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的九十七年 蔣經國曾悔「看錯了人」!

2020-12-28 海峽集結號

#李登輝病逝#1946年春天,一艘名為「米山丸」的客貨輪從九州島抵達基隆港。

船上的人都在排隊等待做登岸前最後的隔離檢查,他們大多是從日本回來的臺灣大學生。

二十三歲的巖裡政男也在其中。巖裡政男,後來恢復他的漢名——李登輝。

劍道少年

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

日本強索臺灣,無奈中國只能將其割讓,從此開啟了臺灣長達50年的殖民時期。

1923年的臺灣, 「皇民化運動」正被悄悄然鋪開。李登輝就出生於這年,父親李金龍任職政府警界,給了哥哥李登欽和弟弟李登輝一個小康之家。

小學一年級起,李登輝就是全班最高的一個學生,坐在最後一排,還被指定為班長。那時候李登輝沉默寡言、獨來獨往的性格,也給任教老師朱木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時候遇上好事的同學故意逗他,想拉這個把課本都要快翻破的小朋友出去一道玩。這時候,從小就比同齡孩子高出半個頭的李登輝總會微微一笑,然後繼續坐在那裡,紋絲不動。」

不過,李登輝有唯一愛好的團體活動:以「忍、準、狠」為要訣的劍道訓練。

李登輝在日後展現出來的內心強大,意志堅韌大多來源於這裡。

等到1941年,18歲的李登輝已經身高一米八,體重八十五公斤,結實魁梧,他更名「巖裡政男」。

次年,巖裡政男東渡日本,赴京都帝國大學留學。由於日本不允許殖民地學生選修法政等學科,所以他選擇研讀農業經濟。

誰是臥底?

回到臺灣的第一個秋天,李登輝加入共產黨。

當時新民主主義思潮瀰漫整個臺灣,李自己也表示「讀遍馬列著作」。其於1946年9月入黨,入黨介紹人是吳克泰,後來成為全國政協常委。

來年,由於「二二八」事件後臺灣的白色恐怖,李登輝一度被捕,但旋即重獲自由。許多人堅信,他通過出賣同志才安然脫身。因為在當時臺灣嚴酷的政治背景下,李登輝身背「匪諜案」卻能在幾年後出國留學,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戴罪立功」。

事後,李登輝退/黨,並不忘向黨組織提出「君子協定」:希望互相保守秘密,黨不傳李入黨之事,李也絕對不做危害黨的事情。中共臺灣省工委書記的蔡孝幹批准了他的要求。此時距離李登輝入黨,不到一年光景。

平步青雲

1958年正值「八二三炮戰」期間,蔣經國奉父親蔣介石之命,9次來往穿梭於金門與臺灣本島之間。因金門島上黃沙漫天,「金防部」司令蔣仲苓向當局反映,希望能派遣島內植樹專家,強化植樹造林。 「總政治部」執行官王升透過「農復會」委員蔣彥士介紹,知道了一個先後留學日本、美國的農經博士——李登輝。

從此,李登輝進入上位者的視野。

李登輝曾因為攻擊國民黨,在1960年曾被拘留四個半月,後來,通過曾文慧託人行賄才被放出來。

1970年,年逾47歲的李登輝迎來了人生第二次仕途好運,李登輝越來越得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的賞識

1978年,蔣經國就任「總統」,李登輝出任臺北市市長,同時辭去在臺大兼任的教職,徹底蛻變為政治家。

「中國歷史沒有拋棄臺灣,臺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

1981年升任臺灣省主席的李登輝已然位高權重,卻時時感到自己還能更上一層。

「恰巧」蔣經國寄予厚望的幾位接班人屢出差錯,李登輝「名正言順」開始進入蔣經國的考慮範圍。但蔣經國始終懷疑他暗藏「臺獨」禍心,猶豫不決。

不久,李登輝前往臺灣省議會備詢,一些本土省議員發表「臺獨」言論,李登輝語氣鏗鏘地駁斥道:

「中國歷史沒有拋棄臺灣,臺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

奇怪的是,這些議員竟也接受了李登輝的駁斥,言行有所收斂。這件事讓蔣經國大呼滿意,以為李登輝不僅反對「臺獨」,忠心不二,並且能力超群,能夠服眾。當下命令要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請他準備履歷表,一個禮拜後,提名他為臺當局副領導人。

可惜蔣經國不知道,這些省議員早已被李登輝收買,只不過是配合李登輝演戲罷了。而李登輝收買人心的利器,便是他那許多裝滿政要秘辛的「抽屜」。

1984年,李登輝被蔣經國欽定為「副總統」。由於李登輝資歷太淺,升得太快,使各界人士跌破眼鏡。

在提名書中,蔣經國稱讚李登輝「少時即痛心邦國為日人侵凌,富有民族意識」。當時不少國民黨少壯派支持李登輝,認為他是個忠厚老實、態度謙和、思想開明的好人。

然而到1995年,面對蔣氏家族瓜果凋零的悽楚結局,蔣孝勇的遺孀方智怡女士才向海外傳媒透露一個不為外界所知的信息,蔣經國在病逝(1988年1月13日)之前,曾對身邊家人哀嘆:「我看錯了人!」

1985年,國民黨召開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李登輝正式當選為國民黨主席。

1988年1月,蔣經國病逝,李登輝就職「中華民國總統」。

家門不幸

李登輝晚年曾對媒體說:「蔣經國說,用人時要先看他的老婆!如果太太不象樣的話,先生也沒辦法把事情做好」。李登輝表示,因為這句話讓他當了12年的「總統」。

妻子曾文惠比李登輝小三歲,出身地主家庭,與李登輝家族是世交。

婚前,曾文慧拒掉醫生、法官、律師大批求親,告知家人,她獨愛還在讀書的李登輝。愛好文學的李登輝也向友人描述曾文惠道:「那女孩就像含蓄害羞的白色百合,但與她聊著聊著,竟然就變成了豔紅的玫瑰花。」

婚後,他們育有一子兩女。

1982年長子李憲文因鼻咽癌去世,年僅32歲。李憲文去世時,李登輝悲痛萬分,他抱著愛子的遺體,一步步走向停屍間,終於痛下決心。

原來李憲文病危時,曾主動拜訪父親婚外戀對象張女士,苦求張中斷與其父往來。

張姓女子是一名臺灣鄉紳的遺孀,育有六個子女,與李登輝相識於李赴康奈爾大學攻讀農業經濟學博士期間。

李憲文說,「如果你真的愛我父親,請妳不要傷害我的家庭,也請考慮我父親的事業前途,求求妳……」而張看到已重病纏身的李憲文如此哀切之言,被其孝心感動,張女士回答說,「放心,我會離開你的父親,更不會妨礙他的事業前途」。

在這一年,李登輝與張姓女子終於了斷長達二十多年的婚外情,回歸家庭。

「臺獨」邪路

李登輝在島內潛心布局,陸續鬥倒俞國華,架空郝伯村、移走邱創煥,最終登上大位,此時此刻,他終於不負兩蔣重託,終於等到了自己一直以來苦苦忍耐的好時機。

1989年上半年的一天,某場中常會開會之前,李登輝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見趙少康,交心般說道:「你知道我當年為什麼到日本學農業經濟嗎?就是為了到中國大陸幫助他們的農業發展!」

趙少康看他誠懇認真的神情半信半疑,聽了這話也一直放心裡,沒有對別人說過。「看他說話的樣子,覺得他講的是真心話,可是看他平日的表現,又像是另一回事,畢竟年輕時的夢,是很容易幻滅、改變的。」

隨後,李登輝接受《壹周刊》訪問,公開對大陸訴衷腸,「我學農業經濟,是為了到大陸工作」。

李登輝說他很想訪問大陸,重遊孔子走過的路。難道是李登輝真的要重拾他少年的夢?

1992年李登輝任內,兩岸達成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的協議——海峽兩岸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

1993年,「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兩岸關係似乎逐漸「回溫」。

可是李登輝等的就是這樣一個帶領臺灣走上和大陸分裂,最終「回歸」日本的「臺獨」邪路的時機。

從小學習劍道的他從小慣忍,他曾經告訴身邊人,他一生最崇拜日本戰國時期的德川家康,因為德川家康最能忍耐。在時機未成熟之前,他一定會隱匿自己所有的光芒。蔣經國還在,蔣經國的顧命大臣還在時,李登輝不敢越雷池一步。等掃空了一切障礙物,李登輝終於露出狐狸尾巴。

1995年李登輝重返母校康奈爾大學,在歐林講座發表題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公開演說,首次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北京方面為表抗議,宣布第二次「汪辜會談」延期。

1996年,李登輝宣布正式競選第九任、也是「中華民國」首任民選「總統」,最終以54.0%的得票率當選。1999年,李登輝提出中國和臺灣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

2000年,李登輝卸任,並決定不再參選下一任「總統」。

再起波瀾

同年5月20日,李登輝正式離開「總統府」,終結十二年總統生涯,也因國民黨敗選而辭去了國民黨黨主席職務。

此時,國民黨已被李登輝攪得四分五裂。一個典型側面,是宋楚瑜與李登輝決裂。宋曾在蔣經國身後政權交接之際,推戴李有大功。李登輝與宋楚瑜一度情同父子,感情濃時,他還曾摸宋楚瑜的屁股,以示親近。但後來,李登輝一路追殺宋楚瑜,宋無奈出走,自立門派。

李登輝卸任後頻頻出書,人們這才了解到,他對於國民黨竟充滿仇恨。國民黨帶給他的一切榮耀,都為他分裂國民黨一級一級鋪好臺階。

林洋港直言:「李登輝忘恩負義。」

蔣經國的兒媳蔣方智怡則說:「如果說經國先生被騙了,不如說我們大家都被騙了。」

卸任後,李登輝已完全離開國民黨的權力核心。

隨後民進黨陳水扁上臺,國民黨下野,結束了在臺灣長達五十五年的執政。

當年極力向蔣經國推薦李登輝的王作榮感嘆:「陳水扁勝利不是天意,是李意。」

2001年9月21日,李登輝為新成立的臺灣團結聯盟候選人站臺,正式被國民黨撤銷黨籍。

李登輝中年才開始學習普通話。他的日語比閩南話流利,閩南話比客家話流利,英語並不很好。曾經擔任李登輝翻譯的中央通訊社社長洪健昭透露,李登輝接待外賓,無法以英語表達時便說閩南話,有時突然轉用日語。

1999年《人民日報》曾評論李登輝為現代汪精衛,表示兩人都是漢奸。日本作家上阪冬子為李登輝夫婦作傳,她問李登輝,被譬喻為汪兆銘,有何感想?

李登輝只以悠閒的語調,回了一句:

「我覺得很光榮。」

曹操詩《龜雖壽》云:「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耄耋之年的李登輝依然不甘寂寞,時有驚人之語。

2015年8月20日,李登輝投書日媒,稱「二戰期間,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對當時的臺灣人而言,日本才是『祖國』,臺灣對日抗戰不是事實,是為了『祖國』而戰。」

「我不是我的我。」

這是李登輝的座右銘。

縱觀李登輝一生,巖裡政男是他,共產黨員是他,國民黨主席是他,背叛國民黨的也是他;

說「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是他,在「九二共識」上簽字的是他,提出「兩國論」的是他,否認臺獨的也是他。

似乎他說什麼、做什麼都不要緊,只想自己呼風喚雨,哪管身後洪水滔天。

來源:中評社

相關焦點

  • 蔣經國為什麼選擇李登輝當副手?
    如果林洋港更上一層樓做了副手,甚至將來還有機會升任總桶,難免整個林氏家族雞犬升天,形成政治特權,是蔣經國極不願見的局面。李登輝的家族則十分單純,唯一的兒子李憲文在李登輝擔任省主席時,已因病早逝,唯一的哥哥,更早已在二次大戰期間,死於太平洋戰場。李煥畢竟長年追隨蔣經國,十分理解蔣對人的好惡。
  • 蔣經國為何錯選李登輝當接班人
    很多人都會發生疑問,兩蔣父子一直堅持一個中國,怎麼會將李登輝這個臺獨教父錯選上臺?這裡我們要梳理一下蔣經國提拔並最終選擇李登輝的前前後後。默默崛起 因能力被蔣經國看中李登輝從政,從1972年「入閣」擔任「政務委員」開始。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位在臺大任教的農業專家。
  • 蔣經國為何錯選李登輝當接班人?
    很多人都會發生疑問,兩蔣父子一直堅持一個中國,怎麼會將李登輝這個臺獨教父錯選上臺?這裡我們要梳理一下蔣經國提拔並最終選擇李登輝的前前後後。李登輝從政,從1972年「入閣」擔任「政務委員」開始。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位在臺大任教的農業專家。
  • 李登輝是蔣經國選定的接班人嗎?
    李登輝早年加入過日本軍隊,後來兩次加入共產黨,又兩次退黨,再後來加入國民黨。連審查他的國民黨憲兵都不屑他的為人,說:「你這樣的人,除了蔣經國,沒有人敢用你。」 蔣氏父子主政臺灣,堅決反對臺獨。蔣經國可以說是經歷過政治風雨閱人如川,沒料到他一手提攜的李登輝,竟會背叛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政治敗筆。
  • 蔣經國為何選擇了李登輝?| 循跡曉講
    此時的「巖裡政男」也重新變回李登輝,他恢復了學生身份,在臺灣大學繼續他的學業。事實上,李登輝的早年時光與日本分不開,在22歲前他就是一個日本人,同樣的,這片土地上絕大多數的人也觸不到祖國。李登輝身上的多重元素,是促使他進入蔣經國視野,對他委以重用的原因。
  • 蔣經國日記揭秘:為何選李登輝而非林洋港接班?
    當年林洋港每項政治職務都走在李登輝前面,蔣經國為什麼「舍林取李」?如果林洋港更上一層樓做了副領導人,甚至將來還有機會升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難免整個林氏家族雞犬升天,形成政治特權,是蔣經國極不願見的局面。 李登輝的家族則十分單純,唯一的兒子李憲文在李登輝擔任省主席時已因病早逝,唯一的哥哥更早已在二次大戰期間死於太平洋戰場。 李煥畢竟長年追隨蔣經國,十分理解蔣對人的好惡。
  • 蔣經國在日記中寫道:為何選李登輝接班而不是林洋港?
    但是就是這樣,1984年的時候,林洋港已經是「內政部長」,李登輝還是「臺灣省主席」,但是蔣經國卻選擇了李登輝作為自己的副手,從此以後兩人的政治道路就開始發生了相反的轉變。其二,林洋港在出任省主席的時候,做的人事調令讓人並不滿意,做不到政通人和。其三,林洋港在官升「內政部長」之後,沒有做到應該有的謹言慎行,損害了黨外當局本有的威信。
  • 蔣經國為何選擇李登輝做接班人?—臺灣政壇風雲系列之八
    但是,唯有一件事造成臺灣人民對蔣經國存有普遍不滿與不解,就是他為何會選擇一位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且堅決主張「臺獨」的李登輝作為他的接班人,乃至後來將兩岸關係帶入緊張,幾乎兵戎相見的絕境,對蔣經國不能知人善任的評價,也就不絕於耳。相信同樣的疑惑,也存在眾多大陸同胞的心中,本文就要從這樣的角度,將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環境等因素,做一個說明,以解讀者的存疑。
  • 李登輝死,眾望所歸!
    日昏迷病危,李辦主任王燕軍隨即下封口令,李登輝辦公室表示有關李登輝的情況將由臺北榮民總醫院對外發布。李登輝的死亡是眾望所歸的事情,談不上哀悼,更談不上噩耗,死晚了才是噩耗,其實,李登輝的訃告早在他鼓吹「臺獨」,阻礙兩岸統一、骨肉團聚的那一刻起,全體中華兒女就已經為他寫好了,今天我們終於等到了填上日期的一天,李登輝勢必作為歷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被永遠釘在恥辱柱上!李逆登輝,雖有百身,剝皮揎草,寧有餘辜!
  • 李登輝:日本人,掘墓人,臺獨領路人
    正是這種小康生活和警察之子的身份,使得李登輝一方面從小接受日本正規教育,閱讀大量日本書籍,形成了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他在日本人面前很少受到歧視,對於臺灣百姓受到的、日本殖民者的剝削和壓迫沒什麼感受。
  • 大漢奸李登輝,快死了!
    放走他前,警總的人說,你這樣的人,除了蔣經國,沒有人敢用你。在被約談之後沒多久,還不是國民黨員的李登輝卻被請到了四中全會做了一場農業方面的報告,當時,請一位黨外人士作報告,是沒有過的事情。李登輝至今對這件事津津樂道,認為警總約談是蔣經國對他的考驗。
  • 最新,李登輝真的死了!
    網上有一個段子形容李登輝一生在政黨和國家之家左右搖擺:我打日本人的時候你李登輝是日本人;打共產黨的時候你是共產黨;討厭國民黨的時候你是國民黨;我反對臺獨的時候你是臺獨分子;現在民進黨上臺了你又跟民進黨翻臉了。李登輝到底誰是?他執政臺灣12年,給兩岸之間帶來了什麼?
  • 中國當代最大漢奸李登輝,死了!
    當天清晨,睡夢中的李登輝一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之後,李被幾個憲兵裝扮的人帶到警備總司令部(警總)約談,一談一個星期。放走他前,警總的人說,你這樣的人,除了蔣經國,沒有人敢用你。在被約談之後沒多久,還不是國民黨員的李登輝卻被請到了四中全會做了一場農業方面的報告,當時,請一位黨外人士作報告,是沒有過的事情。
  • 倘若當年蔣經國選擇了【林洋港】 臺灣會怎麼樣?(臺灣)
    後來,林洋港因為為新黨站臺輔選而遭李登輝開除黨籍(2005年在連戰主席任內恢復黨籍),而李登輝後來卻也因為支持「獨派」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這對「二月政爭」的冤家對頭,在李登輝暴露出其「臺獨」醜陋面目之後,國民黨內許多人都說,一生光明磊落的蔣經國在晚年做了一件大錯事,就是選擇了李登輝作接班人。如果當時選擇的是林洋港而不是李登輝,可能臺灣的政治史將會改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早就走上快車道。
  • 日本兵巖裡政男(李登輝)病亡,他的一生難容於中國史
    李登輝病亡,曾讓蔣經國哀嘆「看錯人」撰文 | 薛離7月30日,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
  • 李登輝的日本夢
    投誠的人讓自己看起來更像日本人,才能在日本人的統治下更體面的生活。李登輝就是後者。1923年,李登輝在臺北縣三芝鄉出生。自出生之日起,眼見的就是高高在上的日本統治者,於是給自己起了個日本名字——巖田正男。因為日本人深知漢奸對付起國人比侵略者更加兇狠。
  • 政壇變色龍李登輝,死了!
    同樣,李登輝也是有原本基色的,那就是「精神日本人」(李敖大師論證過,李登輝可能是日本人的種,因為李登輝爸爸個子很矮,而李登輝違背遺傳規律,個頭一米八幾),但是憑著高超的變色技巧,他逢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一步一步爬上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位置,
  • 林洋港和李登輝
    1996年,臺灣第一次實現地區領導人全民直選。參加選舉的候選人當中包括國名黨兩位前副主席,被稱為一時瑜亮的李登輝和林洋港。1996年首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直接選舉,四位候選人李登輝、林洋港、陳履安和彭明敏(由左至右)參加電視政見發表會,出現第一次同臺的畫面。
  • 李登輝,一個背叛者死了(中)
    隨後,1971年,蔣經國奉命「組閣」,為了網羅臺灣「本省人」進入團隊,某日詢問親信王升有沒有適當的人選。於是王升向他力薦李登輝。另一種說法則是,當蔣經國行將「組閣」招募人才時,時任「農復會」負責人的沈宗瀚將李登輝以農業問題專家的身份介紹給蔣經國。當時島內正處於經濟起飛階段,「十大建設」正在推進。
  • 俠客島:背叛者李登輝
    此後的一周多,李登輝每天早上8點就去「警總」報到,晚上十一二點回家。約談結束後,李登輝獲得了「警總」發放的《自新證》,表示他從此「重新開始」。李登輝回憶說,臨走之前,「警總」的人嘆了口氣說,你這樣的人,除了蔣經國,沒有人敢用你。在李登輝看來,這可能就是蔣經國要重用他之前的一次身家調查或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