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京東和快手聯手的傳言正式落地,這是繼拼多多和國美合作之後,電商江湖又一重量級炸彈,在網際網路電商江湖掀起不小的輿論。
這也是電商618大促前,電商直播領域的行業大變局。
如同曾經的阿里和蘇寧、拼多多和國美一樣,京東和快手也是各有所圖。快手無疑是看中了京東的「貨」,京東則是看中了快手的「人」和「場」。雙方的合作是勢和能的互補,聯合打造了人、貨和場的全鏈條直播電商新產業生態。
實際上,在此之前,快手也和拼多多、淘寶合作過,但最終是不歡而散。而此次電商領域新舊勢力的深度結合,將要給短視頻直播電商產業帶來什麼新變化和思考?
快手搶「貨」
直播終於供應鏈的勢能
快手在直播帶貨方面的潛力不容置疑,但是供應鏈的短板也越來越明顯。
之前3月份,京東靠「超級品牌日」活動,吸引了李寧、美邦、阿迪達斯、寶潔等品牌,前7場直播帶貨交易額達6億以上。
5月份時,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親自現身快手直播帶貨,這是快手電商第一次大規模售賣3C家電商品,最終3小時成交額突破3.1億。
不過,京東的超級品牌日早期更多是和品牌經銷商合作,在產品鏈供應鏈方面,和電商平臺相比,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這也是快手選擇京東合作的原因,畢竟京東自營商品的資源十分龐大,與其自構建產業鏈,費時費力,不如借勢京東現成的供應鏈賦能短視頻直播!
1.滿足平臺電商用戶需求多元化
作為直播電商平臺,快手的優勢在於人和場,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當前快手日活超過3億、快手電商日活突破1億。
不過,隨著用戶量的日益增加,用戶的結構也開始呈現多元化,此時,單憑「源頭好物」和「高性價比商品」,已經無法滿足用戶電商需求的多元化。
而京東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其自營的、多品類的品牌商品及高品質商品。快手通過合作引入京東的商品,加強自身貨的環節,實現向品牌的邊界擴展成為必然,能夠滿足用戶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2.強調工廠源頭好貨,強化性價比
從短視頻直播到電商帶貨的轉化,快手電商更多中推廣「源頭好物」,強調的是源頭工廠、極致性價比和一件也是批發價。這主要得益於快手電商的重要主力是那些工廠老闆、檔口老闆娘和農場主。
時至今日,源頭好物依然是快手電商的重要根基。
而和京東合作,能夠將源頭好貨品類更加豐富化,通過優質且多樣的工廠貨源,能夠強化產品極致性價比,同時高效驅動銷售轉化。
3.產業帶直播更需要供應鏈的支持
當下,產業帶直播的火熱帶動了直播內容生態,同時驅動直播基地產業帶項目的發展。為了搶抓紅利,目前,全國各地直播基地產業帶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
直播基地產業帶設立地區一般是產業聚集區,涵蓋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等全流程服務體系,這無疑考驗平臺的B端供應鏈方面的綜合實力。
通過直播基地產業帶,能夠實現對相關垂直類目內容的直接管理,這對於維護電商平臺行業生態、打造新型直播內容生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京東搶「人」
關於用戶流量的爭奪
整個生態流量中,線下的流量去了線上,線上的流量去了短視頻和直播這個場景 。
對於平臺來講,靠自身營銷宣傳引入流量,速度相對較慢,且往往很難突破。而通過平臺合作的形式,則能夠集中兵力發揮各自優勢,擴大流量的來源,豐富品牌推廣渠道,達成雙贏局面。
比如,沃爾瑪就曾與谷歌合作推出語音購物服務,谷歌擁有龐大的流量,利於給沃爾瑪引流。沃爾瑪用自己的「貨」,結合谷歌龐大的「人流量」和強大技術,提升用戶消費體驗以及購買頻次,幫助其更有效的搶佔市場份額。
當前電商平臺已形成三國殺。
雖然根據京東財報Q1顯示,京東的用戶量大增,但依然是已經被拼多多趕超,和阿里的距離越來越遠,更重要的是京東在直播上起色並不是很大。
大家都知道,快手的優勢就是「人」和「場」,而且短視頻平臺本身也正在成為電商平臺的重要導流池,當前用戶體量巨大且用戶構成涵蓋一二線城市與新消費市場,與京東原有用戶存在互補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快手起源於社區,具有很強的社區的屬性,能夠為平臺帶來老鐵黏性和高轉化率,這也是快手帶貨比較強勁的原因所在。
通過聯手快手,可以拓展「直播電商」的新用戶,追趕阿里的拼多多。而且,用京東的話來說,就是「京東將在新興市場用戶觸達和直播電商新場景上獲得增益。」
實際上,京東看中的不僅僅是用戶流量,更是頭部主播的勢力,快手上越來越多的「帶貨老鐵」。不過,未來,每個擁有粉絲的品牌或者個人都可能成為直播帶貨達人,品牌帶貨、明星帶貨的新時代正在到來。
「場」的內容力
增強用戶黏性和轉化率
短視頻做流量,直播建立用戶信任,基於平臺進行私域圈粉,這是短視頻直播黃金三角。 實際上也是從流量到訂單和信任,再到收人收心的過程。
GMV是電商平臺一個重要衡量因素,而GMV受用戶量、客單價、轉化率等多重因素影響。
對消費者來說,商品的極大豐富、注意力的極度碎片化,不僅需要「中間商」幫降低決策成本,也需要在購物場景裡獲得新體驗和新刺激,藉助內容、名人、公域流量,賦予直播帶貨更多看點、話題點等娛樂屬性。
也就是說,直播電商前期需要打造「場」的內容力。
而直播、短視頻拓展了電商新場景,對於提升復購次數和單用戶消費金額大有裨益,也就是能夠提升電商平臺的GMV。
並且,用戶逐步接受直播、短視頻這種新購物方式,這一點可以從當地淘寶直播、快手直播等直播電商的成績得到印證。
當前,抖音和淘寶、快手形成了區隔。
快手直播核心是用私域流量撬動低線城市的消費,具體就是是依託於個體邏輯,通過老鐵經濟打造的帶貨平臺,進行抱團式賣貨;淘寶直播是基於品牌已經建立的電商場景的延展,用強大的供應鏈連接購物目標明確的用戶;而抖音是內容分發場景,並非淘寶的交易場景和快手的個人場景。
不過,直播進場看起來是「帶貨」,本質上是「內容電商」,優勢在於輸出內容價值,然後進行帶貨轉化。
而京東入駐快手,能夠利用快手的場的「內容力」,形成用戶的強黏性。同時,通過直播這個場景連結用戶和品牌產品,從而打開供應鏈的銷路。
直播電商背後:
關於下沉市場的博弈
在電商江湖,一二線城市流量見頂的論斷已不新鮮,網際網路巨頭直接用行動表達自己對「下沉市場」的青睞。前有拼多多、快手們的先下手為強,後有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們的虎口奪食。
而拼多多的崛起,似乎是使得下沉市場更是成為熱點。
曾經不被看好的拼多多,僅用三年就完成了上市夢想,並快速成為低端用戶的聚集地,這更是讓其他平臺巨頭看到了下沉市場的發展潛力空間。
可以說,吸引巨頭入局的,正是下沉市場龐大的消費群體。數據顯示,中國10億以上的人口歸屬下沉市場,而且每天平均使用時長平均達到5小時。
據說在網際網路推動下,渠道的下沉,使得約30%品類3-6線城市消費者滲透率速增,反超1-2線城市,這就是品牌下沉的價值。
毫無疑問,下沉市場,已經成為平臺巨頭及大小品牌商的必爭之地。
借勢當下火熱的直播短視頻熱潮,平臺和品牌開始集體玩「下沉」,而且電商平臺在直播短視頻領域競爭日益激烈。
當前來看,淘寶直播GMV實力領先,抖音平臺流量大爆款多,而快手的優勢是老鐵經濟,而從當前的直播電商交易額來看,快手和淘寶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京東也不見太大起色。因此,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快手和京東的聯姻,無疑是借短視頻直播電商,重在對下沉市場深耕和爭奪。
快手是短視頻起家,優勢在於流量和社交關係,而京東則是供應鏈的電商重資產優勢。雙方聯手,構建了人、貨和場的直播短視頻全鏈條。
可以說是,左手內容,右手變現,打造了直播電商全閉環。
隨著電商平臺內容化和內容平臺電商化,電商與短視頻平臺之間將是愛恨交織的合作博弈關係。對於任何一方而言,重新搭建新的商業模式,都需要更多的時間、資金和技術。
因此,京東和快手聯姻是最優選擇,雙方的合作勢必開啟直播短視頻的新玩法,增加下沉市場博弈的籌碼。至於能否通過深度合作,真正達到取長補短的直播電商效應,還要等待市場來驗證。
參考資料:
1.36氪:「快手與京東戰略合作,直播買貨無需跳轉,意在下沉市場電商」 彭倩 張雨忻 喬芊,2020年5月31日2.電商報:「一場蓄謀已久的聯婚:快手變重,京東變輕!」 電商君,2020年5月31日3. 國泰君安消費團隊:「快手牽手京東背後:直播電商始於網紅,終於供應鏈」,202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