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漢林等影視界人士長沙探討鄉村振興題材影視創作

2021-02-07 中國新聞網

鄉村振興題材影視創作會暨電影《在河之洲》劇本研討會在長沙舉行。 楊華峰 攝

中新網長沙1月18日電(記者 鄧霞)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鞏漢林18日在長沙表示,影視創作不能憑空想像,要腳踏實地、帶有泥土芳香地去想像、去創作,要把真實的生活邏輯用影視創作的美學手段將其合理化、美化,這樣的電影才經得起歷史時間的考驗,經得起觀眾對它的審視和接受。

當天,由中國藝術節基金會主辦的鄉村振興題材影視創作會暨電影《在河之洲》劇本研討會在長沙舉行,包括鞏漢林在內的多位影視界人士與主管單位及扶貧辦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探討「後扶貧時代」鄉村振興題材影視創作,並就該題材電影《在河之洲》的劇本進行研討。

鞏漢林認為,影視創作要有「泥土芳香」 。 楊華峰 攝

作為一部鄉村振興題材影視作品,《在河之洲》講述在湖南大湘西地區,一個貧困落後的小山村為了改變命運,在扶貧幹部的帶領下苦尋振興之路,最終走向幸福生活的故事。影片圍繞「幸福生活是通過努力奮鬥得來的」這一主題,在一波三折的故事發展中表達出中國各族人民對家鄉故土天然的依戀之情。

「很多人總是嚮往詩和遠方,而在湘西大地上,就滿載著奮鬥的詩篇和幸福的遠方。」導演朱少宇說,自己30多年前曾在湘西拍攝過短片,當時那裡交通閉塞,生活貧困,連給電池充電都要跑上十幾公裡。而當他2019年受邀再次來到湘西時,看到當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變的只有那美麗的風景、純樸的民風和讓人垂涎的美食。這些感觸給了他創作的衝動,想通過一部電影來記錄湘西的變化以及為這些變化而努力奮鬥的人。

為拍攝好這部作品,電影主創團隊在朱少宇的帶領下深入大湘西山區採風走訪,實地調查取景長達一年時間,採訪了許多基層一線的扶貧幹部,獲得了大量一手資料,為電影劇本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在視頻致辭中說,《在河之洲》從細微處著手,表現了中國基層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以及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深切關懷和感情。希望主創團隊更深入了解湘西地區的民俗和歷史文化,為電影拍攝提供更多豐富的細節,增加電影整體的藝術水平和感染力,讓每一位觀眾通過電影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認知湘西這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

與會人員合影。 楊華峰 攝

鞏漢林也表示,拍戲拍的不僅是戲劇結構的戲,還有細緻的「細」,仔細的「細」,一部影片的好與壞、成功與否,取決於細節的處理。他希望主創團隊堅持追求細節的真實,做到演員與角色、藝術與生活、體驗與體現的高度統一。

會上,中國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許柏林、饒曙光,著名編劇陳寶光等與會人員還就電影內容如何避免同質化、當地風光和民俗風情如何更好地融入電影等話題進行了探討。(完)

相關焦點

  • 鞏漢林:創作要有「泥土芳香」 追求細節真實
    【解說】1月18日下午,鄉村振興題材影視創作會在長沙舉行。中國藝術節基金會理事長安然,國家一級演員鞏漢林,中國電影(600977,股吧)家協會原秘書長許柏林、饒曙光,著名編劇陳寶光,導演朱少宇等影視界人士,與湖南省委宣傳部及湖南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探討「後扶貧時代」鄉村振興題材影視創作,並就該題材電影《在河之洲》的劇本創作進行研討。
  • 影視作品掀起「鄉村振興」熱
    傳媒內參導讀: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更需要持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繼扶貧題材影視作品掀起螢屏熱潮後,一大批鄉村振興題材影視作品也相繼官宣。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更需要持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繼扶貧題材影視作品掀起螢屏熱潮後,一大批鄉村振興題材影視作品也相繼官宣。首部聚焦鄉村振興背景下全民健康電視劇《老大夫小大夫》已開機。該劇講述了醫學定向生白詩洲遵守契約來到仙草村擔任村醫,和一生堅守仙草村為村民看病的老中醫李長生展開了一系列中西醫理念的碰撞、療法的競技等各種「鬥法」。
  • 智造長沙崛起!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3日訊 據《小康》·中國小康網消息(記者 劉建華 實習生 陳娟華)長沙市打開了「三農」工作的新局面,走出一條具有長沙特色的村集體經濟振興之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講好中國故事 推動鄉村振興 ——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回顧
    中國農民電影節與其他電影節最大的區別在於特別接地氣,不僅從專業角度探討農民題材電影創作發展,更堅持組織基層採風活動,鼓勵影視創作者多貼近農民,多了解農業農村發展。像第二屆電影節期間,首次提出了「農村題材電影復甦」的觀點,這些活動豐富了電影節的內容,拓寬了電影節的外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切實推動行業發展。
  • 鄉村振興題材電影《東北喜事》開機
    瀋陽日報訊(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王秒)昨日記者了解到,由瀋陽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副秘書長馬野任出品人兼總製片人、白清秀編劇的「鄉村振興」題材東北喜劇電影《東北喜事》(暫定名),日前在遼寧凌源開機。據了解,該片由東北籍導演小米執導,唐鑑軍、句號、李靜、徐成林、齊威領銜主演。
  • 講好中國故事 推動鄉村振興——著力打造永不落幕的電影節
    實踐中探索,農民電影節鏗鏘前行天下之中,千年古縣,悟穎塔下,宿鴨湖畔,以豐收為名,以電影為媒,2020年10月10日晚,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盛裝開幕,眾多影視藝術界嘉賓和當地農民代表一道,以特有的光影藝術互動聯歡,充分展現新時代、新農村、新農民的精神面貌和創業壯舉,凝聚起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的巨大力量。
  • 鄉村題材網絡小說的敘事與改編
    截至2019年10月,在院線上映或網臺播出的改編影視作品達400餘部,而鄉村題材作品不足5部。這至少反映出兩個事實:一是鄉村題材網絡小說的作品數量客觀上較少,優質作品更少,基於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難為無「米」之炊。
  • 四川綿竹:以人才振興促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離不開土生土長的本土人才,也離不開從四面八方回歸的返鄉人才。近年來,為了有效助推鄉村振興,綿竹市委組織部聚焦人才振興,巧抓關鍵、嚴抓基礎,牽頭在高端人才引進、涉農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打造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 鄉村振興喜劇電影《東北喜事之山炮扶上牆》開機
    11 月 13 日,由瀋陽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副秘書長馬野任出品人兼總製片人、協會另一位副秘書長白清秀編劇的 「 鄉村振興」 題材正能量東北喜劇電影《東北喜事之山炮扶上牆》(暫定名)在遼寧朝陽凌源開機。該片聚焦全面推進 「 鄉村振興 」 時代主題,依據 「 遼西第一書記 」 真人真事改編,展現選派幹部與村民從交鋒到交流到交心的過程,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遼寧省委網信辦、朝陽市委宣傳部、凌源市委宣傳部以及朝陽縣羊山鎮鄉村振興前方工作組、第一書記代表、瀋陽市電影電視家協會等出席開機儀式。
  • 鄉村振興題材電影《村裡的年輕人》在忻州古城開機
    2020年08月24日晚間新聞——鄉村振興題材電影《村裡的年輕人》在忻州古城開機
  • 主流影視作品創作欣欣向榮
    《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我們的新時代》《八零九零》等13個重點影視項目的代表發言,一批北京市重點影視項目正在茁壯成長。探索重點題材創作的廣闊空間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湖南省音樂家協會創作基地在長沙縣正式授牌
    星沙時報訊(記者 陳盼)6月15日,湖南省音樂家協會創作基地在長沙縣開慧鎮錫福村正式授牌。當天在基地還開展了「我們的新湖南——新時代新農村」主題歌詞採風創作活動,讓美麗的錫福村更添了幾分文藝氣息。隨後,藝術家們深入田間地頭,體驗新時代新農村生活,為文藝創作尋找靈感。「湖南省音樂家協會與錫福村也頗有淵源。」湖南省音樂協會負責人說,去年,湖南省音樂家協會的品牌活動——「瀟湘之春」民族器樂作品採風就在錫福村舉行。當地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極大地激發了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創作了一批有份量的優質作品。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以後又要變成什麼樣?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
  •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戲曲歷史題材創作研究》在我校...
    10月30日上午,由我校伏滌修教授擔任首席專家、浙江傳媒學院作為責任單位的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戲曲歷史題材創作研究》開題論證會在下沙校區舉行。徐小洲在致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10月23日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的回信,體現了他對全國所有戲曲界人士與戲曲研究者的關懷,表達了對振興戲曲的殷切希望。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戲曲歷史題材創作研究」,是符合當下社會現實與時代需求的重要選題,具有助推中國戲曲發展振興的使命與意義。
  • 講好中國鄉村振興故事!國際微電影藝術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
    此次電影節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農業電影電視協會主辦,舉辦了鄉村振興同心助農(青島)論壇、微電影創作與傳播論壇、特色農產品網紅直播宣推、紅毯儀式和頒獎典禮等活動。在鄉村振興同心助農(青島)論壇上,山東漢風控股集團與廣明大健康產業集團現場籤署了智慧農業戰略合作協議。北京中隆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濱海縣農文旅集團籤訂了「三包」服務戰略合作協議。
  • 港頭村鄉村振興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市政府批准實施
    2020年12月2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花都區花東鎮港頭村鄉村振興控制性詳細規劃》。該規劃傳統村落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項目,作為結合港頭村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需求,按減量規劃的思路開展規劃的優化提升,順利通過市政府審批。
  • 博白人出品的助力鄉村振興影片《清鳳》即將開拍!
    北京玉林企業商會博白分會會長、廣西博白鳳山人陳軼誠出品的清遠市首部助力鄉村振興影片《清鳳》即將開拍!9月12日,廣東省清遠市首部助力鄉村振興影片《清鳳》舉行新聞發布會,該片即將在清遠開拍。影片由著名導演郝一平執導,著名演員李明、賈婭和多位優秀青年演員參演。
  • 海滄影視產業發展與重點影視題材創作採風活動今日舉行
    伴隨著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的開啟,海滄影視產業發展與重點影視題材創作採風活動將於今日舉行。這是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配套活動,影視行業專家等將深入海滄探討「如何講好海滄故事」。  今年8月,中國著名藝術家、導演、國家一級演員唐國強來到海滄時曾表示,金雞獎長期落戶廈門是海滄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契機,在影視產業發展方面,海滄擁有極大的可能性。
  • 《我和我的家鄉》:鄉村振興的「現實繪」還是「烏託邦」?
    從這一點來看,這部電影的創作團隊,應該被給予高分。這不僅是一種鄉村振興中振奮人心的事件性表現,還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這一時代和歷史潮流的「原住民」的誕生,這種「鄉村振興原住民」的大量出現,不僅是鄉村振興的結果訴求,更是推動鄉村走向振興的最穩定、最強大、最具可持續性的力量和源泉。
  • 首部聚焦鄉村振興背景下全民健康的電視劇 《老大夫小大夫》開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中西醫優勢互補為切入點,聚焦鄉村振興背景下全民健康的電視劇《老大夫小大夫》,吸引了行業的關注,而著名導演安建的加入,以及呂涼等老戲骨的加持,更是讓外界對電視劇《老大夫小大夫》充滿期待。以小見大守正創新,聚焦鄉村振興背景下全民健康「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術造福人民特別是基層群眾」,正是當下中國鄉村醫生群體的初心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