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就說他(韓健剛)不是在做雜誌!依靠雜誌FCC這些年聚集了很多優質資源,建議思索更多更好的方式將此圈層更具溫度地動起來。這期《頭等艙》的封面就讓人覺得調性很高,翻看內容具有新意,《2016,讓生活家代言》這個主題很有意思,可以深挖。
但捷
言幾又/四川今日閱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執行長/董事長
從「今日閱讀」的銷量來看,雜誌的銷售已經銳減十倍,在這樣的環境下《頭等艙》依然能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調性,實屬不易。本期雜誌更是有大刊風範,贊!
當今,新媒體速度太快、而大部頭小說又難以下咽。因此雜誌成了紙質閱讀的首選。在雜誌的閱讀中我鍾愛《新周刊》、《三聯》等,希望《頭等艙》學習他們製造內容的方式,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讓這本雜誌更有看點。
因為新媒體的速度很快將活動報導發布,因此再次在雜誌上看到雷同內容會有些許無趣,建議雜誌換個角度挖掘活動背後的精彩。另外,個人喜歡旅遊板塊,建議豐富旅遊類內容。
無論新媒體如何發展,我們這代對紙媒都不會放棄紙質閱讀。個人有收藏各種雜誌的興趣,多年前在機場看到《頭等艙》就覺得很有品質,希望12年繼續堅持這樣的品質;建議多些大圖、美圖。
近來,很多經典雜誌陸續停刊,比如《外灘畫報》,多年前我曾收藏多期《外灘畫報》,這樣的雜誌情結至今沒變。我曾思考紙媒與新媒體的差別,認為紙媒的傳承是新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頭等艙堅持12年不朽,當更深入地傳承一些觀點和故事。
既然在《頭等艙》平臺上聚集了如此豐富的品牌,何不類似《福布斯》、《胡潤》那樣定期發起權威的榜單,通過FCC現有生活家體驗、投票甄選真正優質品牌入圍,打造FCC自己的公信力排行。
我在思索剛才大家說到的紙媒的優勢,如何在《頭等艙》體現?是否能把枯燥的硬廣變成深度的解讀軟文,去了解品牌背後承載的故事。
我做了多年的廣告,認為這樣的圈層確有實力。多年前在機場翻到一本《頭等艙》的地產廣告,價格、位置都吸引我,於是我成了業主。其實雜誌的廣告效應不容忽視,如何再放大值得探討。
馮曉丹
成都嘉誠世紀私人定製旅行公司 西南地區市場總監
可以讓更專業、更深度的人來豐富《頭等艙》的旅遊板塊。比如這期的「FCC看世界」欄目中會員將旗幟帶入深海的照片在群裡看到,雜誌上剛好深度講解了這個故事,完全做到了新媒體和雜誌的互動,有趣!
這雜誌是給誰看的?做這本雜誌的目的?這兩個問題搞清楚之後,即找到了發展的方向。
人總是需要一些精神追求,一些理想、一些情懷!這就是我做雜誌的目的。
《頭等艙》雜誌如同眾多FCC生活家品牌一樣,多年來用著匠人的精神在做一件事。生活家的精神追求、高質生活的理想狀態、紙媒人的雋永情懷!這本雜誌的發展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誠摯感謝各位評刊人真誠的點評和意見。
紙媒沒落了嗎?是沒落了,但它的存在有特獨特的價值,這是評刊人的集體意見。評刊人認為《頭等艙》雜誌是對網絡深度閱讀的彌補,並對其堅持的調性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其意見大致為以下幾點,您是否也有同感呢?請投票(可多選):
如果您對《頭等艙》還有話說,請在文章結尾處評論,一經採納,有好禮相贈!
閱讀,是一件美妙的事情、美好的事情、美麗的事情。
當閃爍的屏幕已經佔領了世界,當我們做公交車和地鐵的時候,身邊所有的人都忙於低頭看他們的小小屏幕,仿佛那就是他們那一刻最重要的事情。
閱讀,變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為時間是生命無比寶貴。
讀書這麼奢侈,是因為讀書那一刻所產生的最脆弱又最微妙的閱讀氣氛。到底是誰佔有了誰?是書徵服了時間和讀者的心,還是讀者的手指徵服了耐心和屏幕?
感謝各位《頭等艙》讀者
花了12年的生命伴隨
也許這是成都2016年一月中最光鮮的一本雜誌!
雖然成都商報海總說我們正處於紙媒最壞的時代,但是這本作為FCC頭等艙俱樂部官方讀物的雜誌,卻有他自己的玩法:新媒體《頭等艙傳媒》訂閱號閱讀人次偶爾也可10000+,頭等艙生活家官方微店上百會員品牌近千個品類月瀏覽人次都是上萬,FCC的高端圈層活動那是沒的說,聖誕晚宴微博報導閱讀破百萬,還有你學不來的FCC各種圈層「規矩」、各種會員原創活動、各種會員品牌聯動.我們的餐廳全球排名96位,我們的書店不輸方所和臺灣誠品,我們的美食已跨界頂級家具燈具廚房設備和餐具.
FCC有太多的美好,是值得用可以保存下來的方式記載下來,留給我們自己和下一代,古有「洛陽紙貴」,今天雜誌更珍貴,成本再高咱也認了!
《頭等艙》2016年一月刊,總第136期,創刊於2004年元月。以紙媒的形式,向生活家致敬!
嚴肅的評刊會之後,各位評刊人歡聚M5,感謝M5俱樂部給大家準備的這頓豐盛的晚宴~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頭等艙生活家官方微店加入M5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