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間,香港傳奇富豪、新世界發展名譽主席、周大福集團創辦人鄭裕彤因病去世,享年91歲。
9月30日下午,鄭氏家人發表聲明:「鄭裕彤昨晚因病安詳辭世,臨終前家人一直陪伴身邊。多謝各位慰問與關心。」
據香港媒體報導,人稱「彤叔」的鄭裕彤自2012年因中風入院,其後回家休養,但因身體不適,多次入院接受治療。2013年8月,有媒體報導其秘密入住養和醫院近1個月,「彤叔」好友李嘉誠亦抽空到醫院探病。
鄭裕彤人稱「彤叔」,是全球華人十大富豪之一,珠寶大王,同時也是香港地產界的四大天王。
1925年8月27日生於廣東順德倫教鎮。在香港,鄭裕彤是與李嘉誠同時代的傳奇商人。從澳門一家金鋪的打工仔,到福布斯榜香港富豪,鄭裕彤的一生是香港華人成功的傳奇。
從逃荒入贅到香港四大家族之一,鄭裕彤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9月30日,香港傳奇富豪、新世界發展名譽主席、周大福集團創辦人鄭裕彤,於9月29日晚間,因病去世,享年91歲。
回顧鄭裕彤一生,從13歲進入周大福金店,後又將業務拓展到鑽石行業,再拓展至房地產行業,在黃金、鑽石、房地產、資本行業運作得如魚得水。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鄭裕彤以150億美元的財富,排行第三。鄭氏家族也與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並稱香港四大家族。
有人評價鄭裕彤身上具有典型的香港企業家的打拼精神,並且雷厲風行,十分大膽,因此也得到「鯊膽彤」的外號。
鄭裕彤愛好打牌,尤其對「鋤大D」情有獨鍾,這是一種源自香港的撲克玩法,打法是各自為戰,以大打小,先出完牌為贏,也叫"爭上遊"或"跑得快"。據網易財經,鄭裕彤組織了「大D會」,其成員包括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華人置業劉鑾雄等人。
2008年恆大香港上市失敗之後,資金鍊極為緊張的許家印尋求各方援手,出手的正是鄭裕彤。他與其牌友在2009年恆大香港上市等資本運作上給與許非常大的幫助。鄭家純、張松橋、劉鑾雄等在幾個月前與許聯合出擊萬科A股和H股,使萬科股權之爭戰局進一步混亂。
2011年12月,周大福最終在H股上市,為之打拼了70餘年的鄭裕彤正式隱退。2012年2月正式宣布退休。同年9月,鄭裕彤因病入院治療,此後就多次傳出病逝的新聞,但都被證實為假消息。2016年9月29日,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香港富豪終究抵擋不住時間與病魔的夾擊,於香港仙逝。
以下為中國企業家雜誌官網在2012年發布的一篇舊文和整理的內容:
「十五歲進金鋪打雜,八十六歲衝擊華人首富」,再牛的HR也很難給出這樣的職業規劃。不過,再多的財富也換不來時光的停滯,當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鄭裕彤憑藉其順風順水的一生,打造了周大福和新世界這兩個輝煌一時的明星企業。
「 入贅周大福的順德小鎮青年 」
1929年,周至元憑藉炒金銀貨幣賺得第一桶金,在廣州創立周大福金鋪。時年鄭裕彤只有4歲,還生活在廣東順德縣貧窮偏遠的倫教鎮。周至元一定 不會預料到,若干年後,這個方寸大的金鋪會因為這個指腹為婚的準女婿——鄭裕彤成功上市,並成為和蒂芙尼、卡地亞等國際品牌分庭抗禮的金字招牌。
故事放在歷史的大背景下格外好看。
鄭裕彤念中學的時候,戰火連年使得他不得不放棄學業,全家從廣東逃到了澳門去謀生。和李嘉誠的故事版本如出一轍,一樣靠老丈人起家,家境貧苦的 鄭裕彤15歲就進入周大福打雜。憑藉頭腦聰穎、勤懇能幹,他只用三年就從端尿盆、洗廁所的夥計晉升為櫃檯主管,並於同年娶了周至元的女兒周翠英,入贅周大福。
這個大時代下典型的小鎮青年,剛翻開其順風順水富豪生涯的第一頁。
1946年,香港皇后大道中148號,周大福金行開張。21歲的鄭裕彤揣著兩萬元現金以及24兩黃金,開了周大福在香港的旗艦店。又過了十年,周至元將黃金產品生產一併交由鄭裕彤打理,周大福也正式進入了鄭裕彤時代。
一晃就是半個世紀。
直到2012年退休,鄭裕彤依然牢牢地坐鎮自己當初起家的周大福以及後來主攻房地產的新世界。他的兒子、孫子、侄子、堂兄等數十位鄭氏家族成員則先後入主鄭氏企業,鄭氏家族左手是珠寶,右手是地產,成為數一數二的富豪家族。
不過,鄭裕彤骨子裡仍然是那個早年出來打拼的順德小鎮青年,不喜歡穿名牌,有自己的小車,卻時不時去「擠地鐵」,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做午飯。他對財富總是看得很淡,「多了這麼過,少了也這麼過。只要是夠子女讀書,夠家中大小兩餐,足矣」,也曾經跟別人說笑,「你今天許諾將整個滙豐銀行給我,又有什麼用呢?得個『看』罷了。」
「 從賠錢賣黃金到瘋狂開店 」
20世紀40年代,在香港做金飾品的業主很多,要在激烈的市場裡站住腳非常困難。鄭裕彤用的方法,就是今天的一句流行語——細節決定成敗。
當時一般金鋪的黃金成色都是99%,即九九金,為了在競爭中取勝,鄭裕彤決定首創推出四條九(即含金量99.99%)足金,較三條九金(即 99.9%)含金量更高。
這個方法雖然立即使得顧客盈門,可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每賣出一兩金,都要虧幾十塊,很多人都反對這麼做。但鄭裕彤認為這時候 掛牌子比賺銀子重要,其中差價的幾十萬權當做了廣告,而買家的口碑是金鋪這個行當千金難換的。
短短兩年,四條九金就靠金不「煲水」口口相傳,贏得了可觀的市場佔有率。鄭裕彤一鼓作氣,在1960年將珠寶行改成「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成為香港金飾珠寶業最早的有限公司。
組建公司後,鄭裕彤將一部分股份派分給公司元老,將公司的效益和職工的利益直接掛鈎。在股權激勵的效用下,當年公司的盈利就達到了500萬港元。這種「人情味」也成了周大福的企業文化,迄今為止,周大福從來沒炒過人。
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女人們已經開始關注鑽石,鄭裕彤也開始關注鑽石後面的事。當年唯一擁有De Beers(戴比爾斯)鑽石入口牌照的就只有廖桂昌,其他人無法經營。為了取得這張牌照,鄭裕彤索性在1964年到南非買下一間有De Beers牌照的公司,此後又購得了多張De Beers牌照。
1973年,周大福已經成了香港最大的鑽石商,從此周大福黃金、鑽石 「通吃」,高峰期更包攬了全港鑽石入口量的三成,鄭裕彤成了港島著名的「珠寶大王」。
香港的市場畢竟比較小,1988年,周大福開始試水中國內地。在鄭裕彤看來,每50萬人口就可以開一家分店。也就是說,中國13億人口,保守估計可以支撐2600家店。
「這可是一個不能鬆懈的過程,要知道,培養2000多個店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大福珠寶董事、中國區總經理陳世昌說。
周大福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在大中華地區的零售銷售點將超過2000家,這意味著每年周大福都將會增加200家店面。
要想開店快,就得有錢;要想有錢,就得上市。
2010年開始,周大福一邊把加盟店的比例從20%上調到35%,一邊開始了大手筆的資本市場運作。
(鄭裕彤及其夫人周翠英)
「 「鯊膽彤」賤賣周大福? 」
其實,這些年周大福從未停止藉助資本市場跑馬圈地的腳步。
2008年10月10日,媒體報導稱周大福將收購豪華腕錶生產經銷商宜進利(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資產。2011年2月,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稱,同意作價40億港元向周大福出售所持上海四季酒店77%的股權和上海兩處地塊90%的權益……
周大福的一筆筆資本買賣,使得鄭裕彤被別人說成是「鯊膽彤」,是靠投機才做成大事的。鄭裕彤卻說:「投資與投機是有本質區別的,只有買空賣空才完全屬於投機的做法。所以凡事不要過頭,不要博盡。」
只不過之前周大福參與的資本投資,基本上都是「賣別人」,這次卻是「賣自己」。作為鄭裕彤家族中最賺錢的生意,周大福一直沒有上市。
鄭裕彤選擇2011年周大福上市,也有其不得不快步急走的行業和市場背景。
中國珠寶首飾行業正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2011年的市場零售規模在2010年2500億的基礎上又實現了大幅度增長。行業人士估計,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珠寶消費市場。這樣的環境下,企業不進則退。
更加重要的是,金價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歷了20多年的低迷,終於在2011年左右迎來了久違的爆發性大牛市。從十幾歲就開始做黃金買賣的鄭裕彤,比任何人都理解這波大行情中蘊含著多少能量。
「鯊膽彤」在2011年的最後一個月,把周大福推上了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首日,股價即以下跌8%破發,這還是在之前IPO定價較低的情況下。現場的記者觀察到鄭家純略顯不悅,鄭表示「上市是心願,不計較股價高低」。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周大福在內地零售點總數增加至2317個。提前完成了規劃的目標,並成為全球最大珠寶商。
「 低買高賣的商界高手 」
周大福的上市吸引了眾多的目光,也有不少人表示對其並不看好:黃金珠寶業並非朝陽行業,很難有爆發性增長。如果金價下跌,投資者就可能放棄黃金。
鄭裕彤自然理解其中的道理。「所有行業的興衰都是有周期性的,在低潮時購進,總不會錯到哪裡去。」這裡鄭裕彤說的是他的另一大產業——地產。
鄭裕彤不僅擅長在金價最高的時候,讓金鋪上市,更擅長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大筆投資。
20世紀60年代中期,香港發生動亂,許多富人都將土地、房產低價拋售,而當時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機收購的人,後來都成了超級富豪,鄭裕彤就是其中一個,1968年,鄭裕彤購置的地產最多。
在香港這個土地資源向來稀缺的城市,地產成為了這個彈丸之地最大的財富來源。既然已經擁有了珠寶店,最好也擁有珠寶店所在的那棟大樓吧。
1970年,鄭裕彤與何善衡、郭得勝等人成立了「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並佔57%的股權做了大股東,全面向地產進軍。1982年,在香港建成全世界超一流的豪華建築——新世界中心。
90年代初,內地投資環境被許多外商質疑,但是新世界又出發了,「內地競爭不激烈,而且項目非常多——不僅僅是房地產,還有收費公路、基礎設施和百貨大樓。」
低買高賣是每一個商人都在追求的目標,如果說鄭裕彤做得好有什麼秘訣,除了本身命好之外,可能還有鄭裕彤自己總結的一個原因:「做生意要胸襟廣闊,不夠闊做不了大事,當然,這個未必每個人都做得到。」
「 富能過幾代 」
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團如今的掌門人,是一位年輕的女將——鄭裕彤的孫女鄭志雯。
對於晚年的鄭裕彤來說,他必然要考慮家族財富繼承的問題。和香港、澳門一些大家族財富分配中狗血的內鬥相比,鄭氏家族的繼承則是一幕正劇,少了許多與香港娛樂圈的八卦緋聞。
例如鄭志雯的經歷,就十分的中規中矩:哈佛大學應用數學文學學位,主修經濟。在加入家族企業並負責新世界酒店業務之前,在一家國際投資銀行及國際美資私募股權公司負責地產投資業務。
鄭志雯的父親則是現任周大福集團主席鄭家純,鄭裕彤的長子。鄭家純出生於1946年,從1971年5月起,就加入周大福集團擔任周大福香港董事。鄭家純還未退居二線,他的兒子鄭志剛就已經邁到臺前。長子嫡孫的身份,令他不僅擔任周大福集團的執行董事,還將成為新世界第三代接班人。
這個1981年出生的富三代,並沒有像其他香港的富三代一樣,和娛樂圈的女明星打成一片,而是娶了一個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金融高材生,用心幹事業的決心可見一斑。
不過,鄭裕彤的長孫鄭志恆(鄭裕彤二兒子鄭家成之子)卻有點「不走尋常路」。
鄭志恆自幼父母離異,與爺爺鄭裕彤一起住在淺水灣道大宅,感情深厚,是鄭裕彤指定的第三代接班人,不過極有志氣的他寧願選擇自己創業。1999年,他與人合作進軍網上醫療,大獲成功,目前是大中華醫療網Cyber-Medic的行政總裁,身價上百億。
就是這麼一位商業精英,卻難斷家務事。就在周大福2011年年底路演的時候,鄭志恆的韓國女友在與其吵架後自殺,雖搶救回了生命,卻讓這個曾傳出過與名模緋聞的富家子弟再度陷入輿論漩渦。
鄭裕彤在隱退之際,將鄭氏家族產業交給了長子鄭家純掌管。但每次出席新聞發布會,鄭家純被問及最多的依然是父親的狀態。
鄭家純
「我們不是家族企業,公司用人,能力最重要。」鄭家純一直希望消除外界對公司的固有印象。
鄭裕彤膽大心細。2012年2月,鄭裕彤於宣布正式退休時,為了完成順利交接,就便帶走了跟隨其打拼40多年的多名老功臣,並重新安排了人手輔助其長子。同時,在幾年前也已開始安排其「孫輩」的職務,分散到家族內不同的上市公司中,各有側重地予以培養錘鍊,從而構成多角布局的形式。
2015年底,鄭裕彤將名下6家上市公司股份,全數轉予鄭裕彤家族基金及周大福有限公司等,金額涉及近40億元。
外界認為,股份轉手有分身家的意味,令到股份歸於家族信託之下,日後分身家時,按信託契約而分配,以防日後出現爭產案。
「 力助許家印 」
鄭裕彤與許家印擁有非常深的交情。
2008年3月,恆大啟動全球路演並公開招股,市場對其估值在1200億-1300億港元。但金融風暴的不期而至,使得恆大的上市計劃擱淺。彼時,許家印及其掌舵的恆大處於斷崖邊緣——為了上市,恆大此前幾年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鋪開了巨大的攤子,資金缺口高達120至150億元。
如何彌補這上百億的資金缺口,成為許家印的當務之急。「當時考慮了很多,賣房子?賣土地?最後確定堅決不賣土地,採取增資擴股的方式在海外資本市場融資。」許家印後來接受採訪時的這一說法,也被披露在2009年恆大的招股說明書中。
真正出手救許家印的,正是勇猛好冒險,外號"鯊膽彤"的香港富豪鄭裕彤。由於此前恆大旗下的地產項目開盤邀請過明星助陣,許家印得以認識了香港英皇集團的老闆楊受成,並藉助楊的人脈,又認識了新世界的鄭裕彤、鄭家純父子。
據稱當時許家印急赴香港搬救兵,為了取得鄭裕彤的信任,每周都要和鄭吃一次飯,並去鄭家打牌。他跟鄭裕彤玩鋤大D,跟鄭家純玩鬥地主,有時牌癮大甚至會玩至深夜。
"恆大暫時停止IPO後的三個月,我主要的經歷都在香港,差不多可以說在那裡上班了,瘦了四五斤。"許家印曾對媒體回憶。
有趣的是,作為河南人的許家印雖然身居廣東多年,但當時廣東話並不靈光。而出生於上世紀20年代的鄭裕彤又不會說普通話,兩人語言交流實在困難。不過兩位大佬在牌桌卻溝通順暢,玩得不亦樂乎。鋤大D玩了3個月之後,許家印打動了鄭裕彤。
2008年6月,鄭裕彤聯手科威特投資局、德意志銀行和美林銀行等投資機構,總共斥資5.06億美元入股恆大。其中,鄭裕彤通過旗下周大福以1.5億美元買入恆大3.9%的股份,成為這輪私募中的領頭羊。
2009年10月19日,恆大在香港舉行上市投資推介會,外界盛傳的大D會成員鄭裕彤、劉鑾雄、張松橋等都現身站臺。時年已過八旬,極少露面的鄭裕彤甫一出現,便被媒體記者團團圍住。「當時給人的感覺,仿佛恆大上市的主角不是許家印,而是鄭裕彤。」
右三為鄭裕彤
恆大結束香港IPO路演,原本已為恆大股東的鄭裕彤,又通過新股認購,加碼投資5000萬美元。
2009年11月5日,恆大舉行上市掛牌儀式和上市晚宴。鄭裕彤、劉鑾雄及張松橋再次到場。
此後,恆大與一直與上述幾人有緊密合作。
2015年,以李嘉誠為代表的港商不斷在大陸變賣資產,鄭裕彤、劉鑾雄、張松橋等人也不例外。而這些富豪在內地資產的接盤人,均為許家印。
2015年12月2日晚,恆大及新世界分別發布公告,稱恆大已收購新世界位於海口、武漢、惠州3個城市的4個超大型項目,總建築面積近400萬平方米,涉及金額135億元。135億元也創造了內地房地產收購的歷史記錄。
但紀錄很快便被打破。2015年12月29日,恆大連發兩則公告,宣布以高達204億元的代價,收購新世界和周大福位於北京、上海、青島、成都、貴陽的5個地產項目,總建築面積851萬平米,再次刷新房地產收購紀錄。
2015年6月、7月和11月,恆大又分別收購了中渝置地、華人置業等多個項目,許家印在2015年一年接盤上述幾家公司的內地資產,涉及金額近550億元。
而在2015年年底恆大宣布發行總額15億美元的永久可換股證券時,鄭裕彤認購了可換股證券中的絕大部分,其中通過新世界認購9億美元,周大福與另一獨立投資者認購3.3億美元。張松橋的中渝置地則認購了剩餘的1.7億美元。
2016年7月25日開始,許家印開始增持萬科A股,使寶萬之爭的戰局更加混亂。
8月19日,就在萬科召開董事會的前一天,市場傳出香港兩家金融機構買入萬科H股的消息。
根據香港媒體調查,鼎佩證券是鄭裕彤家族的御用券商。Nexus Capital的背後大佬,是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
8月31日,恆大集團中期業績發布會。許家印缺席。「許總去參加全國政協常委會了。」恆大總裁夏海鈞解釋許家印缺席的原因,隨後他又補充了一句,「新世界的董事局主席鄭家純也去了。」
「 鄭裕彤部分經典語錄 」
葉璇現場坦言不想嫁富豪 承認鄭裕彤是自己乾爹
綜合自中國企業家雜誌、錢經、網易財經等
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新聞或視頻感興趣,並想在第一時間看到?可以加小編個人微信號cqwsh999交流,也歡迎你給我提供新聞線索、曝光內幕、求助、投稿、同時也歡迎您加入到我們的微信群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