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好青年|徐秀偉:青春獻給泥土 鋤頭耕耘「詩和遠方」

2021-01-13 大眾網

  編者按:鄉村振興的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奮鬥足跡,近年來,廣饒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立了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並評選出鄉村「好青年」多名。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尤其是青年人,青年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便是返鄉創業。近年來,廣饒縣一大批在外優秀高學歷、高技能人才放棄城市生活,帶著鄉愁和熱情返鄉建農場、辦企業,歸雁領航,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血液,韓秀偉,便是其中一位。

  1996年出生的他,有著比同齡人更「野」的理想,當然,也有著比同齡人更為吃苦耐勞的精神,說起吃苦耐勞,徐秀偉更是感慨萬分,「耕田的時候,我一個人扛著化肥袋子在地裡來來回回,大活小活都是我一個人忙活,秋收的時候,我一個人能在地裡扎十六七個小時呢。」20歲出頭的年紀,儼然成為了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把式」,從一個人回鄉拿起鋤頭創業到成立專業合作社,徐秀偉以身示範,作為領頭創辦人,成為了合作社的理事長,並建立起東營市首家土地股份性質的合作社。廣饒縣鴻業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不同於以往單純以土地流轉形式成立合作社。作為全市首家土地股份性質的合作社,該合作社借鑑外省先進理念,採取「股權保底收益+股權盈餘分紅」的方式進行收入分配。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每畝地作價1000元作為保底收入,與合作社籤訂協議,合作社向農戶頒發「股權證」,對取得的經營收益,在扣除成本、提取公積金後,拿出30%的利潤給入股農戶進行二次分紅。這在當地來說還算是一次試水。

  流轉了村民的土地不僅為村民們帶來了「三金」收入,徐秀偉還積極響應廣饒縣鼓勵青年返鄉創業的號召,利用流轉來的土地,進行高標準農作物種植以及果蔬種植,提高了土地產出的效益,引領周邊多戶貧困戶以及無法外出打工的村民來自己的果園打工,不但讓村民們切實體驗了家門就業的方便,又為自己帶來了生產經營效益,更是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活力,為貧困帶來希望,他樂於奉獻,為村民做實事的品質影響了身邊每一個人,也越來越多的村民因為對他的信賴願意把土地承包給他,為家鄉的發展謀出路,他一直在路上。

  「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將繼續與當地政府密切聯繫,結合稻莊鎮實際,形成工作合力,聚焦區域建設,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上持續發力,特別在五大振興上做到產業樹特質、人才激潛質、文化提氣質、生態增麗質、組織強體質,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紅利。同時,為鴻業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帶來蓬勃力量。」徐秀偉說道。

  放眼廣饒,更多的青春力量正在不斷醞釀,諸位「好青年」也在發揮著「頭雁」作用,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青春力量,在廣袤的鄉村熱土上,用夢想和拼搏譜寫鄉村振興的青春篇章,耕耘著屬於年輕人的「詩和遠方」。

相關焦點

  • 饒陽農家書屋 讓鄉村也有「詩和遠方」
    饒陽農家書屋 讓鄉村也有「詩和遠方」 2020-11-12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陳春芳代表:創設農村青年人才服務中心 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庫
    全國人大代表、靈壽縣南營鄉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介紹,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農村青年創業難、青年農民入黨難、村級組織納新難等「三難」問題卻越來越突出。陳春芳代表介紹,為真正培育出一批「泥土香」型鄉村振興青年人才,該縣在全省率先創設鄉鎮農村青年人才服務中心及其黨支部,將返鄉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等7類農村青年全部納入「農村青年人才庫」,給予政策理論培訓、創業優惠政策、崗位能力鍛鍊,構建起農村青年人才篩選儲備—培養提升創業—崗位建功—分類管理—發展黨員—進入村級班子的遞進式選育管用鏈條。
  • 鞏漢林等影視界人士長沙探討鄉村振興題材影視創作
    鄉村振興題材影視創作會暨電影《在河之洲》劇本研討會在長沙舉行。 楊華峰 攝中新網長沙1月18日電(記者 鄧霞)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鞏漢林18日在長沙表示,影視創作不能憑空想像,要腳踏實地、帶有泥土芳香地去想像、去創作,要把真實的生活邏輯用影視創作的美學手段將其合理化、美化,這樣的電影才經得起歷史時間的考驗,經得起觀眾對它的審視和接受。
  • 成都雙流吳家染坊鄉村生活 成為城裡人羨慕的「詩和遠方」
    通過獨具特色的林盤風景,社區推動開展吳家染坊織染文化主題集市,是全力推進鄉村文商旅體發展的一個縮影。構建社區綠地網絡格局 為居民帶來綠意盎然走進吳家染坊小區,「推窗見綠、出門見樹」的場景隨處可見。彭鎮執法中隊結合全域增綠以及綠色家園建設,開展鄉村綠化、閒置土地植綠、社區花園建設等工作,從點線面三個層級勾勒出社區綠地網絡格局,為居民帶來更多綠意盎然的生活。
  • 鄉村振興提速,兩岸青年如何融入?
    鄉村振興提速,兩岸青年如何融入?那時,我發現臺灣的農村處處有景點、處處有亮點,這引發了我到鄉村創業的想法。畢業後,我選擇回到家鄉種植沃柑,借鑑臺灣鄉村建設的經驗,塑造更有生命力的沃柑產品。比如,做沃柑花茶、果乾、奶茶等,不斷延伸沃柑產業鏈。另一方面,也透過文創設計,讓產品的包裝更有詩意和美感,增加農產品的市場生命力。鄉村需要一批有思想、有創意的兩岸青年一起去營造,讓老村落變得更加宜居宜業,吸引人流回歸家鄉,從而帶動鄉村振興。
  • 為鄉村振興提供青年方案,這個研學設計大賽收穫滿滿
    為鄉村振興提供青年方案,這個研學設計大賽收穫滿滿 2020-12-18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春之島逐夢潮|鄉村振興人才耿琪超:百折不撓的現代農業追夢人
    一見面,腳上沾滿泥土的他就滔滔不絕地向我們講述他對鄉村生活發自內心地喜歡:「在鄉村創業,只有真正融得進,發自內心喜歡,才能幹得好!」助推鄉村振興。談到面臨的困難,耿琪超笑了起來,「農場發展勢頭好,企業經營得好,帶著大家一起富,為鄉村振興作貢獻,甘之如飴,再大的困難,我也不覺得,我和我的團隊都能克服。」農場的一草一木,甚至牆角裡的蟋蟀,耿琪超都有著訴說不完的有趣故事。熱愛,讓生命發光,讓生命輕舞飛揚。
  • 長安唐村:激發鄉村活力 打造心中的詩與遠方
    原標題:長安唐村:激發鄉村活力 打造心中的詩與遠方   長安唐村,坐落於終南山與西安城之間的長安區王曲街道辦事處,總規劃面積約38平方公裡,被西安市列為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發展「雙重點」項目。這裡「望得見秦嶺,看得見鄉村,記得住鄉愁,體驗得了田園生活」,是西安市在打造城鄉融合方面的一次大膽探索。
  • 同心築夢 兩岸青年暢敘鄉村振興
    新華社福州12月6日電(記者趙雪彤、鄧倩倩)「鄉村振興要錨定綠色發展之路。」臺灣「見學館」團隊成員遊傑騰在兩岸連線中說。  「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5日在福州市永泰縣開營。近百名兩岸青年、專家學者、基層工作者相聚永泰,共享鄉村振興經驗,同促鄉村振興領域合作。
  • 攜手鄉建鄉創 助推鄉村振興 兩岸青年建築師共建美好家園
    青春築夢,不負韶華。
  • 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兩岸關係)
    12月8日,臺灣青年林智遠在廈門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上說。這次論壇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展開鄉村振興的探討之旅。畢美家說,大陸鄉村振興的內需潛力巨大,為廣大鄉建鄉創的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拓展了新的空間,希望廣大臺灣青年可以發揮臺灣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優勢、利用臺灣鄉村振興的先進理念和成熟模式,積極投身大陸鄉村建設,助力兩岸融合發展。
  • 鄉村振興好青年|韓軍:從綠色軍營走向綠色農場 用行動譜寫赤子之歌
    編者按:鄉村振興的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奮鬥足跡,近年來,廣饒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立了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並評選出鄉村「好青年」多名。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鄉村振興,念好「真」經譜新篇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河南疃鎮緊扣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始終堅持「12345」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依靠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點、線、面結合一體化打造了十裡桃花—連珠村,黃桃小鎮—史莊村,櫻桃小鎮—高莊村,國家森林鄉村—張莊村等美麗鄉村。
  • 清華大學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 第三講開講: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
    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第三講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8月24日晚,清華大學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第三講開啟。本次講座由北京綠維文旅集團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王徵徵講授「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來自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幫扶縣、清華大學定點幫扶縣雲南南澗縣及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返鄉創業青年、農旅企業負責人、產業合作社負責人、「三農」領域黨政幹部和基層扶貧幹部5300餘人參加學習,課程通過雨課堂、小鵝通技術平臺面向17個省62個縣區同步直播。
  • 扶貧主旋律電影《最美青春獻給你》豐寧開機
    7月27日上午,由中共豐寧滿族自治縣委宣傳部指導支持、北京易木華陽影視有限公司、欣世方(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阿拉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德宣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以 「弘揚勤勞向善、建設美好家園」為主題的鄉村振興主旋律電影《最美青春獻給你》在河北豐寧樂國窩鋪村舉行開機儀式。
  • 綠皮火車上,徐州這群剽悍的鄉村大媽,欲奔赴他鄉,尋找詩和遠方
    文:杜茂洲圖:來自網絡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的這句話,確實有巨大的煽動力,它曾經激勵過無數的青少年甚至青壯年奮發上進,不懈追求,為改變自己的人生竭盡全力。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一群大媽的故事。
  • 四川綿竹:以人才振興促鄉村振興
    「大棚草莓種植一定要注重病蟲害防治,要嚴格控制化肥使用量和使用時間。尤其在天氣嚴寒時,一定要給大棚覆好膜,增加大棚溫度;天氣高溫高溼時,則要注意加強溝渠疏通,以免地面漬水……」說起科學種植草莓的要領,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清泉村種植戶杜桂蓉如今已是行家裡手。而兩年前的她,完全不知道種植草莓有如此多的講究。
  • 【青年有擔當 鄉村振興有希望】畢業了 他們一頭扎進大山要讓鄉村...
    原標題:【青年有擔當 鄉村振興有希望】畢業了 他們一頭扎進大山要讓鄉村大變樣    華龍網11月25日6時訊(記者 周曉雪)大學畢業後,留在大城市工作是不少人理想的「逐夢」道路。但有一群人,在都市和田壟之間選擇了後者。據媒體報導,截至2016年底,全國在村裡任職的大學畢業生人數超過10萬人。
  • 激勵青年到廣袤鄉村大地放飛夢想
    共青團珠海市委員會(以下簡稱「團市委」)充分發揮聯繫青年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激勵廣大青年到廣袤鄉村大地釋放青春激情,放飛夢想,建功立業,在全市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青年工作隊伍,努力構建起青年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新格局。
  • 兩岸共商鄉建鄉創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多位臺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代表,以及福建省相關部門和部分村莊代表等共商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解讀政策,分享經驗。12月8日,福建廈門,臺灣鄉建鄉創專家秦嘉遠作主旨演講。當日,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在廈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