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必看】中國電影PK印度電影,眼巴巴看著甩出我們100條街了

2021-02-18 第一製片人

 提示:點擊上方"第一製片人"↑免費訂閱本刊

『每一條微信與中國影視產業同步』


從早年的《三傻》到即將在中國上映的《我的個神啊》印度電影一直在創造口碑奇蹟,有人說印度電影無論是在耍帥、搞笑上,還是從動作、特效上,都早已經甩出中國電影200多條街!這也許有些誇張,但不管你服不服,100條街的距離至少是有的。


  (文/大佬K)印度電影的開放程度和印度這個國家的保守程度形成了特別鮮明的對比,主要體現在不遺餘力的挑逗和挑釁自己國家的宗教、政治和各種制度,光這一個特點就能讓中國的知識分子們集體頂禮膜拜,反正我們國家的電影人就是把拍不好電影的一切原因都歸咎到電影審查上嘛,反正我們國家的知識分子就是覺得"不讓木們罵政府木們就說你很low"嘛……云云,所以在中國的任何網站上看關於印度電影的影評和介紹,都會迅速陷入一場充滿怨氣的對宗教制度、種姓制度、社會開放程度、電影審查制度等等blablabla的嚴肅問題的大討論之中。

  通常正常人見此場景,會迅速腦補出髒了吧唧的印度人民生活在髒了吧唧水深火熱環境之中的場景,心生牴觸,瞬間就不想看了,於是他們永遠都沒有機會知道,印度電影無論是在耍帥、搞笑上,還是從動作、特效上,都早已經甩出中國200多條街這個事實!

印度式搞笑PK中國式搞笑:

"各種類型的王寶強"和"只有一個王寶強"

  在說印度電影的笑點之前,先說說馬上要上映的這部《我的個神啊》的片名,這部充滿了英語笑點的名為《Peekay》(Pee是啥意思不知道的自行搜索)簡稱《PK》的電影,在臺灣被翻譯成《來自星星的傻瓜PK》,雖然沒啥創意,但是表意明確;在中國網際網路世界翻譯為《外星醉漢pk地球神》,雖然意思跑偏,但還算贏在創意;而在中國官方那裡,它被翻譯成《我的個神啊》,不但表意不清、創意為負,還和2012年的《偶滴神啊》傻傻分不清,據說前幾天開發布會有媒體把片名寫成了《我滴個神啊》,把電影的發行方氣壞了,翻譯電影片名和字幕的那些部門,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沒腦子的是自己呢?

  好了抱怨完片名之後,來說說印度電影的搞笑。印度電影之所以能風靡全球,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好笑,因為眼神太萌、口音太怪,在加上各種飛眼兒的歌舞,讓世界人民都特別愛學他們,所以好萊塢也經常在喜劇裡放一些印度人來調節氣氛,比如《生活大爆炸》裡的RAJ。在好萊塢的優秀示範下,印度電影人慢慢學會了好萊塢方式的搞笑,不但笑點要接地氣,而且還得特別國際化,必須是人人都能get到那種。

  比如說《我的個神啊》這部電影中,外星人PK可能是處女座,因為他受不了看到別人的褲子夾在屁股裡,只要看到別人褲子夾在屁股裡,就想幫人家拽出來,看到這裡,應該已經有很多觀眾因為處女座這個點笑起來了。然後,他真的去幫人家把褲子拽平,卻被人踹了一腳,結果這一腳踹倒了一排印度人,因為印度人都喜歡成群的在馬路牙子上蹲著。到這裡就算是get不到處女座的點的老年人,也笑了,因為全世界的新聞裡一演印度,都是拍一群在馬路牙子上蹲著的人吧!這種接地氣兒又具有普適性的笑點,在印度電影裡比比皆是,所以觀眾經常會一邊看一邊想到"哈哈!是這樣啦!"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印度的電影製造笑點很簡單,基本上就是設計一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傻子來實現,從《三傻》裡無法適應校教育體制的叛逆高材生,到《我的個神啊》裡無法理解人類行為的外星人,這些角色都像是《泰囧》裡的王寶強,發揮著搞笑和一針見血的揭示主題的作用(這大概也是《我的個神啊》找王寶強配音的原因吧)。只不過,印度電影中,有各種各樣的"王寶強",有不懂窮人世界的高富帥,也有不懂人情世故的科學家,有因死亡變成蒼蠅活在世上的"屌絲"化身,也有受了西方教育無法理解宗教世界的姑娘。相比之下,中國的喜劇目前只有一種形式的"王寶強",就是屌絲屌絲屌絲,裝傻裝傻裝傻,這角色無論是黃渤演還是徐崢演,演了半天都是"王寶強"的屌絲搗亂路線。當然只有一種路線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已經是當今中國最前沿的,也幾乎是唯一被觀眾期待的喜劇配置了,shame啊!

印度科幻PK中國科幻:

"我們可以編故事呀"和"我們可以買IP呀"

  中國電影圈提起"科幻"二字,一般都喜歡拿設備不太好、技術有點糟、對特效懂得還不夠等等問題來當藉口,千方百計的要把拍不出科幻片這件事,賴在工業水平上。於是,在這個全世界人民都愛看科幻的年代裡,我們只能跑去買票看好萊塢的科幻,然後還得被王小帥這樣的導演罵"庸俗",中國觀眾真的好弱勢群體。

  然而跟我國一樣人多、錢少,有錢人都往美國跑的印度,在這方面卻比我們強多了。5月22日要上映的《我的個神啊》,就是把有點科幻的外衣和與科幻息息相關的宗教結合到了一起,來地球考察的外星人,在地球上和母星失聯,一路踩著各種宗教禁忌倉皇奔跑,比如拿乞討者盆裡的錢當零花,拿車震族(因為社會保守不能在家隨便亂搞,所以車震族人數超多)掛在汽車上的衣服換造型,一邊設計各種愚蠢的橋段來尖銳的指出宗教斂財的本質,一邊用"教主是不是打錯電話了?"的疑問來表明自己"並沒有質疑上帝,只是在質疑宗教制度"的觀點,當然最後他還要愛上一個印度姑娘,然後帶著這份遺憾回母星了。這劇情要說也不算腦洞大開,但就是簡單閱讀下劇情簡介,就覺得辣麼的吸引人,又辣麼的深刻有意義。

  這兩年為了與世界接軌,印度出了既有科幻色彩又有宗教色彩的電影。按理說印度作為一個宗教國家,與"科幻"世界應該是有點對立的才對,但肯動腦子的人就是不會被現實約束。2012年火到不行的《功夫小蠅》,將了一個哥們在表白之夜被謀殺後,憤怒的靈魂轉世成為蒼蠅,於是開始作為蒼蠅各種與女主角對話,並積極聯繫各種中國功夫,與女主角聯手實施一系列報復行動的故事。另一部特別火的《寶萊塢機器人之戀》,也是走的軟科幻路線,天才科學家為了能陪女朋友,設計了個跟自己一樣的機器人,結果因為機器人太好笑與女友陷入了熱戀,於是科學家不幹了,生氣的把機器人變成了殺人機器,最後又因無法收場而不得不和軍方聯手拯救世界,壓根就沒啥特效,但卻完全是好萊塢大片的即視感。所以說科幻其實根本不需要特效,只要像印度人民一樣有一顆科幻的腦子就夠了,要知道他們還曾經用自行車推著人跑的方式,拍過《印度超人》呢。

  在看看中國科幻界呢,今年一個三流公司攢了一個二流團隊要拍劉慈欣的《三體》,開了好幾次發布會都在談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大數據模式,和如何做好一個IP等等,誇誇其談之餘就是給你灌輸各種"這電影是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中國人就頂起來"的訊息,結果《三體》這麼一折騰,據說劉慈欣擠壓了好多年的科幻故事一股腦賣沒了,"先搶下IP別的回頭再說",中國電影人如今正在以當年地產商們買地的勁頭在買IP。

印度式山寨PK中國式山寨:

"山寨也要有印度精神"和"不是山寨是致敬"

  印度電影的另一大特點就是特別愛山寨,隨便搜搜印度電影片單,就能看到無數例如《寶萊塢碟中諜》、《印度超人》等等山寨感十足的片名,這點跟中國也挺像的,因為不行,所以模仿,這是初級階段的必經之路,人人都能理解。

  不過,在山寨這條路上,印度人和中國人卻也不是那麼一樣。大家都知道,在美國,印度人和中國人都馳騁在IT產業,是矽谷碼農的中堅力量,兩國人民都比較沒創造力但又模仿力,但論起學習能力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印度人擅長學習,並運用學會的東西自己發揮,中國人則更擅長模仿,反正你怎麼幹我就怎麼幹,你做的多複雜我都能知道你是怎麼幹的!這樣的性格差別,早就了兩國電影水平的不同。印度電影雖然愛山寨外國,但往往能超越原廠,中國電影人則比較喜歡把所有牛逼電影都看一遍,然後扒出很多橋段組成一部新的電影,並稱之為"致敬",最近更是連重組都不樂意重組了,直接買人家版權,逐幀重拍,就還一下中國演員,也不知道是在圖什麼!(據說最近《失戀33天》的導演就拍了這麼一部電影)

  2009年,印度山寨了一部關於中國的電影,叫做《月光集市到中國》。電影幾乎把所有中國大片都玩了一遍,演員們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皇宮裡跳集體舞,扮《功夫》裡的斧頭幫跳集體舞,在《新龍門客棧》的牌坊前跳集體舞,學《英雄》在水面上跳集體舞,最後去長城上學《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喊了一通波若波若密,忽然就穿越到現代變成了成龍。當這些中國大片中的傳奇人物,都變成浮誇的印度阿三,那美好的畫面瞬間秒殺了中美印三國觀眾。看吧,在藝術上願意靜下來思考的民族,就是山寨也能超越原廠呢。

電影人服務意識PK:

"讓觀眾多在影院乘會涼"和"電影短點多排片"

  最後說說印度電影為什麼能獲得世界人民的尊敬?答案是他們都有一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心。你以為他們抨擊政府、抨擊宗教、抨擊制度是一種酷愛拽炫酷屌炸天的表現?你以為在這個幾幅漫畫就可能被掃射的年代,印度電影人站出來挑釁宗教是一種大無畏精神的表現?NONONO,其實印度電影人正是通過電影對宗教的戲謔,來實現印度的宗教體制改革。

  宗教制度和古老的種姓制度帶給印度的發展上的巨大阻礙已經成為印度的第一大危機,幾乎世界上的經濟學家都認為,印度如果不實現宗教改革,那麼他們永遠無法迎來自己騰飛的一天。而出身良好,受到了全面教育的印度上層社會人士,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試圖將自己學習到的"真理"用文化的方式傳遞給更多的印度人民。不過他們這樣做可能會帶來的結果,就是讓自己所處的上層社會逐步走向瓦解,到底他們能否最終闖過這一難關,目前是世界經濟學家對印度的又一大討論課題。

  前一陣有個印度裔的美國人的一段吐槽印度電影脫口秀很紅,那哥們說大家千萬不要坐印度航空,因為即便到了目的地,機長也不會降落,原因是"電影還沒演完吶!!!"他用這種方式來諷刺印度電影的漫長,但印度卻是因為"外面太熱,讓客人能在影院多待一會兒"而不斷的讓電影變得更長。而中國呢,作為媒體,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電影票房的人說,某某電影原來拍了兩個小時,被院線建議剪到90分鐘,原因是90分鐘是影院最佳時長,好排片兒。而所謂"最佳時長",其實就是讓影院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時長。

  當"讓觀眾能在影院多呆乘涼一會"遇見"90分鐘的利益最大化時長",真的要不由的感嘆一句,印度電影人真是業界良心,輸在了出發點上,中國電影人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人家甩出我們100條街了。

— END —


第一製片人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微信:zhipianquan 微博:@第一製片人雜誌

合作、投稿請加QQ:2914166835

相關焦點

  • 國產電影被印度甩了N條街?
    談到印度,很多人自然便想起髒亂差的街道、汙齪不堪的恆河水、滿街遊蕩的聖靈牛以及肆意頻發的強姦案,如此呆滯刻板的荒誕印象停留在無數國人的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然而,如果你真的走近印度這片神奇的國土,你會發現事實與想像之間的巨大差距。印度電影更像是一面鏡子,尤其是把它放在中國電影的面前,所有的浮華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地深深的思考。
  • 所以說《釜山行》到底在哪兒甩了我們的國產電影N條街?
    你一定已經在朋友圈聽說過這部電影——《釜山行》↓天朝群眾這樣說:《釜山行》甩了國產片幾條街!
  • 看這部印度影史的票房冠軍電影,談中國電影與印度電影的差距
    雖然印度的經濟發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確實落後我們中國很多,但是印度的電影拍攝,演員演技,包括劇本還有音樂,真的可以說是甩我們中國電影幾條街,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很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說實話,印度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其歌舞,如果說漫威電影主要看特效,那麼印度電影主要看歌舞,而我們中國電影主要看啥呢,除了武術功夫,似乎我們中國電影沒什麼影響世界、讓世界記住的電影特色和符號。就拿《戰狼2》,《前任3》,還有《後來的我們》這幾部超高票房的國產電影來說,哪一部不是對我們國人情懷的消費?
  • 【字媒體 電影】《死亡派對》:甩國產同類電影五條街.不要錯過它!
    《死亡派對》算不上一部多麼牛氣的頂級電影,但它絕對是不丟人的,它至少甩了同類電影五條街,由此來看,說它優秀也不為過。而這五條街又是哪五條呢?第一條街,誠意之作,製作精良。電影的故事設定獨具匠心,但才華並非人人都有,看一部影片是否有誠意,筆者更注重製作細節的考量。本片演員的化妝造型絲毫不粗糙,而美術布景上,尤其讓人眼前一亮。
  • 擼片丨印度神片和他那些調皮的電影名
    不管這些總結準不準確但一提到印度電影很多人一定是這樣想的神一樣的印度歌舞▼從早年的《三傻》到《我的個神啊》印度電影一直在創造口碑奇蹟說印度電影甩中國幾百條街也許有些誇張但距離至少是有的>《月光集市到中國》電影幾乎把所有中國大片都玩了一遍演員們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皇宮裡跳集體舞▼
  • 第四個傻瓜:痴迷印度電影的二山(內附113部印度電影片名)
    《三個傻瓜》這部印度電影,二山先後看過100多遍。有空的時候,二山會看《三個傻瓜》;心情高興的時候,二山會看《三個傻瓜》;心情不好的時候,二山會看《三個傻瓜》。累了困了,看《三個傻瓜》。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百看不厭地觀看同一部電影,對於一般人來說,估計是一種瘋子的行為,身邊人很難理解。所以,後來,每一次看見二山在電腦上重看印度電影《三個傻瓜》時,二山老婆就會說:二山絕對是第四個傻瓜,大大的傻瓜,不可思議的傻瓜。
  • 十部值得一看的印度電影 阿三開掛甩我們好幾條街_遊俠網 Ali213.net
    說起印度來,你的印象可能是擁擠的火車,密集的人口以及他們獨有的奇葩。印度人拍出的電影簡直就和他們的日常生活一樣奇葩,簡直就是笑料百出。但你認為印度電影中只能搞笑那可就錯了,他們也還是有著自己細膩的一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十部值得一看的印度電影吧。
  • 印度電影領先中國10年?看了100部印度電影後,發現差點被騙
    但這時網絡上卻出現了一種聲音,中國電影全是爛片,印度電影都比中國電影領先中國電影行業十幾年。原因無他,像印度近幾年傳到中國的電影佳作,《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印度佳作,在中國電影觀眾面前既賺足了口碑,又賺到了票房。
  • 印度最大贏家,《帝國雙璧》果然不負盛名!甩中國電影幾條街.
    記得搞笑又煽情的印度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嗎?
  • 可以與好萊塢電影成就比肩的印度電影
    說到印度電影,大家的腦海是否浮現出歡快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可是從整個世界電影發展史中,印度電影的發展相對於美國好萊塢電影的發展更為順暢一些。印度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印度電影,我們需要從印度這個國家的幾個方面來解讀它。
  • 朝鮮紀念中國志願軍電影《兄弟之情》插曲《蘇武牧羊》,甩國內一些神劇幾條街!
    朝鮮從來沒有忘記過與中國的友誼和對中國抗美援朝的感謝,這從他們拍的一部部歌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電影中就能看出來,一個國家的電影與一個國家的文化息息相關,更與這個國家人民所受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繫。由時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親自倡議和指導下創作完成,以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烈士的英勇事跡為主題,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大無畏鬥爭精神和集體英雄主義,反映了中朝兩國人民兄弟般的情誼。電影《兄弟之情》插曲《蘇武牧羊》《兄弟之情》於2010年10月25日在平壤首映。
  • 近期印度電影:為女性發聲
    爸爸》和《神秘巨星》後,近期在中國熱映的印度電影《廁所英雄》再次聚焦女性權益,同樣叫好叫座。   2017年以來的這三部電影故事都來自本土生活,甚至改編自印度著名摔跤手對兩個女兒進行魔鬼式訓練使之成為國際大賽冠軍、印度新娘因不滿戶外如廁而在婚後第四天逃走的真人真事,都折射了城鄉差距、男女有別和代際衝突,樸實無華,針砭時弊。
  • 印度電影,很值得中國電影去學習
    這幾年印度電影在中國開始有不錯的反響,我是從《摔跤吧,爸爸》開始喜歡上印度電影的。雖然《三傻》是更早更有名氣的一部。也是後來才關注的。印度的亮點在於首先,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印度電影的可貴之處在於敢於反應社會的真實一面,我最喜歡的一部就是
  • 《印度電影簡史》:解析印度電影歷史,試找出中國電影借鑑之處
    緊接著,阿米爾·汗的其他一系列電影也在中國觀眾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印度電影正在迅速崛起嗎?在《摔跤吧!爸爸》成功之後,我們緊接著又引起了不少印度電影,但其市場表現力都不太好,這也就意味著印度電影其實還未完全打開中國市場。
  • 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漸入佳境
    那年除了中印電影人代表的雙邊訪問,文化部還在10月間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舉辦「印度共和國電影周」活動,放了三部故事片《流浪者》《暴風雨》《兩畝地》,這是印度電影首次被引進中國。  在首次引進的這三部影片中,影響最大的要數《流浪者》。
  • 印度電影何以輕鬆秒殺中國
    總之,對待印度,很多人的自信心是衝出宇宙的。所以,可能有人要質疑我們的標題「輕鬆秒殺中國」,「你憑一部我沒看過的電影就說印度電影秒殺中國?還輕鬆?」如果再把這樣的質疑,放在「中國電影大崛起」的數據(下圖)之下,就更有底氣了。
  • 又是一部不被推薦的印度電影
    ,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反駁「印度電影甩中國電影一條街」的機會。我說過很多次了,印度電影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好,不是印度電影都是《摔跤吧爸爸》好嗎。2018年,印度電影引進的數量遠超之前,然而,爛片也不少。(2018年不推薦的印度電影有:《廁所英雄》、《起跑線》、《巴霍巴利王2》。2018推薦的印度電影有:《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嗝嗝老師》。)
  • 讓人全程屏息的「印度電影」
    標題裡我把印度電影打了個引號,雖然故事發生在印度,但裡面既沒有歌舞也木有腦洞特效,投資與發行方也來自世界各地,算是一部非常國際化的電影。這種反映恐襲的電影必然是群像刻畫,導演能力稍弱就會搞混亂,除了恐怖分子團體,第一個出場的是錫克族小夥阿爾金,他正要去酒店上班。扮演他的戴夫•帕特爾應該是西方觀眾最熟悉的印度裔演員了(他其實是個正經八百的英國人),許多年前演《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讓其暴得大名,他開始包著頭巾,我差點兒沒認出來。
  • 印度電影為什麼能在中國「橫行霸道」?丨鑑影
    就連打著印度電影旗號,實則是澳洲團隊製作的電影《孟買酒店》,在北影節也收穫了一個座無虛席的誇張場景。由於是根據印度2008年發生的那起真實恐怖襲擊案件改編,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而上一部在影院熱映的印度電影《無所不能》,被網友戲稱是《調音師》和《一個母親的復仇》的結合版,一個盲人配音師的為愛復仇。
  • 娛樂觀 我的個神啊,印度真讓中國電影歇菜了?
    但是,印度電影真的比中國電影強很多嗎?比較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的電影,光是挑選出一兩部電影來對打,這類似於比較兩個國家國民身體的素質,卻只挑選一兩個國民來對比,很難令人信服。在「個人能夠代表國家」的時代,霍元甲在擂臺上打贏國外力士,似乎能給人帶來一種虛幻的中國戰勝列強的榮譽感。但時代已經進步,就好比劉翔代表不了中國國民的身體素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