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劉亦菲踏上洛杉磯試鏡時,沒想到自己會出演《花木蘭》。
迪斯尼,女孩的夢。出演迪斯尼的公主電影,全球刷臉,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導演妮基·卡羅放出海選視頻,出現不少熟悉的面孔,竇靖童、楊採鈺、藍盈瑩等等。數千人中,會武術,英語流利,人氣高的劉亦菲,殺出重圍。
她更沒想到,疫情來勢洶洶,《花木蘭》幾經改檔,9月才上映。迪士尼採取不同步上映的方式,歐美9月4日在流平臺播放,中國9月11日上映。
於是,盜版很快傳到國內,網友不花錢看完《花木蘭》。6萬人打分,《花木蘭》豆瓣開畫5.9分,幾天後跌到4.7,頹勢不可避免。
看盜版的人覺得虧了,浪費時間;看正版的人更虧,浪費30美金和時間。
電視劇封神,踏入電影圈節節敗退,劉亦菲需要一部好作品證明自己。
確定演《花木蘭》後,她的粉絲揚眉吐氣。鋪天蓋地地吹,迪士尼電影有多牛,劉亦菲的地位有多麼高。
從官宣到預告放出,《花木蘭》在大眾眼皮下完成了整個製作。
先是橫店替身風波,18年8月8日電影在橫店開機,只有替身,沒有劉亦菲。
預告釋放,再次上微博熱搜。讚歌蓋過了批評,土樓、胡亂的服飾,披頭散髮的造型,都指向這是爛片。大花臉的額黃妝,讓天仙的顏值減去100分。
微博上還發起「花木蘭仿妝」的活動,聲勢浩大。
現在,同樣的劇情也在歐美上演,網友紛紛展示花木蘭仿妝,妝容不敢恭維。
什麼樣的電影需要天天上熱搜呢?
影視行業裡,大多作品低調拍完,保密嚴格。路透提前曝光造型、美術、劇情,一來減少新鮮感,二來競爭對手可能會模仿,三來路透的照片難看,讓人以為作品質量不好。
張藝謀拍電影向來不透風聲,演員要籤保密協議。2010年,《金陵十三釵》開除演員的風波鬧得轟轟烈烈。原本可成為「金陵十三釵」,李欣汝、何珺、付璐璐、蔣婧得意忘形,微博上發集訓的照片,結果當天下午離開劇組,謀女郎的夢成為黃柯一夢。
張藝謀有拍好電影的底氣,不愁觀眾。而炒熱度的劇組缺少底氣,才用熱鬧掩蓋粗製濫造。
迪士尼出手闊綽,《花木蘭》宣傳費1.5億美金。眼下票房堪憂,當初還不如少點兒宣傳,專注於電影質量。
低調至少有一個好處,撲得悄無聲音。
為什麼劉亦菲爛片多?
阿吉絲想了想,有這幾個原因 。
1、經紀人水平
經紀人劉永輝把劉亦菲推向神壇。四部電視劇完美契合劉亦菲的個人特質。白秀珠,養尊處優的大小姐。王語嫣,小龍女,美貌無雙,仙女下凡。趙靈兒天真可愛,不諳世事。
後來劉永輝離職,陳金飛成了經紀人,接的電影奇奇怪怪,對藝人的發展沒有清晰的規劃。在爛片中翻滾,劉亦菲資質平平,難有突破。
爛片中有演技好的嘛?
當然有。千面影帝梁家輝演過無數爛片,沒人質疑演技,只惋惜合作的大導演太少。除了天賦的差別,全心投入也是一方面。為演好《黑金》的周朝先,他搜集了一米多高的資料,寫了十萬字的人物小傳,比劇本還長。
劉亦菲的努力方式應該不是這樣,否則她早成演技派了。
2、劉亦菲的審美差
雖然家境優越,她本人文化修養不高。她14歲開始演戲,沒上高中就進北影,學習時間有限。
她喜歡看書,大多是心靈雞湯,不能提高認知和文化修養。
大眾面前,劉亦菲說話,菲言菲語。說話沒有邏輯,表達含糊,不知所云。
再看看劉亦菲喜歡穿的衣服,鄉土又老氣,一般人都不會選。
與她同齡的女星,衣服年輕朝氣,差異巨大。
文化水平不高,藝術鑑賞能力有限,她既不能深入理解角色,也不會選劇本。
她迷戀拍大片。大片,投資大,大明星,大導演,大IP。可大片往往是爛片,娛樂圈前車之鑑很多。《上海堡壘》改編自江南的同名小說,鹿晗、舒淇主演,投資3.6億,票房1.2億,投資方陪得褲衩都沒了。《富春山居圖》劉德華、林志玲主演,豆瓣評分2.9,在那爛片肆虐的歲月,投資1.6億,居然有3億票房。
3、不受導演追捧
好導演有藝術追求。像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等人,他們創作作品,更傾向於找適合角色的演員。
天仙早被定型了,《天龍八部》《神鵰俠侶》《仙劍奇俠傳》國民度爆棚,人們一想起她,腦中浮現她清新出塵的模樣,仿佛仙女下凡。
她平和堅定,性格不外露,氣質高貴。你很難想像她演潑婦,罵街兇人嗎?她能演小太妹嗎?頭髮洗剪吹,扎眼的藍色眼影,說話抖腿,吊兒郎當。她能演性感的女人嗎?她總是不容玷汙的樣子,端端正正,沒有野性。
力求突破,劉亦菲嘗試許多類型的角色,農婦,妖精,仙女,都市精英女,少女,俠女。她離角色很遠,角色沒有在她身上復活,統統都是劉亦菲,一股仙氣。
養尊處優的生活,簡單的社會關係,她在媽媽的呵護下成長。不懂人間疾苦,沒有嘗過人間百態,難以表現角色複雜的情緒。
4、美貌蓋過演技?
粉絲說她的美貌讓人忽略她的演技,這完全不成立。她的嘶吼式演技,削弱了美麗,面部肌肉走形。《銅雀臺》嘶吼,《三生三世》嘶吼,《南煙齋筆錄》嘶吼,仰頭大吼——啊,我好痛苦啊!反正情緒激烈時,嘶吼就對了。
《演員的自我修養》裡提到,「你眼睛驚恐地瞪著,悲情地擦拭著額頭,雙手緊緊地抱著頭,手指使勁地撕扯著頭髮,捶胸頓足。這些動作裡,哪一個都有至少三百年的歷史了。」
原來劉亦菲的演技,歷史底蘊深厚。
郝蕾曾經評價炸裂式演技,好的表演是演一個人,而不是所謂的戲。所謂爆發力是大二該做到的,根本不值得炫耀。試圖演一個瘋子,就是所謂的演技嗎?
再看看演技派的女星。
張曼玉率性優雅,演技精湛。
她的顏值沒阻礙她拿獎,5個金像影后,4個金馬影后,一個柏林影后,一個坎城影后。
金敏喜好看嗎?
像年輕的張鐵林。
而《小姐》裡她媚眼如絲,撩人於無形。
她不過拿了三個影后,其中一個是柏林影后。
楊紫在娛樂圈中顏值普通,她硬是用演技改變了人們的看法。《香蜜》裡不美嗎?
《親愛的熱愛的》俏皮的佟年沒偷走你的心嗎?
演戲16年,劉亦菲有一個金鶴獎,一個澳門國際電影節影后,含金量為零。
呆若木蘭,網友評價她的演技。
5、運氣造就巨星
劉亦菲的運氣太好,不到18歲便走紅。
王凱30多歲才成名,他說:「幹我們這行,70%靠運氣,20%靠天賦,10%靠努力。」
遇到四部頂級的電視劇,劉亦菲花光了運氣,再也沒有好作品。開拍之前,誰也不會認為電影會撲街,投資巨大,眾星雲集,導演牛逼。好巧不巧,導演水平滑鐵盧。
《獅子王》的導演羅伯▪ 明可夫,《功夫之王》豆瓣評分僅5.6。
《我腦中的橡皮擦》的導演李宰漢,《第三種愛情》豆瓣評分5.1。
《三國》的導演高希希,名作無數,拍了豆瓣評分僅4.8的《露水紅顏》。
難怪娛樂圈的人熱衷於求神拜佛。運氣就是那麼玄,沒有才藝的楊超越一夜成名,趙鴻飛因《知音》雜誌造謠前途毀盡。
失去運氣,天賦不夠,10%的努力不夠她逆轉口碑。
周冬雨的影后之路值得劉亦菲學習。
《山楂樹之戀》後,周冬雨的路人緣一路下降。
她是怎樣逆轉口碑的呢?
她沒有虛炒人氣,大部分精力用在拍戲上。
1、 合作新導演。她拍《七月與安生》時,曾國祥只是一個小導演。很多明星一聽到小導演,根本瞧不上。她不僅出演《陽臺上》,還擔任出品人,資助導演張猛。
2、 不看角色大小,顛覆形象。周冬雨演過小角色,不怕人說她掉檔次。她也不在乎美醜,以角色為重。《心花怒放》裡的小太妹,造型難看,認不出是她。《少年的你》她剃光頭,而不是靠特效化妝。
3、 定位清晰。她知道自己外形受限,不演大美女,只挑適合的角色。
《花木蘭》最大的問題是劇本、導演。劉亦菲只是發揮了正常的水準,一如既往地木。
她要想擺脫爛片,必須要貼近生活,演戲走心。更重要的,提高審美水平,不要拍大片了,用一雙慧眼選一個好片子。
幾年前,劉亦菲踏上洛杉磯試鏡時,沒想到自己會出演《花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