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鄉村振興的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奮鬥足跡,近年來,廣饒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立了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並評選出鄉村「好青年」多名。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尤其是青年人,青年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便是返鄉創業。近年來,廣饒縣一大批在外優秀高學歷、高技能人才放棄城市生活,帶著鄉愁和熱情返鄉建農場、辦企業,歸雁領航,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血液,韓秀偉,便是其中一位。
1996年出生的他,有著比同齡人更「野」的理想,當然,也有著比同齡人更為吃苦耐勞的精神,說起吃苦耐勞,徐秀偉更是感慨萬分,「耕田的時候,我一個人扛著化肥袋子在地裡來來回回,大活小活都是我一個人忙活,秋收的時候,我一個人能在地裡扎十六七個小時呢。」20歲出頭的年紀,儼然成為了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把式」,從一個人回鄉拿起鋤頭創業到成立專業合作社,徐秀偉以身示範,作為領頭創辦人,成為了合作社的理事長,並建立起東營市首家土地股份性質的合作社。廣饒縣鴻業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不同於以往單純以土地流轉形式成立合作社。作為全市首家土地股份性質的合作社,該合作社借鑑外省先進理念,採取「股權保底收益+股權盈餘分紅」的方式進行收入分配。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每畝地作價1000元作為保底收入,與合作社籤訂協議,合作社向農戶頒發「股權證」,對取得的經營收益,在扣除成本、提取公積金後,拿出30%的利潤給入股農戶進行二次分紅。這在當地來說還算是一次試水。
流轉了村民的土地不僅為村民們帶來了「三金」收入,徐秀偉還積極響應廣饒縣鼓勵青年返鄉創業的號召,利用流轉來的土地,進行高標準農作物種植以及果蔬種植,提高了土地產出的效益,引領周邊多戶貧困戶以及無法外出打工的村民來自己的果園打工,不但讓村民們切實體驗了家門就業的方便,又為自己帶來了生產經營效益,更是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活力,為貧困帶來希望,他樂於奉獻,為村民做實事的品質影響了身邊每一個人,也越來越多的村民因為對他的信賴願意把土地承包給他,為家鄉的發展謀出路,他一直在路上。
「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將繼續與當地政府密切聯繫,結合稻莊鎮實際,形成工作合力,聚焦區域建設,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上持續發力,特別在五大振興上做到產業樹特質、人才激潛質、文化提氣質、生態增麗質、組織強體質,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紅利。同時,為鴻業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帶來蓬勃力量。」徐秀偉說道。
放眼廣饒,更多的青春力量正在不斷醞釀,諸位「好青年」也在發揮著「頭雁」作用,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青春力量,在廣袤的鄉村熱土上,用夢想和拼搏譜寫鄉村振興的青春篇章,耕耘著屬於年輕人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