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36.6億新臺幣溢價並奕力 ,或對國內大基金的成功狙擊

2021-01-17 E視角


昨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聯發科旗下晨星子公司晨發科技將合併驅動晶片廠商奕力,總交易規模為36.6億元。合併後,將合力提升在顯示器市場的競爭力,對抗聯詠、奇景、瑞昱、敦泰等競爭對手。

晨發科技預定以每股51元,取得奕力約7,175.31萬股的全部股權,以現金支付,總價約36.6億元,合併後,奕力將在2016年第2季下市。以奕力昨天收盤價44.15元計算,溢價幅度約15.51%;若以過去30個工作天平均價計算,溢價幅度達24%。奕力預定10月26日召開臨時股東會討論合併案,晨發科技完成與奕力合併案後將會消滅,更名回奕力,轉為晨星子公司,因此奕力將成聯發科100%孫公司,長期則會併入晨星。

併購方晨發科技強調,該項合併可整合雙方資源、提升全球競爭力,奕力主要從事TFT-LCD 面板驅動與觸摸IC研發與銷售,應用範疇從手機、數位相機、平板、筆電、車用顯示器到LCD 監視器等各項電子設備,據官方說法,過去四年奕力在手機產品出貨量佔中國市場約50%。奕力董事長黃啟模昨(26)日表示,之前就與晨星密切聯繫,奕力與晨星在顯示器晶片領域,屬於前後段關係,雙方常常討論合作案,互動密切,在經過不斷的討論後,雙方認為合併對彼此是最好的方式。黃啟模說,當時聯發科合併晨星時,曾和晨星董事長梁公偉談過,他認為梁公偉格局很大,不計個人,只看公司最大利益,人在緊要關頭,可以把自己縮小,不要太主觀;產業整並是趨勢,為了大局好,要縮小自己,整並是對雙方都好的結局。

對晨星來說,目前已擁有電視晶片、顯示器晶片及整合時序控制器等相關產品線,過去均需要驅動晶片的配合,在加入奕力後,產品開發將可不必受制於人,有利於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全球半導體及IC設計產業正進入新的轉型期,半導體產業狂吹整並風,亞洲手機晶片龍頭聯發科集團今年已經「連三並」,雖然併購規模都不大,且均為整合臺廠,但代表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在全球併購風下並未缺席,6月在聯發科股東會上他便主動提到,這對臺灣是相當重要的訊號,但臺灣廠商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導致併購難度很高,其實併購並非壞事。

聯發科前兩年順利合併主要競爭對手晨星,成就大小M「強強合一」的佳話。即使今年在手機晶片領域陷入苦戰,但聯發科集團擴張腳步沒有停下。今年4月,聯發科已由旗下100%子公司晨星以轉投資晨矽名義,併入轉投資影像處理晶片廠曜鵬;8月再由聯發科吃下美商矽成(ISSI)旗下利基型記憶體廠常憶科技100%股權。就今年這三案來看,合計併購規模不到66億元,相較於當年合併晨星合併規模超過千億元,可以說規模相當小。「併購可增加互補性,提升進入障礙,今年半導體多項整併案就是廠商尋找長期生存的方式。」蔡明介這麼說,他表示,臺灣科技業已走過20、30年,併購其實是企業「轉骨」過程,業者不應把併購機會拒於門外,尤其全球產業競爭加劇,更需要併購,聯發科一直在尋找各種併購的可能,與其從無到有慢慢布局,直接併購的效益最佳。市場預期蔡明介還會繼續出手併購。

聯發科這一連串併購行動說是為迎戰大陸供應鏈也不為過,大陸當前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中國本土面板廠京東方日前也公開表示將插足顯示面板產業相關的IC 應用。臺灣先前有面板驅動IC 廠旭曜和觸摸晶片廠敦泰的合併,以及新思與瑞力的聯姻,現在奕力宣告與電視及監視器晶片起家的晨星合併,種種跡象顯示觸摸和驅動IC 等面板相關半導體廠垂直與水平整合的趨勢愈發明顯,後續是否會有更多類似的併購或合作產生值得關注。

除了這次併購,前幾天日月光最高收購矽品25%股權!投資法人表示,今年半導體產業大環境是,產業評價下跌,對岸半導體「紅潮」壓力升高,且江蘇長電對於臺灣業者的威脅將越來越重,而業界則指出,日月光、矽品強強聯手,雙方合作將共抗大陸紅潮。

國內大基金攜國家戰略遊走世界,出手闊綽均是大手筆 ,在歐美走一圈所獲不多,最近把目光轉向與大陸文化、語音一體並在半導體業小有成就的臺灣。是否引發臺灣對產業惜售的自保?大基金應該思考一下到底需要什麼,否則雷聲大雨點小,"投機"不成,反惹一身雞毛.


相關焦點

  • 聯發科36.6億新臺幣溢價15.5%併購奕力
    聯發科旗下晨星子公司晨發將合併驅動晶片廠奕力,總交易規模為36.6億元。
  • 聯發科將旗下驅動IC廠奕力以1.38億美元轉手給其他IC設計廠
    聯發科逾1億美元售出奕力 象徵淡出驅動IC市場。聯發科(2454)宣布旗下驅動IC廠奕力將以總金額1.38億美元(新臺幣40.78億元)出售給私募基金東博資本設立的子公司Midus Investments Limited。業界認為,奕力未來將有望轉手給其他IC設計廠,同時也象徵聯發科將逐步淡出驅動IC及觸控IC市場。
  • 聯發科併購奕力 強攻顯示器驅動晶片
    聯發科旗下晨星子公司晨發將併購驅動晶片廠奕力,總交易規模為36.6億元。合併後,將合力提升在顯示器市場的競爭力,對抗聯詠、奇景、瑞昱、敦泰等競爭對手。
  • 聯發科淡出驅動、IC觸控市場!1.38億美元出售奕力100%股權
    聯發科公告稱,將出售奕力百分之百持股,以總股數約3.44億股、每股0.4美元計算,總交易金額達1.38億美元,買下奕力的為私募基金東博資本設立的子公司Midus Investments Limited。聯發科指出,本奕力出售案包含公司員工及矽智財(IP)等。
  • 聯發科出售奕力持股,觸控IC市場變數再起
    聯發科7月31日公告,將出售奕力百分之百持股,以總股數約3.44億股、每股0.4美元計算,總交易金額達1.38億美元,買下奕力的為私募基金東博資本設立的子公司Midus Investments Limited。聯發科指出,本奕力出售案包含公司員工及矽智財(IP)等。
  • 聯發科賣掉奕力,非接觸式觸控技術興起可能是觸發原因
  • AIO觸控IC出貨大增 奕力營收創新高
    驅動IC廠商奕力第三季營運轉強,除了手機驅動IC客戶需求旺之外,奕力自去年起布局的AIO觸控IC自6月起客戶拉貨動能增加,毛利率高達5成水平,再加上晶圓代工產能有力晶撐腰,相對同業較無缺貨或產能吃緊的問題,整體第三季、8月營收將創單季、單月新高,第四季也不特別看淡
  • 陽明海運完成現金增資成功募資60億新臺幣!
    據臺媒消息,11月27日,陽明海運宣布年度現金增資案募資完成,共發行新股5億股,每股溢價發行為新臺幣12元,
  • 奕力科技陳博韜:都在押寶4G
    本刊記者 劉丹華 孫燕飈隨著移動終端產品向高解析度、大尺寸屏幕等方向發展,加上觸控螢幕與顯示屏整合的趨勢越發明顯
  • 臺灣股市成QDII基金第三大投資市場,遠超日德韓英,科技股...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末,內地QDII基金投資臺灣股票的市值規模為12.14億,在全部QDII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總規模中佔比1.58%,高於QDII基金在德國的1.36%,韓國佔比0.84%,英國佔比0.76%,全球的第五大經濟體印度市場佔比僅為0.50%。
  • 奕力LCD驅動IC是中國山寨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4649.htm  有別於聯詠(3034)、旭曜(3545)、矽創(8016)等驅動IC廠,將手機用小尺寸面板的LCD驅動IC銷售主力投注於品牌手機大廠,奕力為了形成市場區隔,另闢蹊徑,積極耕耘中國的山寨手機市場。  據了解,奕力在山寨手機面板的驅動IC市場,已取得超過6成以上的高佔有率。
  • 大限將至!1300億分級基金月底謝幕,持有人「反對無效」?基金公司頻...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上市分級基金數量從資管新規發布時的134隻降至67隻。由於分級基金的整改是按照淨值折算轉型,而非二級市場價格,也就意味著原來二級市場的溢價會逐漸向基金份額淨值靠攏,溢價消失。因此,如果在二級市場上以較高的溢價買入分級基金,將會帶來較大的虧損。
  • 榮耀V40正式入網,聯發科處理器+66W快充,狙擊小米11
    值得注意的是,榮耀在獨立之後,榮耀推出的手機已經可以採購友商的5G晶片,高通、聯發科以及三星均有可能成為合作夥伴,而高通官方表示正在和榮耀接觸,並且期待和榮耀手機達成合作。但是,就目前爆料的信息來看,榮耀新一代旗艦榮耀V40似乎無緣高通晶片,將會搭載聯發科天璣5G晶片。
  • 【芯論】聯發科天天在看併購,蔡明介:人才不夠靠併購;資金或是鴻海半導體最大問題;產能仍不夠?臺積電訂購13億新設備
    不可諱言,鴻海因為是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對於半導體產品的需求本來就很多,也因此光是2018年,鴻海就買了高達53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品。鴻海也很自豪,建立了有關半導體市場、設備銷售及製造,以及上下遊的大數據。但是,買產品跟生產產品的know how完全不同,要能夠建立一個完整的半導體帝國,就如同郭臺銘自己曾經說過的一樣,製造才是硬道理。
  • 聯發科市場佔有率超越高通 以31%列全球第一
    財經網科技12月26日訊,據新浪科技消息,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三季裡有超過1億臺手機是採用聯發科處理器,較去年同期增加了約5%,聯發科在整體市佔率上取得了31%,壓過高通的29%。
  • 【焦點】高通與臺灣和解:罰金大減,聯發科不開心;為何出現大逆轉?關鍵三原因;臺灣IC設計業:無法理解
    1.高通與臺灣和解:罰金大減,承諾未來5年加大在臺投資力度;集微網8月10日報導(記者/張軼群),今日,高通與臺灣公平貿易委員會宣布雙方達成和解。經雙方協商,截止到7月底高通在繳納27.3億新臺幣(約8900萬美元)後不再繼續繳納剩餘罰款,高通撤銷在臺灣地區智慧財產權法院的上訴,同時高通承諾,未來5年將在臺灣地區開展包括5G、市場拓展、高校合作等方面7億美元的投資計劃。
  • 大陸對待臺灣半導體業,基金經理人是這樣看⋯⋯買臺灣比打臺灣便宜
    因此,若是把這樣的折價2成加溢價2成來算,事實上等於是溢價4成參股。加上增加25%股權,以溢價55元參股,如果矽品股價真的達到55元的話,預期未來總市值將由1,418億(12月11日止)增為2,282億臺幣,總市值大增約5成,也就是說,股價潛在價值大增5成的意思。我相信很多股價低估的公司,看到這樣的情況都要流口水了。
  • 聯發科的艱難一役:錯失4G機會後,寄望衝擊高端市場
    在2018年10月股價跌至谷底的200新臺幣後,聯發科開啟了超過一年的股價回升之旅,至2019年底,已經升至450新臺幣附近,漲幅超過100%。 作者姚心璐 編輯羅麗娟。 蔡力行被撤職的那天,聯發科創始人兼董事長蔡明介在報紙上看到了這個消息。
  • 6500塊就可封漲停,這隻基金怎麼了?折價10%突變溢價18%,定增...
    作為主打定增的公募基金產品,國泰融信LOF基金連續三年折價,在基金、股票雙重折價的概念下,該基金因定增新政後市場火爆受到部分資金注意, 5月26日起在6500塊錢將國泰融信基金送上漲停板後,5月27日國泰融信基金再度漲停,成交金額僅為12萬,不過該基金已從3月份折價10%,變成溢價高達18%,炒作風險急速提升。
  • 「思路迪診斷」獲得15億人民幣融資,聯發科投資汽車GaN器件公司...
    10億人民幣B+輪融資,持續打造叮噹大健康生態圈◆「諸葛找房」完成過億人民幣C2輪融資,升級為開放式房產交易平臺◆Ontario Teachers』領投亞洲領先數據中心公司「PDG」的3.6億美元融資◆「VisIC」科技公司獲聯發科E輪融資,支持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Part.1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