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在日記中寫道:為何選李登輝接班而不是林洋港?

2021-02-16 海貝讀書會

2020年2月公開蔣經國日記後,臺灣的媒體人黃清龍在7月出版了《蔣經國日記揭秘》,談論蔣經國的用人之道,當初為何會作出」 舍林取李」選擇的原因,為什麼選擇了李登輝作為自己的副手,而不是當時一切都走在李登輝之前的林洋港。

林洋港和李登輝兩人都是臺灣當局的政治精英,但是林洋港的職務都比李登輝快一步高一級,比如臺北市長都是林洋港高升之後由李登輝接任。但是就是這樣,1984年的時候,林洋港已經是「內政部長」,李登輝還是「臺灣省主席」,但是蔣經國卻選擇了李登輝作為自己的副手,從此以後兩人的政治道路就開始發生了相反的轉變。

在黃清龍出版的《蔣經國日記揭秘》中,可以看到蔣經國當年會選擇李登輝而不是林洋港作為副手的原因有四點:其一,林洋港在時任臺灣省主席的時候,作出了民選農田水利總幹事的改變,讓農民的關鍵職位不再受臺灣當局的制約。其二,林洋港在出任省主席的時候,做的人事調令讓人並不滿意,做不到政通人和。其三,林洋港在官升「內政部長」之後,沒有做到應該有的謹言慎行,損害了黨外當局本有的威信。

最後最重要的原因是,林洋港出生南投世家,家族體系複雜,如果林洋港的勢力越來越大,勢必林氏家族也會一起跟著有更大的勢力,會對當局政治形勢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林洋港就給蔣經國的心中留下了好大喜功,沽名釣譽的負面印象。蔣經國明白林洋港是有能力可以成為一個好的政治精英,但是卻在德行上不盡人意,在一些事情的關鍵時刻會出差錯。

相比之下,雖然李登輝的官職比不上林洋港,但是在蔣經國的印象中李登輝是一個謙卑的人,並且李登輝的家族十分的簡單單純,兒子病逝,哥哥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中戰死,而且常年跟隨蔣經國辦事,對於蔣經國自己的喜好都十分了解,而且蔣經國對於李登輝也是十分了解的,知道這個人是值得信賴的。就這樣,蔣經國將李登輝任命為自己的副手也就是臺灣地區的副領導人,也把林洋港升為「行政院副院長」,對於林洋港的人事任命卻是明升暗降。

不過後來的事實卻證明,蔣經國選錯了接班人。蔣經國曾經認為也公開表揚過李登輝是一個有民族意識的人,但是李登輝上臺以後推行的「臺灣化」可以看得出,蔣經國真的是選錯了人,沒有看透李登輝的內心,只看到了李登輝的表象而沒有看穿他的內心。歷史證明李登輝上臺之後把國民黨內部弄得是四分五裂,並沒有所謂的民族意識。

海貝讀書會QQ群號:332092087

投稿郵箱:haibeidushuhui@163.com

定位:以讀書研討為核心的學習成長型社群。

宗旨:倡導並引領終身學習,搭建分享交流的平臺,讓加入書友共同成長共同提升。

相關焦點

  • 蔣經國日記揭秘:為何選李登輝而非林洋港接班?
    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2020年2月公開蔣經國日記,臺灣媒體人黃清龍搶先借閱,7月出版「蔣經國日記揭秘」專書,追溯這段「舍林取李」的決策過程: 關於蔣經國的用人之道,坊間有許多研究與討論,其中一個最讓大家議論不止的問題是:蔣經國當年為何選擇李登輝而不是林洋港擔任副手?
  • 蔣經國為何錯選李登輝當接班人
    李登輝夫婦與蔣經國合影5月31日,蔣經國在日記中寫下新「內閣」名單時提及李登輝。6月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接見新任『政務委員』,談得很投機,為一優秀之科學人才。」李登輝(右)接受蔣經國贈予的花瓶在蔣經國1979年3月13日的日記中,他寫道:「約臺北市李市長查詢市政,並作數項指示。李市長有工作熱情,又有新的科學觀念,可以培植的一位人才。」
  • 蔣經國為何錯選李登輝當接班人?
    李登輝夫婦與蔣經國合影5月31日,蔣經國在日記中寫下新「內閣」名單時提及李登輝。6月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接見新任『政務委員』,談得很投機,為一優秀之科學人才。」蔣經國對李登輝印像之好,可見一斑。李登輝(右)接受蔣經國贈予的花瓶在蔣經國1979年3月13日的日記中,他寫道:「約臺北市李市長查詢市政,並作數項指示。李市長有工作熱情,又有新的科學觀念,可以培植的一位人才。」
  • 蔣經國為什麼選擇李登輝當副手?
    關於蔣經國的用人之道,坊間有許多研究與討論,其中一個最讓大家議論不止的問題是:蔣經國當年為何選擇李登輝而不是林洋港擔任副手?畢竟林洋港是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臺籍政治菁英,而且每個重要職位都走在李登輝前面,包括臺北市長、臺灣省主席,都是林走李接,政壇上因此有「望洋興嘆」之說。
  • 林洋港和李登輝
    1996年,臺灣第一次實現地區領導人全民直選。參加選舉的候選人當中包括國名黨兩位前副主席,被稱為一時瑜亮的李登輝和林洋港。1996年首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直接選舉,四位候選人李登輝、林洋港、陳履安和彭明敏(由左至右)參加電視政見發表會,出現第一次同臺的畫面。
  • 蔣經國為何選擇李登輝做接班人?—臺灣政壇風雲系列之八
    但是,唯有一件事造成臺灣人民對蔣經國存有普遍不滿與不解,就是他為何會選擇一位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且堅決主張「臺獨」的李登輝作為他的接班人,乃至後來將兩岸關係帶入緊張,幾乎兵戎相見的絕境,對蔣經國不能知人善任的評價,也就不絕於耳。相信同樣的疑惑,也存在眾多大陸同胞的心中,本文就要從這樣的角度,將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環境等因素,做一個說明,以解讀者的存疑。
  • 倘若當年蔣經國選擇了【林洋港】 臺灣會怎麼樣?(臺灣)
    後來,林洋港因為為新黨站臺輔選而遭李登輝開除黨籍(2005年在連戰主席任內恢復黨籍),而李登輝後來卻也因為支持「獨派」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這對「二月政爭」的冤家對頭,在李登輝暴露出其「臺獨」醜陋面目之後,國民黨內許多人都說,一生光明磊落的蔣經國在晚年做了一件大錯事,就是選擇了李登輝作接班人。如果當時選擇的是林洋港而不是李登輝,可能臺灣的政治史將會改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早就走上快車道。
  • 蔣經國為何選擇了李登輝?| 循跡曉講
    另外,還有一層不為人知的背景就是,李登輝和蔣經國青年時期都曾是馬克思和列寧的信徒。再加上李登輝學歷高、能力強、在長期的共事中,深得蔣經國賞識。「不是我的我」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在臺北逝世,時任副手的李登輝按照規定繼任。
  • 李登輝是蔣經國選定的接班人嗎?
    李登輝早年加入過日本軍隊,後來兩次加入共產黨,又兩次退黨,再後來加入國民黨。連審查他的國民黨憲兵都不屑他的為人,說:「你這樣的人,除了蔣經國,沒有人敢用你。」 蔣氏父子主政臺灣,堅決反對臺獨。蔣經國可以說是經歷過政治風雨閱人如川,沒料到他一手提攜的李登輝,竟會背叛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政治敗筆。
  • 李登輝,一個背叛者死了(中)
    這是為何?原來,當天正是臺當局領導人選舉及開票的日子。因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失利,民進黨勝出,國民黨的黨員及支持者們認為李登輝負極大責任,甚至就是他故意放水暗中助力民進黨,是國民黨的大叛徒,應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事實上,李登輝作為國民黨的背叛者,他對國民黨的破壞遠不止輸掉2000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那麼簡單。
  • 李登輝的九十七年 蔣經國曾悔「看錯了人」!
    在提名書中,蔣經國稱讚李登輝「少時即痛心邦國為日人侵凌,富有民族意識」。當時不少國民黨少壯派支持李登輝,認為他是個忠厚老實、態度謙和、思想開明的好人。1999年,李登輝提出中國和臺灣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2000年,李登輝卸任,並決定不再參選下一任「總統」。再起波瀾同年5月20日,李登輝正式離開「總統府」,終結十二年總統生涯,也因國民黨敗選而辭去了國民黨黨主席職務。
  • 第一章第三節 林洋港先生一生傳奇
    蔣經國當年為何挑選了李登輝擔任副總統,而不是林洋港?這個謎該何解?奈何也、運也、時也,非我所不能為!猶如韓信當年臨終哭三聲的無奈,命也、運也、時也,非我所不能為!阿港伯的魅力,在於他的親和自然。林洋港從政生涯中最驚險的時刻,是他與李登輝之間長達十多年的權力競逐;正是臺灣人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阿港伯今年農曆三月病逝,他一生傳奇的事跡;就紫微鬥數命理學而言,非常值得研究與剖析,茲將研究成果與讀者們分享。
  • 臺毒老奸、民粹先生:李登輝!(上)
    說到這,就離不開一個人,小蔣---「蔣經國」  1972年小蔣在經過了37年的歷練之後,老蔣終於正式啟動接班布局,讓他走向行政前臺,擔任「行政院長」。小蔣上臺後,先後推動了「公務員廉政」、「十大建設」等重大政策計劃,其中一項計劃也被視為重點--「摧臺青計劃」。
  • 香港商報:李登輝過河拆橋實錄
    答案顯而易見,就是「政壇老狼」、國民黨「千古罪人」兼「敗家子」李登輝!  十三年前,蔣經國遽逝,李登輝登上「總統」寶座之初,自知在黨、政均欠人脈實力,更從未與軍隊拉上關係,所以由時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退役出任「行政院長」,其時,李登輝多次在公眾場合大談「肝膽相照」。
  • 俠客島:背叛者李登輝
    不管事實是否如此,但此次驚心動魄的約談之後,還不是國民黨員的李登輝卻被請到了國民黨四中全會做了一場農業方面的報告。當時請一位黨外人士到國民黨的中央全會作報告,是從沒有過的事情。1978年,蔣經國就任臺當局領導人後,任命李登輝為臺北市市長,次年李登輝又成為國民黨中常委,可見蔣經國栽培他的意圖很明顯。
  • 接班三部曲□臺灣的奇蹟與驕傲:李登輝 蔡英文 柯文哲
    謎一樣李、蔡、柯三人,共同點真是太多了,不愧為臺灣的奇蹟與驕傲,不排除柯文哲在蔡英文之后角逐臺地區領導人大位,形成綠營接班三部曲。1、都是所謂「本省人」家庭,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光復及1949年國民黨政權來臺前即在臺灣本省生活二代以上的家庭。
  • 一本《蔣經國傳》徹底毀了蔣家人的接班夢
    在蔣經國刻意栽培下,1977年,蔣孝武出任廣電事業協會理事長、國民黨黨務顧問,以及國民黨新聞黨部常務委員,逐漸進入權力中心;1979年,蔣經國安排蔣孝武參與國家安全會議;1980年,出掌黨營中廣公司總經理。1981年3月29日,國民黨在陽明山召開第12次全國代表大會,蔣經國總統兼國民黨主席,聲望如日中天。
  • 李登輝其人,精日、「臺獨」、背叛……
    2月17日傍晚,李登輝坐輪椅於病房區活動時,突發心因性休克,立即進行CPR急救後使用呼吸器。由於李登輝已97歲高齡,本身又有多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弱,住院過程中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終於7月30日19時24分病亡。
  • 蔣經國私生子的漫漫歸宗路
    前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中),1998年臺北市長選舉時被李登輝視作口袋人選。由於蔣家家屬並不認同章氏兄弟是蔣經國親生的,也因此,章孝嚴直到二○○四年底蔣方良辭世後,才終於完成認祖歸宗的手續,也就是從姓章變成姓蔣,但他的孿生弟弟孝慈則維持原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