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花木蘭》是爛片的是因為觀影角度不對,來看看影片的聰明之處

2020-09-13 自在小姐


劉亦菲版《花木蘭》日前已經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觀眾對這部影片耗資2億的影片褒貶不一。

其實該片在國外首映後國內就出現了很多免費搶版,從這個時候開始罵它是爛片的聲音就開始此起彼伏。

從劇情到服化道沒有不被吐槽的,包括皇帝頭頂的燈光都被細心的UP主們損的如浴霸般不堪。

但其實臣妾也是細細的看了一遍,覺得這片子很好啊!並沒有網傳的那麼爛!說它爛的人是不是沒有站在對的位置去觀賞呢?

外國人來拍中國古代故事肯定會有一些硬傷,畢竟整部影片只有演員和原著是中國的,其餘的所有都是外國「生加工」,包括他們想闡述的理念都是濃濃的「異域風味」,他們不了解中國幾千年歷史這個不足以判「死刑」吧,你只能說它不夠嚴謹。

那麼在觀影時我們應該重點看什麼?肯定不是歷史,平心而論又有幾個國人對古代史爛熟於心呢?

所以《花木蘭》這部影片的看點在於外國思維下的中國古代故事。

換個角度你再細品一下,這部影片其實是一部非常聰明的影片!

首先,「混搭」中國風表達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講古代故事肯定會用到古建築,一是還原歷史場景,二是古建築能立刻把觀眾帶進這段歷史中。

開場的福建土樓從構圖到鏡頭語言,都美輪美奐,這個不可否認,開場鏡頭的運用真的讓人如臨仙境,簡直比動畫版還要夢幻。

土樓是不是花木蘭家咱們就不多議了,但土樓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足夠代表中國特色。

迪士尼使用福建土樓這一建築,臣妾以為他們是想把他們所喜愛的中國文化都凸顯出來,以此來訴說他們眼中的中國之美,來抒發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之情。

打個比方,一個小夥子追求心中愛慕的姑娘時肯定會把他認為的好東西一股腦兒的都給姑娘,影片也一樣外國人想把他喜歡的中國全部呈現出來。

所以會出現一些在國人看來非常違和的「混搭」,但這個並不影響他們向中國示好,畢竟這部影片本來就是為了國內市場而拍的,從故事到人清一色中國演員。

國外混搭下的中國歷史,能讓我們了解到美國人眼中中國古代的樣子,就這一點來說影片的功能性還是很多的。

其次,故事內涵深刻凸顯中美共通之處。

迪士尼為什麼鍾情於花木蘭?大家想想能代表美國的建築除了白宮還有什麼?自由女神!

花木蘭在他們心中就如同自由女神,所以在選故事題材的時候美國人也是很細緻的,畢竟商業片要找到全世界人共鳴還是要下一番功夫。

那其實女權主義在國內探討的也比較多,類似於《七月與安生》《歡樂頌》這種純女性的影片。尤其是現在一直在宣揚獨立女性啊,全職媽媽逆襲啊,之類的,縱深看這部影片還是有很多的層次。

還有,實事求是、懂得示弱。

《花木蘭》中除了劉亦菲扮演的花木蘭,還有鞏俐扮演的仙娘,兩個女子都是身懷絕技,會武功。影片中外國人把中國武術稱為「氣」,把會武功的女子稱為「女巫」。

但到底是什麼樣的武功影片沒有刻意去描述,包括鳳凰的出現,也只是象徵性的去通過畫面去描述,這其實有很多留白在裡面。

一方面是他們其實不懂中國武術,另一方面讓他們去拍一些中國隱喻這對他們來說很困難。

這個其實真的良心了,畢竟在外國人眼裡太極氣功之類那都是「神」之所在,任憑他們再加幾百年歷史都不會出現的。

他們不懂也體會不到,但是卻真實的把這些不懂演繹出來了。畫外音:「這就是我認識的氣功,我不懂,但也不怕你們笑我無知」。

這樣比不懂裝懂更討喜,大家可以從這一細節看出製作方的誠意,美國的霸權是出了名的,但在從影片中可以卻看出他們認真求教的態度,實屬難得。

其次,匠心獨運、巧妙對劉亦菲演技進行加持

其實神仙姐姐一直都是仙氣護體,劉亦菲的美是屬於天上的,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因為往往她在出場的瞬間就用完了她全部的美,後期很難突破,但她被觀眾喜愛也是因為美,所以美對劉亦菲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這也是她一直沒有什麼站得住腳的作品的原因。

但在《花木蘭》裡,導演把劉亦菲的美運用到了極致,他發現了劉亦菲美的雙面性,並巧妙的進行了分割,使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她的演技,弱化了她美。

一開場就是給臉上各種糊亂七八糟的東西,脂粉,泥巴,反正沒幹淨過,可是就是這種「髒」讓我們忽略了她的相貌更多的去關注了她的演技。

而當花木蘭鳳凰涅槃後,劉亦菲從村妮升華生女英雄,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這種循序漸進的表達方式,不僅抓住了觀眾的心,還給演員的演技加分不少。

不得不說國外導演這樣安排還是很精妙的,這部影片簡直就是為劉亦菲量身定製的。

當然實話說劉亦菲的演技確實長進不少。

最後,重點說一下,影片所要體現的「孝」。

影片裡不管是不斷提到「真、忠、勇」還是故事情節都是為了凸顯「孝」的存在,關於如何體現的這裡說3點。

1、放棄喜好,選擇家人是孝。

花木蘭喜歡武術,很有天賦,但家人卻認為她應該和其他女子一樣,做個賢妻就是最大的光榮。

隨後花木蘭放棄了武術,接受了相親,聽從父母安排是孩子敬畏父母,這其實是孝順父母的一種方式。

2、替父從軍的初衷也是為了孝。

其實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想成為父母希望的那樣,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與父母的期待總是會有衝突。

這也是青春叛逆期的存在,但是在有了閱歷和經驗後,很多人會開始理解當初父母對自己人生的「幹預」,懂得了父母的用心良苦。

所以很多人會在中年後開始痛改前非的對父母好。

3、放棄榮譽,回家領罪是孝。

花木蘭在解救皇帝後,皇帝賜予她榮譽和地位,她拒絕了,她說她給家族丟人了,她要回家接受懲罰。

皇帝賜了一個「孝」字給她。

以上3點都是為了刻畫花木蘭是一個孝順的姑娘,這也是影片最大的主題。

話說外國人自成年後大多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家人間的親情並沒有中國那麼濃厚,這也是中西文化的差異之一。

但在影片裡我們看到了外國人對中國孝道的詮釋,臣妾認為外國人根本不理解為什麼一個人放棄到手的榮譽和地位自願回家找罵的,因為美國是自由之都,他們肯定不會因為這個原因放棄自己的前途。

可是《花木蘭》把中國的「孝道」拍出來了,不管他們是出於什麼心理,這很難得。

中國自古重視家族文化,能「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而「孝」即為「家」之首。

然而我們在追求發展的時候把這方面忽略了,但是在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我們又把它「撿」回來了,並大力宣揚。

突出「孝」就是讚揚家族文化,這對增加國家凝聚力、維護社會穩定與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可以說《花木蘭》不僅致敬了中國古代故事,還對我國的一些政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創人員真的用心了,即便是為了中國市場做出了「討好」之舉,但是舔的咱舒心啊!

結語

《花木蘭》這部影片內涵了中國文化、中國故事、中國演員以及中國傳統美德,讓我們看到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不僅讓我們理解了中美文化的差異,也增進了中美藝術領域的結合。

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國電影業的不景氣,他們急需一些作品來佔有國內市場,不惜自降身段來討好中國觀眾。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終於在世界站穩了腳跟,並影響著多個國家的發展,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局下,中國無疑是最大的市場,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回來搶佔先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看到這裡中國的電影人要加把勁啦!

我是@自在小姐 關注我,做快樂吃瓜人。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外國思維下的中國古代故事,解讀劉亦菲版《花木蘭》的聰明之處
    說它爛的人是不是沒有站在對的位置去觀賞呢?外國人來拍中國古代故事肯定會有一些硬傷,畢竟整部影片只有演員和原著是中國的,其餘的所有都是外國「生加工」,包括他們想闡述的理念都是濃濃的「異域風味」,他們不了解中國幾千年歷史這個不足以判「死刑」吧,你只能說它不夠嚴謹。那麼在觀影時我們應該重點看什麼?肯定不是歷史,平心而論又有幾個國人對古代史爛熟於心呢?
  • 《花木蘭》影片還未上映,為啥口碑已經是爛片了?
    本來早早該上映的《花木蘭》,因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好多影片基本上都是延後了,但是徐崢的《囧媽》可是個例外,畢竟人家聰明,大年初一讓全中國人免費觀看。現在可以聊聊這個所謂的《花木蘭》影片了,如今馬上要在國內上映,真的是非常驚喜。但沒想到的是,這部被期待很久的的影片,在國內還沒有上映,口碑就開始差評了。
  • 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的「爛片」徵兆
    而此次由迪士尼製作,上映不久的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卻在網絡上被不少知名影評人給出了「爛片」這兩個字的評價。作為喜歡神仙姐姐劉亦菲的粉絲來說,她的美貌和能力我是認可的,此次暫且不談演技。我們來談談影片「爛片」的徵兆——熱搜過度。
  • 《花木蘭》,左宗棠雞一樣的影片
    《花木蘭》在國內口碑兩極分化眼中,一部分人是衝著天仙劉亦菲大的高分,認為你們給低分就是黑,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該片無比之爛,難以附加。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把《花木蘭》是否是爛片作為糾結點,首先,它是部商業片,爆米花片,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你也可以將其理解為好萊塢藉助中國元素想在他們自己的地方大賺一筆,而且,這部電影它根本就不是拍給中國人看的。
  •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觀影感受
    從巾幗不讓鬚眉、忠孝禮儀的觀念中做出總結,在影片中引入了「忠」、「勇」、「真」、「孝」的觀念,與此同時,全片還著重了「禮」、「儀」、「美」、「善」的傳達。影片中的「氣」看似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但這卻是整部影片不可或缺的存在。影片中的「氣」分兩層含義,其表面含義是身體協調與力量的結合;其深層含義則是在用「氣」來體現相互協調,以「和」為道之理。
  • 說《花木蘭》是爛片,不委屈
    講真,看過的人都知道,說《花木蘭》是爛片,不委屈。影片最大的內傷當屬是價值傳遞環節中的混亂,開篇在講勇氣,中段在講忠義,末尾又回扣到孝悌之上,貫穿始終的還有含糊不清的女權,每個表達都只是蜻蜓點水,想讓觀眾沉浸其中,屬實困難。
  • 他們都說《花木蘭》是爛片,但我給它打了個高分
    花木蘭的名字在中國應該家喻戶曉,巾幗不讓鬚眉,替父從軍,這些詞語一出肯定會在腦海蹦出這個名字,當得知他將再次被搬上大熒幕,風評則是一邊倒的不被看好,國際一流的製作方、資方為何卻引來這般不待見?命運多舛的MULAN起初因技術原因影片推遲上映,後又因疫情原因一再延遲,再後來歐美轉至線上不進院線,國內好不容易熬到定檔,影片還未上映線上評分幾乎宕底。很好奇一部電影而已為何引來如此大的惡意?懷著疑問,我選擇走進電影院,看看問題出現在哪裡。
  • 年度爛片:《花木蘭》
    有目共睹、眾望所歸,本年度爛片之王,《花木蘭》絕對是有競爭者之一。幕後顯得可笑在於迪士尼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發行策略。因為全球疫情的影響,真人版《花木蘭》的上映日期一推再推,最後取消上映。在部分地區選擇通過迪士尼+線上放映,部分地區選擇院線上映。
  •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
    從巾幗不讓鬚眉、忠孝禮儀的觀念中做出總結,在影片中引入了「忠」、「勇」、「真」、「孝」的觀念,與此同時,全片還著重了「禮」、「儀」、「美」、「善」的傳達。影片中的「氣」看似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但這卻是整部影片不可或缺的存在。影片中的「氣」分兩層含義,其表面含義是身體協調與力量的結合;其深層含義則是在用「氣」來體現相互協調,以「和」為道之理。
  • 北美影迷高贊,本土影迷吐槽,《花木蘭》就是一部炫目的爛片?
    國內外口碑差異如此之大,讓人不禁懷疑,《花木蘭》到底是佳片還是爛片?《舊金山紀事報》評價這是一部振奮精神的電影,「雖然沒有按計劃上映,但它來的時機堪稱最佳。」《名利場》也認為,「可能會有人抱怨每一幀畫面看上去都不夠原創,但是絕不能否認這部影片太引人矚目了!」
  • 《花木蘭》,國際大爛片
    按道理,像《花木蘭》這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電影,請上一個靠譜的製作團隊來,怎麼搞都不至於太差。魔幻的是,這部令全球期待的國際大片,上映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一部國際大爛片。就我的觀感而言,如果你決定去看電影《花木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帶腦子。因為你只要稍稍帶點腦子,整個觀影過程就很擰巴,你會搞不清,劇情裡的一幕幕,都是些什麼東西?又是從哪來?還有他們在幹什麼??
  • 《花木蘭》,國際大爛片
    魔幻的是,這部令全球期待的國際大片,上映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一部國際大爛片。就我的觀感而言,如果你決定去看電影《花木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帶腦子。因為你只要稍稍帶點腦子,整個觀影過程就很擰巴,你會搞不清,劇情裡的一幕幕,都是些什麼東西?又是從哪來?還有他們在幹什麼??
  • 劉亦菲版《花木蘭》4.7分,爛片無疑了吧?
    本來以為靠花木蘭能飛升,結果天時地利人和全不站在她這邊。韓國版代表了雙面的木蘭,日本版揭示了直面真實自己的花木蘭,美國版表達出了花木蘭是馳騁疆場的巾幗英雄,而中國版呢?這畫風也太敷衍了吧。花木蘭去相親時畫的妝容,這確定不是去馬戲團表演?
  • 說《花木蘭》是年度迪士尼爛片?花木蘭都不服
    》終於上映了,然而作為疫情之後迪士尼第一部上映的影片,卻以國外口碑很高國內評分很低的「冰火兩重天」境遇被人津津樂道。其實,依雀小仙之見,這種爭議不過是中西方對「花木蘭」理解的本質有差而已。中國的「花木蘭」和美國的「木蘭」在根本上就不一樣。
  • 到底《八佰》《花木蘭》是不是爛片?
    隨著國內院線開放,多部原本早就應該上映的電影正式與觀眾見面,如《八佰》《花木蘭》等。很多觀眾看後,對影片褒貶不一,更有人大呼「爛片」!反之,如果基本邏輯不清晰,故事不合常理理,甚至前後矛盾,就是一部不合格的電影,可以直接稱為爛片。
  • 有一說一《花木蘭》不是爛片,劉亦菲不是面癱,一切正好相反
    如題:《花木蘭》不是爛片,劉亦菲不是面癱正好相反《花木蘭》保留了迪士尼慣有的水準,不管是特效還是演員的演繹都恰到好處。尤其是劉亦菲的微表情總是能輕易的吸引住人,演技確實有提高!其實在觀看電影前,看太多的無腦跟風黑,對劉亦菲的國籍、花木蘭的妝容、劇情的扁平化甚至鞏俐都進行一波赫,將《花木蘭》說的一無是處,搞得我也憂心忡忡,直到我親自看了電影,我才發現什麼是「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花木蘭》並不像網上傳的那麼爛!
  • 紅星觀察|北美影迷高贊,本土影迷吐槽,《花木蘭》就是一部炫目的爛片?
    國內外口碑差異如此之大,讓人不禁懷疑,《花木蘭》到底是佳片還是爛片?《舊金山紀事報》評價這是一部振奮精神的電影,「雖然沒有按計劃上映,但它來的時機堪稱最佳。」《名利場》也認為,「可能會有人抱怨每一幀畫面看上去都不夠原創,但是絕不能否認這部影片太引人矚目了!」
  • 迪士尼耗資2.9億美元的《花木蘭》為什麼淪為爛片
    本文的觀點與網上流傳的各種吐槽並無關聯,我並不想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怎麼爛,而是試圖單純從影視製作的角度剖析一下,一部巨資打造的重磅電影為什麼會淪為爛片。我是被「爛片」的消息拱去看的,好在我看任何電影之前都不看劇評,才心平氣和地把電影從頭到尾看完。事實上這些文字在看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忍不住開始寫了。我很納悶,按理說一部耗資近3億美元的電影,怎麼也不會爛到哪裡去。可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怎麼就這麼慘呢?
  • 《花木蘭》口碑暴跌!劉亦菲連忙發文造勢,但可能救不活一部爛片
    ,投入成本有多高,爛片就是爛片,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說雖然劉亦菲有非常多的粉絲,大家都愛她。然而這部中西結合的電影,讓許多人看起來很不和諧,中西方元素的衝突,顯然不能很好地詮釋花木蘭這位奇女子的一切。
  • 年度爛片預訂,劉亦菲的《花木蘭》撲街?我勸你別去電影院了
    因為之前迪士尼出過動畫版的花木蘭,反響很不錯,隨後出了花木蘭真人版,大手筆大製作,看看這主演陣容: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傑森·斯考特·李等,票房絕對槓槓滴啊!但是為什麼在中國上映之後撲街了呢?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花木蘭》為何就成為了眾人口中所謂的「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