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花木蘭》是爛片,不委屈

2020-09-16 松果生活

蓄滿了期待值的真人版《花木蘭》終於在國內上映了,上映一周不到,曾經「最值得期待的外語電影」如今喜提豆瓣4.9分,而且這個評分的基數是15萬觀眾。講真,看過的人都知道,說《花木蘭》是爛片,不委屈。

一場虛假的「氣功盛宴」

憑良心說,如果這部電影沒有任何故事原型和歷史背景的話,按照它現有的拍法,比現在高個一星半星,也是情理之中。但這回,迪士尼玩脫了。

影片最大的內傷當屬是價值傳遞環節中的混亂,開篇在講勇氣,中段在講忠義,末尾又回扣到孝悌之上,貫穿始終的還有含糊不清的女權,每個表達都只是蜻蜓點水,想讓觀眾沉浸其中,屬實困難。如果這方面不求甚解,其實也還能忍,但千瘡百孔的外傷放在那兒,沒法不叫人抓狂。

在這些傷裡,最硬的當屬這片子的虛假,估計當時製作團隊揣著初中語文課本裡的《木蘭辭》就進組了,現編現拍,流水作業。一開篇,就假得離譜,木蘭居然在福建土樓裡抓雞。女孩閒著沒事兒抓雞可能是鄉野意趣,咱暫且不談。就說說這福建土樓,原文裡木蘭是明明是黃河邊兒上的土著,迪士尼倒好,一下子給人家弄到亞熱帶去了。

場景不對味兒也還能接受,畢竟不是地域文學,過度看重這部分,意義不大。但讓人費解的是,這名場面居然是個引子,是為了埋下木蘭「身上有『氣』,但被社會束縛了」這個關鍵點。埋完了,也沒再繼續深入,等到了戰鬥開打,觀眾都快忘了啥是「氣」的時候,木蘭突然就撕扯掉鎧甲,掙脫開社會觀念,暴走了,嚇得人一愣一愣的。

其中最扯的是,木蘭必須亮出女孩的身份,才能發揮出「氣」的效能,於是木蘭在戰場上當即化身「女裝大佬」,搖身一變,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其實觀眾都不傻,明白迪士尼想佔據道義高地,鼓勵女性發揮力量,實現自由和解放。但問題是,這次他們選錯了載體。木蘭的故事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她雖普通,但明理知孝悌。替父從軍的精神內核怎麼都該算進「二十四孝」的譜系裡,為了女權而女權,看上去著實怪誕。

片子裡,不只木蘭有「氣」,人人皆有。新創造出的「仙娘」,身懷絕「氣」,但態度卻十分曖昧,一會兒對抗木蘭,一會兒又鼓勵木蘭反抗,最後甚至還化身殉道者,激發木蘭的戰鬥欲,這樣的設定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這不算完,終章的時候,片子對「氣」的執念到達了巔峰,柔然可汗、中原皇帝和木蘭聯袂上演一場「氣功盛宴」。不過看到這兒,觀眾多半也就麻木了,因為看完了這片,自己也能有一肚子「氣」。

迪士尼爽片套路的「滑鐵盧」

迪士尼電影其實都很簡單,看得多了,很容易地就能摸清楚其中套路,完全可以用一個公式來歸納。其故事一般都是這樣的:

主角一定是個良善且具備天賦的人,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到了困境當中。在對立面,一定有個十惡不赦的大反派,他的能力會強到找不出任何破綻。之後主角會在機緣下和反派相遇,鬥爭的過程裡,起初主角會屢屢敗下陣來,這樣才能遇到幫助他的人,從而激發出他蘊藏的力量。到了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左右,燃炸了的場面迭起,最後的勝利歸於正義。

過往的迪士尼爽片都如此,或許是察覺到了觀眾對既有框架的審美疲勞,迪士尼近幾年把創作的衝動全都傾注到了翻拍動畫版真人電影上。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借雞生蛋」的考量,一方面省去了前期的部分創作流程,另一方面還能把動畫累積下來的粉絲再原封不動地轉到真人電影上來。手段看似絕妙,但迪士尼忘了一點,電影市場終究是要拿作品說話的。

像《美女與野獸》、《愛麗絲夢遊仙境》、《阿拉丁》這些真人電影能有不錯的票房,除了粉絲效應外,得承認當時改編出來的故事算合格,演員的演技也算在線,雖然不算驚豔,但中規中矩就足矣回饋觀眾了。而此番翻拍《花木蘭》,則給人一種失控的感覺。

為了顯示柔然精英軍隊的強大,迪士尼可以讓這些人違逆牛頓的種種定律。當看到這群猛士不用雲梯,直接與牆面呈九十度徑直竄至城牆之上時,懂點兒物理的人都想原地去世。反派可以厲害,但厲害得超綱了,挺讓人難以接受。

為了讓木蘭繼續有瑞獸庇佑,這次迪士尼動用了鳳凰,決戰之時,身後扇動著火紅翅膀的劉亦菲走出來的那一刻,要不是有那張臉的話,觀眾大概率會以為走錯了片場,以為在看《封神榜》裡的雷震子呢。比起動畫片裡賤萌且有助於情節的推進的木須龍,這個鳳凰雖然排場大,但效果相形見絀。

雖然《花木蘭》的敘事套路仍舊沿用了迪士尼的「三板斧」,但由於改編技巧的拙劣和邏輯設定的漏洞百出,整部電影徹頭徹尾遭遇了「滑鐵盧」,既沒討好本土觀眾,更得罪了一大批生活在這個故事語境裡的中國影迷。

改編異域文化之殤

動畫版《花木蘭》

要非得給吃癟的《花木蘭》找個臺階下,那估計最後的遮羞布也就只剩下國外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偏差了。文化研究學者薩義德在其《東方學》中有一段經典論述或許能解釋這部電影中令人感到奇怪和不快的地方。

書中說:一方面,在西方的想像中,東方永遠神秘、浪漫而富於異國情調,代表著美麗的風景、難忘的回憶;另一方面,作為西方文化「先進、民主、文明、理性、克制」的反面,東方被解讀為一個集「落後、專制、野蠻、愚昧、縱慾」於一身的「他者」。

在這個視域裡,製作而成的花木蘭的確就是割裂又矛盾的。我們確實看到了具有東方特色的建築和風景,但在這之外,體味到的卻儘是帶著隔膜的解讀。臺詞裡很明顯地能看出這點,擰巴的交流方式,濫用的俗語和出戲的語態,都隱現著出西方的固有思維。

包括在包裝上,迪士尼也還在按照刻板印象去塑造。得承認,他們努力地營造了「對鏡貼花黃」等場面,但遺憾的是,那不是我們文化基因裡的東西。女性的臉塗過胭脂水粉,並不像粉刷不完全的牆面,男性也不是都擁有阿凡提那樣的八字鬍。他們所領悟的中國風大概還停留在許久前的獵奇史料和雜家隨談裡,沒有站到發展視角上看,怎麼可能做出原汁原味的東西。

改編異域文化,從操作難度上來講,相當複雜。因為它不僅要求改編者要懂得文化符號背後的指涉和意義,而且還需要有些當地人的真知灼見來協助創作。但在《花木蘭》中,我們都沒看到,除了胡編亂造的製作方外,那些有影響力的中國演員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助紂為虐」。也不知道他們當時接戲的時候,心裡是否真正認同這樣的「魔改花木蘭」。

有對中國文化呈現和剖析比較地道的外國人麼?答案是肯定的。諸如寫出《魚翅與花椒》的扶霞·鄧洛普,寫《東北遊記》《再會,老北京》的麥可·麥爾等等。作為外國人,他們作品中的很多知見甚至高過了不少本地人,而讓他們貫通異域文化裡的關鍵,就是真正踏到這片想像裡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學一學。而迪士尼最匱乏的,就是這點。

看完《花木蘭》,突然想起了「國際巨星」六老師,也不知道他那邊中美合拍的《西遊記》怎麼樣了,希望能如他所說吧,「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迪士尼,這話你聽見了麼?

作者 ✎ 伊卡洛斯

編輯 ✎ 傻狍子

圖片✎ 網際網路

商業合作/投稿發送郵件

songguolife@lifeweek.com.cn

一鍵三連,讓松果君看見你的資瓷

相關焦點

  • 花木蘭的評價怎麼樣 講真是爛片不委屈
    講真,看過的人都知道,說《花木蘭》是爛片,不委屈。一開篇,就假得離譜,木蘭居然在福建土樓裡抓雞。女孩閒著沒事兒抓雞可能是鄉野意趣,咱暫且不談。就說說這福建土樓,原文裡木蘭是明明是黃河邊兒上的土著,迪士尼倒好,一下子給人家弄到亞熱帶去了。場景不對味兒也還能接受,畢竟不是地域文學,過度看重這部分,意義不大。
  • 年度爛片:《花木蘭》
    先說結論:真人版《花木蘭》是一個笑話。有目共睹、眾望所歸,本年度爛片之王,《花木蘭》絕對是有競爭者之一。幕後顯得可笑在於迪士尼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發行策略。因為全球疫情的影響,真人版《花木蘭》的上映日期一推再推,最後取消上映。在部分地區選擇通過迪士尼+線上放映,部分地區選擇院線上映。
  • 《花木蘭》口碑暴跌!劉亦菲連忙發文造勢,但可能救不活一部爛片
    ,投入成本有多高,爛片就是爛片,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說雖然劉亦菲有非常多的粉絲,大家都愛她。《花木蘭》陣容非常強大,每一位基本上都是巨星;其中劉亦菲飾演花木蘭,Yoson An飾演花木蘭戀人,李連杰飾演皇帝,鞏俐飾演反派女巫,越南華裔女Xana Tang飾演花木蘭的姐妹,甄子丹飾演花木蘭的導師tung。
  • 《花木蘭》口碑暴跌!劉亦菲連忙發言造勢,但可能救不活一部爛片
    《花木蘭》口碑暴跌!劉亦菲連忙發言造勢,但可能救不活一部爛片近日劉亦菲在社交平臺發英文長文,表面上是回首與創作團隊的點點滴滴,表示與他們親近,像家人一樣。然而,如今《花木蘭》在海外票房表現不佳已是事實,儘管它在國內還沒有上映,但評分卻出奇地低,基本上已經低於4.9分與此同時,劉亦菲表示::「我還記得幾年前我到洛杉磯參加選拔賽,當時我甚至不敢想像如果我成功了我會是多麼快樂,但我還是成功了
  • 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的「爛片」徵兆
    而此次由迪士尼製作,上映不久的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卻在網絡上被不少知名影評人給出了「爛片」這兩個字的評價。作為喜歡神仙姐姐劉亦菲的粉絲來說,她的美貌和能力我是認可的,此次暫且不談演技。我們來談談影片「爛片」的徵兆——熱搜過度。
  • 到底《八佰》《花木蘭》是不是爛片?
    隨著國內院線開放,多部原本早就應該上映的電影正式與觀眾見面,如《八佰》《花木蘭》等。很多觀眾看後,對影片褒貶不一,更有人大呼「爛片」!反之,如果基本邏輯不清晰,故事不合常理理,甚至前後矛盾,就是一部不合格的電影,可以直接稱為爛片。
  • 說《花木蘭》是年度迪士尼爛片?花木蘭都不服
    其實,依雀小仙之見,這種爭議不過是中西方對「花木蘭」理解的本質有差而已。中國的「花木蘭」和美國的「木蘭」在根本上就不一樣。無論如何,最早的《木蘭詩》中記載的花木蘭形象非常扁平,除了她替父從軍這一點以外,就是個隨處可見的小姑娘。
  • 《花木蘭》,國際大爛片
    按道理,像《花木蘭》這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電影,請上一個靠譜的製作團隊來,怎麼搞都不至於太差。魔幻的是,這部令全球期待的國際大片,上映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一部國際大爛片。有人說,這是為了貼近歷史,我真神tm歷史,要我說,真人版的《花木蘭》要是有一丁點尊重東方歷史的心,也不至於搞出這麼個國際慘案。
  • 《花木蘭》,國際大爛片
    魔幻的是,這部令全球期待的國際大片,上映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一部國際大爛片。就我的觀感而言,如果你決定去看電影《花木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帶腦子。因為你只要稍稍帶點腦子,整個觀影過程就很擰巴,你會搞不清,劇情裡的一幕幕,都是些什麼東西?又是從哪來?還有他們在幹什麼??
  • 爛片預警?《花木蘭》口碑遭遇滑鐵盧
    劉亦菲、甄子丹、鞏俐等主演的花木蘭於9月11日上線國內院線。電影由於疫情的原因推遲上線將近6個月,可以說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一群影迷熱情高漲,就等著去影院一睹為快。》在豆瓣的評分一路走低,槽多無口,難道這部電影又是「爛片預定」?
  • 有一說一《花木蘭》不是爛片,劉亦菲不是面癱,一切正好相反
    如題:《花木蘭》不是爛片,劉亦菲不是面癱正好相反《花木蘭》保留了迪士尼慣有的水準,不管是特效還是演員的演繹都恰到好處。尤其是劉亦菲的微表情總是能輕易的吸引住人,演技確實有提高!其實在觀看電影前,看太多的無腦跟風黑,對劉亦菲的國籍、花木蘭的妝容、劇情的扁平化甚至鞏俐都進行一波赫,將《花木蘭》說的一無是處,搞得我也憂心忡忡,直到我親自看了電影,我才發現什麼是「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花木蘭》並不像網上傳的那麼爛!
  • 《花木蘭》影片還未上映,為啥口碑已經是爛片了?
    本來早早該上映的《花木蘭》,因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好多影片基本上都是延後了,但是徐崢的《囧媽》可是個例外,畢竟人家聰明,大年初一讓全中國人免費觀看。現在可以聊聊這個所謂的《花木蘭》影片了,如今馬上要在國內上映,真的是非常驚喜。但沒想到的是,這部被期待很久的的影片,在國內還沒有上映,口碑就開始差評了。
  • 《花木蘭》又一吐槽爛片問世,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
    這幾天看手機,發現迪士尼公司拍了一部中國題材的電影《花木蘭》,我心想這大公司拍的電影不會差到那裡去呀,又是備受讚譽的電影導演妮基·卡羅執導,於是就興奮的帶著媳婦去電影院瞧瞧去。感覺都沒有網劇的劇情好,這劇本是怎麼通過的,這些個大牌明星們都不看劇本的嗎,這部片子豆瓣評分只有4.9,五星好評的那都是真愛粉了吧,問題是這樣一個爛片票房還能有將近
  • 說《花木蘭》是爛片的是因為觀影角度不對,來看看影片的聰明之處
    其實該片在國外首映後國內就出現了很多免費搶版,從這個時候開始罵它是爛片的聲音就開始此起彼伏。從劇情到服化道沒有不被吐槽的,包括皇帝頭頂的燈光都被細心的UP主們損的如浴霸般不堪。說它爛的人是不是沒有站在對的位置去觀賞呢?外國人來拍中國古代故事肯定會有一些硬傷,畢竟整部影片只有演員和原著是中國的,其餘的所有都是外國「生加工」,包括他們想闡述的理念都是濃濃的「異域風味」,他們不了解中國幾千年歷史這個不足以判「死刑」吧,你只能說它不夠嚴謹。
  • 《花木蘭》網上惡評如潮,國內票房堪憂,李連杰又拍爛片
    《花木蘭》下了一步臭棋。由於不可抗力,迪士尼臨時決定取消《花木蘭》在北美院線的上映計劃,改為線上收費觀影。但令人費解的是,國內依然按照原計劃上映,並且時間比北美晚一周左右。這就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 《花木蘭》就是迪士尼拍出來圈錢的爛片
    但終究被迪士尼拍成對中國文化,有著莫名其妙的yy和糟蹋的史詩級大爛片。第一時間地理的邏輯問題首先,花木蘭是南北朝的人物,在電影中直接穿越了三四百年,住進了北宋時期才有的福建土樓。不光完成了時間上的位移,還完成了空間上的位移。《木蘭辭》中寫著,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只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明明寫著是黃河,福建離著黃河也就1000多公裡,難不成花木蘭是坐著高鐵去打仗的?
  • 誰在噴《花木蘭》是爛片?我不服
    因為疫情,一拖再拖,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明日終於要在影院和大家見面了,這位「中國的公主」的登場不僅引發了全球網友的期待,更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展示給了世界。自從電影預告片釋出以來,這部電影的槽點和優點一直並存,到底是史詩巨獻還是年度爛片?
  • 《花木蘭》豆瓣評分4.7,總演大片的劉亦菲,為啥成了爛片女王
    她更沒想到,疫情來勢洶洶,《花木蘭》幾經改檔,9月才上映。迪士尼採取不同步上映的方式,歐美9月4日在流平臺播放,中國9月11日上映。於是,盜版很快傳到國內,網友不花錢看完《花木蘭》。確定演《花木蘭》後,她的粉絲揚眉吐氣。鋪天蓋地地吹,迪士尼電影有多牛,劉亦菲的地位有多麼高。
  • 年度爛片預訂,劉亦菲的《花木蘭》撲街?我勸你別去電影院了
    疫情得到控制,影視行業慢慢復甦,小夥伴們終於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了,雖然隔著一個空位,但也不妨礙我們看電影的激情,這兩天《花木蘭》的上映也引起了一股爭議。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花木蘭》為何就成為了眾人口中所謂的「爛片」!
  • 花木蘭》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史詩級國際大片,為什麼要說它是爛片
    整個主角6人團,除了周潤發和甄子丹,其他4個人都是外國的,不可謂是國際頂級製作的大片兒。但終究被迪士尼拍成對中國文化,有著莫名其妙的yy和糟蹋的史詩級大爛片。第一時間地理的邏輯問題首先,花木蘭是南北朝的人物,在電影中直接穿越了三四百年,住進了北宋時期才有的福建土樓。不光完成了時間上的位移,還完成了空間上的位移。《木蘭辭》中寫著,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只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明明寫著是黃河,福建離著黃河也就1000多公裡,難不成花木蘭是坐著高鐵去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