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祖籍看臺灣姓氏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2021-01-18 老馬說古

臺灣姓氏的「根」都在祖國大陸,在近年風靡世界各地的姓氏尋根活動中,臺灣同胞也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們就衝破重重阻力和幹擾,不斷組團來祖國大陸尋根謁祖,典祭先賢,表達對祖地故土的思念和嚮往之情,以及飲水思源、葉落歸根的強烈意念。

現在的臺灣當局有人不願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實際上是一種數典忘祖的行徑,遭到祖國大陸人民和臺灣同胞的譴責。這些人中最有代表性的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等人,祖籍無一不是在大陸,甚至他們自己本來也都在一些公開場合表示過。比如,李登輝是福建客家李氏後裔,祖居福建上杭,其祖先李火德的牌位就立在福建寧化石壁村百家姓祠堂內。陳水扁的祖籍在福建詔安二都鄭日堡,呂秀蓮的祖籍也在福建。他們為了一己私慾,竟不惜背祖叛宗,難怪他們家鄉有人氣憤地說:「應把這些敗類從族譜中永遠除名,以警戒後人。」

海峽兩岸人民歷來就有割不斷的血脈淵源關係,是同種同根,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臺灣同胞的姓氏也都是從祖國大陸帶過去的。據一位叫楊緒賢的臺灣學者對臺灣1968年戶口統計資料的研究,臺灣共有姓氏1694個,其中單字姓1611個,複姓75個,三字姓4個,四字姓4個。另外,根據一種對1989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的研究,臺灣人口較多的姓氏共有100個,其中人口最多的大姓有10個,即陳、林、張、王、黃、李、吳、蔡、劉、楊。臺灣現有人口2300多萬,漢族約佔98%,其中80%是閩南人,20%是客家人。少數民族只佔臺灣總人口的2%,絕大多數是原住民(即高山族)。

在臺灣現在使用的姓氏中,前10個大姓人口眾多,約佔總人口的50%以上。根據上述的統計結果,我們可知陳姓,林姓分別排在第一和第二位,黃姓排在第四位,鄭姓排在第十二位,基本上與傳統諺語所說的「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吻合。此外,臺灣還有「陳林半天下,黃張排成山」、「陳林李許蔡,天下佔一半」等說法,其中所涉及到的姓氏除以上已經提到的四個外,張姓排在第三位,李姓排在第五位,許姓排在第十一位,蔡姓排在第八位,與上述統計結果也基本相同。

臺灣的姓氏除一些原住民的以外,祖根都在祖國大陸,他們的祖先絕大多數最早居住在中原地區,後來因為中原動亂而輾轉入居福建,最後由福建遷入臺灣。例如陳姓,是當今臺灣人口最多的姓氏,有185萬人(1978年統計),祖根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淮陽是周代陳國的故地,春秋時期陳國滅亡以後,國人為紀念故國,紛紛以陳為姓。今淮陽城南還有陳國開國君主、陳姓始祖胡公滿墓地,俗稱「鐵墓」,也是天下陳姓人尋根謁祖的聖地。另外,臺灣陳姓人所尊奉一些祖先的故裡也都在祖國大陸。如:河南省長葛市有東漢名士陳寔故裡,是穎川陳氏的發祥地;河南平輿縣城北有東漢太尉陳蕃墓,是汝南陳氏祖地。此外,廣陵陳氏、下邳陳氏祖地在江蘇,東海陳氏祖地在山東。

林姓,是臺灣第二大姓,人口有138萬,發源地在今河南省的淇縣、衛輝市一帶。淇縣古名朝歌,是殷商故都。在周武王滅商時,商紂王登鹿臺自焚的史事就發生在這裡,林姓始祖殷少師比幹當年也生活在這裡,他與箕子和微子並稱為商末「三仁」。今河南淇縣城中仍有三仁祠,內立他們三人的塑像。在與淇縣毗鄰的衛輝市北,還有一個村子叫比幹廟村,村旁有比幹祠和比幹墓,也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林姓後裔前來尋根祭祖的地方。在這些來祭祖的人中當然也包括臺灣人,他們幾乎每年都有人前來。

臺灣的其他大姓,祖根也都在祖國大陸,其中很多是在中原腹地的河南省。這些祖地主要有:張姓的發源地在河南濮陽和山西太原,郡望有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犍為為、範陽、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南、高平等14處,分屬今河南、河北、山東、甘肅、江蘇等省;王姓發祥地在河南洛陽和山西太原一帶,洛陽和附近的偃師市至今仍有王姓始祖太子晉和他的父親周靈王墓;黃姓發源於河南省潢川縣,該地是古黃國所在地,有黃國故城遺址。

李姓發源於河南省鹿邑縣,這裡是李姓先祖李耳(老子)的故鄉;吳姓發源於江蘇蘇州;蔡姓發源於河南省上蔡縣;劉姓發源於河南的魯山縣(祁姓劉)和偎師市(姬姓劉);楊姓發源於山西省洪洞縣,郡望弘農就在今河南靈寶一帶;郭姓發源於陝西、河南、山西三省,與周代分屬於三省的東虢、西虢、南虢、北虢等有關,它們的後代都有郭姓。至於其他姓氏,也都能很確切地中國人民人民族在祖國大陸找到自己的根源。

與那些這些別有用心的人不同,絕大多數臺灣同胞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對祖國、對生養過自己的故鄉一直都懷有很深的眷戀之情,有時還通過某種特殊的方式來表達這種感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臺胞與祖國大陸人民的親情關係是任何人都無法割斷的,他們認祖歸宗的意願也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的歷史潮流。

相關焦點

  • 臺灣高中歷史課本再變臉,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這樣洗腦下一代
    逐步推行「去中國史」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主政臺灣,開始在校園的歷史課上動手腳,先是在初中加入了《認識臺灣》教科書,這本書成為「去中國史」的起點,將臺灣歷史分為「史前時代」、「國際競爭時期」、「鄭氏治臺時期」、「清領時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和國民黨退守臺灣。
  • 重磅揭秘: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恩怨情仇!
    家住臺南的陳水扁獲悉後,也搭車北上,趕赴北榮探視李登輝。而在陳水扁坐牢時,李登輝曾表示,「有生之年,絕不會去探視陳水扁」。李登輝說,陳水扁在位時,政權、政治都有,應該可以做個很好的領導者,可是卻不好好治理,騙說要自由、民主,卻貪汙,盡想著一家人的利益,這種人不是真正的臺灣人,「我死也不會去看他」。
  • 從「父子」到死敵,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恩怨情仇「全透析」
    李登輝說,陳水扁在位時,政權、政治都有,應該可以做個很好的領導者,可是卻不好好治理,騙說要自由、民主,卻貪汙吃老百姓的錢,盡想著一家人的利益,這種人不是真正的臺灣人,「我死也不會去看他」。他又說,陳水扁涉貪問題要用司法來解決,不能用政治來幹擾司法,陳水扁對不起臺灣民眾,罪有應得。曾幾何時,李登輝、陳水扁兩人的關係情同父子,李號稱是「臺灣之父」,陳水扁自稱是「臺灣之子」。
  • 臺灣回歸祖國75周年,而這日子快被「臺獨」刪減沒了
    直到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於同年10月25日舉行了一場載入歷史的輝煌儀式:接受日本投降。那次受降儀式宣告了日本對臺灣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正式結束,同時,臺灣的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也回歸祖國版圖。
  • 最新,李登輝真的死了!
    1984年,李登輝曾說:「臺灣和大陸的血緣關係以及歷史淵源,臺灣和大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人民日報)1995年,李登輝在母校康奈爾演講時表示:「臺灣是民主典範,是中華民國,不是臺灣共和國」。看似是一個「臺毒」。
  • 祖國勢必統一!李登輝蔡英文等民族敗類,必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會議期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提出了所謂「憲改」、培養青年等4個任務。她表示,臺灣當前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所謂「憲改」,其中包括優先「改變島內政權組織體系」等。蔡英文提到的所謂「憲改」,無疑是民進黨當局進行政治操弄、推動「臺獨」的又一例證。對於蔡英文的這番表述,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質疑,民進黨是否假借所謂「憲改」搞「毀憲」,再變「臺獨制憲」?
  • 李登輝病亡
    當天上午,「東森新聞雲」報導稱,有媒體在李登輝住處翠山莊外拍到李登輝妻子曾文惠在旁人的攙扶下走出家門,搭車離開的畫面,報導稱,曾文惠隨後抵達臺北榮民總醫院。此外,據臺媒報導,保外就醫的陳水扁29日稍早也從臺南搭車前往北榮探視李登輝。
  • 李登輝死了
    賴清德車隊進入臺北榮民總醫院探視李登輝。圖源:東森新聞雲據公開資料顯示,李登輝,祖籍福建永定,於1923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縣三芝鄉,曾在日據時期使用名字「巖裡政男」。蔣經國逝世後,李登輝於1988年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國民黨主席,並在任內公然鼓吹「臺獨」,提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惡化。2000年,李登輝下臺,2001年被國民黨開除黨籍。2013年10月,他再度拋出其「臺獨」論述,稱臺灣和大陸是所謂的「國和國的關係」。
  • 維基解密 | 蔡英文為李登輝多次墮胎
    維基解密網站綜合各種事實、證據斷定,蔡英文兩次「就醫」,其實都是為李登輝打胎的。難怪李登輝1998年指派時任臺灣「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的蔡英文不在其位而謀其正地隨臺灣陸委會「訪問大陸」,其實是監督陸委會親近大陸,刺探大陸情報。難怪李登輝1999年、2000年先後提拔蔡英文為「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
  • 李登輝為什麼當年他能在臺灣呼風喚雨?
    作為一個老年生命離世,我們應該感到同情和悲痛,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感到大快人心,李登輝將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千古罪人。李登輝是將臺灣民主和「臺.獨「進行綁定推廣的,給臺灣民主種下了分裂中國的根。此後的民主黨在選舉中不斷佔優勢,是通過激化兩岸矛盾和對抗實現的。
  • 火力無限|大陸吃不起榨菜?邱毅深扒臺灣島內亂象根源
    臺灣民眾看大陸觀點分三類 最後一類是井底之蛙大陸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但張彬老師認為,對於大陸的成就,臺灣可能有人真的看不見。日本將李登輝的地位抬得很高,在日本還有所謂的「李友會」等組織。而「土獨」的代表就是陳水扁,他沒有留學美日的經歷,算是個「泥腿子臺獨」。在兩蔣時代,「臺獨」是犯法的,因此這三種「臺獨」勢力雖然內部存在紛爭,但對外時卻能形成強大合力。李登輝時代是以臺灣年輕人要多了解臺灣為名義,進行教科書改革。到了陳水扁時代,就在教科書中引入了「同心圓」理論。
  • 「臺獨教父」李登輝終年97歲,「遺臭萬年」是他永遠的歷史標籤
    編輯:供奉臺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於7月30日晚間在臺北病逝,享年97歲。對一個老年生命的逝去,人們倍感同情原本再正常不過。但面對一個在重要關頭還極力推動「去中國化」的關鍵政客,李登輝的離世不但不會令人難過,反而是大快人心。
  • 火力無限|邱毅:大陸吃不起榨菜?臺灣40歲以下青年人深受荼毒
    臺灣民眾看大陸觀點分三類 最後一類是井底之蛙日本將李登輝的地位抬得很高,在日本還有所謂的「李友會」等組織。而「土獨」的代表就是陳水扁,他沒有留學美日的經歷,算是個「泥腿子臺獨」。在兩蔣時代,「臺獨」是犯法的,因此這三種「臺獨」勢力雖然內部存在紛爭,但對外時卻能形成強大合力。李登輝時代是以臺灣年輕人要多了解臺灣為名義,進行教科書改革。到了陳水扁時代,就在教科書中引入了「同心圓」理論。
  • 火力無限 | 邱毅:大陸吃不起榨菜?臺灣40歲以下青年人深受荼毒
    臺灣民眾看大陸觀點分三類 最後一類是井底之蛙日本將李登輝的地位抬得很高,在日本還有所謂的「李友會」等組織。而「土獨」的代表就是陳水扁,他沒有留學美日的經歷,算是個「泥腿子臺獨」。在兩蔣時代,「臺獨」是犯法的,因此這三種「臺獨」勢力雖然內部存在紛爭,但對外時卻能形成強大合力。李登輝時代是以臺灣年輕人要多了解臺灣為名義,進行教科書改革。到了陳水扁時代,就在教科書中引入了「同心圓」理論。
  • 從「父子」到仇敵,李登輝、陳水扁十二年後再融冰就是為了對付她?
    本來早已淡出臺灣政壇的李登輝過個生日也不會引來多少關注,但是15日的一場被臺灣網友譏諷為「臺灣之恥大會師」的見面,讓李登輝的這個生日再次上了島內各大媒體的頭條,因為——陳水扁親自來為李登輝祝壽了。15日下午三點左右,陳水扁帶著兒子陳致中抵達李登輝的住所翠山莊,親自為李登輝祝壽。據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透露,李扁會面非常愉快,彼此談了一些過往開心的事,一起喝臺灣茶、吃鳳梨酥,李登輝也關心陳水扁健康情形。
  • 李登輝算什麼?王曉波才重要!
    王曉波與李登輝,這兩個人代表了臺灣政治光譜上統、「獨」兩個極端,他們過世後,媒體的報導卻完全不成比例,但對於臺灣前途命運與兩岸關係的未來,他們在我們心理上所產生的張力,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我們也要告訴您,「李登輝算什麼?王曉波才重要!」
  • 李登輝醜陋的「一體兩面」:媚日、「臺獨」,島內網友批「臺灣歷史...
    成為「臺灣歷史的罪人」據公開資料顯示,李登輝,祖籍福建永定,於1923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縣三芝鄉,曾在日據時期使用名字「巖裡政男」。蔣經國逝世後,李登輝於1988年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國民黨主席,並在任內公然鼓吹「臺獨」,提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惡化。2000年,李登輝下臺,2001年被國民黨開除黨籍。
  • 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率將軍們訪大陸(圖)
    7月18日,臺灣前「參謀總長」、前「行政院長」  郝柏村(如圖)率領20多位高級退役將領奔赴廣西桂林,其中包括5名上將、多名中將和少將。這是臺軍最高級別的退役將領集體訪問祖國大陸,因而格外引人注目。
  • 她曾為73歲的李登輝墮胎
    維基解密網站綜合各種事實、證據斷定,蔡英文兩次「就醫」,其實都是為李登輝打胎的。難怪李登輝1998年指派時任臺灣「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的蔡英文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地隨臺灣陸委會「訪問大陸」,其實是監督陸委會親近大陸,刺探大陸情報。
  • 李登輝的九十七年 蔣經國曾悔「看錯了人」!
    1970年,年逾47歲的李登輝迎來了人生第二次仕途好運,李登輝越來越得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的賞識1978年,蔣經國就任「總統」,李登輝出任臺北市市長,同時辭去在臺大兼任的教職,徹底蛻變為政治家。「中國歷史沒有拋棄臺灣,臺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