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迷牆》聽過平克的《迷牆》,來看插圖《迷牆》

2021-02-08 李名電影工作室


1982年

一部影響深刻且引起廣泛爭議的探索電影

Pink Floyd The Wall

《迷牆》


《迷牆》是艾倫·帕克電影中較另類的一部電影。在好萊塢世界中也獨樹一幟。在長達93分鐘的時間中,整部電影沒有出現一句對白,畫面和音樂的完美結合使得這部影片獨具魅力,兩條平行運行的線強烈深刻的剖析了意識的各個層面與思維的各類形式。


影片中的故事情節,經過導演精心剪輯,以跳接、轉折、穿插、倒敘,以及動畫等表現手段,加上歌曲,和諧統一地展現出來。《迷牆》在電影視聽語言上無懈可擊,充滿美感和力量,堪稱經典,因其不僅是一部開創了MTV藝術形式先河,將動畫敘事、傳統故事片敘事、音樂敘事有機融合,更加將出生於上個世紀六、七年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表達得淋漓盡致。

今天我們分享些

片中使人難忘的畫面


他的作者

Gerald Scarfe


Gerald Scarfe 1936出生在英國倫敦。是一位優秀的漫畫家和插畫家。也許是由於哮喘和臥床的童年。他作品中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怪誕和對病變明顯的痴迷。


60年代和70年代,他的漫畫被刊登在諷刺雜誌上。1982為動畫電影版的專輯《迷牆》繪製封面插圖。他也是影片中動畫的製作者。



英國國旗的碎落

變成流血的十字

滲入陰暗的下水道

才華成為一種力量

綻放在我們的視覺裡



強烈

具有深意

放縱

但是充滿邏輯

陰鬱

但能

迫使我們思考

就像一出宏大的鬧劇

可是演繹的如此真誠


就像無處不在的牆



無處不在的牆


等待著

終有一日

我們的厭倦變成思索

低沉的思索再變成一種力量

推倒


曾經嘲笑我們的

迷牆


Gerald Scarfe


《THE WALL》


關於李名電影工作室

李名,電影編劇、導演。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現已完成了數部知名影視作品,受到業內和市場的歡迎。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有好劇本、好故事!

已完稿電影劇本,歡迎聯繫!

《機器人之戀》(科幻/愛情/喜劇)請複製http://t.cn/RAUC4na

《大慈善家》(劇情)請複製http://t.cn/RP6RhD6

《愛情地圖》(愛情/喜劇)請複製http://t.cn/RP6R96A

《古鎮驚魘》(驚悚)請複製http://t.cn/RP6RqGY

聯繫我

微信號:lmfilm

微信個人號:24407107

郵箱:xfsm78@163.com

新浪微博:@李名編劇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有驚喜!

相關焦點

  • 十分鐘了解最偉大迷幻搖滾:平克弗洛伊德|迷牆背後的故事
    三言兩語難以概括這樣一支樂隊,這篇文字完全基於陳震老師翻譯的《Pigs Might Fly: The Inside Story of Pink Floyd》(無盡之河:平克弗洛伊德傳》,匆忙落筆,興許能為聽過平克的人揭開音樂背後的一角。- 第一代主唱兼吉他手,出生在劍橋的 Syd Barrett (席德·巴瑞特)和貝斯手 Roger Waters(羅傑·沃特斯)是髮小。
  • 《迷牆》——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
  • 艾倫·帕克走了,而我們依然活在「迷牆」裡
    訃告甫一傳開,影迷圈裡便湧現鋪天蓋地的《迷牆》海報。在我們的記憶中,僅憑一部電影便能名垂影史的導演並不算多,而艾倫·帕克便是其中之一。1982《迷牆》某種意義上來說,電影《迷牆》的誕生是艾倫·帕克與平克·弗洛伊德相互成就的一場傳奇,而孕育其中的開創性意義,也曾帶給後世電影人太多的靈感與啟迪。
  • 艾倫·帕克和他永遠的《迷牆》
    近日,英國著名導演艾倫·帕克因病去世,其著名作品有《迷牆》《鳥人》《大衛·戈爾的一生》《貝隆夫人》《午夜快車》《名揚四海》等。在青年電影手冊看來,一部《迷牆》便足以讓艾倫·帕克成為電影大師。這部電影以高度的隱喻性充滿著對戰爭、法西斯的批判和反思,其音樂不斷致敬搖滾,至今仍影響著音樂電影、MV的創作。
  • 艾倫·帕克《迷牆 Pink Floyd The Wall (1982)》
    所以決定分享下這部表達方式迷幻、運用手法多種多樣、技法多元,演繹一個人(樂隊主唱平克)成長史的電影。應該說是最偉大的同名專輯巨型MTV。要理解這部片子,最好預先聽下Pink Floyd《 The Wall》這部專輯。
  • 【本周放映】《迷牆》
    本周放映《迷牆》
  • 迷幻搖滾與電影革命:紀念電影大師艾倫·帕克以及電影《迷牆》美學賞析
    >一部是來自於由阿倫·雷乃所執導的、建立在羅伯·格裡耶的法國新小說精髓基礎之上的、法國左岸派的代表性電影《去年在馬裡昂巴德》;另外一部則是由艾倫·帕克所指導的、建立在平克·弗洛伊德的藝術迷幻搖滾基礎之上的前衛藝術電影《迷牆》;而那半部電影則很可能是由電影大師塔爾科夫斯基生平中所有的電影作品所構成的投射給世人心靈揮之不去的影像記憶。
  • 《迷牆》《大衛·戈爾一生》的導演去世了
    《名揚四海》(Fame)1981年,艾倫·帕克與傳奇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合作,執導了具有開創性意義、史詩級的音樂電影,《迷牆》(The Wall)。《迷牆》(The Wall)《迷牆》劇本由主唱羅傑·沃特斯撰寫,鮑勃·蓋爾多夫(Bob Geldof)飾演的搖滾明星平克因父親的去世而陷入瘋狂,他構建了一堵身體和情感上的牆來保護自己。
  • 【電影】| 我們都是牆上的一塊磚——《迷牆》Pink Floyd – The Wall 艾倫·帕克
    在荒原上嚎叫的我們,不過是牆上的某塊磚--《迷牆》今年一部電影《愛樂之城》大火,音樂電影也隨著大火了一把。
  • 艾倫·帕克,一部《迷牆》就已經足以傳世!!!
    《名揚四海》(Fame)1981年,艾倫·帕克與傳奇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合作,執導了具有開創性意義、史詩級的音樂電影,《迷牆》(The Wall)。《迷牆》(The Wall)《迷牆》劇本由主唱羅傑·沃特斯撰寫,鮑勃·蓋爾多夫(Bob Geldof)飾演的搖滾明星平克因父親的去世而陷入瘋狂,他構建了一堵身體和情感上的牆來保護自己。
  • 《迷牆》《貝隆夫人》導演艾倫·帕克去世,享年76歲
    艾倫·帕克出生於1944年2月14日,在進入電影行業前,他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為廣告商 Collet Dickinson Pearce (與David Puttnam合夥後,離開CDP成為專職商業廣告導演,隨後開始了他的電影長片生涯。其最為人熟知的電影,是1982年拍攝的《迷牆》(Pink Floyd — The Wall),該片改編自著名搖滾樂隊平克·佛洛依德的同名音樂專輯。
  • 76歲導演艾倫·帕克去世,曾執導《迷牆》《貝隆夫人》
    新京報訊(記者 吳龍珍)當地時間7月31日,曾執導電影《迷牆》《鳥人》《貝隆夫人》《大衛·戈爾的一生》等電影的導演、編劇、製片人艾倫·帕克去世,享年76歲。他是英國導演協會的創始成員,最著名的作品《迷牆》改編自著名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的同名音樂專輯,用迷幻的影像和搖滾樂講述了一個非典型樂隊主唱的成長史。他還曾導演過麥當娜主演的《貝隆夫人》,這部電影是麥當娜的演技高光時刻,也獲得了奧斯卡獎五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原創歌曲獎。2003年,凱文·史派西、凱特·溫絲萊特主演的電影《大衛·戈爾的一生》是他最後一部導演作品。
  • 《迷牆》25周年:「另類」的綠洲抒情曲
    「《迷牆》一直很打動我」萊姆斯說道,「九十年代,我還處在青春憂鬱期,這首歌就非常符合我當時的心境。」多年來,加拉格爾兄弟對《迷牆》又愛又恨。去年,諾有缸和碎南瓜樂隊一同巡演後,他向英國雜誌the face透露了自己對這首歌經久不衰的震驚「阿肯色的兩個哥特,一個穿Rancid的T,一個穿Kiss的T,相互搭肩,唱著《迷牆》。
  • 《迷牆》電影 新瓶舊酒醉人三十年
    《迷牆》這部電影,則是因為我們害怕戰爭。1982年,英國敏感派導演亞倫.派克根據Pink Floyd的專輯《The Wall》拍出了第一版電影《迷牆》,90多分鐘的帶故事情節的專輯長MV成為了電影史上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並讓人一直津津樂道,傳頌至今。
  • 曾影響一代人,《迷牆》導演艾倫·帕克去世了
    《名揚四海》(Fame)1981年,艾倫·帕克與傳奇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合作,執導了具有開創性意義、史詩級的音樂電影,《迷牆》(The Wall)。《迷牆》劇本由主唱羅傑·沃特斯撰寫,鮑勃·蓋爾多夫(Bob Geldof)飾演的搖滾明星平克因父親的去世而陷入瘋狂,他構建了一堵身體和情感上的牆來保護自己。
  • 一部《迷牆》!除了尖叫!還是尖叫!除了激動!還是激動!
    這部電影,就是被眾多的愛好者奉為聖典一般的電影——《迷牆》! 其實,很多看過《迷牆》的觀眾不覺得這是一部電影,這更像是一部大型MTV連結而成的影片。 《迷牆》整部電影的大結構就是由很多首歌曲連結而成的。
  • 《迷牆》25周年:英倫搖滾的光輝歲月
    有趣的是,這次的豪華紀念專輯還附上了諾有缸創作《迷牆》時的歌詞手稿複印件,這首歌的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錄《迷牆》的時候,他說『我現在開始唱了!』我記得他好像就錄了三四次。人們問我『錄音現場多可怕?』我說『我們只是在工作罷了。』
  • 《迷牆》導演艾倫·帕克因病去世 個人資料代表作品介紹
    其最為人熟知的電影是1982年拍攝的《迷牆》,該片改編自著名搖滾樂隊平克·佛洛依德的同名音樂專輯。艾倫·帕克曾憑藉《午夜快車》《密西西比在燃燒》兩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還曾憑藉《鳥人》榮獲第38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此外,其代表作還有《貝隆夫人》《大衛·戈爾的一生》《名揚四海》等。來源:網易娛樂
  • 《魷魚和鯨》:迷牆
    大兒子一直以父親為榜樣,於是處處以模仿父親為榮,同時也繼承下了父親的落魄,當一首平克的歌曲被他當作原創的時候,他獲得了一種成就感,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他很好地替父親解決了一種壓抑。作為一個男性的成就感,他更害怕女性的傷害,於是在這個過程中,他背棄了女友,卻受於父親的學生。小兒子對母親的依戀使他在情感上疏遠了父親,同時,他也極力想作為一個保護者出現在母親的身邊。
  • 《迷牆》《貝隆夫人》導演艾倫·帕克去世 享年76歲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間,英國電影協會(BFI)證實,英國電影界頂尖電影人艾倫·帕克(Alan Parker)因病去世,享年76歲。1974年,艾倫·帕克開始涉足故事長片,並於1975年自編自導他真正的處女長片《小鬼頭與賊阿爸》,該片獲得八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BAFTA)提名,最終獲得五項大獎,同時也入圍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艾倫·帕克第二部電影是《午夜快車》,該片獲得了兩項奧斯卡獎和六項奧斯卡獎提名,最終帕克獲得了最佳導演獎。