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港和李登輝

2021-02-16 古哥古點舊版

「古哥古點」邊看邊聽

20年前的1996年,臺灣政壇雙星林洋港和李登輝的對決精彩無比。敬請收聽。

 

1996年,臺灣第一次實現地區領導人全民直選。參加選舉的候選人當中包括國名黨兩位前副主席,被稱為一時瑜亮的李登輝和林洋港。


1996年首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直接選舉,四位候選人李登輝、林洋港、陳履安和彭明敏(由左至右)參加電視政見發表會,出現第一次同臺的畫面。

李登輝大家比較熟悉,但對林洋港則相對陌生,實際上兩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政壇上的對照關係類似於王兆國與胡錦濤,從性格人品上來說,一般的人都認為林洋港的坦誠磊落與李登輝的隱忍權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林洋港1927年出生於臺灣南投農民家庭,暱稱「阿港伯」。在日本讀中學,返臺後就讀臺大政治系。畢業後從基層公務員做起。先後歷任臺北市長、臺灣省主席、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司法院長等職,是蔣經國時期重點栽培的國民黨精英。

由於出眾的人望,林洋港九十年代在國民黨內的地位和影響,非同一般,黨內大部分「國民大會代表」都推舉他競選「總統」。但李登輝抬出黨內八大元老出面斡旋,希望林洋港退選。林洋港生性至正大忠,敦厚樸實,並不計較個人升遷,毅然宣布退選。此舉深得各方面讚許。然而,人心叵測。畢生光明磊落行事的林洋港沒料到他已被人愚弄,甚至還被開除國民黨黨籍。1996年,他終於開悟,以非國民黨人身份競選「總統」,終因資源相差懸殊而落選。儘管如此,雖敗猶榮。

林洋港和李登輝同為蔣經國催臺青政策拔擢的臺灣本地青年代表。論年紀,李登輝長林洋港4歲;但論政治資歷,林洋港從臺北市長到省主席,均早李登輝一步。論本土氣味的魅力,林洋港的詼諧談吐和練達人情,無疑也在李登輝之上。但成也魅力、敗也魅力,林洋港的高人氣或許不知不覺埋下「功高震主」的疑忌,使蔣經國選擇了李登輝;李登輝接任當局領導人後,林又捲入國民黨「二月政爭」,其形象大受損傷,最後只能悄然引退,從此不再過問政事。相形之下,李登輝經過12年權力高峰的呼風喚雨,至卸任十多年後,還不時對政治指指點點。兩相對照,林洋港是裸退,李登輝則退得拖泥帶水,顯示其沒有安全感。


蔣經國和林洋港

林洋港不僅親民和藹,主張兩岸和解,而且飲酒直爽豪放,以表面張力著稱。2015年,習近平和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開創了兩岸領導人高峰會談的新局,晚宴時氣氛融洽,席間臺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為習總書記斟酒,但沒有完全斟滿,大陸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戲稱,這在大陸被稱為雙眼皮,要斟滿到不能再斟才能稱為單眼皮,而習總書記進一步對馬英九總統說,這就是你們所說的表面張力,馬略覺詫異而追問,習說這個說法就是來自於林洋港先生,兩位領導人一同表達了對林先生的敬重。

世事難料,蔣經國當年擇李舍林,主要或許是覺得,林洋港的「表面張力」顯得有些張揚,於是挑了「椅子只坐三分之一」的李登輝;但蔣經國絕對不會想到,後來的李登輝卻因沒有「表面張力」的智慧,竟然鬧到「泛濫成災」。2013年,林洋港先生在臺中去世。


相關焦點

  • 蔣經國在日記中寫道:為何選李登輝接班而不是林洋港?
    林洋港和李登輝兩人都是臺灣當局的政治精英,但是林洋港的職務都比李登輝快一步高一級,比如臺北市長都是林洋港高升之後由李登輝接任。但是就是這樣,1984年的時候,林洋港已經是「內政部長」,李登輝還是「臺灣省主席」,但是蔣經國卻選擇了李登輝作為自己的副手,從此以後兩人的政治道路就開始發生了相反的轉變。
  • 蔣經國為什麼選擇李登輝當副手?
    關於蔣經國的用人之道,坊間有許多研究與討論,其中一個最讓大家議論不止的問題是:蔣經國當年為何選擇李登輝而不是林洋港擔任副手?畢竟林洋港是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臺籍政治菁英,而且每個重要職位都走在李登輝前面,包括臺北市長、臺灣省主席,都是林走李接,政壇上因此有「望洋興嘆」之說。
  • 蔣經國為何錯選李登輝當接班人
    李登輝舊照眾所周知,被稱為「臺獨教父」的李登輝,在政治生涯前期,得到蔣經國的青睞和提攜,最終出任蔣的副手。在1988年蔣經國突然去世後,得以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和國民黨黨主席。蔣經國對李登輝印像之好,可見一斑。而步入政壇之後,李登輝全身心投身政務。他技術官僚出身,透著並無野心抓權的形象。其事事躬親的作風很得蔣經國讚許。而李登輝表現出的學歷高,能力強、為人謹慎的特點,也深得蔣經國賞識和歡心。蔣經國因此將李登輝安置身邊,提攜教導。
  • 蔣經國為何錯選李登輝當接班人?
    7月30日,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眾所周知,被稱為「臺獨教父」的李登輝,在政治生涯前期,得到蔣經國的青睞和提攜,最終出任蔣的副手。在1988年蔣經國突然去世後得以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和國民黨黨主席。
  • 蔣經國日記揭秘:為何選李登輝而非林洋港接班?
    當年林洋港每項政治職務都走在李登輝前面,蔣經國為什麼「舍林取李」? 1996年首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直選,四位候選人李登輝、林洋港、陳履安和彭明敏(左至右)參加電視政見發表會 李登輝被選中接班,國民黨卻四分五裂
  • 蔣經國為何選擇李登輝做接班人?—臺灣政壇風雲系列之八
    當時環顧臺灣政壇,曾經擔任過臺北市長與臺灣省政府主席的臺籍人士,唯有本來走在李登輝之前、資歷較深的「內政部長」林洋港與李登輝兩人符合這樣的條件。不過,經過蔣經國仔細思考,最後卻決定舍資深的林洋港而選擇了資淺的李登輝,這是臺灣政界一直不很明白的一個秘辛。
  • 第一章第三節 林洋港先生一生傳奇
    蔣經國當年為何挑選了李登輝擔任副總統,而不是林洋港?這個謎該何解?奈何也、運也、時也,非我所不能為!猶如韓信當年臨終哭三聲的無奈,命也、運也、時也,非我所不能為!阿港伯的魅力,在於他的親和自然。他的從政施為,不論在地方或在央,頗能體察民意,務實興革,而受到民眾的歡迎;他為人處世「滿 而不溢」的風格,和他飲酒時的「表面張力」相互輝映;居高而知行止,隨和不忘堅持,詼諧不失端莊,同流而不合汙。他的親和力、他的興革、他的豪飲海量、乃至他的一口臺灣國語,彷佛依然形象鮮活。林洋港從政生涯中最驚險的時刻,是他與李登輝之間長達十多年的權力競逐;正是臺灣人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 香港商報:李登輝過河拆橋實錄
    這一點,陳水扁在為《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所作序言中不打自招,說他們兩人是「本源一體,並無二致」。陳、李合夥的「本源」,「臺獨」是也。  李登輝曾任國民黨主席十二年,期間將國民黨搞得四分五裂,終於搞垮了國民黨這家「百年老店」,將政權恭送給民進黨和陳水扁,成為國民黨的「千古罪人」。如今,李登輝身為國民黨員(他的黨員證還是第一號呢),竟然與民進黨的陳水扁勾勾搭搭、摟摟抱抱,成何體統?
  • 臺毒老奸、民粹先生:李登輝!(上)
    而這一批代表人物有:林洋港、丘創煥、高育仁、許水德、連戰、吳敦義、吳伯雄、蕭萬長及李登輝。這其中還有個人物--許信良,拿著國黨獎學金出國留學,回來當上議員,然後退黨加入綠營,這也是個經典人物。 年--「過渡人選」 小蔣第一任任期將在1984年結束,準備進入「領導人」第二任期布局,原「副領導人」謝東閔年事已高,需要退休,鑑於省籍平衡策略,所以選擇相對年輕,資歷跟能力較高的人選培養,這時眼光投向了「摧臺青政策」中政績良好的人選,浮上檯面的兩個人物,林洋港及李登輝
  • 蔣經國為何選擇了李登輝?| 循跡曉講
    此間,他遍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資本論》被他反覆研讀過好幾遍。 甚至有暴力分子對穿中山裝和旗袍的、不會說閩南語的一律進行攻擊和毆殺。 另外,還有一層不為人知的背景就是,李登輝和蔣經國青年時期都曾是馬克思和列寧的信徒。再加上李登輝學歷高、能力強、在長期的共事中,深得蔣經國賞識。
  • 李登輝其人,精日、「臺獨」、背叛……
    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戰死在馬尼拉,後以「巖裡武則」這個名字進入靖國神社,李登輝曾說,「那時我和哥哥都很年輕,一心懷抱著為國家挺身作戰,光榮赴死的理想」。是的,不要覺得驚訝,不要覺得諷刺,「巖裡政男」,就是這麼一個「愛(日本)國」的男人。
  • 李登輝,一個背叛者死了(中)
    雖然李登輝的簡歷上有他參加共產黨被捕後「自新」的記錄,但顯然蔣經國沒有在意這段經歷。相反,他特別為李登輝安排了火速的入黨手續。因為照當時國民黨當局的規定,「閣員」和「部會首長」最好要有黨員身份。為了一步步掌握大權,李登輝先是縱容李煥勢力在黨內和當局機構中排擠俞國華,迫使俞國華辭去「行政院長」,由李煥接任,並同時安排宋楚瑜接替李煥任國民黨秘書長,拔掉李煥的黨權。接著,李登輝利用親信和在野黨的力量給李煥施政造成困難,迫使李煥辭去「行政院長」。
  • 李登輝 | 「皇民摩西夢」終究是做到了頭
    得知消息,師姐票圈的鞭炮聲放的和中國關閉成都領事館那天一樣的大。1895年,甲午海戰中國戰敗,中日籤訂《馬關條約》。自此,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內人民進入日據時代。而這時,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之間的鬥爭也是愈演愈烈,李登輝從政以來最危險的時刻來臨。在李煥和郝伯村等「非主流派」人想要以「不記名投票」的黨內民主將「主流派」的李登輝拉下馬時,李登輝早先拉攏的宋楚瑜出馬了。宋楚瑜是個打輿論戰的一把好手,他直接在鏡頭前放話,將黨內民主打成「奪權陰謀」,是一些人「居心叵測」的陰謀,而且還有相關證據顯示。
  • 俠客島:背叛者李登輝
    他所謂的民主化貢獻,更是建立在製造島內族群矛盾和黑金政治之上。李登輝在日本外國特派員(記者)協會發表演講(圖源:網絡)二度退黨據早年參加中共臺灣地下黨的老同志回憶,李登輝曾先後兩次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且兩次退黨。
  • 桃園機場將改名「李登輝機場」?蔡英文和李登輝的深情厚誼
    桃園機場將改名「李登輝機場」?
  • 重磅揭秘: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恩怨情仇!
    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為了爭取李登輝這個「臺獨意識」的代表,陳水扁一再主動向當時還是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示好,強烈暗示自己才是「李登輝路線」的真正繼承人,而非國民黨提名的連戰。正是靠著李登輝的暗中支持和國民黨的分裂,陳水扁險勝。
  • 李登輝是日本人?李登輝「日本情結」大起底
    上小學時,李登輝作為日本國旗的升旗手,每天都帶著崇敬而嚴肅的心情升降日本國旗;中學時,每當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取得所謂的勝利時,他都會挺身而出率隊舞旗遊行慶祝,並高呼「半在」(萬歲)。成年以後,李登輝對日本和日本人的情感似乎有增無減。
  • 蓋棺定論李登輝
    有記者問,昨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李登輝去世表示哀悼,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此汪文斌表示:我注意到了有關消息。「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絕路,中國的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是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我們要求有關國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謹慎對待涉臺問題,不要向「臺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