫。馬洛溫帶著阿加莎走遍了世界的每個角落,每到一處,首先想到的是為妻子創造一個舒適的寫作環境,然後才開始自己的考古工作。

可以猜想,生活的幸福為阿加莎帶來了滿足,幫助她在創作領域繼續建立一樁樁豐功偉績。

輝煌的一生

1930年,《寓所謎案》出版。在這部作品裡,阿加莎·克裡斯蒂塑造的另一位名偵探馬普爾小姐登場。馬普爾小姐是一位住在鄉村的老處女,每天只是坐在那裡打毛線,和來來往往的人聊著家長裡短。不過,她擁有與生俱來的敏銳直覺,在洞悉人性方面可以說無人能及。馬普爾和波洛一樣,是她筆下最知名的人物,也是推理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偵探。

1933年,《控方證人》出版。這個短篇後來被比利·懷爾德改編為電影,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

▌1957年比利·懷德導演影片《控方證人》義大利版海報

1934年,《東方快車謀殺案》出版,阿加莎憑藉匪夷所思的創造力再一次徵服了讀者。這部作品數次被改編為電影,還為英格麗·褒曼帶來了奧斯卡大獎。

1936年,《ABC謀殺案》出版。

1937年,《尼羅河上的慘案》出版。由這部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進入中國的譯製片,是許多中國家庭祖孫三代共同的經典記憶。

1939年,不可逾越的《無人生還》出版,阿加莎的聲望達到了巔峰。

1941年,《陽光下的罪惡》出版。

1950年,《捕鼠器》原著小說出版,後來被改編為舞臺劇,成為戲劇史上演出次數最多的劇目。

此外,像《懸崖山莊奇案》、《雲中命案》、《古墓之謎》、《底牌》、《牙醫謀殺案》、《五隻小豬》、《帷幕》、《魔手》、《謀殺啟事》、《長夜》、《怪屋》等,都是推理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

阿加莎·克裡斯蒂一生創作了80餘部推理小說、19部劇本以及6部以「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為筆名的小說。她的作品被翻譯為百餘種文字,銷售量累計超過20億冊,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

1965年,阿加莎完成了自傳。這部作品前前後後總共寫了15年,完整地記錄了她輝煌的一生。

1971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被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瑪麗皇太后在80歲壽誕之時,公開向BBC電臺索要禮物:「請播一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推理小說吧!」

這樣的輝煌一直到1976年1月12日,阿加莎·克裡斯蒂病逝於牛津郡的家中,享年85歲。

經典模式的開創者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在情節布設、詭計構思、人物設計上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各個方面都遠遠領先於之前出現的同類作品。正因為這樣,人們才把她的出現,看作推理小說黃金時代的起點。

克裡斯蒂的小說一改以往同類作品中恐怖血腥的基調,將安逸、舒適的屬性融入其中。在她的作品裡,無論是波洛或馬普爾小姐,還是嫌疑人ABCD,甚至是真兇,無不顯得彬彬有禮。他們或許迫於無奈犯下了罪行,但除此之外,沒有什麼能改變這群人的生活。當兇手無處遁形之後,一切恢復秩序,剩下的人依舊會生活在美好之中。這種處理方式迎合了當時社會環境,突出了推理小說的遊戲性,受到了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的歡迎。阿加莎確立的這種模式被稱為「舒適推理」,成為了黃金時代推理作品的一大特色。

克裡斯蒂文風細膩,字裡行間充滿了女性特有的敏感和人性關懷,大大提升了推理小說的文學性。在她的作品裡,每個人物都是鮮活真實的,他們或許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沒有一個被讀者厭惡。這些人物在同一部作品中構建起了人性群像,令閱讀者久久難以忘懷。阿加莎一改以往推理小說中純粹男性向的智力博弈,在保證詭計質量的前提下,加入了女性特有的細膩與關懷,為這一類型文學進一步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克裡斯蒂在《羅傑疑案》中開創了「敘述性詭計」模式;在《無人生還》中開創了「孤島-暴風雪山莊」模式;在《ABC謀殺案》中開創了「連環犯罪」模式;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開創了「無法描述」的模式(描述了會洩底)……這些模式無一例外成為了推理小說中的經典模式,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創作一部精彩的小說容易,難的是在保證故事精彩的前提下,創造出一種耳目一新的犯罪模式。一個作家終其一生,創造一種模式足以青史留名;然而,阿加莎卻在舉手之間,創造出了這麼多種。

可以說,阿加莎·克裡斯蒂對於推理小說的貢獻,是由表及裡的,是由外至內的,是由故事到模式的,是由人物到人性的,是由類型文學到大眾文學的。沒有她,我們無法想像今天的推理小說會是怎樣的。

▌阿加莎·克裡斯蒂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外孫馬修和筆者說過幾件外祖母的軼事:

外祖母一生填寫過無數表格,但在「職業」一欄裡,她始終寫的是「家庭婦女」,而不是「作家」。

很多人喜歡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外祖母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會講故事的人,卻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傾聽者。

外祖母從沒想過寫作可以為自己帶來財富和名望,但她總是強調,既然開始創作,就要認真考慮作品的篇幅和市場的好惡,不能拖稿。在創作的時候過於隨意,在領取稿費的時候卻強調自己是職業作家,這樣的人是不會有好作品的。

外祖母總是按時交稿,出版社也會預告出版時間。不過,任何細節(封面、版式、質量等)達不到外祖母的要求,她都會毫不客氣地要求出版公司推遲上市時間,不會有一絲一毫妥協。

外祖母的自傳寫了15年,期間所有人都勸她多寫一些創作心得,這樣讀者會感興趣。可是,外祖母卻把90%的篇幅用於描述家長裡短。她自己說過:「與其吹噓自己寫出了偉大的作品,我寧可說說自己怎麼給外孫換尿布。」

阿加莎·克裡斯蒂用特有的淡然與嚴謹,書寫了那個時代的輝煌。或許,她並不喜歡人們稱呼她為「推理女王」,但也只有這樣的稱謂,才能表達讀者對她的無限崇敬。(責編:曾子芊)

來源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褚盟

編輯:白杏珏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阿加莎誕辰130周年:被譽為「推理女王」,代表作《無人生還》
    今年是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1890-1976)誕辰130周年。「黃金時代」(約1911年至1945年間)是推理文學最輝煌的年代,猶如恆河沙數的推理名家名作陸續登場,而這個時代的開創者和最高成就者,就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她不僅完善了前人的建築根基,還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推理王國。
  • ​最後一盞燈還亮著:阿加莎·克裡斯蒂130周年誕辰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英國著名作家、劇作家,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她的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等暢銷全世界,並多次被搬上銀幕。每一個推理愛好者,都深深記得她創造的名偵探波洛和馬普爾小姐這兩大經典形象。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年
    她的書成為全球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的暢銷書;開創了本類型創作的某些流派;擁有後人無數致敬作品,一個個創舉性的詭計不斷被重新上演……以及,她的小說不斷被改編,搬上銀幕、螢屏、舞臺。如今,幾乎每年都能看到一部由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改編的新電影或者電視劇。僅2020年,從年初的英劇《灰馬酒店》,到即將上映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都吸引到了足夠多的關注。
  • 阿加莎與她的推理王國
    在全世界最優秀的偵探小說作家中,阿加莎·克裡斯蒂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作品風靡全球。 毒藥與犯罪 今年是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在偵探小說作家中,她的地位僅次於柯南·道爾。與柯南·道爾在福爾摩斯探案系列中所營造的血腥兇殺場面相比,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中兇殺案的發生卻顯得有些平靜。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這位推理小說女王是處女座
    ——《羅傑疑案》克裡斯蒂《啤酒謀殺案》《無人生還》《五隻小豬》等部分作品的中譯本封面(人民文學出版社、新星出版社)。1920年,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和弗裡曼·克勞夫茲的《桶子》一同震撼了文壇,拉開了推理小說新紀元的序幕。
  • ​世界上最後一盞燈還亮著 | 阿加莎·克裡斯蒂130周年誕辰
    阿加莎·克裡斯蒂,英國著名作家、劇作家,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她的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等暢銷全世界,並多次被搬上銀幕。在阿加莎誕辰130周年的今天(2020年9月15日),我們摘選作家止庵、阿加莎多部國內譯作的責任編輯鄭雁在一場紀念活動中的對談。止庵說,「隔一段時間要讀讀克裡斯蒂,給自己生存下去、活下去樹立一點信心。」
  • 阿加莎·克裡斯蒂能夠通過今天的政治正確測驗嗎?|阿加莎誕辰130周年
    今天是英國偵探小說女王、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尼斯·布拉納導演的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將於10月面世,一個世紀之後,阿加莎的作品在今天又能否通過政治正確測驗呢?阿加莎·克裡斯蒂比當時的大多數人——包括男性——都要見識廣博,《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是她自己乘坐東方快車之後寫出來的。
  • 阿加莎·克裡斯蒂能夠通過今天的政治正確測驗嗎?| 阿加莎誕辰130周年
    今天是英國偵探小說女王、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尼斯·布拉納導演的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將於10月面世,一個世紀之後,阿加莎的作品在今天又能否通過政治正確測驗呢?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年|阿婆作品的影視改編之路
    她的書成為全球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的暢銷書;開創了本類型創作的某些流派;擁有後人無數致敬作品,一個個創舉性的詭計不斷被重新上演……以及,她的小說不斷被改編,搬上銀幕、螢屏、舞臺。如今,幾乎每年都能看到一部由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改編的新電影或者電視劇。僅2020年,從年初的英劇《灰馬酒店》,到即將上映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都吸引到了足夠多的關注。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25周年,原來這位推理女王是處女座
    ·克裡斯蒂125年誕辰。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個看似簡單的衡量標準是古典解謎推理的最高境界,更是區分一、二、三流偵探小說作家的試金石。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第一部偵探小說《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即展現了她不俗的創作才華。在一次神秘的案件中,兇殺案發生後,英格利桑先生受到了民眾和警方的一致懷疑。然而,這個嫌疑人卻有著可靠的不在場證據。經過審訊,被陪審團宣判無罪。結尾處,情節峰迴路轉。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年|阿婆作品的影視改編之路
    她的書成為全球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的暢銷書;開創了本類型創作的某些流派;擁有後人無數致敬作品,一個個創舉性的詭計不斷被重新上演……以及,她的小說不斷被改編,搬上銀幕、螢屏、舞臺。如今,幾乎每年都能看到一部由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改編的新電影或者電視劇。僅2020年,從年初的英劇《灰馬酒店》,到即將上映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都吸引到了足夠多的關注。
  • 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十段經典句子,看完大呼過癮
    在歐洲推理小說領域裡,估計只有阿加莎·克裡斯蒂筆下的推理小說能夠與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爭奇鬥豔了。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推理世界,感受她推理世界中的奇妙劇情與巧妙地文字設計,看完絕對讓你大呼過癮。
  • 推理女王 | 阿加莎·克裡斯蒂
    今天(9月15日)是我最喜歡的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之前說今年要去阿婆故鄉託基(Torquay)參加慶祝活動,也因為疫情和工作沒去成,只有寫篇文章來致敬一下了(文末有作品推薦)。我其實是從大學才開始迷上推理小說的,起因是舍友從學校論壇上下載了東野圭吾全套作品,我就順手存到kindle裡看了起來。
  • 推理女王阿加莎誕辰130周年,有什麼新消息?
    先祝阿加莎·克裡斯蒂生日快樂! 「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儘管已去世三十餘年,卻至今仍是金氏世界紀錄中「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作品被譯成百餘種語言,全球發行超過二十億冊,只有《聖經》及莎士比亞的作品銷量在她之上。
  • 呼延雲對話陸燁華:阿加莎·克裡斯蒂何以風靡一百年?
    從《斯泰爾斯莊園奇案》起步,阿加莎·克裡斯蒂塑造了波洛、馬普爾小姐、「間諜夫婦」湯米和塔彭絲等經典形象,如今她的全部85本偵探小說也已經由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庫」推出中文版。上海書展期間,舉辦了「我們已經讀了她一百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暨《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100周年紀念」活動,推理作者呼延雲、陸燁華與讀者分享了阿加莎本人的傳奇經歷和其作品風靡至今的魅力。
  • 在阿加莎·克裡斯蒂出生後,那130年的無盡長夜裡
    9月15日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誕辰日。在她出生之後的130年間——世界經歷了太多波折,時代就像划過極地的流光一樣稍縱即逝,道德就像澀谷的十字路口一樣走向繁多,「物是人非」的頻率就像超級馬裡奧,踩著金幣往上飛升。
  • 世界偵探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逝世44周年
    ////////// 今天是英國著名作家 阿加莎·克裡斯蒂逝世44周年紀念日 1976年1月12日 阿加莎·克裡斯蒂 在牛津郡沃靈福德家中與世長辭
  •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謎樣人生》:她的人生就是一本推理小說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人生可以說是一部神秘的推理小說,她在創作上百部優秀偵探作品的同時,也在編織著自己人生的「謎團」,等待幾十年後的某一天,有人能破解這個「棘手的案件」。這次,她筆下的大偵探波洛來尋找線索,試圖推理出阿加莎留下的人生之謎。
  • 阿加莎誕辰130周年:閱讀之前沒有真相
    揭秘阿加莎.克裡斯蒂:為什麼她的推理小說如此受歡迎? 即使阿加莎.克裡斯蒂早已離開人世,但是她的小說仍然被很多人傳頌,並被改編為電影問世。
  • 你不知道的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
    ,想要拍出新意自然是不容易,對於新版小編不多點評,今天只想說說這位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不過,阿加莎在母親和姐姐的影響下,已經開始博覽群書了,她尤為喜愛的是狄更斯和D·H·勞倫斯的作品,並在《兒子與情人》等小說的影響下,提筆開啟了自己最初的創作之旅。除此之外,她的姐姐瑪吉非常喜歡向她講述和推介當年流行一時的推理小說,不論是福爾摩斯的故事,還是俠盜亞森·羅平,或者名噪一時的法國探案傑作《黃房間的秘密》,都是阿加莎通過姐姐而獲悉的。兩姐妹經常為了某出情節、某個詭計,而爭論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