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雪娜
「古都夜八點,全民賽詩歌,尋『坊』洛陽城,人間有安樂。」
7月20日晚8點,跟著詩詞去洛陽「花漫裡坊·人間安樂」首屆鄉村振興詩詞大賽啟動。在洛陽市洛龍區安樂鎮獅子橋村黨群服務中心,「古都夜八點」正在打開「全民賽詩歌」的新模式。
據悉,隨著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速推進,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洛陽蓄力打造「古都夜八點」文旅消費品牌,各類優秀文旅活動或項目相繼展開。逛古街、看演藝、嘗美食、品文化,成為市民、遊客夜生活的新時尚。
為進一步貫徹洛陽市委、市政府有關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示範區,以人為本的文化旅遊生態圈,提高全民參與文化事業建設的積極性和市民的人文素養,洛龍區安樂鎮啟動「跟著詩詞去洛陽『花漫裡坊·人間安樂』首屆鄉村振興詩詞大賽」,並於7月20日正式開始報名。
以原創詩詞為抓手 提高全民參與熱情
本次詩詞大賽將圍繞原創詩詞創作、朗誦等方式進行評選,要求詩詞內容以洛陽歷史文化、城市建設發展、居民精神文化等主題為基礎,可以不拘泥於固定的詩歌形式,創作出貼近洛陽人文內涵、符合群眾精神追求、具有廣泛傳播能力的作品。
「這一次的詩詞比賽不是詩人大賽,更不是名詩大賽。大傢伙都來寫上幾首,發自內心地喜歡寫詩讀詩,我們的目標就算基本實現了。」大賽組委會專家強調,群眾性的詩詞比賽不是以「高大上」為標準,而是最大程度的實現普通群眾能參與、敢參與比賽為方向,「詩詞比賽的本質就是要辦一場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
據悉,本次比賽將圍繞「風雅頌」、「神都遊」、「居易」、「安樂」為階段性主題,開展線上原創詩詞徵稿及線下8餘場豐富多彩的主題文化交流體驗活動,並聯合詩詞學會、文聯等相關機構、單位,著力使用現代化傳播手段實現詩詞全民化、娛樂化的健康方式「擴群」。
詩詞激活裡坊文化 助推精神風貌建設
城市文旅融合發展是系統工程,既離不開全市各區域全面提升進步,又需要發揮重點區域的文化特色。安樂鎮作為我市城區的連接重點,同時手握裡坊這一標杆級城市文化,文旅融合發展建設進程自然備受矚目。
「裡坊文化是核心,廣大群眾是基礎,詩詞比賽是方式。」安樂鎮黨委書記梁黎鋒介紹說,裡坊文化是傳統文化,藉助詩詞固有的歷史文化傳播優勢,有利於在群眾中形成廣泛的文化認同,引發群眾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推動安樂鎮居民的精神風貌建設。
據介紹,安樂鎮積極探索裡坊復興,把「研學洛陽,讀懂中國」品牌在安樂叫響。以白居易故居、宇文愷故居、裴度故居、司馬光獨樂園和茶仙盧仝故居為重點,舉辦隋唐裡坊高峰論壇、裡坊文化大講壇。在獅子橋村樹立白居易、宇文愷、盧仝故居紀念碑,舉辦白居易詩詞大會,謀劃三季千畝花海,營造裡坊文化、鄉村振興、現代藝術融合景象。
詩詞比賽領銜進行 藉此發力鄉村振興
本次比賽之所以名為「首屆鄉村振興詩詞大賽」,更深層次的目標是要通過詩詞大賽為引領,開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發揮文化的長遠影響和重要作用,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找到一個新的發力點。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樂鎮正著力謀劃『一軸兩極三崗四片區』發展格局,打好裡坊復興和鄉村振興兩張牌。」梁黎鋒表示,安樂鎮的鄉村振興之路是以基礎設施、人文環境建設為雙重抓手,在進一步完善鄉村振興硬體建設的同時,提高鄉村精神文明的軟體水平,讓人文精神在鄉村紮根發展,加強居民奮發向上的自信心和共創未來的凝聚力。
據悉,下一步,安樂鎮積極發展以文旅產業為主題的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打造集文化、科技、生態、現代藝術等為一體的牡丹鮮切花產業基地,實現了政府+農戶+基地的農民致富、企業增收、環境優美、產業與生態環境高度融合,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