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電影《中國合伙人》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千萬別跟丈母娘打麻將,千萬別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千萬別跟好朋友合夥開公司。
一句話,道盡了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民間有句俗語:親兄弟,明算帳,一旦牽扯到經濟利益,再好的朋友也有可能鬧到分道揚鑣,割袍斷義。
2014年,堪稱業界「黃金搭檔」的張藝謀和張偉平之間就發生了這一幕:張藝謀向法院正式發起訴訟,狀告張偉平,正式向對方討要《三槍拍案驚奇》1500萬分成。
自此,兩人正式結束了長達十多年的合作關係,徹底分道揚鑣。
1977年,張偉平從瀋陽回到北京,接替母親,在北京某醫院當了一名藥劑師,之後的4年裡,專心攻讀了藥劑專業。
那時候,捧著「鐵飯碗」的張偉平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還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新畫面影業的大老闆,會跟著張藝謀一起,在電影行業留下自己的名字。
離張藝謀和張偉平的會面,還有12年。
1977年,張藝謀還在陝西鹹陽市棉紡八廠當工人。他同樣沒有想到,自己的命運很快就會因為國家的政策而發生巨大的改變。
1978年9月,高考恢復,已經38歲「高齡」的張藝謀破格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攝影。這次學習,徹底改變了張藝謀的命運。1984年,電影《一個和八個》開拍,張藝謀獲得了擔任攝影師的機會,前往劇組進行拍攝。
《一個和八個》劇照
在拍攝中,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張藝謀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攝影才華,完全拋開以前前輩們的拍攝手法,以大膽的構圖為電影增光添彩,也為自己贏得了榮譽,獲得了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1985年,在電影《黃土地》的拍攝中再接再厲,充分調動攝影手段,以獨特造型表現出黃土的渾樸與壯美,憑藉這部片子,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法國第7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跨入一線攝影師的行列。
陳凱歌、張藝謀拍攝《黃土地》時的照片
緊接著,張藝謀迎來了自己作為演員生涯中最輝煌的時刻:他獲得了在吳天明導演的《老井》裡擔綱主角的機會。憑藉《老井》裡質樸、準確的表演,獲得了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以及第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中國第一位A級國際電影節影帝。
然而,張藝謀並不滿足於當演員,他還有更大的夢想:當導演。
1987年,張藝謀終於如願以償,完成了自己的導演夢,執導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也是在這一年,他與鞏俐結緣了。
出道即巔峰,憑藉《紅高粱》,張藝謀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5屆辛巴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第35屆雪梨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法國第5屆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銀熊貓獎等多項大獎。
張藝謀在國際上獲得巨大聲譽,一鳴驚人。
此時的張偉平生活也有了新的轉變,1989年,張偉平獲得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被西門子公司駐北京代表處看中,讓他去當經理。收拾好簡單的行囊,張偉平搖身一變,從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小藥劑師,變成了這家外企商務行政部的經理。也是在這一年,張偉平和張藝謀不期而遇,在一場飯局上認識了張藝謀。
那時候的張偉平還不知道導演具體是幹什麼的,他喜歡看電影,但同樣不知道一部電影的誕生具體經過那些流程。兩個人在飯局上聊些有的沒的,就是沒聊電影,也沒興趣問。吃完飯之後,張偉平開車送張藝謀回家,繼續山南海北胡侃。張偉平向張藝謀訴說自己的「生意經」,而一向沉默寡言的張藝謀只是默默地聽著,不發表意見。
那年之後,張偉平決定下海經商,利用當經理時攢下的家底,和朋友合資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做航空食品。頗有經營頭腦的張偉平包攬了整個首都機場和廣州機場的盒飯,賺得盆滿缽滿,經商嘗到甜頭的張偉平又將商業的「觸角」伸到了房地產和藥品行業,繼續積攢資本。
在電影創作過程中,張藝謀一直有一個「隱痛」: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最開始拍攝電影,是為了在國際上拿獎,爭取榮譽。可是,榮譽得到了,作品卻一直叫好不叫座。換句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票房不理想。
1994年,張藝謀拍攝的改編自餘華小說《活著》的同名電影在國際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將葛優送上了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影帝」的寶座,張藝謀也因此獲得了多項大獎。然而,在國內,這部電影因為審查不過關,沒能上映,成了張藝謀當時最大的遺憾。
《活著》劇照
不上映,就意味著沒有票房,也就沒有額外的收入。
張藝謀開始考慮,要不要朝著商業片方向轉變一下。一邊是對票房渴望的失敗,另一方面,是感情出現了問題。拍完《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之後,和張藝謀有著長達8年感情的鞏俐選擇分手了。
分手的原因,至今在娛樂圈依然是個謎。有人說,是想要一個歸宿的鞏俐,在得不到張藝謀的肯定,不得不負氣離開了張藝謀。也有人說,是鞏俐「背叛」了張藝謀,在拍攝《搖啊搖》期間與富商黃和祥關係曖昧,導致了張藝謀起了疑心,最終導致了分手。
眾說紛紜,後來,擔任張藝謀文學策劃的周曉楓說出了另一種分手的版本:張藝謀和鞏俐之所以分手,張偉平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周曉楓的書《宿命·孤獨的張藝謀》裡提到:
張藝謀性格相當隱忍,和鞏俐感情出現裂痕,他也不說。張偉平夫婦發現張藝謀與鞏俐之間有了輕微裂痕後,表面安慰張藝謀,繼續每天以勁爆揭發為主,在張藝謀面前沒說鞏俐好話,,捏造種種謊言。鞏俐被說成早就心有他屬,背著張藝謀暗度陳倉,描述歷歷在目的場景,且向張藝謀宣稱,都是親眼所見。張藝謀這人是個異數,內心劇痛,卻沒有問過鞏俐一句,沒有進行必要的交,流,直到這麼多年之後,他和鞏俐都未交流過此事。張藝謀當時篤信張偉平他們,他既不舍情感,又不願因自己的存在而影響鞏俐移情別戀後的未來,處在自我折磨之中。
一面是相愛多年的紅顏知己,一面是自己的「好兄弟」,隱忍的張藝謀選擇了相信後者,也導致了張藝謀和鞏俐那段感情的夭折。
對於那段感情糾葛,鞏俐顯然也知道內幕,後來,張藝謀和陳婷組建了家庭,但在拍攝電影時依然忘不了鞏俐,畢竟是合作多年的搭檔,彼此都知道對方需要什麼。在籌拍《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一年,張藝謀又邀請了鞏俐出演女主角,但鞏俐提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
拒絕見到張偉平夫婦,如果她去現場或宣傳場合,不允許對方出現或存在,否則視作拍攝方違約。
張藝謀和張偉平的合作,要從《有話好好說》開始說起,出人意料的是,本以為會一炮而紅的電影,迎來了張藝謀電影生涯票房的「滑鐵盧」,這部集合李保田、葛優、姜文、瞿穎等大腕兒,張藝謀和趙本山還在裡面「友情客串」,投資2400多萬的電影,最後票房僅獲得1200萬。
票房上的失利尚在其次,更令張藝謀傷感的是,這一年,張藝謀的父親去世了。張藝謀趕回老家時,彌留的父親對張藝謀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與張偉平的合作,讓我非常擔憂,想起來就閉不上眼睛。如果合作得不好,你們一旦分手,你肯定遭到報復。你根本不是張偉平的對手,對付不了他。」
但此時的張藝謀已經騎虎難下,票房的失利,張藝謀急需用一部作品來證明自己,而此時同樣損失巨大的張偉平給予了張藝謀很大的支持,一起籌拍了《一個都不能少》,開啟了長達十多年的合作。之後,又先後推出了《十面埋伏》、《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山楂樹之戀》、《三槍拍案驚奇》、《金陵十三釵》等經典作品,基本上每年一部,那也是張藝謀創作最旺盛,精力最充沛的歲月。
然而,隨著一部部電影的開拍,張偉平對張藝謀的幹擾也越來越多。在生活上,張藝謀一切好說,但涉及到電影,一向有「潔癖」的張藝謀最反感別人對自己的電影指手畫腳。張偉平觸碰到了張藝謀的「底線」。
在拍攝《金陵十三釵》時,張偉平就強行給張藝謀建議,讓倪妮飾演的雨墨和外國貝爾增加了船戲。
於是,就有了後來讓觀眾吐槽無數的一幕;
拍攝完《金陵十三釵》之後,張偉平和張藝謀的「兄弟情」也產生了嫌隙,兩人漸行漸遠,最終導致了決裂。
分道揚鑣之後,張偉平公開表示周冬雨等12個籤約演員都屬於新畫面,從來沒有籤約過張藝謀工作室,張藝謀工作室是一個沒有註冊的不合法公司,蒲倫也是無證上崗的經紀人。張偉爆出金句:「我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他(張藝謀)充其量就是個助產師」。
換句話說,張藝謀因為之前和張偉平出於私人感情,沒有籤訂合同,吃了一次「啞巴虧」。
而更為重要的是,和張偉平剛鬧掰不久,張藝謀就身陷「超生門」,被罰款700多萬。
而周曉楓在書裡也有提到過,當時爆料者是一個叫做何珺的女演員,身份也很特別,是張偉平助手王曉華的外甥女。何珺曝光的張藝謀妻子陳婷的身份證照片,只有張偉平的手中有,後來被曝光的孩子戶口、家庭住址等等,也只有張偉平最了解情況。
剛鬧掰就發生這樣的事兒,很難讓人不懷疑幕後的真正操縱者就是張偉平,這也是「二張」最終決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兩個曾經要好的朋友如今割袍斷義,友誼走到了盡頭,難免讓人心生感慨,但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真理:朋友之間,最好不要涉及經濟利益,合夥做生意這種事兒,所存在的風險,是你永遠也無法預料到的。
——END
參考資料:
1,周曉楓《宿命·孤獨的張藝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