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誕辰130周年:閱讀之前沒有真相

2020-11-17 騰訊網

揭秘阿加莎.克裡斯蒂:為什麼她的推理小說如此受歡迎?

即使阿加莎.克裡斯蒂早已離開人世,但是她的小說仍然被很多人傳頌,並被改編為電影問世。到如今,她的小說仍被視為經典,同時懸疑謀殺系列小說的風格也因為她而改變。

有趣的角色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第一部懸疑謀殺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在1920年出版,這部小說誕生了她筆下最著名的一個角色,赫爾克裡.波洛。

不可否認,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懸疑小說構思十分巧妙,對帕洛特的描寫入木三分。他的性格與福爾摩斯一樣吸引人,前者風趣睿智,極為聰明,但是他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

赫爾克裡.波洛優雅的個性和謙恭的性格使他成為讀者心中的英雄,他被收錄在33部小說和59篇短篇小說中,這就是他的知名度的明顯體現。

建立了現代懸疑謀殺小說規則

這是迄今克裡斯蒂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當她開始寫作時,神秘謀殺小說根本不流行。愛倫坡寫了一些,當然還有柯南道爾創造的福爾摩斯,這部小說非常受歡迎。但是,懸疑題材的「基本規則」或既定重要性還沒有被創造出來。

克裡斯蒂制定了寫謀殺的其他規則,正是她創造了把所有角色都困在了一個地方的想法,她還想到讓她的偵探四處走走,把嫌疑犯一一聯繫起來。即使福爾摩斯的神秘故事也發生在倫敦的一場追逐中,而且很少有超過兩個嫌疑犯。

但是克裡斯蒂小說的行兇者可以是形形色色懷著作案動機的人,整個小說情節循序漸進,嫌疑名單一再縮小,直到真兇被查出和逮捕。

現在,當讀者想到謀殺時,普遍的共識是,最激動人心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偵探可以輕易接觸到所有嫌疑人的地方。

這剔除了浪費時間的情節,比如四處奔波,追蹤疑犯,或不停地轉換場景,焦點始終在偵探和嫌犯身上,這使得克裡斯蒂的真知灼見得以彰顯,她是如此擅長撰寫精妙絕倫的懸疑謀殺小說,不用變幻多端的場景或噱頭就能讓扣人心弦。

相關焦點

  • 阿加莎誕辰130周年:被譽為「推理女王」,代表作《無人生還》
    今年是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1890-1976)誕辰130周年。「黃金時代」(約1911年至1945年間)是推理文學最輝煌的年代,猶如恆河沙數的推理名家名作陸續登場,而這個時代的開創者和最高成就者,就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她不僅完善了前人的建築根基,還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推理王國。
  • ​最後一盞燈還亮著:阿加莎·克裡斯蒂130周年誕辰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英國著名作家、劇作家,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她的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等暢銷全世界,並多次被搬上銀幕。每一個推理愛好者,都深深記得她創造的名偵探波洛和馬普爾小姐這兩大經典形象。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年
    《灰馬酒店》劇照 而對於全世界的阿婆粉來說,2020年無疑是一個值得狂歡的年份:100年前,她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9月15日,則是她誕辰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家庭婦女」與她的推理王國
    今年是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1890-1976)誕辰130周年。「黃金時代」(約1911年至1945年間)是推理文學最輝煌的年代,猶如恆河沙數的推理名家名作陸續登場,而這個時代的開創者和最高成就者,就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她不僅完善了前人的建築根基,還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推理王國。
  • 阿加莎·克裡斯蒂能夠通過今天的政治正確測驗嗎?|阿加莎誕辰130周年
    今天是英國偵探小說女王、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尼斯·布拉納導演的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將於10月面世,一個世紀之後,阿加莎的作品在今天又能否通過政治正確測驗呢?阿加莎·克裡斯蒂比當時的大多數人——包括男性——都要見識廣博,《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是她自己乘坐東方快車之後寫出來的。
  • 阿加莎·克裡斯蒂能夠通過今天的政治正確測驗嗎?| 阿加莎誕辰130周年
    今天是英國偵探小說女王、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尼斯·布拉納導演的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將於10月面世,一個世紀之後,阿加莎的作品在今天又能否通過政治正確測驗呢?
  • ​世界上最後一盞燈還亮著 | 阿加莎·克裡斯蒂130周年誕辰
    而人人喜愛「阿婆」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成長之後我們發現,現實社會常常不講道理,很多事情的發生也沒有邏輯可言,但「阿加莎式」的線索、邏輯、對人性的觀察,由一個個完整的故事串著,為我們製造了嶄新、有序的理想世界。在阿加莎誕辰130周年的今天(2020年9月15日),我們摘選作家止庵、阿加莎多部國內譯作的責任編輯鄭雁在一場紀念活動中的對談。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年|阿婆作品的影視改編之路
    《灰馬酒店》劇照而對於全世界的阿婆粉來說,2020年無疑是一個值得狂歡的年份:100年前,她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9月15日,則是她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在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上映之前,不妨讓我們先來一起簡單回顧一下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的影視改編之路。《斯泰爾斯莊園奇案》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處女作,也是大偵探波洛第一次出場。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年|阿婆作品的影視改編之路
    《灰馬酒店》劇照而對於全世界的阿婆粉來說,2020年無疑是一個值得狂歡的年份:100年前,她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9月15日,則是她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在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上映之前,不妨讓我們先來一起簡單回顧一下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的影視改編之路。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這位推理小說女王是處女座
    1920年,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和弗裡曼·克勞夫茲的《桶子》一同震撼了文壇,拉開了推理小說新紀元的序幕。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醞釀的虛偽繁榮時代與總爆發的大蕭條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歐洲國家的社會矛盾卻遠沒有解決。社會貧富分化急劇拉大,犯罪事件急劇增多。
  • 在阿加莎·克裡斯蒂出生後,那130年的無盡長夜裡
    9月15日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誕辰日。在她出生之後的130年間——世界經歷了太多波折,時代就像划過極地的流光一樣稍縱即逝,道德就像澀谷的十字路口一樣走向繁多,「物是人非」的頻率就像超級馬裡奧,踩著金幣往上飛升。
  • 我們已經讀了阿加莎100年
    作家陸燁華評價:「我覺得從這一點上來阿加莎就是天才,她寫的東西不是模仿前人的,而是她自己開創的。」    上海書展期間,新星出版社舉辦「我們已經讀了她一百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暨《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100周年紀念」活動。推理作家呼延雲和陸燁華分享了閱讀阿加莎的心得,並與讀者聊了聊,這位被眾多「阿婆迷」反覆閱讀100年的推理小說女王,何以如此令人著迷?
  • 阿加莎的敘事魔術
    阿加莎·克裡斯蒂今年是「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她一生中創作了68部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還有17個劇本。這些作品以不同的語言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總銷售量超過20億本。這10個客人的身上融合了偵探小說中最為基本的三種身份,他們既是被害人,又是嫌疑人,同時還是試圖探尋幕後真相的探案者。最後一個客人死亡之後,讀者試圖破解迷案的努力陷入絕境。如果不是小說結尾處作案者留下的一封書信,在所有的被害人、嫌疑人以及探案者都同歸於盡的狀況下,這一案件便會成為純粹的懸案。這種封閉性的特質也產生了奇妙的閱讀效果。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25周年,原來這位推理女王是處女座
    ·克裡斯蒂125年誕辰。 古典推理小說的「解謎」特性在阿加莎的創作中所體現的巔峰或許是開創了敘述性詭計的《羅傑疑案》。所謂敘述性詭計,是指作者利用文章結構或文字技巧,把某些事實刻意地對讀者隱瞞或誤導,直到最後才揭露出真相,讓讀者感受難以形容的驚愕感。
  • 推理女王阿加莎誕辰130周年,有什麼新消息?
    先祝阿加莎·克裡斯蒂生日快樂! 阿加莎•克裡斯蒂 Agatha Christie 1890.09.15─1976.01.12
  • 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十段經典句子,看完大呼過癮
    推理探案類小說是我平時非常喜歡閱讀的,除了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書,上中學的時候就讀過《福爾摩斯探案集》,後來也看過日本推理作家的作品,比如:社會派代表松本清張以及森村誠一;還包括本格推理代表江戶川亂步;也有新本格代表綾辻行人等。而美國的推理作家我也有涉獵,最喜歡的還是硬漢派代表雷蒙德·錢德勒。
  • 【101】湯米夫婦探案集•阿婆誕辰125周年•逗逼復古
    2015年是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
  • 推理女王 | 阿加莎·克裡斯蒂
    今天(9月15日)是我最喜歡的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之前說今年要去阿婆故鄉託基(Torquay)參加慶祝活動,也因為疫情和工作沒去成,只有寫篇文章來致敬一下了(文末有作品推薦)。我其實是從大學才開始迷上推理小說的,起因是舍友從學校論壇上下載了東野圭吾全套作品,我就順手存到kindle裡看了起來。
  • 呼延雲對話陸燁華:阿加莎·克裡斯蒂何以風靡一百年?
    從《斯泰爾斯莊園奇案》起步,阿加莎·克裡斯蒂塑造了波洛、馬普爾小姐、「間諜夫婦」湯米和塔彭絲等經典形象,如今她的全部85本偵探小說也已經由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庫」推出中文版。上海書展期間,舉辦了「我們已經讀了她一百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暨《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100周年紀念」活動,推理作者呼延雲、陸燁華與讀者分享了阿加莎本人的傳奇經歷和其作品風靡至今的魅力。
  • 積厚流光,觸類旁通——紀念王伯祥先生誕辰130周年
    1941年太平洋戰起,日汪佔據租界,伯祥先生有50天沒有記日記。1949年10月1日以後日記破例行新卷,稱「更新日記」。1966年8月以後又有六年半時間沒有記錄。1973年大病初癒又恢復日記,稱「復初日記」。前有一序,回顧平生日記始末,稱:「其間最令人興奮者有三事:一辛亥革命,二北伐成功,三全國解放。其時記事較多,頗能發抒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